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感人故事分享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鼓舞你勇往直前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鼓舞你勇往直前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惊艳的创业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勇气,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启发。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相信这些故事能够鼓舞你们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故事一:从零到一,一代创业者张明是一个普通大学生,他没有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也没有特别出众的才华。
但是正是因为他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他决定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利用学校里的资源,开办了一家小小的餐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把这家小餐馆做大,最终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餐饮企业。
张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就一定会属于你。
故事二:大胆尝试,获得成功刘磊是一位大学生,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制作人。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创业。
他成立了一家音乐制作公司,通过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才华,他成功地为众多歌手制作了一系列火爆的音乐作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刘磊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尝试,成功就在前方等待着你。
故事三:借势创业,抓住机遇李娜是一名大学生,她利用自己所学的IT知识,发现了一种新的商业机会。
她开发了一款具有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并成功地推出市场。
这款应用程序瞬间受到了年轻人的热爱,用户量迅速增长,并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李娜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敏锐地抓住机遇,成功就指日可待。
故事四:团队协作,创造奇迹王涛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他与几位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初创公司。
他们共同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努力实现了公司的腾飞。
通过他们的努力,公司的业务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并成功上市。
王涛的故事告诉我们,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创造奇迹只是时间的问题。
故事五:利用社交媒体,打开市场张军是一位大学生,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与公司进行合作,为他们设计产品。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材料五篇(可供参考)

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材料五篇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材料五篇【篇一】**同学,**年9月考入**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年9月毕业后,**同学与另外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徐州鼎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徐州鼎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波浴房的智能化方案解决工作,他们设计的智能型空气清新机,获得了中国国家专利局认证的专利,成功研发并生产了4款智能化产品,为光波浴房制造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现在公司已与十多家公司的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出口欧美和韩国。
公司的销售模式非常便利,主要以物联网为主,借助互联网的便捷资源推广自己的创新成果。
看似并不困难的创业其实充满了困难、艰辛和委屈,而这个大男孩却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品质,绝不服输的信念,给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学弟学妹们树立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榜样。
爱好科技,为创业打好基础**年9月,**同学考入了**师范大学,选择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进行四年的学习。
而不同于很多被家长包办报考大学和挑选专业的同学,**同学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他自己的意愿,原因正是他对于这个专业十分感兴趣,十分好奇和热爱,想要认真钻研和学习。
**同学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和修理东西,包括把电动汽车改为遥控船,制作火药火箭,制作简易潜艇等等。
也许是他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再加上他对自己手动制作科技小成品浓厚的兴趣,**年,**同学加入了**师范大学的集成创新社。
集成创新社是一个代表**师范大学参加过全国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的社团,是一个特别强调实践性学习和动手制作能力的社团。
