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来安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月份模拟试题物理部分
安徽省来安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月份模拟试题物理部分

来安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月份模拟试题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选项所提的物理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关于他们的贡献,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 .元电荷e 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C .伏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D .库仑首先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并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
1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右端与光滑曲面的底部平滑接连,曲面上的A 点距离底部的高度h =0.45 m .一小物块从A 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曲面.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v =1 m/s ,则小物体能回到A 点
B .若v =2 m/s ,则小物体能回到A 点
C .若v =5 m/s ,则小物体能回到A 点
D .无论v 等于多少,小物体都不能回到A 点
16.按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各元件后,闭合开关S ,L 1、L 2两灯泡都能发光.在保证灯泡安全的前提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L 1变暗 ②L 1变亮 ③L 2变暗 ④L 2变亮
A .①③
B .②③。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质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 .位移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 .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2.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长为0.20m ,P Q 、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0.35m 。
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的运动情况是( )A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B .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C .运动到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下D .运动到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上3.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要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到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A .22218H T T -B .22214H T T -C .2218()H T T -D .2214()HT T4.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许多科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获得了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并精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B .玻尔把量子观念引入到原子理论中,完全否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导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D .康普顿受到光子理论的启发,以类比的方法大胆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5.2018年1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如图为发射卫星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到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到A 点时使卫星加速进入椭圆轨道,到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 点时,再次改变卫星的速度,使卫星进入半径为2r 的圆轨道.已知卫星在椭圆轨道时距地球的距离与速度的乘积为定值,卫星在椭圆轨道上A 点时的速度为v ,卫星的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发动机在A 点对卫星做的功与在B 点对卫星做的功之差为(忽略卫星的质量变化)( )A . 23344GMm mv r -B .25384GMm mv r- C .23344GMm mv r+ D .25384GMm mv r + 6.太阳系中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在同一面内。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诊试卷物理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一诊试卷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全对得4分,部分对2分,有错或不选得0分)1.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运动定律)B. 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C. 英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准确的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D. 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转的电子流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甲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为两段直线,乙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为两段半径相同的圆弧曲线,如右图所示。
图中t4=2t2,则在0~t4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体的加速度不变B. 乙物体做曲线运动C. 两物体t1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D.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3.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悬挂于 O 点.现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其中作用在 b 球上的力大小为 F、作用在 a 球上的力大小为 2F,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下列哪幅图()A. B.C. .D.4.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º。
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且沿水平方向。
