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滚动轴承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洛阳理工学院《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统设课程,它适用于2006级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为3学分,54学时。
课程选用由周文玲主编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作为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零件的设计、制造精度与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公差设计的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末考试由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统一命题,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
第一部分复习要求课程的有关内容主要按“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章绪论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
2、了解互换性生产的特点、意义。
3、了解标准化的意义4、明确互换性与公差、标准化、检测的关系。
5、了解优先数系的概念及实质第二章尺寸极限与配合1、熟练掌握极限与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2、掌握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与特点:公差等级、公差因子、标准公差的计算及规律、尺寸分段、基本偏差系列、基准制、公差和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掌握正确地查用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常用表格:标准公差数值表、基本偏差数值表。
4、了解一般公差的概念。
5、初步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1、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2、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种类、定义及其标注方法。
3、熟悉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特性----形状、大小和方位。
4、掌握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概念、形位误差的评定及测量方法。
5、熟练掌握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熟悉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要求等形位误差不同控制方法的概念及其正确标注。
6、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选择的原则及方法。
第四章测量技术基础1、掌握测量的概念、测量过程四要素和基本测量原则。
2、了解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及其重要的量值传递媒介----量块。
1_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题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D)。
A、光切法B、针描法C、干涉法D、比较法2.当孔、轴都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它们装配的结果(③)①最好;②最差;③最紧;④最松。
3.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b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A )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
A 、轴槽和轮毂槽宽度B 、键宽C 、轴槽宽度D 、轮毂槽宽度4.Φ40f7、φ40f8和φ40f9的相同偏差是(②)。
①下偏差;②基本偏差;③公差;④实际偏差。
5.一般情况下,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与尺寸公差值的关系应是(A )。
A .形状公差小于尺寸公差;B .形状公差大于尺寸公差;C .两者相等6.与φ80H7/f6配合性质相同的配合是(①)。
①φ80F7/h6;②φ80F7/f7;③φ80H7/h6;④φ80H6/h7。
7.圆跳动度公差带的形状为(③)①圆内的区域;②圆柱体内的区域;③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④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
8.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B___。
A、偏差值的大B、公差值的大小C、基本偏差值的大小9.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_C__。
A、公差值的大小B、公差单位数的大小C、公差等级的大小D、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0.封闭环的公差是__C___。
A、所有增环的公差之和B、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C、所有增环与减环的公差之和D、所有增环公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11.某减速器转轴两端安装深沟球轴承,该轴承承受一个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径向负荷,内圈旋转,外圈不旋转,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作状态为(②)。
①固定的内圈负荷;②旋转的内圈负荷;③摆动的内圈负荷;④摆动或旋转的内圈负荷12.形状误差一般说来_B___位置公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13.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5孔和φ100H7孔,应理解为(①)。
①前者加工困难;②后者加工困难;③两者加工难易相当;④无法比较。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学⽹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判断题:1.公差等级的选⽤在保证使⽤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 ]2.φ30JS6与φ50JS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3.∮30G6与∮50G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4.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时,只标轴颈的公差代号。
[ ]5.图样标注φ200 -0.021mm 的轴,加⼯得愈靠近基本尺⼨就愈精确。
[ ]6.R z 参数对某些表⾯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痕迹和⼩零件的表⾯质量有实⽤意义。
[ ]7.评定表⾯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个评定长度。
[ ]8.被测要素采⽤最⼤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实体边界。
[ ]9.表⾯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或⾥⾯指向被注表⾯。
[ ]10.测表⾯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11.螺纹的精度分为精密、中等、粗糙三个级别。
[ ]12.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径。
[ ]13.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评定齿轮副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综合指标。
[ ]14.在过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带都处于轴的公差带的下⽅。
[ ]15.对⼀被测值进⾏⼤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6.齿向误差ΔF β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指标。
