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几何参数互换性功能互换性2.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3.误差检测4.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和环境保护标准5.R5 R10 R20 R40 先疏后密R80 参数分级很细或基本系列中的优先数不能适应实际情况二、选择题1.ABCD 2.A B 3.B三、判断题1.×2.×3.√4.√四、问答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意义如何?答: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设计方面从设计方面看,由于采用按互换性原则设计和生产的标准零件和部件,可以简少绘图、计算等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有利于产品的多样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2)制造方面从制造方面看,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工艺和高效的专用设备,有利于实现加工和装配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3)使用和维修方面从使用和维修方面看,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或损坏后可以及时更换,因而减少了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可保证机器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

因此,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循的原则。

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答:完全互换是指在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选择、调整或修配,就可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例如,常见的螺栓、螺母等标准件的互换性就属于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是指在装配前需要将零部件预先分组或在装配时需要进行少量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例如,拖拉机、汽车的活塞销和活塞销孔装配时的分组法装配、减速机轴承盖装配时的垫片厚度调整法装配等都属于不完全互换。

3.按级别分,标准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级别分,我国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习题及答案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4.图样标注φ200-0.021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0.067()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14.图样标注中Φ20+0.021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广义互换性的定义是什么?机械产品零部件互换的含义是什么?1-2 互换性与公差的关系是什么?进行零件精度设计时,确定公差大小的原则是什么?1-3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1-4 互换性原则是否在任何生产情况下都适用?试加以说明。

1-5 互换性可以分成哪两类,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如何实现?1-6 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互换性生产与标准化的关系是什么?1-7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我国如何制定标准,并进行划分?试述不同使用范围的标准各自的特点?1-8 为什么说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种产品的参数指标时,这个数值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9 GB-T321-1980规定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试述这个数列的特点和优点?1-10 GB-T321-1980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哪五个系列,试述这五个系列的特点和优点?1-11 何谓几何量公差包括的内容和几何量检测工作的作用?习题1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表1-1写出基本系列R5中优先数从0.1到100的常用值。

2 试写出派生系列R5/3、R10/2、R20/3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

3 自IT6级以后,孔、轴标准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16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4 自3级开始至9级止,普通螺纹公差等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5 试写出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并指出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个系列。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卷及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卷及参考答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学年第 学期《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考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已知孔Ф30041.0020.0++,那么公差为 0.021 ,基本偏差为 +0.020 , 最大实体尺寸为 Ф30.020 ,最小实体尺寸为 Ф30.041 。

2.基本偏差代号为P ~ZC 的孔,主要用于 过盈 配合,它的基本偏差为 上 偏差(答上或下偏差)。

3. Ф20021.00+mm 的孔和Ф20015.0002.0++ mm 的轴 配合属于 过渡 配合,其最大 间隙 等于 0.019mm ,最大 过盈 等于 -0.015 mm 。

4. 一般来说,轴的作用尺寸 大于 局部实际尺寸(答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5. 按等使用量块,是用它的 实际 尺寸,比按级使用精度 高 。

6. 通 规有磨损极限,其值为工件的 最大实体 尺寸。

7. 平键联结有 三 种连接形式。

键槽与键的配合中不会采用 过盈 配合。

二、是非判断(对打√,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测量误差中的随机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3(×)公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4(√)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5(×)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6(×) 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可能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 也可能是过渡配合。

7(√)滚动轴承所有公差等级的公差带都单向配置在零线下侧,即上偏差为零。

8(×) 定向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9(×)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10(√)立式光学计测量尺寸误差采用的是相对测量法。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1 广义互换性的定义是什么?机械产品零部件互换的含义是什么?1-2 互换性与公差的关系是什么?进行零件精度设计时,确定公差大小的原则是什么?1-3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业中有什么作用和优越性?1-4 互换性原则是否在任何生产情况下都适用?试加以说明。

1-5 互换性可以分成哪两类,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如何实现?1-6 何谓标准?何谓标准化?互换性生产与标准化的关系是什么?1-7 按标准的使用范围,我国如何制定标准,并进行划分?试述不同使用范围的标准各自的特点?1-8 为什么说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种产品的参数指标时,这个数值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9 GB-T321-1980规定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试述这个数列的特点和优点?1-10 GB-T321-1980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哪五个系列,试述这五个系列的特点和优点?1-11 何谓几何量公差包括的内容和几何量检测工作的作用?习题1 试按《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附表1-1写出基本系列R5中优先数从0.1到100的常用值。

