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中学语文复习讲稿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讲课逐字稿范文

初一语文讲课逐字稿范文

初一语文讲课逐字稿范文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红楼梦》第一回。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描绘了一个庞大复杂的贾府家族,通过贾府众多人物的生活、情感和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缺陷。

第一回中,我们进入了故事的开始。

宝玉自幼因为家族纷争而被送往荣府,与表妹林黛玉相依为命。

宝玉与林黛玉同窗读书,在一起玩耍。

而贾母的病情加重,让贾府陷入了一片悲伤的氛围。

在宝玉的梦中,仙女告诉他他的灵魂来自红楼,因此他对红楼充满了神秘感和向往。

红楼被描绘成一个奇幻、美丽的地方,象征着宝玉的理想世界。

贾母的病情更加严重,而宝玉因为自己的顽皮调皮也被贾母责备。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贾母的严厉,以及宝玉受到的爱与责备。

通过这一回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曹雪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他以细腻、描写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了各个角色的形象和个性。

他通过对宝玉梦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示了宝玉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

同时,本回还揭示了封建家庭的悲剧性。

作为贾府的子女,宝玉和林黛玉没有真正的自由,他们被家族的利益和传统束缚,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这一回为整个《红楼梦》的故事和人物刻画打下了基础,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铺垫。

通过这一回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讲解《红楼梦》。

谢谢大家的聆听!。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 语义重复总结不分版本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 语义重复总结不分版本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语义重复总结不分版本语意重复类总结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含有“灾民〞之意,不能说“灾民哀鸿遍野〞。

2、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

含有“感到〞之意,不能说“感到爱莫能助〞。

3、变本加厉:指事情的状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含有“更加、愈加、越发〞之意,不能说“更加变本加厉〞。

4、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

形容受伤很重。

含有“浑身、全身〞之意,不能说“浑身/全身遍体鳞伤〞。

5、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低。

含有“一起、一齐〞之意,不能说“一起并驾齐驱〞。

6、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含有“突然〞、“遇见〞之意,不能说“突然不期而遇〞、“ 不期而遇地邂逅〞。

7、不言而喻:不用明说就可明白。

不能说“不言而喻的潜台词〞,因为“潜台词〞含有“不用明说〞之意。

8、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含有“没想到、没料到〞之意,不能说“没想到的不虞之誉〞、“不虞之誉的称赞〞。

9、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含有“变化大〞之意,不能说“沧海桑田的巨变〞。

10、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含有“大体上、根本上、勉强〞之意,不能说“大体上/根本上差强人意〞。

11、朝夕相处: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含有“日夜〞之意,不能说“日夜朝夕相处〞。

1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含有“不听〞、“有意〞之意,不能说“好似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有意充耳不闻〞。

13、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想。

含有“之外〞之意,不能说“出乎意料之外〞。

14、出奇制胜: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含有“取得胜利〞之意,不能说“出奇制胜获取胜利〞。

15、弹丸之地:弹丸那么大的地方。

形容极小的地方。

正定中学语文复习讲稿

正定中学语文复习讲稿


古诗文阅读
11分 2道,选择题+主观题

名句名篇默写
5分 语境填空

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5道,选择+主观题

写作
60分 1道作文
修订后的变化
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新闻类 究 比较阅读
高 二选一改成必做
考 ①分值:25分→26分
②题型:选择+主观题
二、诗歌鉴赏

知 两道主观题→1道选择+1道主观题
整体复习策略
制 一、早读:安排任务不放任,检查落实
定 要盯紧
策 • 1.高考64篇,每个早读确定固定任务,
略 两个星期过一轮。

• 2.好文好段,一周留一篇全文背诵,周 末落实检查。
统 • 3.成语、文言文实词积累、文化常识、
贯 好作文、阅读学案及自主安排等。
彻 • ▲落实检查
语文早读古诗文背诵安排
明变化知重点步步为赢
2017一轮后期复习及二轮策 略交流
• 一、研究高考,熟知题型(修订版考纲 解读)
• 二、制定策略,系统贯彻(一轮备考策 略)
• 三、突破难点,查漏补缺(二轮复习重 点)
一、研究高考,熟知题型
—— 修订版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考纲、课程标准的关系
语 文
课程标准
蓝图