**同学在加入社团后表现突出,有许多创新小作品。
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业之路早早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基于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年两年时间里,**同学几乎全部在实验室里度过。
白天他在实验室里不停的钻研自己的设计,晚上甚至直接住在实验室。
同时,他还报名参加了嵌入式培训班,利用课余的暑假和寒假时间去学习。
大学生创业感人故事3篇

大学生创业感人故事3篇该校2012级电信工程专业学生喻亚贤告诉记者:“张秋课业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时间都听我们安排。
外面做美甲,产品质量和服务都不如她这里。
她的生活特别精致,成绩也好,经常给我提供帮助和建议,真心很佩服她。
”刘大睿,是东北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大三的学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哈尔滨时光慢递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打工攒学费到年收入200万元,刘大睿只用了两年时间。
日前,他获得了省青年五四奖章,也是该奖项设立17年来首个在校大学生获奖者。
从干力气活儿起步刘大睿家住云南偏远山区。
2012年他考上东林,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为了筹集学费,刘大睿上过砖厂,装过一整车的砖,还去工地扛过水泥。
大一寒假,刘大睿决定在大学做点什么。
他把在火锅店当服务员的钱和贫困补助攒下来,从云南带了很多玉石饰品回到学校。
他又向室友借了8000元,独自前往中缅边境采购玉石。
每个周末,他带着玉石饰品到中央大街摆地摊,慢慢筹集到资金。
遇危机执著拯救公司但此时,父亲8万元的医疗费令他苦不堪言,更让他备受打击的是,公司又遭遇骗子欺诈,面临失败。
当时,大部分成员离开团队只剩下7个人。
去年5月,公司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一批业务,不管男生、女生整夜熬在公司,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正是这种执著拯救了公司。
明年将业务推向全国刘大睿通过校勤工助学中心雇佣了30人,其中近20人来自于贫困家庭。
公司每月为他们发放共3万元工资,解决了大家的生活费。
下一步,刘大睿计划将公司打造成一个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结合领域的品牌,明年将业务推向全国让公司真正走出校园。
5000元启动金,玩票开出淘宝店去年3月,丁奔带着玩票心态开出第一家卖棉拖的淘宝C店。
而到今年9月,他已经运营管理着三家天猫店。
在不到三个半月的时间里,三家店的营业总额已经近千万元。
开淘宝店,是因为大学好哥们的父母是做棉拖批发生意,可以作为货源提供。
虽然淘宝上卖棉拖的淘宝店已经泛滥,但丁奔一算,合租学校里的小仓库、淘宝押金加部分货款差不多5000元的成本就够了。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让你相信奇迹可行

8个大学生创业故事让你相信奇迹可行在中国的高校中,创业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大学生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个引人注目的创业故事,带给我们无限的启迪和勇气。
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了8个令人振奋的大学生创业故事,相信这些故事会让你相信奇迹可行!第一位主人公是英勇的杨帆。
他是某高校的计算机系学生,对于编程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在大学期间,他创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并研发了一款备受欢迎的APP,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线上购物体验。
杨帆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打破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成功地引领了一股线上购物的潮流。
第二位主人公是勤奋的刘慧。
她在校期间就对美妆行业充满了热情。
为了追寻梦想,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一份优秀的工作机会,创办了自己的美妆品牌。
通过巧妙的产品定位和精心的市场推广,她的品牌迅速风靡了全国,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
刘慧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勇气,我们都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第三位主人公是坚持不懈的王明。
他热爱运动,对健康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
在大学期间,他创办了一家健身中心,并开设了一系列的健身课程。
王明将自己对运动和健康的热情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他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也让更多人享受到了健康的福祉。
第四位主人公是敢于创新的陈海。
他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环保建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大学期间,他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环保建材,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这种建材不仅具有优秀的环保性能,还具备了极高的建筑强度。
陈海的公司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家颇具竞争力的企业。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传统行业,只要有创新的思维,也能够实现非凡的成就。
第五位主人公是乐于奉献的李斌。
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次实践活动,深受到一位老人生活困难的事情触动。
为了帮助老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创办了一家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司。
