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城关镇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清代天水地区城镇地理研究

摘要清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末尾,天水地区城镇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到达了顶峰,城市繁荣,交通便利,贸易兴盛。
本文所指清代天水地区指的是清代秦州辖区、秦安县、清水县、礼县、两当县、徽县及县以下的基层理民体系,包括堡寨、镇、铺等。
城市的选址继承自历史时期,州城位于河谷地带,呈东西分布,是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典型的河谷型城市,这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城市形态方面,区内城市属方形和不规则形。
其中州城是方形,也是典型的分城结构,修筑了自西向东陈列的五城,分别为伏羲城、西关城、中城、大城、东关城。
大城面积最大,州治也位于此,伏羲城正如其名,太昊庙(伏羲庙)在此城中。
中城南北狭长。
行政区在大城,在城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城市职能中州城的城市职能最为丰富,县的职能较单一。
本区的城市发展虽一直较缓慢,但也形成自身的城市发展体系,该区的城市体系为州-县,县下有较多的基层部门。
县城中秦安县最为典型,面积也较大,从北至南依次为北郭城、大城、南郭城。
行政区都分布于大城,其中有南北向街道贯通于三城,商业区和住宅区零散分布于其中。
清水县面积较小,在城市功能区等方面都较简单,但主要功能区齐全。
关键词:天水地区;清代;城镇地理AbstractThe Qing Dynasty was the end of China's feudal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wns in Tianshui reached its peak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ity was prosperous, the transportation was convenient, and trade was prosperous. The Tianshui area in the Qing dynasty referred to 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grassroots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in Qinzhou, Qin'an County, Qingshui County, Li County, Liangdang County, Hui County and below, including the fortified villages, towns, and shops. The location of the city is inherited from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 state city is located in the river valley and is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and west. It is a typical valley city in modern urban geography.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natural geography and human geography.In terms of urban form, the cities in the area are square and irregular. Among them, the state city is a square, and it is also a typical sub-city structure. Five cities dispclayed from west to east are built, namely Fuxicheng, Xiguan, Zhongcheng, Dacheng, and Dongguan. The largest city has the largest area, and the state governor is also located here. As its name suggests, Fuxicheng has Taihao Temple (Fuxi Temple) in this city. The city is long and narrow.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is located in a big city, occupying a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city. The city function is the most abundant in the state cit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ounty is relatively single.Although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this district has been slow, it has also formed its own urban development system. The urban system of this district is state-county, and there are more grassroots departments under the county. Among the county towns, Qin'an County is the most typical and has a large area. From north to south, it is Beiguo, Dacheng, and Nanguocheng.