模具



系 • 第四周: 为全省最高
统 • 周一:《赤壁赋》《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 》《过零丁洋》
贯 • 周三:《氓》《离骚》《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 彻 关怀古》 《己亥杂诗》
• 周五:《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 人》《念奴娇》 《永遇乐》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第1部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 专题3 文学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第1部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 专题3 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三 文学、文化 常识
▪ 备考策略:
▪ 1.真题试做,把握命题要点。请认真完 成以下的“真题自测 明确考向”。
▪ 2.回归教材,强化核心知识。请先认真 背记《识记本》中的“三、统编教材重点文 学、文化常识分类盘点”,然后完成《默写 本》中的“四、统编教材重点文学、文化常 识填空”。
▪ 3.学以致用,冲刺2022年中考。请自主 完成后面的“典题训练 迎战中考”。
▪ 例:贫苦人民居住之处( 闾左 )
▪ 事情违背常理或不正派( 左道 )
▪ (1)打败了北败仗()
▪ (2)贬官左迁或降级()
▪ 7.请依据上下文对出下联。
▪ 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 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第一句“山抹微 云”,时人便称他为“山抹微云”。柳屯田 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为人传颂的名句“露 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他为“露花倒影”。 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 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名字 露花倒和影柳绰屯田号联成一副对联:山抹微云秦学士, ______________。秦柳二人一听,同声大 笑,深服东坡诙谐的捷才。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习 俗的了解和联系上下文揣摩词义的能力。根 据“万物以荣”的提示,A处选“生发”恰 当。根据“冬三月,水冰地坼”的提示,B 处选“闭藏”恰当。
▪ 【答案】 A.生发 B.闭藏
▪ ☞考例2 (2020·宜昌4题2分)请根据你对 下列成语的理解,将“斤、两、铢、钧”四 个古代重量单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 A.(时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中“漏断”指的是 天快亮时,而“是日更定矣”中“更定”指的是深夜时分。
▪ B.(酒器)“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金樽”是对酒杯的美 称,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 杯。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教案(课时2 )教学目标:根据“重点”中的要求,这节课我们通过实例的训练,要求具有如下的能力:1、判断语文常识正误的能力。

2、分析语文常识的能力。

3、有关语文常识的选择与填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语文常识包括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文体知识重点掌握的是: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说明对象、特征、方法;议论的论点、论据、论证。

文学常识重点掌握的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知识;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

文化常识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经常应用的文化常识。

难点:识记和分析预习要求:1、阅读中考指要,初步了解文学常识专题所要掌握的内容。

2、完成中考指要中的相关习题。

3、摘录疑难问题,准备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1、了解重要作家的有关情况(包括姓名、朝代或国籍、主要作品及其出处等)。

重点掌握的作家: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茅盾、老舍、朱自清、冰心、赵树理、周立波、吴伯箫、臧克家、鲁彦、魏巍、杨朔、王愿坚等。

中国古代作家:孔子、孟子、左丘明、韩非、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范仲淹、苏轼、施耐庵、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

外国作家:安徒生、都德、契诃夫、莫泊桑、高尔基、马克·吐温、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2、了解文体知识(主要了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及古代诗、词、曲等有关知识)3、了解与课文有关的古代重要的作品的有关知识(包括作品主题或故事主人公等)。

重点了解的作品有:《诗经》、《论语》、《左传》、《战国策》、《孟子》、《列子》、《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著作。

4、了解并掌握初中课本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的有关知识(包括作品主题或故事的人物及主人公等)。

如《分马》、《同志的信任》、《在烈日和暴雨下》、《变色龙》、《老杨同志》、《孔乙已》、《范进中举》、《竞选州长》、《我的叔叔于勒》5、文体知识应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②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既有古代诗词,也有现代散文。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册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于语文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还不够广泛,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和阅读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考前复习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考前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

【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石家庄市正定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

石家庄市正定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

石家庄市正定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2题;共4分)1. (2分)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再写出三个。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

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

其中我们所熟知的表现他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别是:千里 ________、华容道义释 ________、过五关 ________、水淹 ________、败走麦城。

2. (2分)根据提示请你写出我国古代六位圣人的名字。

①至圣________——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②亚圣________——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③诗圣________——唐代伟大的诗人。

