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4)区级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材料分析题

(14)区级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材料分析题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
(1)结合区域图或相关资料考查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或对比两地的资源状况,分析区域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
(2)结合区域特征。
考查资源调配的线路选择、修建线路时遇到的自然障碍,以及对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区域发展的影响。
(3)针对区域环境特征,从开源、节流两个角度探究解决资源短缺的措施。
(4)分析评价资源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的有利、不利影响。
2.具体规范答题如下。
(1)资源调配的原因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红济石”工程位于陕西省太白县,自秦岭南釐汉江水系褒河支流红岩河上游取水,通过穿越秦岭的长隧洞自流调入秦岭北釐滑河支流石头河(因河床中裸露的河漫滩上石头大如斗而得名),经石头河水库调节后向西安、咸阳、宝鸡、杨凌等城市供水,并向滑河干流补充一定的生态水量。
工程设计最大引水流量每秒13.5立方米,设计年调水量9210万立方米,经石头河水库结合自身产水量进行调蓄后,水库年均供水量2.66亿立方米。
该工程主要由位于红岩河上的关山低坝引水枢纽和穿越秦岭五里坡梁与太白盆地南缘山区的20.18公里长输水隧洞两大部分组成。
左图为“引红济石”调水工程示意图,右图为石头河上游河滩景观图。
(1)说明石头河“一河石头大如斗”景观的形成过程。
(2)推测“引红济石”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3)分析“引红济石”工程建设对受水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 500毫米。
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地方。
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经特拉维夫—雅法到南部的贝尔谢巴地区,年均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
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

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合理利用和管理国土资源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着很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利用国土资源。
本文将从意义和措施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意义1. 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国土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息息相关。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可以保障国家在食品、能源、水资源等方面的安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2.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障资源供应。
3. 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减少生态灾害的发生,维护生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 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改善资源配置结构,促进资源利益的公平分配,减少资源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5.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到城乡发展规划和利用,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的功能和吸引力,提升乡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1. 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国土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规范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保护国土资源的完整和安全。
2. 科学制定国土资源利用规划。
根据国土资源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制定国土资源的利用规划,明确国土资源的开发方向和重点区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浅析新疆如何实现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

种 。
3_1 掌 握 新 疆 的 现 状 和 特 点 是 转 换 的 基 础
济 欠 发 达 区 域 。
只有五十 多个进行 系统的检测 ;已经发 现的 四千三百处 1:20万
1.2 新 疆 矿 产 资 源 -睛况
综 合 化 探 异 常 ,只 有 四 百 五 十 多 处 进 行 了 检 测 工 作 。出 现 这 一 问
新 疆 在 东 半 球 古 生 代 六 大 板 块 结 合 处 ,地 质 资 源 非 常 丰 富 , 题的原 因在于 ,地质矿 产勘查供 协作 的投资不充 裕 。
新 疆 与 国 内 市 场 相 比 ,距 离 远 ,市 场 化 、城 镇 化 水 平 不 高 , 对外 开放程 度不大 ;产业结构 层次过低 ,经济利益 少 ,主要是从 半 封 闭 开 发 型 转 变 为 资 源 型 产 业 结 构 。
资 金 累积 水 平 不 高 ,生 产 建 设 资 金 不 充 裕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过
4结语综上所述以未来长远角度整合研究现阶段新疆矿业发展情况可知新疆正处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阶段而这就需要新疆矿产资源优势尽早适应这一变化对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估及开发等工作进行革新并实现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新疆矿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M
… 一
浅析新疆如何实现矿产资源优势 向经济优势的转换
山 资 源基 本 情 况 ,明确 矿 产 资 源优 势 转 换 为 经 济优 势 的 方 向 ,分 析 新 疆要 如 何 才 能 实现 矿 产 资 源优 势 向经 济 优 势 的转 换 ,以 此
为 新 时代 发展 背景 下 的新 疆提 供 保 障 ,促使 其 实现 可持 续发展 的战略 方针 。
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整合利用

乡村振兴与土地资源整合利用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需要综合利用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键所在。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土地综合开发的内容土地综合开发主要包括农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乡村旅游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这些开发项目可以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益处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农地荒废现象,实现农地产出最大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四、乡村振兴带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土地整合利用的影响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动力。
六、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挑战土地资源整合利用面临着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土地资源的保护等挑战,需要政府、农民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七、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加强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等措施,可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八、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创新模式在土地资源整合利用过程中,可以尝试创新模式,如发展农业产业园、建设农村合作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赋予土地更大的价值,推动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九、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是土地整合利用的基础,需要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十、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前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是指中国政府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的关于国土全面利用、空间布局、土地整治和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重大制度安排。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土地空间规划的总纲,对长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包含四个主要部分:规划背景和基本情况,总体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
规划背景和基本情况是关键的部分,因为它向我们介绍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整的背景与基本情况。
该部分包括了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原则,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优先考虑的发展方向及其实现的基本原则,全国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重要信息。
在该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总体发展思路是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核心部分。
该部分介绍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和国家安全需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该部分详细阐述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在“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科学布局、可持续利用”原则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高效农业、高水平智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等产业,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空间布局是该纲要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空间布局是基于综合评估国土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一套建设规划系统。
该部分详细阐述了各类空间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在跨省份、市镇和区域进行了详尽的解析。
根据此部分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和促进国土空间集约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规划性指导意义。
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

