公差试卷-1
《机械测量技术》1.尺寸公差练习题

尺寸公差练习1、工件加工時,容许尺寸变化量称:()A)配合 B)偏差 C)公差 D)间隙2、尺寸φ30(+0.03-0.05),其基本尺寸为:()A)30mm B)30.03mm C)29.95mm D)29.99mm3、尺寸50(+0.05 -0.01),其公差为:()A)0.03mm B)0.04mm C)0.05mm D)0.06mm4、尺寸标注为30(+0.03 -0.02),则下列不合格的是:()A)30.05 B)30.03 C)30.01 D)29.995、若尺寸标注为φ25h8,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它是孔的公差B)它的公差比φ35h8的公差小C)它的公差比φ25h9的公差大D)它所表示的直径將是大于或等于256、φ30H7中,符号H7表表示()的公差为七级公差。
A)孔B)轴C)圆D)角7、φ20H7孔的7級公差为0.021,下列孔直径在公差范围之內的是()A)19.98 B)19.96 C)20.01 D)20.108、下列敘述正确的是()A)25H7比35H7公差大B)25H7比35H7公差小C)25H7比35H7下偏差大D)25H7比35H7下偏差小9、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标准公差等级共有()级A)12 B)20 C)18 D)1610、公差等级的选用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等级。
A)高 B)低 C)任意11、测量时能用0.03mm的塞尺插入,而用0.04mm不能插入,说明间隙是在()。
A.0.03mmB.0.03—0.04mmC.0.04mm12、φ20f6, φ20f7, φ20f8三轴的_________都是相同的。
A 下偏差B 上偏差C 实际偏差D 尺寸公差(第13~22题)已知孔、轴相互配合,其公差带图如下,试回答下列各题13、孔的基本尺寸为()A) Φ20 B)Φ20.033C) Φ19.987 D)Φ19.05914、轴的基本偏差为()A) 0 B) —0.020C) +0.033 D) -0.04115、轴的实际尺寸应在()范围内为合格A) Φ20~20.033 B) Φ19.959~19.980C) Φ19.959~20 D) Φ—0.020~—0.04116、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Xmax= 0 B) Ymax= -0.055C) Xmin=-0.041 D) Xmin= +0.02017、孔、轴精度比较:( )A)轴比孔高一级 B)轴比孔低一级C)轴与孔同级 D)无法比较18、孔的公差值等于( )A) 0.041 B) 0.021C) 0.053 D) 0.03319、孔轴配合种类属:()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 D)混合配合20、孔轴配合的基准制为:()A)基轴制 B)基孔制C)混合配合21、下列孔的实际尺寸,合格的是:()A)Φ20.036 B) Φ19.990C)Φ20 D) Φ19.97522、下列轴的实际偏差,合格的是:()A)+0.033 B)0C) —0.033 D) —0.016。
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差讲解学习

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差讲解学习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差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何要素。
( y )2. 基准要素是⽤来确定被测要素⽅向和位置的要素。
( y )3. 基准要素为中⼼要素时,基准符号应该与该要素的轮廓要素尺⼨线错开。
( n )4. ⼀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于位置公差值。
(n )5. 端⾯全跳动公差和端⾯对轴线垂直度公差的作⽤完全⼀致。
(y )6. 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
( y )7. 最⼤实体状态就是尺⼨最⼤时的状态。
( n ).8. 独⽴原则是指零件⽆形位误差。
( n)9. 最⼤实体要求之下关联要素的形位公差不能为零。
( n )10. 建⽴基准的基本原则是基准应符合最⼩条件。
(n)11. 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相接触即可符合最⼩条件。
(n)12. 某平⾯对基准平⾯的平⾏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的平⾯度误差⼀定不⼤于0.05mm。
( y )13. 某圆柱⾯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于0.03mm。
(n)14. 对同⼀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于位置公差值。
(n)15. 对称度的被测中⼼要素和基准中⼼要素都应视为同⼀中⼼要素。
(n)16.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定存在位置误差。
(y)17. 图样标注中Φ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y)18.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和轴向截⾯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y)19.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y)20. 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公差(1)

完全一致不可能 要实现互换性,并不要求相同规格的零、部件几何参数绝对 相同,而是允许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公差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设计者不能任意规定公差值,否则仍然无法实现互换性。所以必须 将公差值标准化。
检测 · 加工后的零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还要通过技 术测量(检测)来判断。 · 测量结果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零件的互换性。 · 检测也必须标准化 所以,实现互换性是靠正确的公差设计和检测来保证的。
本身的零部件 加工和检验用的刀、夹、量具及机床等 使用性能
防止数值传播的紊乱 把产品品种的发展一开始就引向科学的标准化轨道
目前我国数值分级的国家标准 GB321--80
优先数系由一些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代号为 Rr
基本系列
R5 R10 R20 R40 R80
1, 1.6, 2.5, 4, 6.3,10 q10 10 10 1.25 1, 1.25, 1.6, 2.0, 2.5, 3.15, 4.0, 5.0, 6.3, 8.0, 10
在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以下 三方面的分析计算: (1)运动分析与结构设计。 (2)强度和刚度的分析计算。 (3)几何精度的分析与计算。零件基本尺寸确定 后,还需要进行精度设计,以决定产品各个部件的 装配精度以及零件的几何参数和公差。
为什么要精度设计
由于机床—夹具—刀具间几何误差 + 受力变形 + 热变形 + 振动 + 磨损等原因,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误 差,误差包括:尺寸误差 、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
第四节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各基本要要求
性质
础课。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的技术基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含答案)