若小球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到木板底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A. B. C. D.5.用一根绳子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0~t0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0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t1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t0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C. t0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D. 0~t1时间内物块上升的高度为6.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到地心O 的距离分别为r 1、r 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则()A.12v v =B. 12v v =C. 21221()v r v r =D. 21122()v r v r = 7.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m <M )的小球从槽高h 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 .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 .小球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 处8.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 的物块A 停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仿真备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仿真备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图所示为一行白直线加速“上青天”的示意图图中12,F F 为某白鹭在该位置可能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其中2F 方向竖直向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作用力的方向可能与1F 相同B .该作用力的方向可能与2F 相同C .该作用力可能等于白鹭的重力D .该作用力可能小于白鹭的重力2.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B 通过固定在O 点的光滑滑轮用轻绳相连,小球A 置于光滑半圆柱上,小球B 用水平轻绳拉着,水平轻绳另一端系于竖直板上,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O 点在半圆柱横截面圆心O 1的正上方,OA 与竖直方向成30°角、其长度与半圆柱横截面的半径相等,OB 与竖直方向成60°角,则( )A .轻绳对球A 的拉力与球A 所受弹力的合力大小相等B .轻绳对球A 的拉力与半网柱对球A 的弹力大小不相等C .轻绳AOB 对球A 的拉力与对球B 23D .球A 与球B 的质量之比为3:13.一束由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玻璃制成的三棱镜,通过三棱镜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
关于a 、b 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对a 色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色光的折射率B .a 色光的光子能量小于b 色光的光子能量C .a 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 色光小D .a 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比b 色光小4.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t ~时间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B .12t t ~时间内物体机械能守恒C .23t t ~时间内物体向下运动D .20t ~时间内物体机械能一直增大5.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抛物线AB 组成,A 点为抛物线顶点,已知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0.8 m ,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x =0.8 m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一小环套在轨道上的A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环以初速度v 0=2 m/s 从A 点水平抛出后,与轨道无相互作用力B .小环以初速度v 0=1 m/s 从A 点水平抛出后,与轨道无相互作用力C .若小环从A 点由静止因微小扰动而滑下,到达B 点的速度为5/m sD .若小环从A 点由静止因微小扰动而滑下,到达B 点的时间为0.4s6.如图所示,P 球质量为2m,物体Q 的质量为m,现用一轻绳将小球P 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 点,物体Q 位于墙壁和球P 之间,已知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墙壁间的夹角为30°,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对Q有方向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大小为mgB.若增大P球的质量,则P对Q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若增大Q球的质量,则P对Q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轻绳拉力大小为3m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甲,间距L=l m且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cd、ef固定在水平面(纸面)上,右侧cf间接有R=2 Ω的电阻.垂直于导轨跨接一根长l=2 m、质量m=0.8 kg的金属杆,金属杆每米长度的电阻为2 Ω.t=0时刻,宽度a=1.5 m的匀强磁场左边界紧邻金属杆,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B=2 T.从t=0时刻起,金属杆(在方向平行于导轨的水平外力F作用下)和磁场向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乙中的①和②.若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则)()A.t=0时刻,R两端的电压为8 3 VB.t=0.5 s时刻,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1N、方向水平向左C.t=l.5 s时刻,金属杆所受外力F做功的功率为4.8 WD.金属杆和磁场分离前的过程中,从c到f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5 C8.图甲、图乙为两次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幕上显示的图样。
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 -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直线行驶,若这辆汽车以0.4m/s 2大小的加速度刹车.则该车在1min 内通过的位移为( ) A .500m B .720m C .1020m D .1200m2.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在小车上加一物体m ,且M 、m 相对静止,此时小车的受力个数为 ( ) A .3 B .4 C .5 D .63.如图所示,一平直公路上有三个路标o 、m 、n ,且om =3 m 、mn =5m 。
一辆汽车在该路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o 、m 、n 三个路标,已知汽车在相邻两路标间的速度增加量相同,均为△v =2 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在om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 B .汽车从m 处运动到n 处的时间为2 s C .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D .汽车经过o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1 m/s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质量为M 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 、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 和B ,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 地面对B 的支持力大小一定大于(M+m )gB. B 与地面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 A 与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5.甲、乙两物体分別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运动.