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全部知识点(精简版)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精简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精简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精简一、词汇与语法1. 词汇积累- 基础词汇:掌握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常用的英语单词。

- 词性变化: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的构成和变化规则。

- 短语搭配:学习固定搭配的短语,如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2. 语法基础- 时态: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基本时态的构成和用法。

- 语态:了解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及转换方法。

- 句型结构:学习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的构成,包括主谓宾、主系表等基本句型。

- 非谓语动词:理解动名词、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用法。

- 情态动词:学习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should等情态动词的用法。

二、阅读理解1. 阅读技巧- 快速阅读:培养快速获取文章大意的能力。

- 精读:通过细致阅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细节信息。

- 推理判断: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含义和文章隐含信息。

2. 题型应对- 事实细节题:定位信息源,准确把握文章中的具体事实。

- 主旨大意题:抓住文章的主题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 推理判断题:通过分析和对比,推断作者未明确表达的观点或信息。

三、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开头:引入话题,提出文章主题。

- 正文:分段论述,每段明确一个中心思想。

- 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提出结论或建议。

2. 写作类型- 描述文:描述人物、地点、事件等,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 议论文:提出观点,给出理由和例证,进行逻辑论证。

- 叙事文: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注意时态的运用。

3. 写作要点- 语法正确:确保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语法要素正确无误。

- 词汇丰富:使用恰当的词汇和短语,避免重复和单调。

- 逻辑清晰:文章内容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避免跳跃和混乱。

四、听力理解1. 听力技巧- 预测内容:根据题目和选项预测对话或短文的内容。

- 注意捕捉:专注于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数字、地点、人物等。

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基础知识点,它们是我们学习其他更加高级概念和技能的基石。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夯实基础,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知识。

1. 数学1.1 数字与数值数字是我们所熟知的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而数值则是这些数字在特定情境下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1.2 数字运算数字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掌握这些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数值计算。

1.3 代数代数是研究未知数及其关系的数学分支,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通过等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1.4 几何几何研究空间、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等概念,包括点、线、平面以及复杂的三维图形等。

1.5 统计学统计学关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2. 物理学2.1 物质和能量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而能量则是物体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中所具有的能力。

2.2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3 力学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运动和平衡等问题,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原理。

2.4 热学热学研究热量的传递、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循环等,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现象。

2.5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光的性质和光学器件的原理。

3. 化学3.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学物质。

3.2 反应和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是原料转化为产物的过程,反应速率则描述了反应的快慢程度。

3.3 化学键和化学键能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连接,而化学键能则表示这种连接的强度。

3.4 酸碱和盐酸碱和盐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5 催化和催化剂催化是通过添加催化剂来加速化学反应的过程,催化剂本身不参与反应。

4. 生物学4.1 细胞和细胞器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器是细胞内负责特定功能的结构。