2009-2010学年二学期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试卷(A卷)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7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判断题(9小题,共9.0分)(1分)[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过多。
(√)(1分)[2]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分)[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 ) (1分)[4]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分)[5]汽车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上的正时齿轮,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准确性。
(√)(1分)[6]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1分)[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分)[8]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1分)[9]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二、填空题(8小题,共16.0分)(2分)[1]图样上规定键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 0.05 )mm。
(2分)[2]任何几何量的量值都由(表征数值)和( 计量单位 )两部分组成。
(2分)[3]按GB/T 10095.2—2001的规定,齿轮的径向综合公差的精度等级为(4-12 )共九级。
(2分)[4]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独立原则 )。
(2分)[5]系统误差可用( 修正法 ), ( 抵消法 )等方法消除。
(2分)[6]优先数R5系列的公比近似为( 1.60 )。
吉林大学19秋学期《公差与技术测量》在线作业一(1)答案

【奥鹏】吉大19秋学期《公差与技术测量》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C 2、ACD 3、ABC D B
一、多选题(共10题,40分)
1、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项目有()
A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B齿圈径向跳动
C基节偏差
D齿距累积误差
[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选择]
参考选择是:AC
2、属于位置公差的有()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选择]
参考选择是:AC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用于精密机床的分度机构、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选择]
参考选择是:ABC
4、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 )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选择]
参考选择是:BD
5、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
A圆度
B素线直线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选择]
参考选择是:AB
6、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 )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第2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1

我国发布的与孔、轴尺寸精度有直接联系的孔、轴公差与配合方面的国家标准:
●GB/T 180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 第1 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 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 第2 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Ea Da D; ea da d ;
四、配合和配合制
1. 配合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位置之间的关系,配合可分为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三种类型 。
轴
+
孔
孔
0 -
轴
孔轴
公称尺寸
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基本 尺寸
基本 尺寸
配合
2. 间隙或过盈
◆下极限偏差,简称下偏差(孔EI、轴ei)
●极限偏差是指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下)极限偏差是指上(下)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极限偏差:
ES Dmax D;
下极限偏差:
EI Dmin D;
es dmax d ei dmin d
(3-1) (3-2)
d
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和极限偏差、尺寸公差
50(00.025 ) 孔
5(0 -0.050 -0.066
)
轴
Da 50.01mm da 49.946mm
求: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公差和实际偏
差,并画出该孔、轴的公差带示意图。
ES Dmax D; es dmax d
EI Dmin D; ei dmin d
Th Dmax Dmin ES EI Ts dmax dmin es ei
公差试卷1

