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ě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 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门揖.(yī)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字、同音异形字、易错字的读音。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 7 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正确使用词语强化测试(11) 含解析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正确使用词语强化测试(11) 含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强化测试(11)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许多同学缺乏通盘考虑的意识,目无全牛,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

C.弟弟第一次看见大海,面对磅礴的海,他心情澎湃,特别是海浪汹涌时,他更是望洋兴叹于这种自然的伟业。

D.瘦西湖作为一座"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风韵独具,秀色可餐。

2.将下列形容词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①磅礴②端正③肃穆④饱满⑤刚劲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丰厚___________,结构阔大___________,整体上显得大气___________,雄壮___________,庄严___________,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A.④⑤①②③B.④②①⑤③C.②④③⑤①D.②④⑤①③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集结号”在军人的心中无比神圣,不听到号角就不能擅离职守,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C.在论证过程中,他力排众议,终于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D.据透露,今晚产生的总冠军将义无反顾地走上春晚舞台。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________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②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________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③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________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A.沉静镇静宁静B.镇静宁静沉静C.宁静沉静镇静D.沉静宁静镇静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9月8日,平顶山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领导的愤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答案:用第一人称“我”写出了我对读书的痴迷,具有独特性;转换为 “他”是写我对痴迷读书心理的思考(自嘲、自省),表示我的这种独 特痴迷符合一般人的普遍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人称“我”给人真实感,具 有独特性,“地下党搞秘密活动”是偷偷地,担心的,又神圣的,真实 地介绍了童年时作者偷偷看大人所谓的“闲书”的感觉,给读者真实感, 现场感;后转为第三人称“他”,是写我对痴迷读书心理的思考(自嘲、 自省),客观的陈述越是不让看的东西、越是不让干的事情,看起来、 干起来越有瘾的普遍心理,以此表达自己偷看“闲书”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步,一检三验。一检书写是否正确,避免错 别字的出现;一验答案是否为成语,二验意思是否完 全吻合,三验成语代入后是否存在语病。
解题思维模型
做到“义”“境”相符两个方法
方法一:根据语境契合 一个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首先会存在语意上的联系。 语意联系就是该成语自身的词义与语境要表达的意思相契 合。两者的契合度越高,则说明该成语越适用于该语境; 反之,就会违背句子甚至语段的语意逻辑,造成语意逻辑 上的相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境中词语意义和用法并进行分析判 断的能力。文中加粗的“精神”意为“宗旨”“主要的意义”。 D.“精神”的意义和用法与此相同,指“宗旨”“主要的意 义”。A.“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 B.“精神”意为“表现出来的活力”,这里可以理解为“精明、 机警”。C.“精神”是形容人或物活跃,有生气。故选D。
备考策略
(1)从选文来看,要加强对情景式的读题能力训练。 (2)从考查能力来看,要最大限度地识记成语,成 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之一,是考查语文素养的方法之一。 (3)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运用能力与平时 阅读密不可分,只有不断积累,不断运用,才会达到熟练 使用词语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2021年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2021-9-8)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一、考纲要求(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2)表达应用 E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二、历年高考成语规律总结: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各省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在成语。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轮美奂、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特别提醒: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三、高考试题回顾 1、(2021年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答案:C解析:本题C选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

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课时2 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课时2 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课时2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知识清单(一)成语知识一、成语特点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如: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

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

例如:无所不为(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

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言现象。

读懂成语,有助于理解文化,学习文言。

二、成语来源和结构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朝三暮四历史故事负荆请罪、破釜沉舟、三顾茅庐、纸上谈兵、百感交集、居心叵测文人作品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不耻下问、任重道远、春风得意、一帆风顺、空中楼阁、集思广益、逃之夭夭、锦上添花、中流砥柱、可歌可泣、痛改前非、战无不胜、孤芳自赏、循规蹈矩、恨铁不成钢、自欺欺人、语重心长、水深火热外来文化功德无量、火中取栗、想入非非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等。

主谓关系人定胜天、脚踏实地、春风得意、一帆风顺、想入非非、天衣无缝、百感交集、孤芳自赏、居心叵测并列关系情投意合、三番五次、任重道远、朝三暮四、集思广益、可歌可泣、循规蹈矩、自欺欺人、语重心长、水深火热动宾关系平分秋色、大显身手、三顾茅庐、痛改前非偏正关系世外桃源、一盘散沙、纸上谈兵、空中楼阁、锦上添花、中流砥柱补充关系轻于鸿毛、遗臭万年、逃之夭夭、战无不胜、恨铁不成钢三、成语中的文言1.成语中的古义尸位素.餐白白地登峰造.极达到文.过饰非掩饰蔚为大观.景象2.成语中的活用星.罗棋.布名词活用为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闭.月羞.花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闭上;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害羞不远.万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衣冠..禽兽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衣服;戴着帽子3.成语中的句式时不我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持之以恒状语后置句四、成语误用类型及其规避方法附:微积累1.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考点01 正确使用词语之实词辨析(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考点01 正确使用词语之实词辨析(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点01 正确使用词语之实词辨析【命题趋势】17年高考改革后,词语的考核放到具体的语段当中,和病句、衔接、标点等综合考核,重点考核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