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

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

.电工基础知识1.直流电路电路电路的定义:就是电流通过的途径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组成 内电路:负载、导线、开关 外电路:电源内部的一段电路负载:所有电器 电源: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变.1.2.2.3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用字母 U ”表示.常用单位有:千伏(KV)、 伏(V)、毫伏(mV)、微伏(uV)1KV = 10 3V 1V = 10 3 mV 1.2.3电阻1.2.4.11mV = 10 3uV124.2 124.3电阻的定义:自由电子在物体中移动受到其它电子的阻碍 ,对于这种导电所表现的能力就叫电阻.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字母 “ R ”示.电阻的计算方式为:R -s其中I 为导体长度,s 为截面积,P 为材料电阻率 铜 p=0.017 铝 p =0.028基本物理量1.2.1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电流电流的形成: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 向运动就形成电流.电流具备的条件:一是有电位差,二是电路一定要闭合.电流强度: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基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 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计算公式为IQt其中Q 为电荷量(库仑);t 为时间(秒⑸;I 为电流强度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 安”用字母 “A 表示.常用单位有:千安(KA)、安(A)、毫安(mA)、微安(uA) 1KA = 10 3A 1A = 10 3mA 1mA = 10 3uA 直流电流(恒定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用大 写字母“表示,简称直流电. 1.3.11.3.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表示电压、电流、电阻三者关系的基本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称为部分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I UR1.3.3UR — U = IRI全电路欧姆定律:在闭合电路中(包括电源),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 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负载电阻及电源内阻之和成反比 ,称全电路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I —E—R r其中R 为外电阻,r o 为内电阻,E 为电动势1.2.2 1.2.2.11.2.2.2电压 电压的形成:物体带电后具有一定的电位,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 电位差,称为该两点的电压.电压的方向:一是高电位指向低电位;二是电位随参考点不同而改电路的连接伸连、并连、混连)1.4.1 串联电路141.1 141.2 电阻串联将电阻首尾依次相连,但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连接方法电路串联的特点为电流与总电流相等,即I = 11 = 12 = 13…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即U = U 1 + U2 + U3… 总电阻等于负载电阻之和,即R = R 1 + R2 + R3…各电阻上电压降之比等于其电阻比,即b RU2 R2U1 RU3 R31.4.2.4 电源的并联:把所有电源的正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正极,把所有电源的负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负极,电源并联.然后接到电路中,称为1.4.2.5 并联电源的条件:一是电源的电势相等;相同.二是每个电源的内电阻1.4.2.6 并联电源的特点:能获得较大的电流,各电源的电流之和.即外电路的电流等于流过短路定义: 电源通向负载的两根导线,不以过负载而相互直接接通.该现象称之为短路.141.3 电源串联:将前一个电源的负极和后一个电源的正极依次连接起来.特点:可以获得较大的电压与电源.计算公式为E = E 1 + E 2 + E3+…+ E nr o = r o1 + r o2 + r o3 + …+ r on 短路分析:电阻(R)变小,电流(I)加大,用公式表示为I —E—R r oE1 E2 E3 Ir o1 r o2 r o3 E n短路的危害:温度升高,烧毁设备,发生火灾;产生很大的动力,烧毁电源,电网破裂.保护措施:安装自动开关;安装熔断器.r on1.4.2 1.4.2 .1 142.2 并联电路电阻的并联:将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并列连接起来的接法,称为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1 = U2 = U3=- =U n;电路的总电流等于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总和I3 +…+ I n;电路总电阻,即I = I1 + I2 +R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2.交流电路;1.4.2 .31 丄丄丄R R1 R2 R3流愈大,负荷愈重.1—.并联负载愈多R n,总电阻愈小,供应电单相交流电路定义:所谓交流电即指其电动势、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变化,又叫正磁交流电.单相交流电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旋转,旋转方向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各自电阻成反比R1R2单相交流发电机:只有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旋转,电路里只能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叫单相交流发电机.由单相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简称为单相交流电.交流电与直流电的比较:输送方便、使用安全,价格便宜。

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是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的基石。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数学基础知识点1.1 数字与数值数字是由0-9这10个基本数字组成的,通过组合这些数字可以得到各种数值。

数值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等形式。

1.2 运算符与运算法则在数学中,运算符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法则是指进行数值运算时需要遵守的规则,如加法的交换律、乘法的分配率等。

1.3 几何图形的属性几何图形的属性包括形状、边长、面积、周长等,通过了解这些属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应用。

二、语文基础知识点2.1 词语的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2.2 句子结构与语法规则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表达单位,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2.3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是指在表达时使用的一些修饰和修辞的技巧,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三、科学基础知识点3.1 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规律,如物体的运动规律、光的传播规律等,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

3.2 科学实验方法科学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通过了解科学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

3.3 科学概念与科学常识科学概念是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一些概念,了解这些科学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现象。

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点4.1 历史事件与人物学习历史是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脉络和历史进程。

4.2 社会制度与社会规律社会制度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了解社会制度和社会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

4.3 文学与艺术欣赏文学与艺术是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文学与艺术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