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re all distributed in Ayutthaya, with north-south streets running through the three cities, and commerc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districts are scattered among them. Qingshui County has a small area and is relatively simple in terms of urban functional areas, but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are complete.Key words:Tianshui area; Qing Dynasty; urban geograph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一)选题缘由 (1)(二)研究意义 (1)二、相关研究回顾 (2)(一)历史城镇地理研究 (2)(二)清代城镇地理研究 (7)(三)天水地区相关研究 (9)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0)四、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1)第一章天水地区城镇形成的历史地理条件 (12)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12)第二节人文地理条件 (14)第三节天水建置沿革 (18)第二章清代天水地区城镇职能、体系和其他主要部门 (19)第一节清代天水地区城镇的职能 (19)第二节清代天水地区州县城市体系 (24)第三节清代天水地区市镇体系及其他主要部门 (25)第三章清代天水地区城镇的空间结构及形成机理 (37)第一节城市形态的概念及特征 (37)第二节清代天水地区州级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机理 (40)第四章清代秦安、清水的市镇规模、城市空间及形成机理 (49)第一节秦安、清水县城市镇规模和空间分布特点 (49)第二节秦安县城市空间特征和机理分析 (51)第三节清水县城市空间特征和机理分析 (55)结语 (57)参考文献 (59)致谢 (64)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65)清代天水地区城镇地理研究绪论天水位于陇东南,一直有“陇上江南”之称,是古秦人兴起之地,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汉唐时曾是作为军事重镇存在。
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第一章城市总体规划概要一、主城区规划区范围池州主城区及周边地区,包括池阳办事处、秋浦办事处、江口街道办事处、里山街道办事处和马衙镇的辖区范围。
包含建设用地、风景区用地与生态绿地等,总面积359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1、近期:2001——2005年2、远期:2006——2020年三、城市性质皖江南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北部的服务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和港口城市。
四、城区人口规模1、近期(2005):15万人2、远期(2020):25万人五、城市用地规模近期(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15.8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5.63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6.33平方公里(预留发展到30万人的用地条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32平方公里。
六、城市布局结构1、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规划用地布局采用组团结构,结合功能分区,按实际要求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区:(1)以老城区为主适当扩展形成的主城区主体部分;(2)主城区外围东北部为江口临江工业区;(3)主城区外围南部结合铁路建设形成站前区。
2、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完善但又各有侧重。
主城区主体部分以居住和商业服务为主要职能,在城东北布局一定工业用地,对西北片原有工业用地进行功能调整和开发置换;城南的站前区以居住用地为主,结合铁路车站流通功能布置少量工业与仓储用地,同时在站前集中布置商贸居住综合用地;江口区以港口建设和布置大型工业用地为主要目标,为大型工业项目的引进提供可能性,同时也布置一定的居住用地。
3、在明确主要功能区的基础上,以自然地貌(山体、水体)和城市主干道为分割,将三个主要功能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功能组团。
基本功能组团在功能上相对独立,由绿地穿插其中,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有机地融合起来,体现城区的自然风貌,形成城市特色。
4、利用杏花村风景区、齐山和平天湖风景区的良好景观与生态优势,在规划布局中充分体现池州城市的生态特色,将山水生态绿地楔入城市建设用地中,形成开敞、优美自然的城市风貌。
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

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图集清水县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六月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人项目名称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合同编号52014121项目委托单位清水县城乡规划局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141078)规划资质证书等级甲级院长周俭教授合同委托代理人张恺设计部门及负责人规划四所张恺项目负责人张恺主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校对人刘晓主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审核人于莉项目组成员张恺、于莉、王兆聪、陈婷、汤群群、刘晓、陈保禄、蒋理、沈磊、黄守渤、裴家亮、丁凡项目完成时间2016年6月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文本清水县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县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3)第三章县域城乡体系规划 (4)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13)第五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5)第六章县城总体用地布局 (16)第七章县城综合交通规划 (20)第八章县城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1)第九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23)第十章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5)第十一章县城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7)第十二章县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29)第十三章县城建设用地控制 (31)第十四章县城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设想 (32)第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5)第十六章附则 (3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清水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清水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上一轮县城总体规划的修改。
第二条规划编制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部署安排对清水县城乡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的行动纲领。
清水河县

清水河县B添加义项?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属山西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相接之过渡带。
岩石平缓,黄土覆盖较厚,地势由东南向西渐次低下,平均海拔高度1 373.6米;境内以山地最多,滩川地甚少,整个地形是山、川、沟相间,山峦起伏,大体分为低缓丘陵区、低山丘陵区、五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和冲积平原五大类型。
主要山脉有盘山、玉屏山、金盖山、银矿山、火石山、青龙洞山、馒头山、芦草山、紫金山。
2859平方公里展开地理位置清水河县清水河县因境内有清水河而得名。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
东清水河县南与山西省平鲁县、偏关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相望,北连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
面积2859平方公里。
[1]1949年6月,清水河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属绥远省萨拉齐县专署管辖。
1954年归乌兰察布盟管辖。
1995年底划归呼和浩特市。
全县现辖2个镇、12个乡、126个行政村、831个自然村。
总面积2 8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万亩;总人口132 224人,其中农业人口113 921人。
东南与山西省平鲁县、偏关县为邻,西隔黄河与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相望,北连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
面积2859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最多,滩川地甚少,整个地形是山、川、沟相间,山峦起伏,大体分为低缓丘陵区、低山丘陵区、五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和冲积平原五大类型。
历史沿革因境内清水河而得名。
清乾隆元年(1736年)设置清水河协理通判厅,光绪十年(1884年)改为抚民通判厅。
民国3年(1914年)改厅为清水河县,隶属绥远特别区。
1949年起清水河县先后属萨县专区、集宁专区、平地泉行政区、乌兰察布盟管辖。
1996年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1997年,清水河县面积2 859平方千米,人口13万,其中蒙古族约700人。
辖3镇11个乡:城关镇、宏河镇、喇嘛湾镇、小庙子乡、艽菜庄乡、盆地青乡、北堡乡、暖泉乡、单台子乡、桦树也乡、窑沟乡、小缸房乡、五良太乡、杨家夭乡。
国道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标

六、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情况综述一、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气象情况1. 工程规模及建设意义根据招标文献规定,本次投标范围为国道209线和林格尔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工程HQLJ-4标段,全长8.9km,涉及路基解决、路基防护、路基路面排水、桥梁、涵洞等工程。
本项目是国道209线内蒙古段(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清水河-偏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和林格尔县,终于清水河县。
是清水河-和林格尔-呼和浩特之间的重要通道,承担着清水河-和林格尔、清水河-呼和浩特的重要交通量。
该段公路的建设是实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内蒙古自治区干线公路网规划;促进路网合理布局、改善行车条件,减少交通事故的需要;是呼和浩特特别是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对促进民族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工程环境本项目起点在和林格尔县城关镇石咀子村附近,终点在清水河县城关镇西南部,向北接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一级公路,向南接国道209线清水河至偏关一级一幅公路,进而可通往山西、陕西等地,在和林格尔县境内与规划准兴运煤高速公路、省道210线和林至杀虎口公路、和林至托县公路相接;清水河县境内与G109线、王桂窑至喇嘛湾公路相接,并可连接省道S102、S103,形成完整的公路网。
3 .项目设计说明主线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本标段⑴横断面设计K87+100-K91+000段设计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K91+000-K96+000段设计速度采用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3米。