当两物体相距x 时作为计时起点画出两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为S ,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S △ABDE >x ,则甲、乙两物体不能相遇B .若S △ABDE <x <S ,则甲、乙两物体能相遇两次,且两次相遇都是同向运动C .若S <x ,则甲,乙两物体能相遇两次,且一次是相向运动,一次是同向运动D .不论x 与S 的大小关系如何,甲、乙两物体都能至少相遇一次6、自同一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先后竖直向上抛出两个物体a 和b .分别用△h 和|△v|表示在同一时刻物体a 、b 的高度差和速度差的绝对值,在物体b 被抛出至两物体相撞这一段时间内( )A .△h 不断减小,|△v|也在不断减小B .△h 不断减小,|△v|保持不变C .△h 在a 到达最高点以前保持不变,到达最高点以后不断减小,|△v|始终不断减小D .△h 在a 到达最高点以前保持不变,到达最高点以后不断减小,|△v|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长为l 的斜面置于光滑水平地面,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此时给斜面施加水平向左的外力F ,其中外力满足关系式F=kt (k 为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块所受摩擦力为沿斜面向上B .在物块与斜面相对滑动以前,物块所受的支持力始终不变C .物块最终将以平抛的运动形式离开斜面D .若要使物块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则F 的最大值为(M+m )g8、如图所示,三段绳子悬挂一物体,开始时OA 、OB 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现使O 点保持不动,把OB 绳子的悬点移到竖直墙与O 点在同一水平面的C 点,在移动过程中,则关于OA 、OB 绳拉力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OA 绳上的拉力一直在增大 B .OA 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 .OB 绳上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最终比开始时拉力大D .OB 绳上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和开始时相等9.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且α<β, 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使a 、b 同时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楔形木块静止不动B .楔形木块向右运动C .a 木块处于超重状态D .b 木块处于失重状态10.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 、骨架B 、弹簧C (劲度系数为k )、锁舌D (倾斜角θ=45°)、锁槽E ,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设锁舌D 与外壳A 和锁槽E 之间的摩擦因数均为μ且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f=μN (N 为正压力).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锁门时,他加最大力时,也不能将门关上(由于摩擦因数增大,此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如图2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则()A.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为B.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C.出现自锁现象的最小摩擦因数为μ=0.414D.出现自锁现象的最小摩擦因数为μ=0.207二、实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1.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L0= cm,劲度系数k= N/m.(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L= cm.12、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x1=2.21cm,x2=3.00cm,x3=3.81cm,x4=4.63cm,x5=5.45cm,x6=6.28cm.(1)该打点计时器依次打出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5=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利用该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3.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水平面内,将椽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P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索(如图1).实验中只用一个弹簧秤勾住任一个细绳套使结点位于某一位置O,弹簧秤显示的是合力F.再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然后互成角度地拉细绳,这两个弹簧秤显示的是分力F1、F2,(1)甲同学用上述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每次实验都使结点位于同一位置0,他得到下列结论: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B.合力的方向一定在两个分力之间C.合力可以替代分力你认为以上结论正确的是(填以上字母代号).(2)乙同学使F1=F2=4.0N,且保持不变;θ1=θ2=θ.在θ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0点逐渐靠近P点,记录了如下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F﹣θ的图像(3)F﹣θ的图像还不能准确反映F随θ的关系,为了在图象中准确地反映F随θ的关系.横坐标轴应为.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分)如图所示,某人距离墙壁10m起跑,向着墙壁冲去,挨上墙之后立即返回出发点。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右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 A=R C=2R 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a C等于()A.4:2:1B.2:1:2C.1:2:4D.4:1:4参考答案:A2. 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参考答案:D3. 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出h,将甲、乙两球以v1、v2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条件中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A.同时抛出,且v1<v2 B.甲迟抛出,且v1>v2C.甲早抛出,且v1>v2 D.甲早抛出,且v1<v2参考答案:D4. 某同学通过Internet查询“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相关科技数据,从而将其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比较,他了解到“神舟”九号飞船在圆周轨道上运转一圈大约需要90min,则“神舟”九号飞船在圆周轨道运行的过程中()A、速率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B、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C、离地面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低D、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参考答案:C5.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固定在墙上的弹簧压缩x,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如下图所示,将细线烧断后()A.小球立即做平抛运动B.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C.小球离开弹簧后做匀变速运动D.小球落地过程中重力做功mgh参考答案:C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记录了小球运动过程中通过的三个点A、B、C,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取g=10m/s2,那么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1m/s.参考答案:解:(2)竖直方向上,根据△y=gT2得,T=.平抛运动的初速度==1m/s.故答案为:0.1;1.7. 一悬挂的弹簧,下端挂10N重物时长度为20cm,挂15N重物时长度为21cm,那么此弹簧原长为____cm,当下端挂20N重物时伸长量为_____cm。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路施工处警示灯是红色的,除了因为红色光容易引起视觉注意以外,还因为红色光比其它可见光传播范围更广,这是由于红色光()A.更容易发生衍射B.光子的能量大C.更容易发生干涉D.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2.“礼让行人”是城市文明交通的体现。