2 试写出派生系列R5/3、R10/2、R20/3中自1以后的5个优先数(常用值)。

3 自IT6级以后,孔、轴标准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16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4 自3级开始至9级止,普通螺纹公差等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哪个优先数系列。

5 试写出家用灯泡15~100W中的各种瓦数,并指出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个系列。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课后题第一章习题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9学时)基本要求: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

圆柱体结合的特点。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体系和结构,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基孔制与基轴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不同基准制的应用。

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

1.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

2.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

要求:(1)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max ,Xmin)或过盈(Ymax,Ymin)及配合公差。

(2)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① 孔:Φ20033.00+ 轴:Φ20065.0098.0-- ② 孔:Φ35007.0018.0+- 轴:Φ350016.0- ③ 孔:Φ55030.00+ 轴:Φ55060.0041.0++3. 下列配合中,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1)Φ50H8/f7 (2)Φ80G10/h10 (3)Φ30K7/h6 (4)Φ140H8/r8 (5)Φ180H7/u6 (6)Φ18M6/h5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

(1)Φ60H9/d9 (2)Φ30H8/f7 (3)Φ50K7/h6 (4)Φ30S7/h6 (5)Φ50H7/u65.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

(1)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 ,X max =+0.086mm ,X min =+0.020mm (2)配合的基本尺寸=40mm ,Y max =-0.076mm ,Y min =-0.035mm (3)配合的基本尺寸=60mm ,Y max =-0.032mm ,Y min =+0.046mm6.根据结构的要求,图1——1所示为黄铜套与玻璃透镜间的工作温度t=-50℃时,应有0.009—0.075mm 的间隙量。

(完整版)(华南理工大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_试题1答案

(完整版)(华南理工大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_试题1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 ,虽无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

(V )2、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V )3、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V )4、在对某一尺寸进行多次测量后的数据处理中,求得残余误差V i的代数和刀w = 0.8,则说明计算中存在问题。

(V )5、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V )6、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 (V )7、配合H7/g6 比H7/S6 要紧。

(X )8、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 (X )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X )10、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X )11、标注某形状公差要求时,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公差值为0.04,则说明被测要素相应的形状误差值要求为0.04。

(X )12、公差可以为正值和负值和零,而极限偏差必须为正值。

(X )13、基准制中有基孔制和基轴制,选择时应当优先采用基轴制,主要原因是轴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容易加工,因此符合经济原则。

(X )1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 (X )15、若端面圆跳动误差为零,则该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也为零。

(X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对 < IT8 ______________ 的配合,推荐用孔的公差比轴的公差低一级的形式。

当> IT9_ 时,推荐用孔、轴公差同级的形式。

2、配合是指基本尺寸| ___ 相同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3、采用包容原则时,形位公差随________ 实际尺寸_ 而改变,当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其形位公差为最大,其数值等于尺寸公差。

4、在机器装配过程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

互换性的作用:1、从设计看,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缩短设计周期,便于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2、从制造看,按互换性生产原则进行生产时,可以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流水作业以至进行自动装配,提高生产质量。

3、从使用看,零件磨损或损坏后可迅速换上相同规格的备用零、部件,减少了修理时间,节约修理费用。

二、填空题(5小题,共10.0分)[1]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 基轴)制配合。

[2]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独立原则)。

[3]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

[5]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 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制造)误差。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C.大批量生产D.协作化生产2.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C )。

A.ES B.EIC.es D.ei3.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C )。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4.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C )。

A.IT1~IT7 B.IT2~IT5 C.IT5~IT13 D.IT8~IT14 5.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 C )。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6.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D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7.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B )。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C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技术测量试题与答案(共 3 套)试题部分第一套一、填空题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 〜_______ 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_ 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_ 决定位置。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上偏差为 _________ mm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____________ 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 极限尺寸。

7. 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__________ 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8. 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 ____________ 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 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_ 级精度最低。

9. 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 (名称和代号)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_ 表面。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相同,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V”)1. 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 Q 30M8 /h7和$ 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3. 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 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 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 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7. 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9 •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10•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三、某基孔制配合,基本尺寸为50mm,孔公差为0.039mm,轴公差为0.025mm,已知配合的最小间隙是+ 0.009 mm,试确定孔、轴极限偏差,画出孔、轴尺寸公差带图。