之也成为一种趋势,18年的高考在词语的考核中加入近义词语的考核,扩大和词语的考查范围,由原先的成语,扩展到两字、三字词语。

【真题再现】【2019年高考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 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 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 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 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 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 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 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2021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专题练

2021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专题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时间:40分钟分值:46分一、语言运用题组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由于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②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将直接损害中国的战略平安利益,也将损害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平安利益,其恶果不容小觑。

③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期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喜。

④中国品牌彩电技压群芳,在2016年稳扎稳打,以836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超越对手韩国,跃居世界第一。

⑤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格外纯粹,格调格外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⑥我国各级俱乐部,乃至国字号球队、中国足协,在如何对待留洋问题上,始终是首鼠两端,处于迟疑之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答案 A解析①山高水低:比方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此处望文生义。

②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望文生义。

③班荆道故:形容伴侣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使用正确。

④技压群芳:竞赛中技高一筹,超越众女子。

此处搭配不当。

⑤高山仰止:比方对有品位有气质有道德的人的仰慕之情。

使用正确。

⑥首鼠两端:拿不定办法,在两者之间迟疑不决,动摇不定。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经过推举、初选和终选,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争辩成果是科学家才智的结晶,与你我的生活休戚相关。

②丽江古城景色秀美,风光旖旎,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但多年来游客投诉却居高不下,近日再度被国家旅游局严峻警告,限期整改。

③红地毯上星光黯淡,缺少大牌明星撑场面,入围影片质量平平,第67届柏林电影节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过去了,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波澜。

2021届高考复习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专项训练(一)正确使用词语

2021届高考复习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专项训练(一)正确使用词语

2021届高考复习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专项训练(一)正确使用词语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此,各级政府部门________。

(2)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________,创造性地采用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面互动的特点。

(3)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________,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A.责无旁贷独出机抒巧夺天工B.当仁不让独出心裁巧夺天工C.责无旁贷独出心裁妙手偶得D.当仁不让独出机抒妙手偶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发展过程中,难免会_________,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②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_________,假冒伪劣品充斥市场,那么谁敢到这些加油站加油。

③近几年来,从事介绍“越南新娘”“柬埔寨新娘”行业的人员总是_________,各种负面报道屡屡见诸报端,造成不良的影响。

A.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鱼龙混杂B.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鱼龙混杂C.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泥沙俱下D.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找到“桃花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具匠心: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 创造性的构思,此处形容篆刻不当。 十分独特:形容与众不同。 才思敏捷: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此处 不强调艺术家的这一特点,不当。 才华横溢:很有才华,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异彩纷 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 奇光异彩: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此处形容流派风格 不当。 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 少一点。 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此处强调篆刻是 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组成部分,用“不可或缺”恰当。
尚且:副词,表示依旧、仍然。
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语境是说 至今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表示情况持续,选“ 仍然”。
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 、“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 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语境中 后面有“但是”,可知应选“虽然”。
谚语 惯用语
格言 歇后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 定短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 质的口头用语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 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2)意义上的整体性。有 两个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考点解读: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 能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 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 熟语)等。
考点分布:
1、成语正误辨析 2、近义成语选用辨析 3、正确辨析近义虚词
熟语分类: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熟 语
2020年全国2卷
• 17.依次填入文中機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 • B.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 C.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 • D.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 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 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 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 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 西、山东、湖北,______(以及、乃至)宁夏都发现了刻有 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 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甲骨文有“典”“册” “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 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 册_______(容易、易于)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 保存,所以至今_______(尚且、仍然)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 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 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甲骨文字体简 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 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 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__(然而、虽然)受书写材质和 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 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 故选B。
2020全国三卷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 项是( )
• A 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 B. 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 • C. 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 • D. 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
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
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
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一脉相承、互为一体),中国
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
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
(2)来自书面语言
2020年全国卷高考真题
2020年全国1卷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 B. 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 D. 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别具匠心、 十分独特)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 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 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 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 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 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 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 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 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 时期,众多_______(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艺木家在篆刻 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 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 育出_______(异彩纷呈、奇光异彩)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 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 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弥足珍贵、不可 或缺)的组成部分。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答案:B. 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以及:连词,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连接 并列的词、词组或短句。
乃至:连词。连接并列词语,表示事情所达到的 范围,相当于“甚至”。语境中是“宁夏”是相对偏 远的地方,应选“乃至”。
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
易于:指可能性很大。语境中说竹简腐烂的可能 性很大,选哪个都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