一、填空题:(20分)1.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凡()统称为孔,()统称为轴。
2.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应在()和()之间。
3.实际偏差在()和()之间时,尺寸为合格。
4.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它们是()和()。
5.在同一尺寸段内,尽管基本尺寸不同,但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其标准公差值就()。
6.轴的基本偏差从()至()为上偏差。
它们的绝对值依次逐渐减小。
7.国际对基本尺寸至500mm的孔、轴规定了()、()和()三类公差带。
8.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其公差带在零线以()。
9.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都包括测量对象、()、()和()。
10.直线度的符号是(),平行度的符号是()。
二、判断题:(20分)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2、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
()3、合格尺寸的实际偏差一定在两极限偏差之间。
()4、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然相同。
()5、在尺寸公差带图中,根据孔公差带和轴的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种类。
()6、由于基本偏差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因而一般以数值小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
()7、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8、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指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不低,而处于中间状态的尺寸公差。
()9、根据测量方法分类的定义可知:绝对测量就是直接测量;相对测量就是间接测量。
()10、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尺身上的刻度间距比游标上的刻度间距大0.02mm。
()三、单项选择题:(24分)1、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圆柱形的外表面为轴B、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孔,尺寸由小变大的为轴C、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D、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2、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在图样上()A、必须标出零值B、不用标出C、标与不标皆可D、视具体情况而定3、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B、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C、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4、下列关系式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B、ES≤eiC、EI>eiD、EI<ei<ES5、对于“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B、零件上的某些部位在使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时,可给出一般公差线性C、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实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D、图样上未标注公差的尺寸,表示加工是没有公差要求及相关的加工技术要求6、下列计量器具中不属于通用量具的是()A、钢直尺B、量块C、游标卡尺D、千分尺四、名词解释:(16分)1、孔2、偏差3、尺寸公差4、过盈配合五、综合题:(20分)1,基本尺寸为Φ60,孔上偏差为+0.030,孔下偏差为0,轴的上偏差为-0.030,下偏差为-0.049,画出孔轴公差带图,判断配合制及配合类型。
12级本科公差习题答案1-4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周兆元李翔英主编第一章习题及答案1-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去,并达到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了很大方便。
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互换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企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什么场合?答:互换程度不同: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而满足使用要求;不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再装配到机器中去才能使用要求。
当使用要求和零件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即机器部件装配精度不高,各零件制造公差较大时,可采用完全互换进行零件生产;反之,当机器部件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或很高,零件制造公差较小时,采用不完全互换。
1-3公差、检测、标准化和互换性有什么关系?答: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变动范围,完工后的零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要通过检测加以判断。
合理确定公差和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条件和手段。
几何量的公差与检测应纳入标准化轨道,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5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375,750,1500,3000,、、、(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钻孔直径):25,40,63,80,100,125等(12答:(1)此系列为派生系列:R40/12,公比为(2)此系列为复合系列,前三个数为R5系列,后三位为R10系列。
补充题:写出1~100之内的派生系列R20/3和R10/2的优先数常用值。
答:R20/3:1.00,1.40,2.00,2.80,4.00,5.60,8.00,11.2,16.0,22.4,31.5,45.0,63.0,90.0R10/2:1.00,1.60,2.50,4.00,6.30,10.0,16.0,25.0,40.0,63.0,100第三章习题答案3-4怎样解释偏差和基本偏差?为什么要规定基本偏差?有哪些基本偏差系列?如何表示?轴和孔的基本偏差是如何确定的?答:偏差是指某一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可正、可负或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2008-2009学年第 学期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期终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不经选择和修配就能互相替换装配的零件,不一定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 )
2、从制造上讲,基孔制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就是先加工轴。
( )
3、用最小条件评定形状误差,就是要求被测的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最大偏离量为最小时的状态。
( )
4、形状公差是对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是对实际要素的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
( )
5、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件加工表面上的微观几何特性,数值越小,表面越光洁。
( )
6、用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判断一个合格零件,孔轴实际尺寸不得超出给定的两极限尺寸范围内。
( )
7、最大实体尺寸就是孔、轴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 )
8、端面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的作用完全一致。
﹙ )
9、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
﹙ ﹚ 10、公差配合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 )
1、一对孔轴配合代号为φ40H7/p6,其基准制为 制,孔标准公差 级与轴标准公差 级配合,配合性质 。
2、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位置的 或 ,一般指靠近或位于 的那个偏差。
如与基孔制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为 用
一、判断题。
在( )内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于间隙配合,为 用于过渡配合,为 用于过盈配合。
3、位置公差带由 , , , 四因素组成,形状公差带是用以限制 要素对 要素的变动量,位置公差带是用以限制 要素对 要素的变动量。
4、零件加工后表面 特性称表面粗糙度,在高度方向可用 , 参数来评定。
5、用普通量具检测 mm ,其安全裕度A=0.003mm ,则该尺寸的上验收极限 mm ,下验收极限为 mm 。
6、百分表的分度值是 mm ,千分尺的分度值是 mm 。
7、同轴度公差带的形状是 ,•圆度公差带的形状为 ,平面度公差带的形状为 ,线轮廓度公差带形状为 ,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为 。
1、圆锥面B 的圆度公差为0.01mm ,表面粗糙度R a
为3.2um 。
2、φ25p6轴线对φ12H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φ12H7内孔表面粗糙度R a 为1.6um 。
3、A 端面对φ12H7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 。
4、φ25p6外圆的圆柱度公差为0.015mm ,表面粗糙度R a 为1.6um 。
三、将下列要求标注在零件图上。
(形位公差标注每个3分,表明粗糙度标注每个2分,共18分)
1、图:轴为 mm ,孔为 mm ,该轴被测要素遵循最大实体原则。
求:1)孔、轴公差,配合公差,配合的最大、最小间隙各为多少?(5分) 2)该轴最大、最小实体尺寸、实效尺寸各为多少?若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处于最大、最小实体尺寸时,直线度公差各为多少?(5分)
3)若该轴加工后,实际尺寸为φ24.97mm ,直线度误差为φ0.015mm ,它的作用尺寸是多少?该轴是否合格?(2分)
4)绘制孔、轴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6分)
四、计算题。
(第一小题18分,第二小题6分,第二小题8分 共32分)
2、从38块一套的量块中选取尺寸为 29.875mm,48.98mm,10.56mm等的量块组. (6分) 成套量块尺寸表
3、试根据下表中的数值,计算并填写该表空格中的数值(单位:mm)(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