四、某仪器已知其标准偏差为b = ± 0.002mm,用以对某零件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为67.020、67.019、67.018、67.015mm,试求测量结果。

五、在某仪器上对轴尺寸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得到数据如下:20.008、20.004、20.008、20.010、20.007、20.008、20.007、20.006、20.008、20.005mm。

若已知在测量过程中破在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试分别求出以单次测量值作结果和以算术平均值作结果的极限误差。

六、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 45 0 -0.02mm ,并采用包容要求。

(2 )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rn。

(3)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25 0.007mm,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1mm,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0.8 m,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1.6 m。

七、下列各图中,被测要素分别应用哪种公差原则?其理想边界的名称是什么?理想边界的尺寸是多少?若实测某零件得其实际尺寸处处为20,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2mm,试判断该零件对图a、b、c的三种技术要求是否合格?八、请说明下列代号的详细含义。

1.2. a ) M202 6H/5g6g b ) M10 5g6g S第二套一、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30+0.012 -0.009mm 的孔与$ 30 0 -0.013mm 的轴配合,属于—基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过渡— —配合。

2.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工艺等价原则”,公差等级高于IT8的孔均与—高一级 _________ 级的轴相配:低于IT8的孔均和— 同级 ___________ 级的轴相配。

3. 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m ,配合公差为40 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盈— —配合。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滚动轴承的负荷类型分为 局部负荷 循环负荷摆动负荷三种。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尺寸$ 80JS8,已知IT8 46 m ,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80.0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 ,最小极 限尺寸是 $ 79.977 ______ mm 。

6.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 ___________ 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滑极限量规按用途可分为 ____ 、 、 三种。

8 .国标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评定参数(名称和代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过程包括 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四个要素。

10、 互换性可分为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1-11———Q■01).Aa)b)C )二、判断题(若正确则在括弧内打“V”)1. 图样标注20 0.021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2. 量块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

()3. 普通螺纹精度标准对直径、螺距、牙型半角分别规定了公差。

()4.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5.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7. $ 30H7/f6和$ 30F7/h6的配合性质相同。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9.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0. 对被测要素采用独立原则时, 只要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 ( )有某一对配合的基本尺寸为60mm ,配合公差T f 49 m ,最大间隙X max 19 m ,孔公差 T D 30 m ,轴的下偏差 ei 11 m ,求 T d 、ES 、El 、es 及X min (或Y max ),并画出公差带图。

四、 用某仪器对某工件外圆同一部位进行10次等精度重复测量,测量值分别为24.999、24.994、24.998、24.999、24.996、24.998、24.998、24.995、24.999、24.994mm 已知在 测量过程中不存在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试求单次测量值的极限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

五、 图示零件,测得如下尺寸及其测量误差:d 130.002 0.015mm ,d 25.050 0.005mm , l 40.01 0.03mm ,试求中心距L 的测量误差。

六、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下图上( 另画图标注)。

1.d 圆柱面的尺寸为30 0.0^5 mm ,采用包容要求,D 圆柱面的尺寸为50 0.009 mm ,采用独立原则。

2.d 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 1.25 m , D 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 R a 2 m 。

3•键槽侧面对 D 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0.02mm 。

4.D 圆柱面对 d 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0.03 mm 轴肩端平面对d 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0.05 mm 。

( ) 则该零件不合格。

试列出被测要素合格的条件。

若测得工件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都为 D a =20.01mm,直线度误差f 0.025,并判断该工件是否合格?八、说明下面各标注代号的含义。

7H ,公称中径D 2 18.376mm ,中径公差T D 280 m 。

已知该 螺母的实际中径 D 2a 18.61mm ,螺距累积偏差的中径当量 f p 0.069mm , ?牙型半角偏差的中径当量f /20.038mm 。

试写出该螺母中径的极限尺寸、螺母(内螺纹)中径合格性的判定条件,并判断该螺母中径是否合格。

第三套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

A .通用化B. 系列化C. 标准化D. 优化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尺寸公差带大小的是 ,A 、公差等级B 、基本尺寸C 、实际偏差D 、基本偏差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0.046 0的孔与?60土 0.015的轴的结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合;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4. 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 P-ZC 的基本偏差为 __________A 、上偏差,正值B 、上偏差,负值C 、下偏差,正值D 、下偏差,负值(1)M20X 1.5-5g6g-L(b ) (c ) (d )九、某螺母中径的公差带为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