小王驾驶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立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
若小王的反应时间为0.5s,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A.5m B.10mC.15m D.36m3.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复杂的环形装置,结构如图所示.环心处有一欧姆线圈,四周是一个环形真空室,真空室外部排列着环向场线圈和极向场线圈.当欧姆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时,在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涡旋电场,将真空室中的等离子体加速,从而达到较高的温度.再通过其他方式的进一步加热,就可以达到核聚变的临界温度.同时,环形真空室中的高温等离子体形成等离子体电流,与极向场线圈、环向场线圈共同产生磁场,在真空室区域形成闭合磁笼,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真空室中,有利于核聚变的进行.已知真空室内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托卡马克装置中核聚变的原理和目前核电站中核反应的原理是相同的B.极向场线圈和环向场线圈的主要作用是加热等离子体C.欧姆线圈中通以恒定电流时,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等离子体将不能发生核聚变D.为了约束温度为T的等离子体,所需要的磁感应强度B必须正比于温度T4.在如图所示的变压器电路中,a、b端输入有效值为U的正弦式交变电压,原线圈电路中接有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电阻箱R,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3.若要使变压器的输出功率最大,则电阻箱的阻值为()A .9R 0B .09R C.3R 0 D .0 3R5.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大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大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箱子中固定有一根轻弹簧,弹簧上端连着一个重物,重物顶在箱子顶部,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设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 ,重物与箱子顶部的弹力大小为F N 。
当箱子做竖直上抛运动时( )A .F=F N =0B .F=F N ≠0C .F≠0,F N =0D .F=0,F N ≠0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接在交流电源上,电压有效值为U 。
理想电压表接在副线圈两端,理想电流表接在原线圈电路中,有三盏相同的灯泡123L L L 、、接在副线圈电路中。
开始时开关S 闭合,三盏灯都亮。
现在把开关S 断开,三盏灯都没有烧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B .灯1L 变暗C .灯2L 变暗D .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3.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汽缸内用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不计活塞厚度及与缸壁之间的摩擦),用一弹簧连接活塞,将整个汽缸悬挂在天花板上。
弹簧长度为L ,活塞距地面的高度为h ,汽缸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 ,活塞内气体压强为p ,体积为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外界温度升高(大气压不变)时,L 变大、H 减小、p 变大、V 变大B .当外界温度升高(大气压不变)时,h 减小、H 变大、p 变大、V 减小C .当外界大气压变小(温度不变)时,h 不变、H 减小、p 减小、V 变大D.当外界大气压变小(温度不变)时,L不变、H变大、p减小、V不变4.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随着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测量汽车尾气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超标。
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V和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情况可能为A.V示数变小,A示数变大B.V示数变大,A示数变小C.V示数变小,A示数变小D.V示数变大,A示数变大5.如图所示,光滑的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三个完全相同的小圆环a、b、c穿在大环上,小环c上穿过一根轻质细绳,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环a、b,通过不断调整三个小环的位置,最终三小环恰好处于平衡位置,平衡时a、b的距离等于绳子长度的一半.已知小环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轻绳与c的摩擦不计.则A.a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3mg B.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mgC.c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mg D.c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3mg6.a、b为两只相同的灯泡,L为理想电感线圈(线圈电阻不计连),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安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月份模拟试题物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选项所提的物理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关于他们的贡献,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C.伏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D.库仑首先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并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1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右端与光滑曲面的底部平滑接连,曲面上的A点距离底部的高度h=0.45 m.一小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曲面.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 m/s,则小物体能回到A点B.若v=2 m/s,则小物体能回到A点C.若v=5 m/s,则小物体能回到A点D.无论v等于多少,小物体都不能回到A点16.按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各元件后,闭合开关S,L1、L2两灯泡都能发光.在保证灯泡安全的前提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L1变暗②L1变亮③L2变暗④L2变亮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7.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 1、a 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与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2>a 3>a 1B .a 2>a 1>a 3C .a 3>a 1>a 2D .a 3>a 2>a 118.如图所示,T 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A 1、A 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 1、V 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R 1、R 2为定值电阻,R 3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原线圈两端电压u =220 2sin 314t (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光照增强时,电压表V 1示数为44 2 V 保持不变B .当光照增强时,电压表V 2示数变大C .通过电流表A 1的电流方向每秒变化100次D .当光照增强时,电流表A 1、A 2示数同时变大19.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 。
