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坝与土石坝
土石坝国内发展现状

土石坝国内发展现状土石坝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领域的坝型,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施工便利的优点,因此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也是非常广泛和快速的。
目前,我国土石坝的发展状况良好,已经建成了众多的土石坝水利工程。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土石坝工程8760座,总库容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
其中,九寨沟景区的黄龙坝、鸟巢坝等知名土石坝工程,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景点。
在国内,土石坝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利用、灌溉、防洪、发电等方面。
其中,水资源利用是土石坝工程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目前,我国大江大河上的多座水利枢纽工程都采用了土石坝作为主要的堤坝结构,如长江的丰都、茶山、三峡等水利枢纽,黄河的花园口、三门峡等水利枢纽,都是由土石坝构成的。
此外,土石坝还广泛用于灌溉工程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灌溉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石坝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提高了灌溉水利的效率。
例如,华北平原地区的多个灌区,都是由土石坝灌溉工程进行水资源调度和供水的。
防洪是土石坝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特别是一些中小型河流境内的水利工程,如抗洪形式多样的土石坝,为防止洪水泛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江苏省淮安市的大洪坝工程,通过建设土石坝有效控制了洪水,保障了当地居民和农田的安全。
最后,土石坝在水利发电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发展水电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开发途径之一。
土石坝作为水电站的主要构造形式,用于蓄水和水能转化,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广西自治区的步头岭水电站,承担着重要的调峰、发电任务,对该地区的电力供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土石坝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是非常良好的。
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施工便利的特点,使得其在水利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我国土石坝水利工程数量众多,并且在水资源利用、灌溉、防洪、发电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土石坝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石坝

3.坝面排水
除了干砌石或堆石护坡之外,下游坝坡 均须设置坝面排水,排水应包括坝顶、坝坡、 坝头及坝下游等部位的集水、截水和排水措 施。同时,坝坡与岸坡连接处也应设排水沟, 其集水面积应包括岸坡积水面积在内。
土石坝优点: 就地取材,节省三材; 筑坝经验丰富; 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施工技术简单;便于维修、加高、培厚和扩建。 因此,在国内外应用十分广泛。据统计,国内
已建成的八万多座水坝,土石坝约占90%左右。
密云水库(土坝)
水布垭水库(湖北清江)
水 布 垭
施工中的水布垭水库
坝顶上游侧宜布置防浪墙,墙顶应高于坝顶1.00~ 1.20m,墙底必须与防渗体紧密结合。
防浪墙应做成坚固不透水的结构。
尺寸应根据稳定和强度条件确定,并设置变形伸缩缝和做 好止水措施,如图5-24所示。
0.5
1.20 0.25
129.4 3%
心墙
沙壳
0.4 黄泥灌浆碎石 路面厚0.2m
干砌石护坡:国内使用较多,一般采用单层干砌形 式、厚度0.2~0.3m,通常在石料丰富且砌石费用便宜 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
卵石或碎石护坡:
适用于由砂或砾石填筑的下游坝坡,卵石或碎石的 粒径应为5~10cm,厚度40cm。
钢筋混凝土框格填石护坡:
适用坝坡较陡、仅仅采用卵石或碎石护坡不稳定且 不适宜采用草皮护坡的情况。框格尺寸一般为4~ 5m×4~5m,框条宽0.2m,厚0.3m,在框格中填卵石 或碎石。
土石坝

一、土石坝
1 土坝和堆石坝
土石坝是土坝和堆石坝的总称,亦称当地材料坝。是 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坝:坝身以土料为主的坝。 堆石坝:坝身以堆石为主的坝。
2.土石坝广泛应用原因
(1)就地取材,节省水泥、钢材、木材,减少工地的外线运输量,降 低造价;几乎任何土石料均可筑坝。
(2)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几乎任何不良地基, 经处理后均可修建土石坝。特别是在气候恶劣、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和高烈 度地震区情况下,土石坝是唯一可取的坝型。
(3)高效施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土石坝的压实密度,减小了土石坝 的断面,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造价,促进了高土石坝建设的发展。
(4)设计(岩土)理论、试验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分析计 算的水平,加快了设计进度,保障了安全性。
(5)高边坡、地下工程、高速水流消能防冲等土石坝配套工程设计和 施工技术的综合发展,促进了土石坝的建设和推广。
缺点: ●坝身一般不能溢流,需另设溢洪道; ●施工导流不如砼坝方便; ●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 ●断面大,体积大,工程量大。
二、土石坝实例
坝壳
心墙
坝壳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水布垭位于湖北巴东清 江上,坝高233m,坝 顶长576m。主体建筑 物有:混凝土面板堆石 坝、河岸式溢洪道、右 岸地下式电站厂房和放 空洞等。
土石坝
上坡
浆砌石护坡
水库大坝外坡
下游干砌石护坡
下游草皮护坡
土石坝
土石坝
枢纽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隧洞、输水隧洞和 水电站组成。
土石坝
坝壳
心墙
坝壳
土坝典型剖面图
糯扎渡电站枢纽由心墙堆石坝、左岸溢洪道、 左岸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
土石坝知识点总结