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

一 .电工基础知识1. 直流电路电路电路的定义: 就是电流通过的途径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组成 内电路: 负载、导线、开关 外电路: 电源内部的一段电路 负载: 所有电器电源: 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基本物理量1.2.1 电流1.2.1.1 电流的形成: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电流.1.2.1.2 电流具备的条件: 一是有电位差,二是电路一定要闭合.1.2.1.3 电流强度: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基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计算公式为tQ I =其中Q 为电荷量(库仑); t 为时间(秒/s); I 为电流强度1.2.1.4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 “安”,用字母 “A”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安(KA)、安(A)、毫安(mA) 、微安(uA)1KA = 103A 1A = 103mA 1mA = 103uA1.2.1.5 直流电流(恒定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用大写字母 “I”表示,简称直流电.1.2.2 电压1.2.2.1 电压的形成: 物体带电后具有一定的电位,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该两点的电压.1.2.2.2 电压的方向: 一是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二是电位随参考点不同而改变.1.2.2.3 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用字母 “U ”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伏(KV) 、伏(V)、毫伏(mV) 、微伏(uV)1KV = 103V 1V = 103 mV 1mV = 103 uV1.2.3 电阻1.2.4.1 电阻的定义: 自由电子在物体中移动受到其它电子的阻碍,对于这种导电所表现的能力就叫电阻.1.2.4.2 电阻的单位是 “欧姆”,用字母 “R”表示. 1.2.4.3 电阻的计算方式为: sl R ρ= 其中l 为导体长度,s 为截面积,ρ为材料电阻率 铜ρ=0.017铝ρ=0.028欧姆定律1.3.1 欧姆定律是表示电压、电流、电阻三者关系的基本定律.1.3.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称为部分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 RU I =IUR =U = IR 1.3.3 全电路欧姆定律: 在闭合电路中(包括电源),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负载电阻及电源内阻之和成反比,称全电路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 0r R EI +=其中R 为外电阻,r 0为内电阻,E 为电动势电路的连接(串连、并连、混连) 1.4.1 串联电路 1.4.1.1 电阻串联将电阻首尾依次相连,但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连接方法. 1.4.1.2 电路串联的特点为电流与总电流相等,即I = I 1 = I 2 = I 3…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即 U = U 1 + U 2 + U 3… 总电阻等于负载电阻之和,即 R = R 1 + R 2 + R 3…各电阻上电压降之比等于其电阻比,即2121R R U U =, 3131R R U U =, … 1.4.1.3电源串联: 将前一个电源的负极和后一个电源的正极依次连接起来.特点: 可以获得较大的电压与电源.计算公式为 E = E 1 + E 2 + E 3 +…+ E n r 0 = r 01 + r 02 + r 03 +…+ r 0nn nr r r r E E E E I 0030201321......++++++++=1.4.2 并联电路 1.4.2.1 电阻的并联: 将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并列连接起来的接法,称为电阻并联.1.4.2.2 并联电路的特点: 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 1 = U 2 = U 3 = …= U n ; 电路的总电流等于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总和,即I = I 1 + I 2 + I 3 + … + I n ; 电路总电阻R 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nR R R R R 1...1111321++++=.并联负载愈多,总电阻愈小,供应电流愈大,负荷愈重.1.4.2.3 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各自电阻成反比,即2121R R I I = 1.4.2.4电源的并联:把所有电源的正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正极,把所有电源的负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负极,然后接到电路中,称为电源并联.1.4.2.5 并联电源的条件:一是电源的电势相等;二是每个电源的内电阻相同.1.4.2.6并联电源的特点:能获得较大的电流,即外电路的电流等于流过各电源的电流之和.短路定义: 电源通向负载的两根导线,不以过负载而相互直接接通.该现象称之为短路.短路分析: 电阻(R) 变小,电流(I)加大,用公式表示为 0r R EI +=短路的危害: 温度升高,烧毁设备,发生火灾;产生很大的动力,烧毁电源,电网破裂.保护措施: 安装自动开关;安装熔断器.2. 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定义: 所谓交流电即指其电动势、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变化,又叫正磁交流电.单相交流电的产生: 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旋转,旋转方向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单相交流发电机: 只有一个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旋转,电路里只能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叫单相交流发电机.由单相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简称为单相交流电.交流电与直流电的比较: 输送方便、使用安全,价格便宜。