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一、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意义1. 国土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土资源是指土地、矿产、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是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保障人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国土资源管理不善,资源被滥用和破坏,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对于保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土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国土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可以推动产业发展国土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通过国土资源管理,可以合理规划和开发资源,为产业提供所需的土地、水资源等条件,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国土资源管理关乎到城乡发展的协调, 通过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可以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促进城乡发展协调,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1. 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首先要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
要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符合国情实际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关键。
要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维护国土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3. 加强土地规划和利用管控加强土地规划和利用管控是保障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
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加强土地利用管控,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 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可以加强资源整合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开发,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和环境保护最大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的意见-黑政发[2013]4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的意见-黑政发[2013]4号](https://img.taocdn.com/s3/m/bd157d7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0.png)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的意见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的意见(黑政发〔2013〕4号)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绥芬河市、抚远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省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的要求,现就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责任分工意见如下: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
(省发改委负责)(二)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左右。
(省财政厅主办,省国税局、地税局协办)(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省发改委主办,省工信委、国土资源厅、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交通运输厅、农委、商务厅、金融办协办)(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
(省工信委负责)(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省商务厅负责)(六)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
(省商务厅负责)(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
(省发改委、农委、统计局分别负责)(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省物价监管局负责)(九)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5%。
(省发改委负责)二、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质量效益提升(一)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1.抓好600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确保年度投资达到2000亿元,带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00亿元以上。
(省发改委主办,省工信委、科技厅、商务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协办)2.重点抓好哈尔滨中小型燃气轮机、齐齐哈尔提速提重新型铁路货车、哈工大奥瑞德蓝宝石等一大批技术领先、附加值高的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促进尽快落实、落地。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分析

20 0 8年 第 7期 总 第 18 7 期
兰 州 学 刊
L n z o U a a h uX e k n
No 7 2 8 . O0 Ge r1 ne a.No. 7 18
・
经 济 学研 究 ・
西 部地 区资 源优 势转 化 为 经 济 优 势 的路径 分 析
孥 和
( 中国人 民大学 经济 学 院 , 京 北 107 ) 0 82
[ 摘要 ] 西部地 区是我 国重要 的资源供给 区。但 由于存在 区域 间产品 不平等 的 交换模 式 , 阻碍 了自然资 源在价值 规律调 节 下
实现 自由流转 , 资源价值难 以通过 市场价格反映 出来。近年来 , 西部省份 虽然保持 了年 均 1% 以上 的经 济增长 率, 与 东部发 达地 0 但 区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因此 , 如何在符合 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 下 , 资源优 势尽 快转化 为经济优 势是 西部省份必须面对的 问题。 将
区人I相对稀少。 : I 是我国经济欠发达、 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 管理制度。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 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 I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 : I 也是我国少 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 或监督成本太高, 从
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西部地区草地面积 占全国的 9%以上, 0 耕 而在双方博弈过程中极易产生道德风险。实践中, 西部地区的 地面积占全国的 4%以上 , 0 水资源年均总量 占全国的5 %左 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高增长而过度开发利用 自 0 然
部以输出资源为主、 东部以输出消费品为主的特点, 西部地区出
西部广袤的大地。西部地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增速和城乡居民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国土资源科学保障发展
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推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土资源方面,如何让我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个人认为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土地监管,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经济要发展,就要引项目,项目引进来,就必须落地。
针对我县项目用地将继续保持较高需求,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明显减少,建设用地指标已严重不足的情况,我认为保障项目建设用地,要把握以下四个重点:
一要加强指标控制,在用地指标的分解上,要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急需建设用地的需要。
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认真筛选,防止低水平的项目重复建设。
二要正确处理好按程序办事与提高工作效的关系,咬定“跨越式”发展目标不放松,用地规划超前谋划,征地工作提前安排。
三要切实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努力盘活闲置未用的土地,改造低效土地,搞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治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水平。
要努力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尽快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的定额指标体系,细化各行业的用地标准。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要切实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我县要尽快制定科学的土地储备和用地供应计划,充分发挥土地的收购、储备、调控土地供应市场的作用。
二、抓好土地整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为保障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如何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考虑的大事。
随着我县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占用量大和部分农民可能因此失去土地,我县要加大土地开垦和土地整理工作力度,确保耕地做到“占一补一”。
三、整合矿产资源,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
为了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我个人认为我县应以资源为依托,规划为支撑,产业为支柱,矿政管理为纽带,优势企业为载体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促进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完成江城锰矿区、义圩锰矿区和金矿区、林逢煤矿区、思林煤矿区、平马石灰岩矿区、祥周石灰岩矿区等矿区的资源整合以及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整合工作。
四、情系老区民生,保障当地群众就业
我县还是贫困县,农民的收入还比较低,把矿产的发展与人民利益结合起来,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依托,充分运用我县的人力资源,做到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的适度结合,为当地群众增收创造条件。
为了使农民从根本上富起来,应积极
引导矿山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立县、乡(镇)同矿山企业联动的机制,使资源所在地的基层政府与矿山企业签订农民用工合同,不但吸收农民到矿山企业打工,增加收入,还提供技能培训,使矿产资源的开发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时,也对当地农民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起到牵制作用,从而保障我县矿业经济良性发展。
五、着力改善矿山环境,使采矿区地质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