④词圣________——宋代著名的词人。

⑤文圣________——宋代大文学家。

⑥书圣________——东晋大书法家。

二、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3. (2分) (2017九下·简阳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B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战国时期大约六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C . 从汉字字形结构上说,现代汉字大致可分为形声字、会意字和记号字三类。

例如鸭,欢、梳是形声字,休、尖、森是会意字,日、水、土是记号字。

D . 古诗文中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
诗歌
知识模块组题安排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 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4.炼字类、炼句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 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 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 6.情感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 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 8.鉴赏类: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 +字句特色)+表达效果 (感情) 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 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分工组题细目表
第一周
论述文 文言文 诗歌 传记 默写 成语 病句 连贯 语用1 语用2
词语含义、思想感 情 人物形象 成功原因 诗句含义、思想情感 某段作用 引用作用 句间关系、复杂感情 概括经历 叙述特征 上下阕关系 复杂感情 总结描写角度 句子含义 文艺理论
第二周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周第四周金融经济
古代文化(琴棋书画等) 哲学思想(儒、佛、道)
内容
现代文阅读(一) 现代文阅读(二) 现代文阅读(三) 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名句名篇默写
分值
9分 12分 14分 19分 11分 5分
题型
3道,选择题 3道,选择题+主观题 3道,选择题+主观题 4道,选择题+翻译 2道,选择题+主观题 语境填空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
20分
60分
5道,选择+主观题
1道作文
B理解
●原: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现: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 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
●原: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层 级。 ●现: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层 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 合。
深入解读细化答案——找准学习方向
制 • 定 • 策 略 系 统 • 贯 • 彻
五、多样化阅卷和精细化讲评
第一步,制定细则。根据参考答案进行修改补充,制定最佳答案 ,分条陈述,确定每条答案的分数,并制作课件直观展示。 第二步,教师阅卷。讲评试卷前,把最优秀的学生、一般学生、 平时较差的学生的试题,每道题各抽20份,认真分析学生答案, 指出优缺点,出现率较高的答案如若正确可在修正后纳入正确答 案。如果有共性缺陷,则把它记住,作为讲评时的重点。 • 第三步,学生互评。班内或对子班互看。教师先从第一个主观题 “文言翻译”开始,逐题讲解具体的评分标准,学生边听边打分 。等把评分标准讲完,学生的阅卷也就结束了。最后由学生把小 题分总在一起,就是某学生这次测验的二卷分数。
先做题后总结,是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是能力的真正提升。
先讲理论后做题,是强行灌输,学生往往运用不上这些方法。
总结卷
诗歌总结反思示例
元稹的《早春寻李校书》、文天祥的《金陵驿》、皇甫冉 的《送魏十六还苏州》、王禹偁《村行》、林景熙《溪亭》、 欧阳修《劳亭驿》、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马子严《阮郎归•西湖春暮》 、无名氏《阮郎归•春风吹雨 绕残枝》 1.景物特征:开阔壮丽、压抑暗淡、静谧辽远、清丽宁静等 2.写景手法:动静、虚实、视听、色彩映衬、对比烘托、 各种修辞…… 3.写景角度:动静、虚实、视听、点面、远近高低俯仰等 4.景物作用:交代要素、刻画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抒情铺垫、前后呼应、抒发感情…… 5.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 第一周:
• 周一:《论语》数则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曹刿论战》 • 周三:《邹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出师表》《 三峡》 • 周五:《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 第二周:
• 周一:《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行 路难》 • 周三:《送东阳马生序》《关雎》《蒹葭》《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 周五:《劝学》《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紧贴考纲 改革教学 提升素养 语 文 学 科 素 养
