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版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章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章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章全)1xx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 章全)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1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6一.市场需求6二.市场供给7三.均衡价格8四.弹性9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2一.无差异曲线 .12二.预算约束 .16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18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20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新增) .20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 .21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23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27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27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29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30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31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31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32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33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34一.国民收入核算 .34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35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36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38一.经济增长 .38二.价格总水平 .40三.就业和失业 .41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43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43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44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443一.国际贸易 .44二.国际资本流动 .46第章公共财政职能 .47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 .48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49第一章财政支出概述 .50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 .50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53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54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55第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56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 .56二.税收的特征与原则 .58三.税负转嫁 .60四.国债 .61第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64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64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66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 .67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 .68第四章财政政策 .71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71二.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71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73第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75一.货币需求 .76二.货币供给 .78三.货币均衡 .80四.通货膨胀 .80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82一.中央银行 .82二.货币政策 .85第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88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88二.金融市场 .92第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945一.金融风险 .94二.金融危机 .95三.金融监管理论 .96四.金融监管体制 .97五.巴塞尔协议 .98第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99一.汇率制度100二.国际储备101三.国际货币体系102第二章统计与统计数据105一.统计的含义105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105三.统计数据的类型106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107五.统计数据的来源108六.统计数据的质量110第二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10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10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13三.统计表116第二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117一.集中趋势的测度117二.离散程度的测度120第二三章时间序列121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121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123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126第二四章统计指数128一.指数的概念.分类128二.加权综合指数129三.指数体系130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新增)133第二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134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134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136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7五.进出口和利用外资1377第二六章会计概论138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138第二节会计的目标138第三节会计要素139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141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143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44第七节会计循环146第八节会计法规 .149第二七章财务会计报告149第一节资产负债表 .149第二节利润表 .153第三节现金流量表 .154第四节附注 .157第二八章财务报表分析158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158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58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 .159第二九章物权法律制度167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167第二节所有权 .168第三节用益物权 .168第四节担保物权 .169第五节占有 .171第三章合同法律制度171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171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171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172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174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175第六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76第七节违约责任 .178第八节合同担保 .178第九节部分具体合同 .179第三一章公司法律制度181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181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182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183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184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1849第六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185第七节公司解散和清算 .186第三二章其他法律制度186第一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186第二节反垄断法律制度 .193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194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196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198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必备考点在经济师中级考试中,《经济基础》是一门至关重要的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经济领域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将为您梳理各章节的必备考点。

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章节中,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

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方式。

第二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是必须牢记的要点。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要区分清楚,同样,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也不能混淆。

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弹性的计算和应用是常见的考点。

比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要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是重点。

要明白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以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也要搞清楚,掌握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特征。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的类型,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各自的特点和条件要牢记。

价格歧视的类型和应用也是常考的内容。

此外,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的产量和价格决策方法也需要掌握。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特点,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供给曲线要熟悉。

理解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市场失灵的原因,如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要深入理解。

掌握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比如反垄断政策、解决外部性的方法、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对信息不对称的治理。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内生产总值的几种核算方法,以及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投资乘数的计算和应用,都是重要的考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考点五: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一、弹性系数的计算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

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四、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五、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六、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七、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 s >1,供给富有弹性。

(2)E s <1,供给缺乏弹性。

(3)E s =1,供给单位弹性。

(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八、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考点一: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考点二: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考点三: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注1】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考点四:预算约束线1.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每章要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每章要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每章要点学习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来说说每章要点吧。

先说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我理解这章最关键的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变动,这俩曲线一搅和,然后就整出个均衡价格来。

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要是突然天天下雨,菜的供给减少了,按照供给曲线那就价格得往上走,这时候需求可能就会降一降,最后达到个新的均衡价格。

在学习这里的时候我就老迷糊这个曲线到底往左还是往右移呢?后来我自己总结了,你就想,啥东西增加就往坐标轴大的方向移,减少就往小的方向移。

这章还有弹性这个概念,需求价格弹性特别是,我记着个例子,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比较大,比如那些超级贵的包包,一旦降价,可能买的人就多很多;但是像盐这种生活必需品,价格再变,需求变化也不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这章我一开始也是云里雾里。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把我绕得头疼。