[ ]17.未注公差尺⼨即对该尺⼨⽆公差要求。
[ ]18.端⾯全跳动公差和平⾯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9.光滑量规通规的基本尺⼨等于⼯件的最⼤极限尺⼨。
[ ]20.规定位置要素Z 是为了保证塞规有⼀定使⽤寿命。
[ ]21.⼀般来说,零件尺⼨的公差等级越⾼,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越⼩。
[ ]22.光滑极限量规的⽌规是控制⼯件的实际尺⼨不超过最⼤实体尺⼨。
[ ]23.表⾯粗糙度z R 是轮廓最⼤⾼度的评定参数。
知道智慧树《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山东理工大学)》知道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目录第一章测试第二章测试第三章测试第四章测试第五章测试第六章测试第七章测试第八章测试第一章测试【判断题】(2分)完全互换一般用于厂际合作的场合。
()A.错√ B.对【判断题】(2分)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换生产。
()√ A.错B.对【判断题】(2分)公差比偏差大。
()√ A.错B.对【判断题】(2分)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 A.错B.对【判断题】(2分)传递扭矩的孔和轴的配合一般选用过渡配合。
()A.对√ B.错【判断题】(2分)经常需要拆卸的孔和轴一般选用过盈配合。
()√ A.错B.对【判断题】(2分)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 A.对B.错【判断题】(2分)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A.对√ B.错【单选题】(2分) 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
√ A.标准化B.大批量生产C.检测技术.D.现代化【单选题】(2分) 轴的公差带由()唯一确定。
A.T和d√ B.es和eiC.T和ei--------------------------------------第二章(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D.T和es第二章测试【判断题】(2分)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 A.错B.对【判断题】(2分)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A.对√ B.错【判断题】(2分)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 A.错B.对【单选题】(2分) 取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
A.变值系统误差B.定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单选题】(2分) 含有下列哪项误差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剔除()。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钱云峰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第六章一、选择题1. 滚动轴承外圈与基本偏差为H的外壳孔形成( B )配合A. 间隙B. 过盈C. 过渡D. 间隙或过盈2. 不属于作用在滚动轴承上的负荷种类是( D )。
A. 局部负荷B. 循环负荷C. 摆动负荷D. 周期负荷3.( A )级轴承常称为普通轴承,在机械中应用最广。
A.0 B.2 C.4 D.6二、判断题1. 滚动轴承内圈采用基轴制,外圈采用基孔制。
(×)2. 滚动轴承外圈与基本偏差为H的外壳孔形成间隙配合。
(×)3.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一般采用间隙配合。
(×)4.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g的轴形成间隙配合。
(×)5. 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外圈外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三、简答题1.滚动轴承的精度有哪几个等级?大致应用在哪些场合?答: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除外)由低到高分别为普通级0、高级6、精密级5、超精密级4及最精密级2;圆锥滚子轴承分为0、6x、5、4四级;推力轴承分为0、6、5、4四级。
普通级0:用于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中等转速、中等转速的一般机构中。
如普通机床、汽车和拖拉机的变速机构和普通电机、水泵、压缩机的旋转机构的轴承。
高级6(6x):应用于旋转精度和转速较高的旋转机构中,如普通机床的主轴后轴承,精密机床传动轴使用的轴承。
精密级5、超精密级4:应用于旋转精度高和转速高的旋转机构中,如普通机床的主轴前轴承,精密机床的主轴轴承,精密仪器和机械使用的轴承。
最精密级2:应用于旋转精度和转速很高的旋转机构中,如精密坐标镗床的主轴轴承、高精度仪器和高转速机构中使用的轴承。
2. 滚动轴承与轴、外壳孔配合,采用何种基准制?答:国家标准规定,滚动轴承与其它零件配合时,由于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因此以滚动轴承作为配合基准件来选择基准制:滚动轴承内孔与轴颈的配合时,以内圈内孔为基准孔,采用基孔制;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时,以外圈外圆为基准轴,采用基轴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本偏差系列

应用
02
基孔制主要用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且转速较低的旋转轴类零
件,如精密主轴、轴承等。
优点
03
孔的加工比较方便,可降低加工成本。
基轴制
定义
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 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应用
基轴制主要用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且转速较高的旋转轴类零件, 如高速主轴、电机轴等。
互换性的实现需要制定统一的标 准,这促进了标准化的发展,有 利于推动机械制造业的进步。
互换性的分类
按互换程度分类
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完全互换是指在同一批零件中任取一件都能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互换;不完全互换是指 在一批零件中,允许有部分零件经过挑选或修配后才优点
轴的加工比较方便,可降低加工成本。
混合制
定义
混合制是指在一个配合中同时使用基孔制和基轴制的 制度。
应用
混合制适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配合,如某些精密传动 机构中的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
优点
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孔或轴作为基准件,以获得 更好的配合效果。
05
常用孔和轴的基本偏差
常用孔的基本偏差
孔的基本偏差,用于高精度要求 的场合。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的基本偏差,以降 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03
在选择孔和轴的基本偏差时,应考虑配合公差、形位公差和 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的影响。
06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实际 应用
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零件互换性
在机械制造中,零件的互换性是实现高效生产的关键。通过技术测量,可以确保零件在装配过程 中具有准确的位置和配合精度,从而提高整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总3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如某些题存在错误,请与万书亭联系(,),欢迎批评指正第1章绪论1-1.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互换性原则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水平和促进技术进步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1)对机械设计方面。