基本常识要点总结

基本常识要点总结

基本常识要点总结一、科学常识科学常识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

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

以下是科学常识的几个要点总结:1. 生物学常识:生物学常识是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了解。

人类是高等动物,有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

生物进化是生物栖息地变化和适应环境的结果。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充当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 化学常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常见的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如氧、碳和铁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3. 物理常识: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摩擦力会减慢物体的运动。

光可以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4. 地理常识:地理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

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地理位置可以通过纬度和经度确定。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地理环境会影响物种的分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5. 历史常识:历史常识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

人类社会经历了多个时期和朝代,如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等。

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和影响。

6. 社会常识:社会常识是对社会组织、社交礼仪和社会公德的认知。

社会组织包括政府、家庭和学校等,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遵循的规范和习俗,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和保护社会环境等。

二、健康常识健康常识是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的了解。

以下是健康常识的几个要点总结:1. 饮食健康:均衡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应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少食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

2. 锻炼身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

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

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电工基础知识(精简版)电工是一门涉及电气设备安装、操作和维护的技术,无论是工业生产线、建筑物还是家庭用电,电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和便利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等关键概念。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对电工知识有所了解。

1. 电流电流是指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

单位为安培(A),常用符号是“I”。

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电器所需要的电能。

对于电流而言,有两种电流类型:直流和交流。

直流电流在电路中只有一个方向,而交流电流则在电路中来回流动。

我们常见的家庭用电、电池都是直流电流,而供电网上的电流则是交流电流。

2. 电压电压是指电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它驱动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单位为伏特(V),常用符号是“U”。

电压和电流是密切相关的,两者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电路中,电压较高的点会使电荷向电压较低的点移动。

3. 电阻电阻是指电路对电流的阻碍能力。

单位为欧姆(Ω),常用符号是“R”。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流过电路的难易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控制电流的大小。

电阻的材料和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电阻的值。

4. 电功率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

单位为瓦特(W),常用符号是“P”。

电功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器的能量消耗情况。

一般来说,功率越高,电器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5. 电路电路是指通过导线、电阻、电源等元件连接起来的路径,使电流得以流动。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依次连接,只有一个路径供电流流动。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器并列连接,多个路径供电流流动。

6. 安全措施在进行任何与电有关的工作时,务必要注意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 在使用或接触电器设备之前,确保断开电源以避免触电。

- 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可以有效保护自己免受触电风险。

- 进行电路检修或维护时,先使用电压表或多用表检测电路是否有电。

基础科学知识点

基础科学知识点

基础科学知识点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揭示规律的一种方法和思想体系。

基础科学知识点是科学研究的基石,它们构成了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框架。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础科学知识点,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物理学知识点1.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2. 力学:研究物体受力的效应,包括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3. 热学:研究物体的热量传递、热力学定律等,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4.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5. 电磁学:研究电荷、电场、磁场等基本概念和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二、化学知识点1. 原子结构: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等。

2. 化学键:研究原子间的化学结合,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3. 反应速率:研究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因素,包括表征反应速率的指标和反应速率方程。

4. 酸碱中和反应:研究酸、碱的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包括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等。

5. 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条件和平衡常数等。

三、生物学知识点1. 细胞结构:研究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包括基因、染色体和遗传变异等。

3. 进化论:研究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原理。

4.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

5. 生物技术:研究利用生物体的特性进行实践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等。

四、地理学知识点1. 地球结构: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包括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等。

