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辅导:川牛膝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考试]常见中药的鉴别(动植物中药鉴定)

[执业药师考试]常见中药的鉴别(动植物中药鉴定)

『常见中药的鉴别』一、『动物类中药的鉴别』1.蜂蜜贮久或遇冷析出的白色颗粒状结晶,其成分是:葡萄糖。

2.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的药材是:蟾酥。

3.呈扁平长条形,全体共22 个环节,从第二节起,每体节两侧有步足一对的药材是:蜈蚣。

4.《中国药典》规定,应测定相对密度的药材是:蜂蜜。

5.具有“剑脊”和背鳞行数成双性状特征的药材是:乌梢蛇。

6.有“挂甲”性状的中药是:牛黄。

7.对比记忆(1)原动物属于螳螂科的药材是:桑螵峭。

(2)原动物属于芫青科的药材是:斑蝥。

(3)原动物属于鲍科的药材是:石决明。

(4)原动物属于壁虎科的药材是:蛤蚧。

8.对比记忆(1)海螵蛸的药用部位是:干燥内壳。

(2)土鳖虫的药用部位是:雌虫干燥体。

(3)桑螵蛸的药用部位是:干燥卵鞘。

(4)牛黄的药用部位是:干燥胆结石。

9.对比记忆(1)呈扁片状,全身密被细鳞,背部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足趾底面具吸盘的药材是:蛤蚧。

(2)表面有“乌金衣”,断面具细密的同心层纹,粉末清水调和后能“挂甲”的药材是:牛黄。

(3)具有“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性状特征的药材是:蕲蛇。

(4)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 个,脊鳞扩大呈六角形的药材是:金钱白花蛇。

(5)长条状薄片,背部棕褐色,有白颈的药材是:地龙。

(6)两端各具吸盘的药材是:水蛭。

(7)呈扁平卵形,头端较狭,尾端较宽,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的药材是:土鳖虫。

(8)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被有白色粉霜状气生菌丝的药材是:僵蚕。

10.金钱白花蛇的药材性状特征主要有:①呈圆盘状,盘径3~6cm ,蛇体直径0.2~0.4cm;②背部有黑白相间的环纹,白色环纹45-48个;③脊棱明显突起,脊鳞扩大呈六角形;④背鳞细密,通身15 行,尾下鳞单行。

11.以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入药的药材有:①阿胶;②鹿角胶;③血余炭;④龟甲胶。

12.羚羊角药材的性状特征有:①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②类白色或黄白色,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有“通天眼”;③全角有10~16 个隆起的环脊,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④角质部内有“骨塞”。

川牛膝《全国中草药汇编》

川牛膝《全国中草药汇编》

长2-3mm,直径1-2mm,淡黄色,包裹在宿存花被内。

种子椭圆形,透镜状,长1.5-2mm,带红色,光亮。

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上的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湿潮气候。

四川省多栽培于海拔1200~2400m的高寒山区。

以1500~1800m的山区栽培为最好,根的品质、产量均高,宜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上栽培。

忌连作。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应采收3-4年生植株的种子作种。

春播3-4月;秋播9月。

主产区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

播种前用草木灰加入少量人畜粪水湿润后与种子充分混合。

穴播,按行株距各33-45cm开穴,穴要浅平,施肥后每穴撒拌灰种子一撮,约有种子10粒左右;条播行距33~40cm。

每1hm2用种量7.5-11.25kg。

田间管理出苗后,待苗高5~6cm和10cm时,各间苗1次,每穴定苗2~4株。

条播按株距10cm定苗。

第1年中耕除草3~5次,以后每年2~3次。

每年结合中耕追肥2~3次,第1、2次施人畜粪水,或腐熟油饼;第3次施人畜粪水、草木灰,也可以施氮磷钾复合肥料、尿素等,并培土根部防冻。

病虫害防治白锈病,发病初期可喷1:1:120波尔多液防治。

根结线虫病为害,防治应忌连作,选用无病地。

大猿叶虫为害,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毒杀。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柱形,稍弯曲,略有分枝,长25-60cm,直径0.5-3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侧根痕,并有明显横长突起的皮孔;报上部残留木质根茎。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

以条粗壮、质柔韧、分枝少、断面浅黄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皮层狭窄。

中柱大,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4-11轮,外轮维管束较小,向内渐大。

木质部有导管及纤维。

中央次生构造分成2-9股。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川牛膝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川牛膝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川牛膝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川牛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川牛膝植物的根茎干燥后制成的,常被用于中医中药的制剂中。

川牛膝具有多种药用成分,其中包括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和萜类物质等。

黄酮类物质是川牛膝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黄酮类物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并起到保护和修复组织的作用。

此外,黄酮类物质还具有抗肿瘤和抗血栓等药理作用,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川牛膝中的生物碱类物质也是其重要的药用成分之一。