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尽量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化零部件,这样将简化设计量,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有利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2)对零部件加工方面。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这样产品单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同时采用高效率的专业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3)在装配过程方面。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专业化分散生产,集中装配。
所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4)对机器使用和维修方面。
当机器零件磨损或损坏后,可用相同规格的备件迅速替换,缩短修理时间,节约维修费用,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机器的使用率。
1-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用于何种场合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成机器或更换时,既不需要选择,也不需要辅助加工与修配就能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这样的零部件属于完全互换,而需要经过适当选择才能装配成机器,属于不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应用于机器装配精度高的场合。
1-3.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600,937,15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25,31,40,50…。
答:1)属于R5系列,公比为2)属于R10系列,公比为.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2-1.量块的“等”和“级”是怎样划分的使用时有何不同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5级,即0、1、2、3和K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3级最低,K为校准级,用来校准0、1、2、3级量块。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T=ai,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um),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um).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例题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
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三、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及其特点
1、内径与轴的配合,基孔制
轴承内圈通常与轴一起旋转,为防止轴承在轴上窜动,要求有一 定的过盈,但轴承内圈是薄壁件,过盈量不能大 滚动轴承内径为基准孔公差带,但其位置由原来的位于零线的上 方而改为位于以公称内径d为零线的下方,即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谢 谢!
1)负荷类型
定向负荷:较松的过渡配合或较小的间隙配合 摆动负荷:内外圈都应采用过盈配合 旋转负荷:过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荷大小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在重负荷和冲击负荷作用时,为了防止轴承产生变形和受力不均匀, 引起配合松动,随着负荷的增加,过盈量应选得越大 3)径向游隙
游隙大小必须合适,过大不仅使轴发生较大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
负值。当它与GB/T1801-1999中的过渡配合的轴相配合时,能保证获
得一定大小的过盈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外径与孔的配合,基轴制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轴承外圈安装在轴承座里,通常不旋转,但两者之间不能太紧, 所以轴承圈的基本偏差仍为国标基轴类似,但公差值不同,相对略小 一些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孔与轴的公差与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一、概述
1、轴承: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
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 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 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 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
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
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从0至2级,精度依次增高,2级最高,0级最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轴承精度等级应用: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0级应用最广泛,称普通级轴承,用于旋转精度要求不高,中等负 荷、中等转速的一般机构 6级用于旋转精度或旋转速度较高的机构
5,4级用于旋转精度和旋转速度较高的机构
2级用于旋转精度和旋转速度特别高的机构
还会使轴承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过小则使轴承滚动体与套圈产生 较大的接触应力,使轴承摩擦发热而降低寿命。 4)温度 工作温度超过100℃时,增大内圈与轴承的过盈,减小外圈与轴承座
的过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3、轴颈及轴承座的几何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基孔制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P 0
P6(P6 x)
P 5
P4 P 4
P2
P 0
P6(P6 x)
P 5
P 4
P2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四、滚动轴承轴、轴承座的配合及其特点
1、轴和轴承座的尺寸公差带特点
轴承的内圈公差带与普通尺寸公差基孔制相反,与之配合的轴和 的公差带按普通尺寸公差带,所以与普通公差的同名配合要紧,过渡 配合实际成了过盈配合 轴承外圈的公差带与普通尺寸公差相似,但公差值较小。轴承座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
2、轴承的内径d及外径D是轴承与轴颈、 轴承座配合的公称尺寸
2
3、为了实现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制定了
国家标准,不仅规定了轴承的尺寸精度、 旋转精度和检测方法,还规定了与轴承配 合的轴和轴承座的公差带、配合、形位公 差及表面粗糙度等。 4、轴承是标准件,由专业厂生产,本课 程只关注D与d两处的配合
的公差带按普通尺寸公差带,所以与普通公差的配合性质相同,但松
紧不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轴承配合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选择轴承时综合考虑轴承的工作条件,作用在轴承上的负荷上大 小方向和性质,轴承的类型和尺寸,轴承游隙的要求及与之配合的轴 和轴承座的材料和结构,工作温度,装配和调整等因素。
滚动轴承 1—外圆 3—滚动体 2—内圆 4—保持架
3 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二、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1、GB/T 307.3—2005《滚动轴承 通用技术规则》中规定,滚动轴
承的公差等级按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分级: 向心轴承分为 0, 6, 5, 4, 2 五级 圆锥滚子轴承分为 0, 6x, 5, 4, 2 五级 推力轴承分为 0, 6, 5, 4, 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