新建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整体式路基的大、中、小桥段面与路基断面形式相应,分离式路基的大、中、小桥段面宽度为12米,涵洞与路基同宽,完全运用桥涵维持原设计标准。
⑵路基结构土路肩,硬路肩,路拱横坡均为1.5%。
路堤边坡由上至下每隔8m设立2m宽、外倾2%的边坡平台,填方边坡坡率由上至下0~8.0m采用1:1.5,8.0~16.0m采用1:1.75,16.0m以下采用1:2.0;凡挖方路段坡脚设立2m宽、内倾2%的碎落台,挖深大于6m时,路堑边坡由下至上每隔6m设立2m宽、内倾2%的边坡平台;土质、强风化破碎石边坡采用1:1,弱风化、完整岩石边坡采用1:0.75,运用旧路一侧加宽路段维持旧路一侧边坡原状;通过村、镇路段及挖深大于6.0m的路段采用矩形边沟,其余挖深小于6.0m的路段均采用浅碟形边沟。
第六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2)参谋子系统:从界定决策问题、确立决策目标, 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方法等提出建议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团。它是指 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从事广泛智力开发、 协助决策中枢系统进行正确决策的辅助性机构。这 一系统的任务是以建议、参谋等形式为决策机关和 行政领导者服务,向他们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并 发挥决策过程中的辅助性作用。
的机构。
3、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
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的机构和人员等 要素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体制的中心 含义是权力关系,行政决策体制表示的是行政 决策权力在行政决策系统中的不同部分间的分 配情况,它主要考察的是拥有行政决策权力的 中枢机构的情况。
行政首长制 各级行政首长具有最主要的行政决策权。行 政首长对本级政府或本政府部门内的事务具有 独立的决定权,当然行政首长也对行政决策的 后果负责。 一是为了获得行政决策的高效率;二是明确 行政决策的责任归属。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意识地搜 寻、拟定和选择、修改行动方案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公共行政领域的决策。所谓行政决 策,是指公共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依照法律 和政策,为实现某种较重要的公共行政目标而 作出行政决定的过程。
目标取向:任何政策都是为解决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领域的特定问题而制定的。 选择性:行政决策所要考虑的变量非常多,应 采用科学的拟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便 比较、选择并作出质量高的决策。
普遍性:公共政策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在政策 主体所框定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稳定性与变动性:公共政策须以特定的客观情 势及其发展变化为依据。
预见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 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导,必须 具有预见特征。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纲要稿说明书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年10月项目名称:滑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委托单位:滑县人民政府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53)甲级协编单位:滑县城乡规划局院长:张京祥教授、注册规划师总规划师:朱喜钢教授、注册规划师顾问:崔功豪教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曹荣林教授、注册规划师项目组成员:戚红年主创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曹建丰注册规划师姚广峰工程师赵宏伟规划师吴鹏工程师孙文军助理规划师戴军注册规划师吴未副教授唐旭规划师卫青春助理规划师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综论 (1)一、县域概况 (1)二、规划修编背景 (6)三、规划指导思想 (9)四、规划依据 (10)五、滑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实施评价 (10)六、与上层次规划衔接及与相关规划协调 (20)七、规划范围和期限 (22)第二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条件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县域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县域产业发展战略与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个案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为例

完善 社会 主 义 市 场 体 制, 进 城 乡区域 经 济协 调 发 展 的 战 略 部 的产 业优 势或技 术优 势上 。如 果一个 县没 有 自己的特 色产业 或优 促 就 清 署 。为 了给一些 贫困县加快县域 经济发展提供更 具针 对性的 势产 业 , 不能形 成 自己的 竞争优 势。 目前 , 水河县 已引进 并实 陶 造 水 金属 镁等 一批 重 点工 业项 目. 整体 但 建议 , 本文 以 内蒙古清水河县为例 , 结合 当地 实 际情 况 , 对县 施 了煤 气 、 瓷 、 纸 、 泥 、 规模较 小 . 没有成 为优 势特色 产业 。 还 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 剖析思考, 各方参考。 供 4资 金支持 不足 . 【 关键 词 】 县域经济 ; 清水河县 ; 发展
在 旗县 建立 的企 业一般 对 政府 资源 的依 赖 性 比较强 , 由于 但 近年 来 . 国家 和省 市都把 县域 经济 发展 作 为加 快农 村发 展 的 重 大战略 提 出来并摆 上 重要议 事 日程 。县域经 济作 为国 民经济 的 县 级财政 入不 敷出 , 因此无 力对企 业给 予强 大的资 金支持 。另外 , 信 息渠 道不 畅通 、 宣传 范 围不扩 大 、 内外 交流 不 紧密 、 商措施 不 招