• • • •
1.取消选做,增加审美鉴赏。 2.突破模式,注重深入理解。 3.力避宿构,表达真知灼见。 4.创新升格,提升思维品质。
二、制定策略,系统贯彻
—— 一轮备考策略
统筹安排
严格落实
两校区沟通——学术委员主管——备课组落实
1.两校区制定一轮复习计划,所有考试联考网阅。 2.学术委员制定具体复习策略和安排,两区备课 组具体实行。 3.具体工作:①严格遵循教学进度;②统一命题、 网阅、数据分析、考后巩固。 ③各种听课讲课评 课:集体教研、随时随地。
早读安排第一周
早读安排第二周
早读安排第三周
早读安排第四周
一句话复位 补写句子 说明文段
几句话排序 补写句子 议论文段
几句话排序 补写句子 记叙文段
虚词填空 补写句子 散文语段 漫画概括画面内 容寓意 文明个人素养
徽标图概括信息寓 表格图概括信息提建议 意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流程图概括转述
社会教育、引导
四、严把标准,组好试卷 • 组卷标准: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制 知识全面 题型完备
定• 策 略•
所谓知识全面,指考试涉及到的考点所需要 的知识都有;所谓题型完备,指的是各种题型都 包括进去。 依据两大标准组合试题,使我们在今后所做的 几十套试题形成一个有机的系列。每做一套题, 系 完成一定的复习任务,所有试题做完,则所有的 统 复习任务就圆满完成。 贯 • 成题:打磨题。所有试题都是教研活动集体打 磨后的成果,题型涵盖、知识补充都做到位。每 彻 套试卷由一位老师组题,按专题主讲。
整 体 复 习 策 略
制 一、早读:安排任务不放任,检查落实 要盯紧 定 策 • 1.高考64篇,每个早读确定固定任务, 两个星期过一轮。 略 系 统 贯 彻 • ▲落实检查
• 2.好文好段,一周留一篇全文背诵,周 末落实检查。 • 3.成语、文言文实词积累、文化常识、 好作文、阅读学案及自主安排等。
课程标准
蓝图
考纲
模具
考试说明
成品
一体四层四翼
一体
高考评价体系
必备知识
基础性
考查 关键能力 目标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考查 应用性 要求
综合性 创新性
A识记
●原:指识记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 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
考 纲 修 订 内 容
明变化
知重点
河北正定中学
戴云云
步步为赢
2017高考一轮后期复习及二轮策略交流
• 一、研究高考,熟知题型(修订版考纲 解读) • 二、制定策略,系统贯彻(一轮备考策 略) • 三、突破难点,查漏补缺(二轮复习重 点)
一、研究高考,熟知题型
—— 修订版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考纲、课程标准的关系
语 文 素 养 语 文 能 力
永远不做保姆型老师!! 学会和学生合作!
自己阅自己的,班内互看,对子班互看,组内互看,小组一起看
第四步:出分。根据客观题的正答率讲解试卷剩下的部分,一定 做到归类总结,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
演绎思维到归纳思维——套路转化为能力
制 定 策 略 系 统 贯 彻
六、总结反思、触类旁通
每做过一定量的试题之后,就应该反回头 来把所做过的试题进行回顾、总结,构建 系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和 全局意识。一旦学生自己掌握了读文方法 和做题规律,就学会了研究考题,自然也 就会作答了。
• 第四周:
为全省最高
• 周一:《赤壁赋》《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 》《过零丁洋》 • 周三:《氓》《离骚》《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 关怀古》 《己亥杂诗》 • 周五:《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 人》《念奴娇》 《永遇乐》
语文早读古诗文背诵安排
制 定 策 略 系 统 贯 彻
修订后的变化
研 究 高 考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新闻类 比较阅读
二选一改成必做
①分值:25分→26分 ②题型:选择+主观题
熟 两道主观题→1道选择+1道主观题 知 题 三、名句默写 多了两道选择题 6分→5分 型
二、诗歌鉴赏
外国人写的论述 2. 研究考纲,制定策略 类文本,接触陌 做一些地方论
小组合作 总结归纳
三、突破难点,查漏补缺
—— 二轮复习重点
结合考纲、研究考情、制定二轮复习重点
2015选择题 2016选择题
题型 题号 分值 省平均分 难度 题号 分值 省平均分 难度 1 一般论 2 述类 3 4 文言文 5 6 成语 13 3 3 3 3 3 3 3
▲ 0.36 0.12 ▲ ▲
研 究 高 考 熟 知 题 型
• • • • •
• • • • • • •
述类高考题, 关于考点的修改与说明 接触新题型
生的内容或表达 方式
1.论述类文本阅读 变更“一般论述类文章”为“中外论述类文本”, 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 划定了论述类文本的范畴(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 等)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 2.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注重作文的高阶思维 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 仔细研究2015、 培养:由果推因、类 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 2016考试说明里 比联想、化大为小、 3的新闻调查类试 .古诗文阅读 化虚为实等 题样本 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对思辨性要求更高 4.实用类文本 变更: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法。 5.作文 变更“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为“揭示事物的内在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