我理解基数效用论就是看数字,能够具体衡量效用多少,比如吃一个面包得到10个效用单位之类的。

序数效用论呢就是只比较顺序,不看具体数值。

这中间有个无差异曲线,这曲线是凸向原点的,为啥呢?我想啊,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就好比你特别爱吃肉也爱吃菜,但是肉吃多了,你就愿意用更多的肉去换一点菜来吃,这个量的关系就体现在这个曲线里。

学习这章,我的技巧就是多画图,把各种曲线画明白了,概念也就清楚不少。

第三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这里生产函数是个重点。

生产过程就像我们玩做菜的游戏,你要有各种食材(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配方(生产函数)才能做出菜(产品)。

我总结这个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的区别就在于生产要素能不能都变,短期总有一些要素是固定的,长期就都能变啦。

比如一家餐馆,短期内店面大小固定,你只能变变员工数量之类的调整产量;长期店面可以扩大装修,所有东西都能调整。

边际产量这概念刚开始也让我迷糊,后来我就想成是每增加一单位投入能多产出多少东西就好理解多了。

这就是前几章的要点啦,对了还有个要点,这几章的知识都是有联系的,市场的供需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选择又影响生产者的决策,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欲望、支付能力市场需求:一定时间、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某商品或服务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需求与之正相关)3.产品价格(最重要的因素,需求与之负相关)4.替代品价格(与价格有关)5.互补品价格(例如:汽车与汽油,电器与电)6.预期7.其他因素(品种、质量、地理位置、季节、政策)(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需求曲线需求函数:Q d = Q d(P)其中,Q d是需求量,P是该商品价格。

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为需求规律(大部分商品符合需求规律,但是极少数不符合:例如钻石的价格越低,需求越少;低收入群体购买食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大)需求曲线:二、市场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以及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某一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供给函数:Qs=Qs(P),Qs是供给量,P是该商品的价格。

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价格(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与价格呈正相关)2.生产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增加,供给增加。

)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高,成本下降,供给增加)4.预期5.其他因素(生产要素价格及国家政策)(二)供给规律与供给曲线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市场价格呈正方向变化。

供给曲线: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o,为均衡数量。

Po为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1.最高限价分析(最高限价,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在这一价格下进行,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如图所示,Po为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Pe,因此刺激消费,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加大。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章节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章节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章节一、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商品生产、分配和交换过程中,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是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在市场上形成。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竞争、自由选择、自由交易和保护私有财产权利。

自由竞争可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技术进步,自由选择和自由交易可以实现个体的最大化利益,保护私有财产权利可以激励个体创造财富和投资。

二、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关键因素。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是指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均衡的特点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价格稳定。

当供需不平衡时,价格和数量会发生变动,通过价格变动来调整供求关系,最终达到市场均衡。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或效益影响到非市场参与者的情况。

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商品。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少数卖方或买方控制价格和数量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拥有不同的信息。

政府在市场失灵时需要进行干预。

政府干预的形式包括征税、补贴、价格管制和监管等。

征税和补贴可以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来纠正市场失灵。

价格管制可以限制价格的上下限,保护消费者权益。

监管可以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四、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收支平衡原则和价值等式原则。

收支平衡原则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价值等式原则要求国民经济的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净产值和国民收入。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城镇集体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企业
公有制经济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基本形式及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所有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以下是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的汇总精华版: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性质和运行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2.供求关系:供给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数量,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市场供需决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3.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增长速度。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取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

7.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交易市场。

劳动力市场决定了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

8.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国际贸易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成本。

9.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指政府对公共支出和税收的管理。

公共财政的目标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并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10.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和创新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市场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一需求决定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⑤互补品的价格部因素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分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第一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经市场含义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济市供给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学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础需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后果措施均衡供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均需求价格弹①Ed>1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基本类型衡性 Ed1 不变影响因素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价弹需求交叉弹定义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格性性基本类型①E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无关系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①完备性A>B;A<B;AB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