通过为老人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和关怀,李斌的公司深受老人和家属的喜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家知名的养老机构。
大学生自主创业典范的故事

大学生自主创业典范的故事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
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
那么下面就让店铺为你分享大学生自主创业典范的故事,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自主创业典范的故事一:王莹莹:95后女孩创业爱上萤火虫树林、星空、萤火虫……都市人群对遥远乡村生活的记忆,总是那么浪漫和唯美。
忽闪忽闪的萤火虫在城市中更是难得一见,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在十堰,湖北医药学院一群90后学生,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情感载体,利用专业所长,将萤火虫孵培这一科研项目运用到了商业领域。
95后女孩爱上萤火虫卵冻技术获得专利95后女孩王莹莹是十堰人,圆脸、长发、语速平缓,第一面给记者的印象十分沉稳。
在她的QQ空间里,70%以上内容都在记载萤火虫的培育过程。
透过显微镜拍摄的萤火虫,从虫卵到幼虫,再到成虫,不同的阶段呈现粉色、紫色、橙色等,美丽得像一幅幅抽象画。
现在还在上大二的她,是湖北医药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
在指导老师陈绚丽的带领下,渐渐接触到萤火虫培育技术。
一开始,她对这些小虫子很恐惧,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王莹莹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萤火虫主要吃螺蛳、蜗牛、贝类等,位于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城市里没有萤火虫是因为空气、光电、声音等污染,让它们没有生存空间。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从虫卵到成虫整个生命周期为一年,而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短短五六天。
成年雄虫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利用发光讯号招徕雌虫,雌虫也以发光形式回应,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大自然闪烁的光影美景。
众所周知,萤火虫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
然而,去年底,王莹莹所在的医药学院出名了,原因就是他们实验室研发出了萤火虫卵冻技术,实现了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萤火虫。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科普为主商业为辅闪闪亮光带来财富“除了卵冻技术,我们还可以人工培育,在室内繁育萤火虫。
另外,可以生态复育,就是在萤火虫稀少或消失的区域引入适宜品种,复育成生态景观地。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10个_励志故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10个大学生就业状况不是很,所以许多大学生都选择创业来实现就业。
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篇1:陈欧聚美优品的CEO陈鸥也是一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他的大学生创业经历要追溯到他的上一个创业项目GG游戏平台。
陈鸥16岁的时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在大四的时候陈鸥决定在游戏领域创业,凭着有限的资源做出了后来影响力巨大的GG游戏平台。
作为当时没有任何资源的大学生创业者,那时的创业经历是非常艰苦的,据陈鸥回忆,那时候他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鱼丸面,最后吃得都有些“脑残”了。
后来,陈鸥出售GG平台,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收益,也为自己后来的创业道路做了极好的铺垫。
而他创造的GG游戏平台,仍然是现在东亚地区最受欢迎的游戏平台之一,全球拥有超过2400万用户。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篇2:郭敬明郭敬明,这个伴随着80后长的的名字,如今他的小说也影响着90后,并开始被00后所喜爱,我们在这里不评判小四的文学水平,导演水平,以及身高,单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看,他是极其成功的。
郭敬明大学时期便开始创业,虽然他常年霸占着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但是他在商业上的成功甚至让他的作家身份也黯然失色。
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个瘦弱的男人只会玩弄一些小女生喜欢的华而不实的文字,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了,郭敬明绝对有着惊人的商业嗅觉。
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而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而且,以今天各个期刊杂志纷纷转型产业链服务来看,郭敬明早在20xx年就察觉了这一点,从那时起他就为刊物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迷藏》,推出小说主题的写真集,拍摄《梦里花落知多少》偶像剧,在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属于自己受众的文化消费产业链,开始深耕产业布局。
8个大学生创业梦的励志故事

8个大学生创业梦的励志故事8个大学生创业梦的励志故事创业是一辈子的过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过程,所以任何在大学时候注重班内名次的人都是很少有出息的。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就让店铺给您介绍吧,希望您能满意。
2月6日,是元宵节。
记者来到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
“小王他们几个过节都没闲着,正在山上忙活哩!我带你们去看看!”早就听说赤水村有个大学生创业基地,记者慕名而来,赤水村党支部书记何爱国热情地给记者带路。