土石坝知识点总结土石坝是一种利用土石材料修筑而成的水利工程建筑,用于储水、防洪和发电等各种目的。
历史上,土石坝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水坝形式,它将土石材料紧密地堆积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可容水的大坝。
土石坝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因此在古代就被广泛使用。
而如今,土石坝依然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
土石坝的类型土石坝有多种类型,根据其结构和材料可以分为土石坝、重力坝、砂石坝、砼面板坝等。
其中,土石坝是一种用土石料垒积而成的坝体,通常是采用采用天然土石料修筑而成的坝体。
而重力坝则是靠坝体自身的重力来抵抗水压力和地基稳定力的作用。
砂石坝由砂石混凝土组成,砂石拦河坝体可以用于固体废物填埋库的防渗线坝体、陡岸坝体等。
而砼面板坝则是由混凝土面板构成,它采用筏板基础的坝体、抛筑或摊铺混凝土表面的坝体、在碾压式混凝土底板上施工板体的坝体等。
土石坝的设计和施工土石坝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经过严格的规划和实施。
首先,工程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特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坝址和种类,然后进行地质勘察和水文勘测,确定坝址和参数。
接下来,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土石坝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包括坝顶、坝体和坝基等要素,确定坝顶宽度、坝体高度、坝基宽度等参数。
最后,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坝体开挖和土石料回填等工程实施。
土石坝的特点和优势土石坝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水坝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土石坝有着灵活的建筑方式和廉价的建筑成本,能够利用周边丰富的土石料资源,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其次,土石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可以经受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和山崩等。
再者,土石坝的环境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各种地质和水文条件,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
最后,土石坝的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长期的水利需求和发电需求。
土石坝的养护和管理土石坝的养护和管理是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首先,需要加强对土石坝坝址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对坝址地质环境、地震状况、水文特性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土石坝分类

土石坝分类土石坝,也称为土质坝或石料土坝,是指利用现场土石等材料建造的坝类工程。
土石坝水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完成了灌溉、能源、防洪、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任务。
根据坝体特点,土石坝可分为以下四类:一、土心土壳坝土心土壳坝又称为贯通土坝,是指坝体具有一定的高度,由稀疏的碎石土壳和坚实的道路土心体组成的土坝变型。
它的壳体分为内壳、外壳和低壳三个部分,内壳为较细小的碎石、淤泥土或石粉土,外壳由稍粗大的碎石和黏性土以及少量石粉土和泥土组成,底壳由黏性土和泥土组成,这样坝体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坝体的防渗性能较好。
二、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是指由砟石混凝土心墙和两侧的碎石土壳组成的土石坝。
其构造是在坝基部分先建设砼墙,将两侧的碎石土壳修建在墙体外部,墙体与土壳之间灌注注浆料,以达到防渗的目的。
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不仅有防渗性好,而且有自重大、刚度强的特点,也使得其稳定性和耐久性大大提高。
三、砾石土坝砾石土坝又称为土砾石坝,是指由砾石和其他填充材料组合在一起建造的土坝。
其坝身中的砾石是最大的、最为密集分布的颗粒,而填充材料主要由粘性较弱的土壤等组成。
砾石土坝有良好的抗冲刷性质,适用于山区水力发电工程的建造。
四、碾压土坝碾压土坝是指用机械将松散的土壤进行碾压、加密成整体的土坝。
在碾压加密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和密度,形成一定的抗渗性和抗变形的土坝。
碾压土坝不仅速度快,而且成本低、稳定性好,是建造小型人工水体和山区水库的常用类型。
综上所述,土石坝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分类有:土心土壳坝、砟石混凝土心墙土壳坝、砾石土坝、碾压土坝。
不同类型的土石坝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土石坝类型可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使工程建设更为高效、稳定。
土石坝介绍