2. 气候与气象:研究气候系统和天气现象,包括气候类型和气象预报等。

3. 地形地貌: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和湖泊等。

4. 人口与城市:研究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包括人口统计和城市规划等。

5. 资源与环境:研究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环境问题,包括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思维的种类
按思维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按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为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按是否有创造性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概念的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并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概念的形成:也叫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价值,提倡充分发挥潜能,心理学的“笫三势力”
研究
认知心理学
研究人脑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
取向
生理心理学
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神经系统构造
神经系统神
外周神
躯体神经系统
经系统
自主
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
经系统
脊髓:简单反射(膝跳反射)(脊髓灰质:前端大型运动神经元、后端感觉神经元、中段前后端之间自主神经元;脊髓白质:脊神经纤维构成,负责向脑传递神经冲动或把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到效应器官)
动机的种类
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定势是无意识动机
按照是由内在需要还是外部环境引起的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条件下才是积极的;内在动机的作用一定要大于外在动机的作用;个体的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推动的话,就会有损于内在动机
社会行为
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勒温公式1936年提出:B=f (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情境,f指函数关系;
7.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概念
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想象的分类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无意想象(梦和幻觉)和有意想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再造想象(根据语言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和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可实现的叫理想,不可实现的叫空想))
4.注意的特征
注意特征
概念
相关内容
注意广度
(注意范围)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
抛开意识,直接去研究行为,只要确定刺激和反应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
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又称完形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潜意识和性本能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重要作用,本我、自我、超我
当代
人本主义心理学
反特性)
卡特尔
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与16种根源特质(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艾森克
因素分析的方法和经典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归结为神经质N、精神质P和内、外倾E;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科斯塔、麦克雷
大五或五因素模型FFM,编制了测量五因素的工具NEO人格调查表: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认真性C
选择性
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便知觉的格外清晰,而背景则知觉的比较模糊。
恒常性
知觉的条件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明度等。一个人近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远时形成的视像小,看我看这个人是一样大;一块煤在太阳光下比一块石灰在黑暗的屋里投射出的光的绝对强度要打,但是看起来煤是黑的,石灰是白的
5.需要和动机
需要的概念
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的种类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分为: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人和动物都有生理需要,但有本质区别;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只有人才有
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动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需要、内驱力、诱因和情绪可以激发活动的动机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而注意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必须有一些活动是熟练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内在联系,并且在不同感觉通道之内,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
社会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
F.H.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1924年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
1954年,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主张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社会学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
综合
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范围:7±2个项目
注意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起伏(也叫注意的动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
注意分散(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
注意转移
人格结构分三层,即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自我(遵循现实性的原则)、超我(遵循道德的原则)
类型理论
荣格
内向、外向
特质理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每个特质具有两个相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创始人
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是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中心特质:是决定一个人一类行为,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次要特质:是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不太重要的特质,作用比中心特质更小)
内驱力
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
诱因
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每个行为都可能有多种动机,多动机可以产生同一个行为。动机和结果可以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定势
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往往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分类
8.自我、身份与自尊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从生理自我(8个月—3岁)到社会自我(3岁—13、14岁),最后是心理自我(10年左右,从青春期到成年)
身份的概念
身份: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是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地位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身份易变
皮肤感觉
触觉、压觉、振动觉、
温觉、冷觉和皮肤痛觉
触感受器或压感受器等
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变形时叫触觉,引起变形叫压觉,触觉、压觉是别动触觉,触觉与动觉结合的触摸觉是主动触觉,皮肤表面温度叫生理零度,痛觉最难以适应
2.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特性
概念
整体性
把物体的各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格式塔的知觉组织原则(整体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相似性原则、接近性原则)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红花还需绿叶配是彩色对比的结果
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嗅觉
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味觉
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
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
基本味觉包括甜(舌尖)、酸(舌边后部)、苦(舌根)、咸(舌边前部)。味觉的感受性和机体的生理状况有密切的联系。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1.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如演员;2.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如性别角色
角色扮演三要素
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分为:1.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2.角色不清(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最严重)

脑(单侧化
优势半球)
脑干
脑桥
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

(脑最古老部位)
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
延脑
间脑
丘脑
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中枢
上丘脑
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
下丘脑
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的重要神经中枢,调节内脏系统活动
底丘脑
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社会现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
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言语。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演讲、作报告)和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特点: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言语的缩减性、速度快)
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每一个概念都有内涵(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且两者是相反的关系
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