木板B 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 的加速度a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 -F 图象,g 取2m 10s ,则A. 滑块A 的质量为4 kgB. 木板B 的质量为1 kgC. 当F =10 N 时木板B 的加速度为4 m/s 2D. 滑块A 与木板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20.如图所示,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分水平段(左端接有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和半圆弧段两部分,两段轨道相切于N 和N ′点,圆弧的半径为r ,两金属轨道间的宽度为d ,整个轨道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 、长为d 、电阻为R 的金属细杆置于框架上的MM ′处,MN =r .在t =0时刻,给金属细杆一个垂直金属细杆、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之后金属细杆沿轨道运动,在t =t 1时刻,金属细杆以速度v 通过与圆心等高的P 和P ′;在t =t 2时刻,金属细杆恰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金属细杆与轨道始终接触良好,轨道的电阻和空气阻力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刻,金属细杆两端的电压为Bdv 0B .t =t 1时刻,金属细杆所受的安培力为B 2d 2v 2RC .从t =0到t =t 1时刻,通过金属细杆横截面的电量为Bdr RD .从t =0到t =t 2时刻,定值电阻R 产生的焦耳热为14mv 20-54mgr 21.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一带电金属滑块以E k0=30 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A 冲上斜面,到顶端B 时返回,已知滑块从A 滑到B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10 J ,克服重力做功24 J ,则( )A .滑块带正电,上滑过程中电势能减小4 JB .滑块上滑过程中机械能增加4 JC .滑块上滑到斜面中点时重力势能增加12 JD .滑块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动能为15 J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6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的塑料米尺上套一个磁性滑块m ,滑块可沿米尺自由下落.在米尺上还安装了一个连接了内阻很大数字电压表的多匝线框A ,线框平面在水平面内,滑块可穿过线框,如下图所示.把滑块从米尺的0刻度线处释放,记下线框所在的刻度h 和滑块穿过线框时的电压U .改变h ,调整线框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记录各次的h 、U .(1)如果采用图象法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用图线________(选填“U-h”或“U2-h”)更容易得出结论.(2)影响本实验精确程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点即可).23.(9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某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其中V1、V2为理想电压表,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0 Ω.(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起来;(2)当R0两端的电压为1.0 V时流过蓄电池的电流为I=________ A;(3)闭合开关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头,把相应的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描绘在图丙的坐标系中,作出图线如图所示.则蓄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_的(填“变化”或“不变”),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为__________A,蓄电池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W.24.(18分)如图所示,倾斜直轨道MP与半径R=0.5 m的圆弧轨道PN相切于P点,O点为圆心,N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NOP=45°.一质量m=0.2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5 m/s从M 点沿倾斜轨道向上运动,然后从最高点N水平抛出,此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1.4 J.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小球到达最高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求小球从N点抛出后,落地点与N点的水平距离.(3)假设小球沿轨道运动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不变,则要使小球能够从N点水平抛出,求初速度v0的取值范围.25.(20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第Ⅰ象限坐标为(x,d)位置处有一小球发射器P,第Ⅱ、Ⅲ、Ⅳ象限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某时刻小球发射器P沿x轴负方向以某一初速度发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从y=d2处经过y轴且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45°角,其后小球在匀强磁场和电场中偏转后垂直x轴返回第Ⅰ象限.已知第Ⅱ、Ⅲ、Ⅳ象限内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mgq,g为重力加速度.求:(1)小球刚从发射器射出时的初速度及小球发射器P的横坐标x;(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及小球从发射到返回第Ⅰ象限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总时间.(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为零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越来越大C.科技再发达,也不可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散失在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降低E.气体能够充满整个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很大(2)(10分)某同学将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粗细均匀的长塑料管竖直地插入一盛有水银的容器中,此时通过测量可知封闭的理想气体气柱长度为l1=4 cm,容器中液面比管内的液面低H1=10 cm,外界大气压为p0=75 cmHg,且外界环境的温度恒定.①将塑料管沿竖直方向移动,当两液面的高度差为零时,求管内封闭的气柱长度.②将塑料管沿竖直方向移动,若要使塑料管内的液面比管外容器中液面高15 cm,应如何移动塑料管,移动的距离为多少?③将塑料管沿竖直方向移动,若要使塑料管内的液面比管外容器中液面低15 cm,应如何移动塑料管,移动的距离为多少?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以下有关振动、波动和相对论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必须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B.