土石坝介绍第一节概述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土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堆石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土石混合坝当两类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由于筑坝材料主要来自坝区,因而也称当地材料坝。
土石坝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几乎任何土石料均可筑坝。
(2)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
(3)大功率、多功能、高效率施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加快了进度,降低了造价,促进了高土石坝建设的发展。
(4)岩土力学理论、试验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大坝分析计算的水平,加快了设计进度,进一步保障了大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5)高边坡、地下工程结构、高速水流消能防冲等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综合发展,对加速土石坝的建设和推广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土石坝的特点和设计要求(1)稳定方面。
土石坝不会产生水平整体滑动。
土石坝失稳的形式,主要是坝坡的滑动或坝坡连同部分坝基一起滑动。
(2)渗流方面。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
渗流不仅使水库损失水量,还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
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叫做浸润线。
浸润线以下的土料承受着渗透动水压力,并使土的内磨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坡稳定不利。
(3)冲刷方面。
土石坝为散粒体结构,抗冲能力很低;工程措施:①在土石坝上下游坝坡设置护坡,坝顶及下游坝面布置排水措施,以免风浪、雨水及气温变化带来有害影响;②坝顶在最高库水位以上要留一定的超高,以防止洪水漫过坝顶造成事故;③布置泄水建筑物时,注意进出口离坝坡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泄水时对坝坡产生淘刷。
(4)沉陷方面。
由于土石料存在较大的孔隙,且易产生相对的移动,在自重及水压力作用下,会有较大的沉陷。
为防止坝顶低于设计高程和产生裂缝,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碾压标准并预留沉陷量,使竣工时坝顶高程高于设计高程。
土石坝国内发展现状

土石坝国内发展现状
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形式,主要用于水库和堤坝的建设。
土石坝具有建造简便、造价低廉、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截至目前,我国土石坝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在土石坝建设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设计、施工和监测体系,可以保证土石坝的安全可靠。
其次,我国大力推进了土石坝的工程质量管理,加强了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机械和施工工艺的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土石坝的质量。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土石坝的监测与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土石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土石坝的规划和建设方面,我国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相结合。
在选择土石坝建设的位置和材料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此外,我国也在发展土石坝的多功能利用,将其与水资源利用、水能开发等结合起来,提高土石坝的综合效益。
尽管我国土石坝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土石坝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容易受到地震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抗震和防滑措施。
其次,由于土石坝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大,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总体来说,我国土石坝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创新技术,以提高土石坝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重土石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土石坝的生态效益,以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土石坝施工的基本知识-页 (一)

土石坝施工的基本知识-页 (一)土石坝是一种常用的水利工程建设构造。
由于它具有成本低、施工便利等特点,在一定的地形环境下能够有效地起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土石坝的基本知识。
一、土石坝的定义土石坝,简称土坝,是指由土石等地质层构成的大坝。
它具有施工简单、边坡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土石坝建设场地不宽阔、土质较好的情况下。
二、土石坝的基本组成土石坝的基本组成包括坝顶、坝体、坝前、坝后。
1.坝顶:水平方向的坝顶是土石坝的上部平面,上面常设引水作用、监测与排水设备。
其距坝底高度为一定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弧度。
2.坝体:坝体是指从坝顶到坝底之间所有填筑材料所构成的大坝。
其总高度由坝顶到坝底的有效存水高度与坝顶以上的自由板块高度之和。
3.坝前:也称为上游侧,是坝体前沿,其面貌应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防渗、防渗漏和稳定的能力。
通常用混凝土面板或者石质表层来做坝前的处理,可以保证坝前的稳定。
4.坝后:也称为下游侧,通常处理方式也与坝前相似,但部分地段可以采用绿化的方式来保证坝后的稳定。
同时,对于坝后的管理与巡查十分重要,以及对于落石、洪水等不安全的情况的预警推进和整改。
三、土石坝施工的基本流程1.确定位置:土石坝施工前需要先确定合适的位置,应选在地形高陡、施工容易、可控水级等因素满足条件的位置。
2.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先进行大坝基盘的开挖和砂石垫层的铺设,以便于基坑水平度和厚度的调整。
3.定型:坝顶定型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在基盘开挖和砂石垫层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坝顶的定形处理。
这一步需要使用机械设备或人工的方式,使得坝顶的轮廓线以及坡度满足设计标准。
4.土石填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石料的填筑、夯实。
这一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多样的步骤,通常采用多种填筑材料,以保证填筑后坝的整体性。
5.固结:经过土石填筑后,需要对填筑材料进行固结。
有的项目采用压缩机器固结,有的则采用水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