生物碱具有广谱的生理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川牛膝中的生物碱类物质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此外,川牛膝中的多糖和萜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而萜类物质则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川牛膝具有多种药用成分,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着川牛膝的药理作用。

川牛膝能够应用于多个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炎、风湿病、恶性肿瘤等。

对于川牛膝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还有望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川牛膝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引言部分为本文的开端,对川牛膝成分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川牛膝成分的背景和相关研究现状,引出文章的研究重点。

接着,我们会明确文章的目的,即探索川牛膝成分的组成和功效。

最后,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包括正文的各个要点和结论部分的内容。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主要分为三个要点进行阐述。

川牛膝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川牛膝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川牛膝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引言川牛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它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许多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2. 作用川牛膝具有以下几种作用: - 抗炎作用:川牛膝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相关症状。

- 止痛作用:川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和减轻痛觉敏感性等方式,起到止痛的作用。

- 改善血液循环:川牛膝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的供氧和营养,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 抗衰老作用:川牛膝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保护细胞健康,减缓衰老速度。

3. 功能主治川牛膝在中医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关节炎川牛膝对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它可以减轻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关节肿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肌肉劳损川牛膝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对肌肉劳损和扭伤等问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减轻肌肉疼痛和肿胀,促进肌肉的修复和恢复。

3.3 血管疾病川牛膝对血管疾病如静脉曲张和血栓形成等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淤血和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4 骨质疏松川牛膝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它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骨骼的再生,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3.5 妇科疾病川牛膝对妇科疾病如痛经和子宫肌瘤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调节激素平衡,缓解疼痛和痉挛,改善相关的不适症状。

4. 使用方法川牛膝可以以草药剂型进行应用,一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使用: - 冲剂:将川牛膝用开水冲泡,每日饭前饭后温服。

每次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5-10g。

- 煎剂:将川牛膝加水煎煮,根据所需剂量饮服。

- 膏剂:将川牛膝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基础膏料混合均匀,外用于患部。

中药鉴定2

中药鉴定2

指标性成分的检测
水试:
微量升华:
大黄粉末升华物——黄色针状(低温)、枝状和羽毛状(高温)结晶,加碱显红色(蒽醌)
薄荷的升华物——无色针簇状结晶(薄荷脑)
牡丹皮、徐长卿根的升华物为长柱状或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斑蝥升华物(30℃~140℃)——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
荧光反应
各类药材要点
一)根及根茎类
1、双子叶植物根(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根茎)横断面的不同
双子叶植物根(根茎)单子叶植物根(根茎)
表面常为栓皮表面常无栓皮而为表皮
形成层环大多明显内皮层环较明显
环内木部大于环外皮部环外皮层大于环内中柱
有放射状结构无放射状结构
中心常无髓(有髓)中央有髓(无髓)
2、重点药材的断面
皮部黄白色,木部色较浅,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黄色木质部,
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药材)木部黄褐色,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
3、同科的药材
4、气味。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

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功效比较川牛膝资料川牛膝(Cyathula oficinalis)来自于苋科,杯苋属,别名毛牛膝。

【彝药】茎枝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手足拘挛,湿热下注,淋痛血尿,阳痿失溺,癥瘕瘰疬,闭经痛经《哀牢》。

【资源志】根(川牛膝):甘、微苦,平。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尿血血淋,跌打损伤。

开头文中的川牛膝也是在昆明棋盘山遇见的植物,和昨天的绿穗苋一样,也是个苋科植物。

苋科植物的花大多不是特别惊艳,问到这小家伙的名字的时候,才发现是个常用的中药。

我们来学习关于牛膝的知识。

本草考证中药牛膝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其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据考证,历代本草所载牛膝多指怀牛膝,且自唐以后,大都以怀产者为优,明清时,始对牛膝加以怀、川区分。

现行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及权威的中药学教材中均认为:“怀牛膝偏于补肾强筋骨,川牛膝偏于活血化瘀”。

然而,这一观点与大部分古代文献对其功效的描述恰好相反。

怀牛膝文献考证《神农本草经》,云“牛膝,味苦。

……生川谷”。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云:“健腰膝,壮筋脉……主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唐代《药性论》云:“治阴痰,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云:“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清代《得配本草》云:“怀牛膝……益肝肾之气,破癖血之症结,治筋骨疾痹,久疟,下利,淋痛,尿血并心腹诸痛,又能引火下行,并疗喉痹齿痛。

”可见牛膝(怀牛膝)主要有补肾填髓,活血,引火下行等功效。

怀牛膝医方考证在历代方书中,怀牛膝也作为常用药物出现在诸多方剂中。

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积善堂方》的七宝美髯丹,此方重用怀牛膝,取其滋肾水、益肝血、补肾壮骨、填精补髓、活血脉、既补且行之功。