在省道315线上行走不到500米,拐进一条蜿蜒盘旋的水泥路,上一个坡,便到达了目的地。
细雨霏霏,一片紫色页岩山地上,几个忙碌的身影正在挥锄培土。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现在已经栽种上了成排的果树苗,有杨梅、枇杷、金橘、沙田柚等。
何爱国说,2008年,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王钰岚提出一个构想:将村内连片的300余亩紫色页岩荒山租下来,规划投资400余万元,兴建大学生创业基地。
这个创业梦想得到了欧兰兰、凌鹰、蒋艳、贺亚运、朱铁刚、欧圆圆、何鸿宇等7名大学生的积极响应。
8个人东拼西凑了20万元资金,创业计划正式启动。
原本在广东打工的欧兰兰,把打工所挣的2万元存款也全部投了进来。
见到记者来访,正在干活的`王钰岚、凌鹰、欧兰兰等人停下手中的活,迎上前来和记者打招呼。
欧兰兰告诉记者:“这片荒山是2010年冬天和去年新春开垦过来的。
去年底,我们又及时与县内外苗木基地联系,选购了沙田柚、脐橙等果树苗5000余株,自己动手栽种。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8名大学生吃了不少苦头。
果林刚建起来时,因为资金问题,山上没有修建饮水设施。
没水浇灌,刚种下的果苗肯定活不了,怎么办?8个人与聘请的十余名村民一道,一趟趟地从山下的水塘挑水上山。
一天下来,个个腰酸背疼,肩膀上勒出一道道深深的扁担印子。
尽管充满艰辛,但在8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创业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王钰岚告诉记者:“县委书记肖顺生多次来我们基地调研,帮助解决难题。
县有关部门对我们的创业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更坚定了我们创业的信心。
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3篇

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3篇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3篇1:大学生卖菜打造农业观光园销售额超200万从不懂农业的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拥有超过200亩的农业观光园,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农业品牌公司。
这个由5位大学生创业打造起来的农业品牌“东方锄禾〞,靠着团队的才干和坚持,将事业越做越大。
摆摊卖菜了解市场需求1985年出生的吴书柱和1986年出生的龙运海都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学生,一个学市场营销,一个学电子商务。
2022年,来自农村的吴书柱毕业后想要自己创业,他率先开始关注璧山。
为了了解市场需求、积累农业知识,他们在农贸市场门口摆摊卖过十多天的菜。
发现市民对平安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却苦于无处购置,而绝大多数农民似乎还没看到这一市场需求。
于是,他俩决定创办农业公司,教农民种好卖的菜,帮农民卖菜。
四处推销翻开蔬菜销路在璧山农委的帮助下,2022年8月19日他们正式成立了公司。
有29家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了合作。
然而,卖菜挣的钱少之又少,龙运海又想出新招——大批量的收购农产品,销售给各餐馆和食堂。
不过,对于没有任何人脉积累和关系网络的大学生而言,销售过程异常艰难。
龙运海说,因为他们的菜从璧山运过来,比当地的菜廉价,遭到当地菜贩子不满,但他们没有放弃。
媒体帮助赢来创业转机2022年,受天气影响,蔬菜价格一降再降,龙运海收来的农作物以低于本钱价还卖不出去,几乎把他逼到了绝境。
无奈之下,龙运海想到了求助媒体,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们的蔬菜不仅卖了出去,而且还和大学城几所高校的食堂有了长期的合作。
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龙运海通过流转农民土地,开办“东方锄禾〞观光农业园。
今年春,龙运海将璧山城郊流转的200多亩土地打造成草莓等蔬果种植园,教授农民养殖生态猪、土鸡等家禽。
现在,龙运海的生猪已经订出去50多头,销售土鸡一万多只,种植的绿色蔬菜销量较好。
下一步,龙运海还方案把直营超市开进社区,让市民享受从田间直接到餐桌的绿色农作物供给效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业感人故事分享
求职不顺她找到商机
前不久,洛阳一家美食机构举办洛阳最好吃的美食的评选,经过众多吃货投票,霸道烤脑花成为洛阳“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
店老板焦昱纬自己也没想到,读了研究生,会从事这一行业,原计划准备毕业后从事广告工作的她,现在打算将烤脑花一直做下去。
如今,每天晚上8点到11点,她都会和男朋友赵思一起在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南街酒吧外的一个5平方米的小摊卖烤脑花。
2008年,焦昱纬考入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她考上本校的研究生。
7年的重庆生活,让她习惯了麻辣味道。
烤脑花是她的最爱,她称,每隔两三天都要吃一次烤脑花。
2014年5月末,学校课程结束,焦昱纬回到洛阳找工作,不过并不顺利。
焦昱纬说,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心里烦躁,就想吃一口烤脑花来消愁,但是她走遍洛阳却没有发现一家烤脑花店。
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洛阳找脑花店的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由怒到到喜,“开始在洛阳找了半个小时没发现一家,觉得很不爽,可是当把洛阳快找遍还没发现一家时,我心情就变得高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于是,她有了在洛阳开烤脑花店的想法。
偷学技术蹭场地摆摊
半月后,她又回到重庆,准备找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拜师学艺,不过却吃到了闭门羹。
“烧烤店老板告诉我烤脑花的技术属于商业机密,不外传。
”
拜师不成,只有靠自己去摸索。
于是焦昱纬每天都要去点一份烤脑花,偷偷观察烤脑花的流程。
“脑花烤之前包在锡箔纸里,看不到里面,我就借口看脑花是否新鲜,打开看里面有什么配料。
”观察了半月后,焦昱纬回到了洛阳开始做烤脑花,不过烤出来的脑花味道总有一股腥味。
“开始以为是脑花不新鲜,后来换了几次还是
有腥味,最后问了一位厨师才知道,原来脑花在烤之前要将上面的
血丝剔除,否则就会有腥味。
”解决了这一难题,烤脑花的味道开
始变得正宗起来,于是摆摊卖烤脑花被纳入日程。
