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古诗28首

古诗28首
1.《登鹳雀楼》——王之涣
2.《静夜思》——杜甫
3.《春晓》——孟浩然
4.《登高》——杜甫
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6.《望岳》——杜甫
7.《登黄鹤楼》——崔颢
8.《登鹳雀楼》——王之涣
9.《江雪》——柳宗元
10.《秋夜寄邱员外》——杜牧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13.《长恨歌》——白居易
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5.《登鹳雀楼》——王之涣
16.《送友人》——杜甫
17.《观刈麦》——杨万里
18.《望月怀远》——张九龄
19.《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0.《登鹳雀楼》——王之涣
21.《登高》——杜甫
22.《鹿柴》——王之涣
23.《早发白帝城》——李白
24.《宿建德江》——杜牧
25.《行宫》——元稹
26.《盛唐女词人忆江南》——杨玉环
27.《赤壁赋》——苏轼
28.《登鹳雀楼》——王之涣。
所有的古诗

所有的古诗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古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子夜四时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四时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流传千古的古诗词

流传千古的古诗词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早春》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南歌子词》1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出塞》1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18、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1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21、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2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2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2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2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2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2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导语】古典诗词,寥寥数字,却是四两拨千⽄,字字千锤百炼,就这么⼏个字或勾勒出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乐。
其内涵的美是⽆法⽤语⾔来形容的。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10⾸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有哪些,欢迎阅读! 《登幽州台歌》·陈⼦昂 前不见古⼈,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涕下! 陈⼦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学家,初唐诗*新⼈物之⼀。
字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有《陈伯⽟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藏⽤》七⾸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功绩的诗⼈,杜甫称赞他:“千古⽴忠义,感遇有遗篇。
”⽩居易赞他:“杜甫陈⼦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章,⼦昂始⾼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的公论,⾄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古风》的创作,李⽩继承他以复古为⾰新的理论,进⼀步完成唐诗⾰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孤独遗世、独⽴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阔⽆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
《春望》·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美,号少陵野⽼,世称杜少陵,杜⼯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我国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世称“诗圣”、世界⽂化名⼈,与李⽩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最多最⼴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之⼀,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诗反映了诗⼈热爱国家、眷念家⼈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不平直,情景兼具⽽不游离,感情强烈⽽不浅露,内容丰富⽽不芜杂,格律严谨⽽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度浑灏,因⽽⼀千⼆百余年来⼀直脍炙⼈⼝,历久不衰。
经典古诗词大全名篇

经典古诗词大全名篇1、卜算子·咏梅朝代:宋代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无主。
已就是黄昏独自恨,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可以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疲惫。
3、《定风波》苏轼莫听到穿着林踢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害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敢过江东。
5、《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追忆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浅千尺,不及汪伦送来我情。
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摆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涧荆门送行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天下,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婉故乡水,万里送别舟。
4、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拖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来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离影碧山天下,唯见长江天际流。
1、《燕昭王》作者:陈子昂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天下乔木,昭王云讷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2、《题画竹》作者:戴熙雨后龙孙短,风前凤尾挥。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3、《论诗十绝》作者:戴复古草就篇章只择善,作诗难改为诗容易。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4、《览胜》作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明沙白鸟飞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富豪之家献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咏史》作者:高適还有绨袍追赠,应怜范叔寒。
二十首好古诗

1.《泊船瓜洲》宋朝·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过零丁洋》宋朝·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短歌行》三国·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上邪》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6.《龟虽寿》三国·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敕勒歌》南北朝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所见》清朝·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小池》宋朝·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淑)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1.《长歌行》上古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题西林壁》宋朝·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古诗词25首