光速不变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C.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E.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Δx,如果只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2)(10分)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折射率为2,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B 点.激光束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屏幕MN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来安一中2018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14.B.15.C.16.C.17.D.18.C D.19. BC. 20.CD.21.AC.22.解析:(1)mgh=12mv2,得:v=2gh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U=BLv=BL2gh,U2=2B2L2gh每次滑落时B、L相同,故U2与h成正比,如果采用图象法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线性图线会更直观,故用U2-h图象;(2)由于空气阻力等的影响,使滑块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不能完全转化为动能带来实验误差.答案:(1)U2-h(3分)(2)空气阻力(或电磁感应损失机械能)(3分)23.解析:(1)按照电路图完成实物图的连接,如答案图所示.(2)R0两端的电压为1.0 V时,根据欧姆定律得出I=0.20 A.(3)路端电压U 1=E -Ir =E -U 2R 0r ,由题图丙可知,U 1-U 2图线为一向下倾斜的直线,故蓄电池的内阻r 不变;由题图丙知r =1 Ω,E =1.5 V ,短路电流为E r=1.5 A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P m =⎝⎛⎭⎫E R 0+r 2R 0=0.312 5 W. 答案:(1)如图所示(2分) (2)0.20(2分) (3)不变(1分) 1.5(2分) 0.312 5(2分)24.解析:(1)小球从M 点到N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R -W =12mv 2N -12mv 20(2分) 解得v N =1 m/s(1分)在最高点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N =m v 2N R(2分) 解得F N =1.6 N(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N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 压=F N =1.6 N(1分)(2)小球从N 点抛出后,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R =12gt 2(1分) 解得t =1010s(1分) 小球落地点与N 点的水平距离x =v N t =1010 m(1分) (3)要使小球能够从N 点水平抛出,则小球至少要能到达N 点,设小球恰好能到达N 点时的初速度为v 01由动能定理有-mgR -W =0-12mv 201(2分) 解得v 01=2 6 m/s(1分)当小球到达最高点N ,且对轨道的压力为零时,设速度为v N 1,此时的初速度为v 02则在N 点有mg =m v 2N 1R(1分) 由动能定理有-mgR -W =12mv 2N 1-12mv 202(2分) 解得v 02=29 m/s(1分)当v 02>29 m/s 时,球在从P 到N 的过程中就会离开圆周轨道,不会到N 点再作平抛运动.综上可知,要使小球能够从N 点水平抛出,初速度v 0的取值范围为2 6 m/s <v 0≤29 m/s(1分)答案:(1)1.6 N (2)1010m (3)2 6 m/s <v 0≤29 m/s25.解析:(1)带电小球从发射器射出后做平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 0,沿水平方向有x =v 0t 1(1分) 沿竖直方向有12d =12gt 21(1分) tan 45°=v 0v y,v y =gt 1(2分) 联立解得t 1=d g ,v 0=dg ,x =d (2分) (2)带电小球进入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所受竖直向上的电场力qE =mg ,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有qvB =m v 2R(2分) 小球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线速度 v =2v 0=2dg (1分)由几何关系得,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22d (2分) 解得B =2mq g d (2分) 小球在匀强磁场和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2=58T (2分) 其中周期T =2πR v(1分) 联立解得t 2=5π8d g (2分) 小球返回到第Ⅰ象限后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时间t 3=v g =2d g(1分) 所以,小球从发射出来到返回第Ⅰ象限后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总时间t =t 1+t 2+t 3=⎝⎛⎭⎫1+2+5π8d g(1分) 答案:(1)dg d (2)⎝⎛⎭⎫1+2+5π8d g(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解析:(1)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零,A错误;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仅由温度决定,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B 正确;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因此不可能将散失在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C正确;轮胎爆裂的一瞬间,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来不及发生热交换,因此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正确;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散开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E错误.(2)①塑料管内的空气等温变化,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p0-H1)Sl1=p0Sl2(2分)l2=p0-H1p0l1=3.47 cm(1分)②设管内气柱长l3(p0-H1)Sl1=(p0-H2)Sl3(1分)l3=p0-H1p0-H2l1=4.33 cm(1分)塑料管向上移动的距离x2=H2+l3-(l1+H1)=5.33 cm(1分) ③设管内气柱长l4(p0-H1)Sl1=(p0+H3)Sl4(1分)l4=p0-H1p0+H3l1=2.89 cm(1分)塑料管向下移动的距离x3=l1+H1+H3-l4=26.11 cm(2分)答案:(1)BCD(2)①3.47 cm②向上移动5.33 cm③向下移动26.11 cm34.[物理——选修3-4](15分)解析:(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必须从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A错误;光速不变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B正确;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振幅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振幅最小,C错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D正确;Δx=ldλ可知,如果只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E正确.(2)入射光线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设折射光线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距B点的距离为L1,反射光线在屏幕上形成的光斑距B点的距离为L2,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sin rsin i=n,得r=45°(2分)L1=R(2分)由反射定律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L2=R tan 60°=3R(3分) L=L1+L2=(3+1)R(3分)答案:(1)BDE(2)(3+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