引资途 径不 多元 、 金融 体 制不 完善 、 策 引导不 到位 等诸 多 政 基 础 单元 。 经 济 和社 会 中 占有 十分 重 要 的地位 , 在 对一 个 国 家 经 灵 活 、 从 济、 社会 发展 和政 权 稳 固都会 产生 重 大影 响。 无论是 要 实现 农村 因素使 县域 经济 建设 资金 问题 更加 困难 , 而影 响产 业滚 动发 展 导致 县域 经济 的发展缺 乏后 劲。 的 小康 。 是 要增 加 城 乡居 民收入 , 还 均取 决于 县 域经 济 的发 展 壮 和行业 互动 . 三、 加快清水河县域经济发展 的对策 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代号 R
C
C1
C2
C3
C31
其
其
C34
中
中
C36
C4
C5
C6
C9
M
W
T
其中
T23
S
其中
S1 S2 S3 U
U11
U12
其
U14
U21
U29
中
U3
U5
U9 G
其
G1
中
G2
D
合计
E
总计
清水河县城关镇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新闻出版用地 图书展览用地
污水管网布设充分利用地形,大部分管道随地形铺设,部分管道允许短距离逆坡铺设。污水管网按远期规模
进行规划,确定管径时在充满度上留有余地。
第三十八条 雨水工程
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进行雨水量计算。
结合清水河县城关镇自身特点,雨水工程本着分散和直捷的原则,密切结合地形,就近将雨水排入水体。
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第二章 城市性质和规模
* 第十一条 城市性质 清水河县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呼和浩特市的建材工业基地之一,是独特的山水园林小城市。 第十二条 城市职能 1、清水河县的商贸服务中心 2、清水河县的工业服务中心 3、清水河县的文化中心 * 第十三条 人口规模 规划确定 2010 年城市人口为 4 万人, 2020 年城市人口为 5 万人。 第十四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 2010 年)控制在平方公里; 远期( 2020 年)控制在平方公里。
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划》
8、《清水河县新区总体规划》 (2003)
第八条 在规划区范围内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
本规划。
等级 主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次干道 次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次干道 主干道
支路 次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支路 次干道 支路 次干道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长度( m) 4986 2538 4511 1850 1225 680 399 655 470 232 999 1100 856 844 1330 265 414 455 472 693 718 5401 4711 1329 201
游乐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社会福利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长途客运站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道路用地 广场用地 停车场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供水用地 供电用地 供热用地 公共交通用地 加油站用地 邮电设施用地 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 消防设施用地 绿地 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特殊用地 总建设用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
2、公共加油站
搬迁现加油站至小庙桥十字路口西北,规划加油站服务半径宜为~,公共加油站的选址应符合《小型石油库
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清水河县城关镇规划道路一览表
道路名称 永安街 河滨街 河南街 北山街 小庙路 逸夫路 交警路 交通路 金都路 东门路 纬一街 纬二街 纬三街 纬四街 纬五街 经一路 经二路 经三路 经四路 经五路 经六路 支路一 支路二 支路三 支路四
根据清水河县城关镇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清水河县城关镇的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
第三十四条 污水量测算及污水工程规模
污水量测算按规划远期进行测算,应与给水工程规划的用水量保持一致,结合清水河县城关镇的自然条件和
自身特点,污水排放系数取,给水日变化系数取,则日均污水量为万
m3/ d。即污水工程规模为万 m3/ d。
第三章 城关镇用地布局规划
* 第十五条 用地发展方向 城区在向东西向适度发展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跨过清水河向东发展。 * 第十六条 城市结构 规划期末,城关镇将形成“两轴、两带、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两轴:指金都巷和永安街两条人文景观轴; 两带:指河南街和河滨街两条沿河绿化带; 五区:指城区将形成中心城区、生活居住区、休闲区、生态涵养保护区和产业服务区五大功能区。 第十七条 规划布局 1、工业用地 主要集中在城东新区内,规划工业用地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人均工业用地㎡ / 人。 2、居住用地 分布在永安街两侧,改造居住环境,提高容积率。规划居住用地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人均居住用地㎡ / 人。 3、公共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公顷。 (2)商业金融业用地 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公顷。 (3)文化娱乐用地 建设县级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馆、新闻出版社。规划文化娱乐用地公顷。