..古诗词25首1.《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清江的江水呵,中间流淌着多少流离失所百姓的眼泪,翘首仰望西北京城,不见京城,惟见莽莽的群山。
莽莽群山,重叠峰峦,毕竟挡不住江水东去,我在傍晚的江边,心头愁云密布,耳边只听到深山鹧鸪的悲鸣。
】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4.《偶成》宋朱熹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
】5.《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
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倾倒。
课外必读古诗词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 《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 《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4.《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biàn 直把杭州作 汴 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鉴赏问答集锦胜过群莺乱飞,落英缤纷,绿柳成阴的暮春。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解题指要】最能表现出早春胜过暮春的词是“绝胜”,而“近却无”和“满皇都”所蕴含着的草色对比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
②诗人认为早春胜过暮春其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原诗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答】一是因为初春的草色似有却无,不易为人所觉察;而“满皇都”的暮春景象谁个不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二是经历了严冬,突然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尤其令人感到惊喜;而看惯了“烟柳满皇都”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了新鲜感。
【解题指要】“物以稀为贵”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关键是怎样将人们熟知的事理运用到诗词鉴赏中去。
而对“近却无”的理解要深入,既要想到草色浅,又要由此想到一点草色中有春天的足迹。
提高思维品质,学会又浅及深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①蓝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
侄孙湘:韩湘,字北渚,韩愈侄韩老成长子,“八仙”中的韩湘子。
②封:指谏书。
朝奏:早朝时呈上。
九重天:指皇宫。
潮阳:广东潮阳县。
③圣明:指朝廷或皇帝。
弊事:弊政,指迎佛骨事。
将:因为。
惜残年:顾惜老年性命。
④秦岭:东起河南陕县,西至甘肃天水县,连绵数百里。
⑤汝:韩湘。
应有意:应是知道我此去的吉少凶多。
瘴江边:这里指潮阳,当时岭南一带多瘴气。
【鉴赏问答】①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解题指要】对“欲”字的理解比较容易,难在对“肯”字的准确理解──其实,“肯”是“不肯”的意思。
这一现象在诗词中十分常见,只要抓住这一要领,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答】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②颈联即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答】诗人把百感交集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
一句回顾,一句前瞻,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
“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
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就出纯似美酒的一联诗,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解题指要】这联诗可分为三块来分析:一是写景──“云横秦岭”、“雪拥蓝关”,渲染了悲壮的气氛;二是心理活动“家何在”,不独念家,更有思国;三是细节描写“马不前”,这用的是借代修辞手法,说的是人不前,含有无穷的感慨。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①玄都观:道教庙宇,位于长安城中。
再游:诗人于元和十年曾游玄都观,并赋有《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尖刻地讽刺了反对革新的朝中新贵,因而再度遭贬。
诗前有小序,向打击过他的权贵挑战,表达自己绝不屈服的坚强信念。
②苔:青苔。
③种桃道士:指反对革新的朝中权贵。
诗人写这首诗时,那些权贵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已经失势。
【鉴赏问答】①这首绝句主要采用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诗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答】比喻和对比。
以玄都观比喻权贵的豪门大院,以“桃花”比喻新贵。
观中千树桃花落英缤纷,硕果累累与一半长满了青苔,连一朵鲜艳的桃花也不见了,看到的只是遍地的菜花形成对比。
【解题指要】诗词的鉴赏和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关系密切,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等,一定要做到一眼就能看出。
②“前度”与“又来”两个词看似寻常,实不简单,有着极不寻常的意味,请简要地加以分析。
【答】“前度”二字既表明自己革新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又给予那些权贵们以轻蔑的嘲笑。
“又来”里充满了自豪感,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解题指要】“看似寻常最奇崛”,诗词鉴赏时对“寻常”字词的理解、分析其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的答题的方法是依据语境和背景来寻求答案。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朗州后写的。
原诗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②寂寥:寂寞,空虚。
胜:超过。
春朝:春天。
③排:这里是冲的意思。
碧霄:碧蓝的天空。
【鉴赏问答】①这首诗富有绘画美,试从构图、形象、色彩、意境四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
【答】从构图上看,画面简洁,布局合理;从形象上看,处理洗炼,典型突出;从色彩上看,对比强烈,清新明快;从意境上看,开阔雄浑,矫健潇洒。
【解题指要】许多名诗好词对景物的描写都能达到“诗中有画”,“词中有画”这一境界,这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务必牢记。