焦昱纬称,她的摆摊启动资金,只有研二时做兼职挣的6000元钱,她将目光放在了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旁的酒吧一条街,因为
那里晚上有很多年轻人去消费,而且年轻人爱尝鲜,能够接受麻辣
味道的烤脑花。
为了节省资金,焦昱纬不停地找可以让她免费摆摊的酒吧。
焦昱纬回忆说,“我告诉他们如果让我在酒吧外摆摊,我的烤脑花一定
可以为酒吧带来一些客流量。
”最终,她找到了一家酒吧。
“现在,我平时每天能卖50份脑花,节假日会卖60份,一份烤脑花卖15元,一天的营业额在800元左右。
”焦昱纬介绍。
“说不失落是假的”
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蔡敏表示,虽然焦昱纬没有选择本专业的工作,但是她的烤脑花店实际上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另外
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选择摊煎饼、煮米粉、卖肉夹馍等小吃创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理解和支持。
话虽如此,但看到一起将要研究生毕业的其他同学,找到体面工作,而自己却摆摊挣钱,心里会不会有落差?“说不失落是假的,有
时候也曾羡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学,毕竟读了十几年书,一份好工作
才是最好的回报。
”焦昱纬说,一开始她都不好意思给亲戚说在烤
脑花,怕亲戚嫌她没本事。
“摆摊卖烤脑花虽然看似与读书多少无关,但是书多读一些还是有好处。
”她称,广告营销知识和经营息息相关,毕业后她将联系
一些电商,在洛阳团购销售烤脑花。
见到焦喜春时,他正蹲在一台设备旁聚精会神地查看电路图纸。
之后,焦喜春辞掉工作,回到长沙,进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培训大学生的“回炉”班。
“大学与技校相比,学的东西不一样。
在大学里学得比较轻松,在技校里,反而像高三学生一样忙。
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开始
上第一堂课,上午4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没课就上晚自习。
”
“我当时不敢说,害怕家人不理解。
一个大学生,怎能辞掉工作去上技校,那这4年大学不是白念了吗?”谈及当初“先斩后奏”,
焦喜春说,辞掉工作回长沙,跟家人说的是来找工作,而不是上学。
“其实当时心里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不能说技校比大
学好,只能说是技校比大学更适合我。
”
不久前,上海大众集团举行公司职工技能竞赛,焦喜春代表长沙分公司参加竞赛,在“名技”如云的技能比武中拔得头筹,获得
“维修电工第一名”。
此时,焦喜春正式入职上海大众不到半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技能比武在一些人看来,只是毫末之技,然而却需顶上功夫。
2014年8月初开始,焦喜春每天训练10多个
小时,几乎所有时间都和设备泡在一起。
为了练接线,焦喜春买了
成圈的电线,50根线一把抓到手,一刀全部剪开后,跟洗牌一样一
把展开,5分钟内撒芝麻似的全部插到接口上。
“要成为一名精品蓝领,不仅要学会同机器打交道,还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修养。
”谈起未来的打算,焦喜春说,
希望更加完善自己,发挥好自己的文凭和技术优势,成为一名兼具
硬技能和软实力的工程师。
"篆刻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东西,记得当时自己想一门子心思学习
更专业的篆刻技术,所以要求家人能帮忙找老师给我辅导,但没有
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心情很低落,"肖治鹏说。
在高中时,肖治鹏遇上了第一位"引路"人--杨克栋老师。
这样,肖治鹏的艺术之路迎来了大转机,短短几年时间里,连续获得了不
少荣誉。
"自己的努力终有收获,当时不少旁人投来赞许的眼光,可
是家人还是不太支持我'玩弄'篆刻,但我知道选择走自己喜欢的路
才有意义"肖治鹏笑着说。
2008年,肖治鹏考上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习环境艺术
设计专业课程。
大学期间,他利用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创作,且积极
参加各种书画篆刻方面的比赛。
至2009年4月,肖治鹏被授予"中
国当代资深书画家"的称号,同年5月,他的作品在"第五届'欧阳询
'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在"中国首届'八大山人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获篆刻一等奖。
6月他的作品又在"第五届'华夏杯'全国青少
年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
一直以来,肖治鹏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贝壳的内壁是可以作画的,且更富有的艺术价值。
于是,他开
始尝试在贝壳上作画。
刚开始,他用钢笔、签字笔、大头笔为工具作画,但发现在这些颜料在贝壳上的效果不佳,用手轻轻一抹就变得模糊。
后来他把工
具改选为油性笔,出乎意料的是,油性笔的作画,质感光滑且不掉色,像陶瓷里面的花纹一样。
贝壳作画初有成效后,肖治鹏又开始向高难度挑战,后来选用了生蚝壳、螃蟹壳等材料作画,同样也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正如古代名人张衡所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同年龄人眼里,肖治鹏就是爱拼、肯干、聪明的人。
他除了擅长于篆刻、贝壳
作画外,长卷钢笔画也是特长之一。
在近期,肖治鹏创作了三幅钢笔画得意之作:《世界现代建筑》、《美丽湛江》、《美丽廉江》。
目前,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受
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认可。
据悉,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主要是呈现了赤坎区和开发区的特色建筑物,其规格为长1000厘米,宽10厘米,由6本宣纸册页
拼接而成,折叠后看似一本《新华字典》。
创作这幅《美丽湛江》
长卷钢笔画是从去年12月开始,创作时长为1周。
"我是一个不断
追梦的人。
未来我会努力钻研带有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
我会在篆
刻的艺术海洋里不断翱翔。
立足湛江,开创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
创作出更多匪夷所思的艺术作品。
"肖治鹏说。
看过大学生创业感人故事分享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