中药川牛膝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川牛膝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川牛膝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一、川牛膝的简介川牛膝,学名为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属天南星科烟系为蓼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川牛膝的植株矮小,根状茎粗壮,呈棕褐色。

川牛膝是中药中的一味宝贵草药,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重点探讨川牛膝的功能主治。

二、川牛膝的功能主治川牛膝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按照其主要功能进行详细介绍:1. 消炎抗痛•川牛膝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川牛膝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消炎作用。

•川牛膝还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达到镇痛效果。

在临床上常用于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2. 温经散寒•川牛膝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用于寒邪入侵引起的症状。

寒邪入侵人体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寒痹、寒凝等症状。

川牛膝可以温通经脉,散寒除湿,改善气血循环。

•川牛膝还可以活血化瘀,缓解肌肉和关节的僵硬疼痛。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湿型的骨关节疾病,如寒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3. 利水消肿•川牛膝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能够促进体液代谢,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它可以通过增加尿量,利尿排湿,减轻水肿症状。

•川牛膝还可以通过改善肾脏功能,调节体内水盐平衡,减轻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症状。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如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等。

4. 养血安神•川牛膝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川牛膝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改善睡眠质量。

•川牛膝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情绪波动,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

5. 其他功效•川牛膝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川牛膝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创伤、扭伤、瘀血等外伤性疾病。

三、川牛膝的使用注意事项1.川牛膝为剧毒植物,使用时必须遵循医嘱,严格控制剂量。

中药知识- 川牛膝

中药知识- 川牛膝

川牛膝介绍药材名:川牛膝拼音名:Chuanniuxi英文名:Medicinal Cyathula Root拉丁名:Radix cyathulae【名称考证】川牛膝(《药材资料汇编》)【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苋科植物【药用部位】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

【性味归经】《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微苦,无毒。

”《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功效主治】祛风,利湿,通经,活血。

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经闭,症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四川中药志》:“妇女月经过多,妊娠,梦遗滑精者忌用。

”【资源分布】川牛膝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头花蒽草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川牛膝主产于四川的雅山、乐山、西昌。

麻牛膝主产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云南。

【药材鉴定】川牛膝商品有2种:一为川牛膝,一为麻牛膝:①川牛膝又名甜牛膝。

为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根条呈圆柱状,不扭曲或略扭曲;根头部膨大,根下端渐细,或有少数细小侧根,长约30~70厘米,直径约1~2厘米。

全体具纵皱纹及侧根去掉后的痕迹;表面棕黄色或黑灰色。

质坚韧,不易折断。

切面灰黄色至暗棕色,可见许多色较浅淡的小点,并析出油质物,排列成环约3~8层,中心的一个较大。

味甘或微苦,无香气。

②麻牛膝为植物头花蒽草的干燥根,性状与川牛膝相似,但根条较短,呈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一般扭曲。

质柔而易折断(但较老的根亦不易折断)。

味甘,后极苦或麻。

显微鉴定: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皮层狭窄。

中柱大,有多数维管束,断续排列成3-8轮,外轮维管束较小,向内渐大;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有导管及木纤维;中央次生构造分成2-6股。

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古籍考证】出自《药材资料汇编》《四川中药志》:“川牛膝,配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治妇女经闭;配狗脊、寄生、杜仲、威灵仙等治腰膝骨痛;配羌活、桂枝、苍术、秦艽、防风等治风湿关节痛;配当归、曲麦、木通、滑石、冬葵子等治产妇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名】RADIX CYATHULAE
【别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炕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炕干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0~100厘米。

主根长圆柱形,粗壮,直径0.8~1.5厘米,土棕色,味微甘。

茎下部近圆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疏被糙毛,节处略膨大。

叶油节部对生,近四棱形,具条纹或沟纹。

叶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秋季顶生或腋生多数绿白色小花,密集圆头状。

胞果长椭圆形,略压扁,暗灰色。

种子卵形,赤褐色。

【性状】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

【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

皮层窄。

中柱大,三生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 4~11轮,内侧维管束的束内形成层可见;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常径向排列,木化;木纤维较发达,有的切向延伸或断续连接成环。

中央次生构造维管系统常分成2~9股,有的根中心可见稀疏导管分布。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方晶。

粉末棕色。

草酸钙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0~80μm,纹孔圆形或横向延长呈长圆形,互列,排列紧密,有的导管分子末端呈梭形。

纤维长条形,弯曲,末端渐尖,直径8~25μm,壁厚3~5μm,纹孔呈单斜纹孔或人字形,也可见具缘纹孔、纹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沟明显,疏密不一。

【炮制】
川牛膝: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为圆形薄片,厚0.1~0.2cm,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黄色或棕黄色。

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

酒川牛膝:取净川牛膝片,照酒炙法炒干。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4.5~9g.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