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需求曲两种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线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总效应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第三章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生产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可变时,长期行为;不可变时,短期行为生生产函生产函数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产数和生总产量和产曲线生产曲线平均产量成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 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本成本函成本含义①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②显成本③隐成本是机会成本④经济利润超额利润⑤正常利润隐成本理数和成成本函数①短期成本函数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②长期成本函数两者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论本曲线成本曲线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而且变动都快于其他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固定成本除外)第含义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数量及规模分布产品差别和新企业进入难易程度综合状态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一划分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差别程度这是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部市场主要依据①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②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③进入障碍大小分结构市场结构产者数量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差别程度进出难易典型行业的完全竞争市场很多价格的接受者无差别容易玉米小麦类型垄断竞争市场较多对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有差别比较容易啤酒糖果经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几个有较大程度的控制有一定差别或无差别比较困难汽车钢铁济完全垄断市场一个价格的决定者无替代品非常困难电力电话学第四章完全竞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基单个企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水平线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争市场曲线础市中生产完全竞争企业收益曲线边际收益 MR平均收益 AR单位产品价格 P 单个企业的AR、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场者行为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含义有利润时利润最大,有亏损时亏损最小结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理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完全垄论价格决策根据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确定均衡价格;供应产品数量越少,而产品价格越高断市场定价一个简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弹性低,提高价格;边际成本中生产单法则上的加价额占价格比例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PP/EMC P-MC/P-1/E PMC/11/E 者行为价格基本条件①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分两组或以上不同购买者②有效地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间流动歧视基本原则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一级歧视愿意最高价格二级歧视产量三级歧视垄断竞个别企业的相同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争市场需求曲线不同①垄断竞争不同于市场完全垄断同于市场曲线②垄断竞争比完全垄断有更大弹性寡头垄协议价格制通过协议价格,使行业净收益最大,如卡特尔组织欧佩克,是不稳定的。

我国不允许两种模型断市场价格领袖制领袖企业在制定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资源最优配市场失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第五章置灵的含帕累托改进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配置资源,使至少有一个人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又称经济效率义市实现帕累托条件: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场垄断不是价格接受者不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产量不是最大产量不是最低价格,消费者不能获最大满足失外部性某个企业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造成影响,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市场失灵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消费者愿意“搭便车”市场产量低于最优产量灵的原公共物品和特点与分类①非竞争性②非排他性;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

因政旧车市场与逆向选择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

信息不对称府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市场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的垄断①通过法律手段②进行公共管制,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政府对干外部性①税收和补贴手段②相关企业合③明晰产权;科斯定理:财产权是明确的,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的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干预信息不对称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第六章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国民总收入收入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概念生产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国民收国民收入法生产税净额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不包括所得税入核算计算方法收入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支出法核算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和含义从支出角度看 GDP 从收入角度看 GDP 储蓄-投资恒等式宏观经简单济均衡两部门消费者(居民)和企业 GDPYCI GDPYCS 投资 IS 储蓄的的基本三部门同上增加了政府部门 GDPYCIG 购买 GDPYCST 税收 IS(T-G)宏观模型四部门同上增加了国外部门 GDPCIG(X-M) YCST IS(T-G)(M-X)经济消费①凯恩斯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模型消费理论储蓄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②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③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投资储蓄函数1-β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 1 投资函数投资乘数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需求①利率②货币供给量③政府购买④税收⑤预期⑥价格总水平 3种效应: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总供给总供给基本因素:价格与成本,企业的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分为:①长期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②短期第含义用现行价格计算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 GDP 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第七章一经济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 劳动生产率; 3. 资本的投入数量;4.资本的效率部增长两因素分解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经因素分解分三因素分解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率→ 济周期含义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增经济经济周期①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负增长②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率正值长周期经类型①长周期50-60 年②中周期8 年③短周期3-5 年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和和济波动原因①投资率的变动②消费需求波动③技术进步状况④预期变化⑤经济体制变动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经经济学①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②先行指标也济波动波动指标基叫领先指标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③滞笾副昕獯妗⒕用裣鸭鄹裰甘?发础基本理论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②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核心④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展经济发展方式”①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理发展三个转变”三产业协同转变③由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论科学发展观五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谐发展统国内开放对外开放含义也叫一般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平均或综合用价格指数来度量度量①编制各种价格指数②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用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度量是价格总水平主要指标第八章变动的 MVPT 费雪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变动率货币流动速度变动率-GDP变动率价格总因素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上升;反之下降价水平对工资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格对利息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价格总水平不变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总经济效应对汇率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水间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