(4)体育用地 扩建体育场,完善其配套设施。规划体育用地公顷。 (5)医疗卫生用地 完善现有的医疗卫生设施体系。规划医疗卫生用地公顷。 (6)教育科研用地 在一中东布置一处科教用地,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公顷。 (7)社会福利用地 规划在体育场东南建一处社会福利院,占地公顷。 * 第十八条 规划发展时序 1、近期( 2005-2010) 2、远期( 2011-2020) 3、远景( 2020 年以后)
第六章 给水工程规划
第二十八条 清水河县城关镇供水范围、供水服务对象 清水河县城关镇供水范围:为远期 2020 年清水河县城关镇建成区。
供水服务对象:清水河县城关镇生活用水、公建用水、工业用水、仓库用水、公路交通用水、道路广场用水、
公用工程设施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 第二十九条 清水河县城关镇供水工程需水量预测、供水规模确定
规划总用地
用地面积 (h ㎡) 占建设用地比例 (%)
4 100
人均建设用地 ( ㎡/ 人)
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十九条 道路交通规划目标 城市道路建设在达到建设指标的基础上,还要有适当的超前性。 第二十条 道路网规划原则 1、路网形态应与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路网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对城市交通流的吸引和疏散作用。 2、考虑现状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保证城市建设的时序性和可操作性。 3、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合理分配与使用,为每一种交通方式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4、合理考虑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转换,客货集散点与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交通疏散。 * 第二十一条 道路网规划 规划城关镇城区道路网形态为方格网状,远期形成四横五纵的路网主骨架。 四横:北山街、永安街、河滨街、河南街 五纵:小庙路、逸夫路、交通路、金都路、东门路 * 第二十二条 道路建设要求 规划城市道路级别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其中: 主干道红线: 20—27 米 次干道红线: 12—20 米 支路红线: 5—12 米 规划城区道路总长 37334 米,平均路网密度公里 / 平方公里,人均道路用地人。 第二十三条 交叉口 规划道路交叉口形式为平面环形交叉口,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和不设信号灯平面交叉口。 第二十四条 广场
第九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由清水河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及《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确定本规划
强制性内容为: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
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文本中带有“ * ”标记的黑体字章节条文为本次规划强制性内容, 该部分内容是对城市
根据清水河县城关镇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及人口规模,运用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指标法
及单位人口综合指标法对清水河县城关镇供水工程需水量进行预测:远期 m3/d ,即清水河县城关镇供水规模为万 m3/d 。
2020 年清水河县城关镇总用水量为万
* 第三十条 水源的选择及保护
规划以地下水为清水河县城关镇供水水源, 取水规模万 m3/d,地表水作为备用水源。 规划水源地选择于清水
报告为依据。
水是不可替代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是必会日益显现。因此,
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做好 “开源”工作,积极寻找可供利用的水源; 另一方面是 “节流”,贯切节约用水的原则,
采取各种行政、技术和经济的手段来节约用水,避免水的浪费。
第七章 排水工程规划
第三十三条 排水体制的确定
第三十五条 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污水管,含有特殊有害成分的生产污水、生产废水,必须自行(CJ3082—1999)后,才能进入清水河县城关镇污水管网。
* 第三十六条 污水处理厂
规划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工艺采用二级活性污泥法,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第三十七条 污水管网
第五章 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第二十六条 绿地系统规划 1、利用山体和沿河绿带扩大生态涵养绿地面积,沿清水河南建设开放的公共绿地。 2、分别在北山和逸夫小学南布置公园,北山建观景台。 3、新建居住区绿地按规范配套建设。 4、在生活区与工业区间建防护绿带,沿北山、南山形成两条绿色的防护林带。 5、在干道两侧应各设 3-5 米绿化带。 6、绿化覆盖率达到 30%以上,绿地总面积公顷,人均绿地人。 第二十七条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1、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协调共生 规划力图将自然山水景观“借入”到城市空间中,以达到“智者乐山,贤者乐水” 。 2、城市内部景观结构——整体有序 规划将形成“ 一心、二轴、二廊 ”的整体景观体系。 ①一心 :指文化活动中心和北面广场,是景观中心。 ②二轴 :一条分布在永安街两侧,为人文景观主轴;一条分布在金都路,为特色景观轴。 ③二廊 :规划依托清水河南北两侧绿带形成二条绿色通廊和亲水廊道。
规划形成大型广场两处,为居民休闲生活提供便利。广场用地公顷。
* 第二十五条 城区交通设施规划
1、公共停车场 在现长途客运站北规划一处大型停车场,占地公顷,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机动车每个停车位宜为 地下停车库机动车每个停车位宜为 30~35m2。摩托车每个停车位宜为~,自行车每个停车位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