因为诗词的篇幅短小,其所描绘的形象肯定具有典型意义。
对色彩的分析,要抓住有“色”的词语。
意境一是“境”──画面,二是“意”。
②万里晴空中一鹤凌云,直冲九霄,是最有含义,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景象,这一景象意思何在?【答】它扫荡了秋天的“寂寥”,使人的精神为之而抖擞,使人的诗情为之而迸发,使人的斗志为之而昂扬。
而诗人倔强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就十分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解题指要】万里晴空中一鹤凌云,直冲九霄,这是主画面,诗意由此而生,而什么景表什么情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还要学会灵活应用。
蜀先主庙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鼎足,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注释】①夔州有蜀先主(刘备)庙。
②英雄:借用曹操的话称刘备为英雄。
凛然:肃然起敬的样子。
③五铢钱,语出班固《汉书·武帝纪》:“罢半两钱,行五铢钱。
”又,东汉末有民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意思是说刘备能兴复汉室。
④象贤,语出《礼记》:“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
”⑤尾联语出《三国志·后主传》:“后主亲诣司马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
先以魏乐舞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
昭令蜀人扮蜀乐舞于前,蜀官皆坠泪,后主嬉笑自若。
”【鉴赏问答】①这首律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有着什么样的意味?还有什么样的意义?【答】抒发了国家后继无人,将导致倾覆的深沉历史感慨,有讽刺的意味是,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讽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解题指要】咏史诗的创造要领是熔历史、现实和诗人自己于一炉,从历史中引发出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观点。
解答咏史诗的问题须由此探路,结合具体篇章和具体问题来解答。
②诗人从正面描写先主庙中刘备的塑像依然透出一股凛然的英雄气,赞颂了他创立功业的不朽伟绩,这样写有何作用?好在哪里?【答】这样写形象感人,意义深邃,与当今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谓意在言外,是对当时的统治者的嘲讽。
这样写“妙似不用事(典故)”,且含蓄委婉。
【解题指要】刘备与刘禅,一明一暗的对比是非常突出的,只要抓住了这一修辞手法,再结合前面说的咏史诗的创造要领,就能答好这道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①酬:酬答,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
②巴山楚水:泛指四川、湖广一带。
刘禹锡曾被贬官于斯,前后近二十三年。
弃置:指被贬。
③旧:老朋友。
翻似:倒好象。
烂柯:据《述异志》载,晋朝王质入山砍柴,遇见二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棋未终局,斧柄已烂,回到乡里,同时人都已死去。
④侧畔:旁边。
千帆:形容船多。
病树:枯树。
⑤君:指白居易。
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
暂凭:暂且凭借。
长:振作,增长。
【鉴赏问答】①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心中什么样的感情与感慨?表示了什么信念?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怀?诗中跳荡怎样的情调?【答】诗人抒发了心中的激愤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表示了坚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表现出豁达的情怀。
诗中跳荡着高昂的情调。
【解题指要】前两联以抒发感慨为主,这从字面即可理解。
颈联在哲理中蕴含着豁达的情怀。
而“长精神”自然是高昂的。
②颈联是千古传颂不绝的名句,它富有哲理,请作较深入的分析,并说说今天人们又能赋予它什么样的新意义。
【答】沉舟之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争荣。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
新的意义是说明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
【解题指要】诗词的哲理和意义大多从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也有不少景语不但有情还含哲理,这一点也应牢记。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
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
王气: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
黯然:暗淡无光的样子。
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
降幡:降旗。
④伤:感伤。
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
山形:指西塞山。
枕:靠。
寒流:指长江。
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故垒:指西塞山要塞。
萧萧:风声。
芦荻:芦苇一类植物。
【鉴赏问答】①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解题指要】对诗词的分析、鉴赏不结合创作兹篇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而怀古诗有弦外之音,只要是好诗则无一例外。
②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解题指要】以写景为结尾无一不含有余不尽之意,这是放之所有诗词而皆准的真理。
只是“意”是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①赋得:凡指定、限定的诗题,照例要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②离离:形容春草分披茂盛。
枯荣:枯萎和茂盛。
③远芳,晴翠:均借代草,写其茂盛状。
接:连接。
荒城:荒芜的城垣。
④这一联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孙”:本指贵族,诗中指远游人。
【鉴赏问答】①颔联是千古传诵不衰的名句,这一联写出了春草怎样的形象?妙在哪里?【答】写出了春草生命力之顽强,由现象触及本质,造就了一种壮烈的意境,讴歌了坚毅顽强的品格,积极进取的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解题指要】这一题难度较低“烧不尽”,“吹又生”是关键,其他都由此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