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流率的测量与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实习报告一:河流流量测量与分析

实习报告一:河流流量测量与分析

实习报告一:河流流量测量与分析
一、引言
在本次实习中,我参与了河流流量的测量与分析工作。

实习地点位于我校附近的一条河流,目的是通过实地测量了解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降雨量的关系。

二、实习过程
在实习开始前,我详细学习了河流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随后,我跟随导师前往测量点,进行实地测量。

我们使用了流速仪和测深杆等测量工具,对河流的流速和深度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了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我遇到了流速过快导致测量困难的问题,但通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最终成功完成了测量任务。

三、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阶段,我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使用Excel软件绘制了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图。

通过图表分析,我发现河流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降雨量增加时,河流流量也相应增加。

此外,我还分析了流量变化的季节性规律,发现夏季流量普遍较大,而冬季流量较小。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河流流量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了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的技能。

同时,我也发现了流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这对于河流管理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测量设备的精度不够高、测量过程中易受干扰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未来可以引进更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五、结论
本次实习让我对河流流量测量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不仅掌握了相关技能和方法,还发现了流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参考文献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青岛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田间实验研究

青岛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田间实验研究

◆ 其中,h表示施加在土壤表面的张力,将公式1-( 2)加到公式1-(1)得: 4 Q(h1 ) r 2 K sat exp( h1 )[1 ] ◆ 1-(3) r 4 ◆ 1-(4) Q(h2 ) r 2 K sat exp( h2 )[1 ] r ◆ 由式2-(3)和式2-(4)可以得出: ln Q ( h ) / Q ( h ) ◆ 1-(5) h h ◆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5.0 cm和15.0 cm两个张力, 将求出后,带入公式1-(3),即可得出Ksat: Q(h ) K ◆ 1-(6) 4
3
选用圆盘渗透仪的原因
4
圆盘渗透仪由3部分组成:负压管(bubble tower)、圆盘(disc)、 储水管(water reservoir)
圆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保和导水率的原理
◆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计算采用Wood于1968年提出半径为R的 土壤上稳态入渗速率的计算公式: ◆ Q r 2 K (h) 1 4 1-(1) r
◆ 式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的水分体积(cm3﹒h-1) ,为与土壤结构和毛管吸力有关的因子(cm-1),K(h)表 示导水率(cm﹒h-1),r表示储水管内径(cm),本实验 中r=2.35 cm。 ◆ 导水率K (h)由Gardner公式表示: ◆ K (h) K sat exp( h) 1-(2)
2 1 2 1
1
sat
r 2 exp( h1 ) 1

r
圆盘式渗透仪测定土壤饱和倒水率的步骤
◆ 选定测定点,除去表层土壤的植被和石头等杂物,使其露出地表不超 过2.0 mm,将地表整平,测定点的半径要大于10.0 cm; ◆ 将一直径为 20.0 cm 高约 3.0 mm 左右的钢环放置于测定点上并压 紧, 环 内铺满过 0.25 mm筛的河砂或石英砂。 用钢尺将其刮平并 小心将钢环取出; ◆ 由进气管向负压管内注入适量水,由注射器连接胶管调节水柱高度, 水柱高度的确定是从进气管末端到水面之间距离确定; ◆ 将仪器放于一盛水的水盆内,打开储水管阀门, 用嘴吸使储水管内 充满水,充满后关闭阀门; ◆ 将仪器小心的放在测量点上,使其与砂面紧密接触,并记录储水管内 水面初始高度H0; ◆ 开始测定后,入渗初期应该尽量增加读数,开始30 s记一次数,10次 左右后1 min读一次数,入渗速度变慢后5 min读一次数,直至稳定, 具体的读数间隔与读数个数根据具体的土壤入渗状况决定。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荣东东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4期[摘要]为了提高城市信号交叉口车辆运行效率,本文分析了直行车道饱和流率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针对车道宽度、车道位置、车道交通组成、进口道坡度和右转车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对车道饱和流率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修正系数。

中图分类号:TP202+.4 文献标识码:TP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581―010.引言饱和流率是指在一次的绿灯时间内,某进口道或冲突点上连续车队能通过停车线或冲突点的最大流率。

饱和流率是信号交叉口信号配时中最基本的交通参数,反映了信号交叉口车流的运行状况。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都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的计算方法,例如美国的HCM(Highway Capacity Manual)2000、澳大利亚的“Traffic Signals:Capacity and Timing Analysis”、加拿大的“Canadian Capacity Guide Signalized Intersection”等。

在我国,计算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HCM 推荐饱和流率法、停车线法以及冲突点法。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规划设计和交通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交通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上述方法已经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急需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饱和流率计算方法,所以,开展城市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研究,对合理进行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提高交通管理科学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1.饱和流率影响因素1.1相关概念饱和流率:在现行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指定的进口道或车道组能通过交叉口的最大流率(假定进口道或车道组有100% 的实际时间作为有效绿灯时间)。

1.2 影响因素影响饱和流率的因素很多,除车辆本身的性能对其有影响外,如在不考虑对向车流的影响时,车道位置、大车率、车辆不同转向比例、转弯半径、进口道坡度、车道宽度、车道数及不同车道功能划分等因素对饱和流率均有影响;在考虑对向车流的影响时,除上述因素外,同向车流的饱和度、对向车流比例及交叉口中可停放左转车的数量等因素对饱和流率也有很大影响。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确定方法研究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确定方法研究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确定方法研究程建梅摘要:饱和流率作为交叉口通行能力和信号配时的基础参数,在交通管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应尽量采用实测数据,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因此,文章开展城市平面交叉口饱和流率研究,从城市道路交叉口类型、车道功能划分及有无干扰等方面选择典型的信号控制交叉口,采用不同的方法测算车道饱和流率,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更贴近于实测的估算方法,为城市其它同类型车道估算饱和流率提供参考,为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管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交通工程;饱和流率;车头时距;异常数据Keywords:trafficengineering;saturatedflowrate;headway;abnormaldata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城市道路资源越来越少,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应当对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与道路通行能力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而作为城市道路重要组成部分的交叉口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信号配时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飽和流率是信号配时的重要参数,是确定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基础[1],因此饱和流率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应当尽量采用实测数据,暂不说交叉口各车道车辆排队长度是否满足测量条件,倘若对每个交叉口均采用实测法来测算饱和流率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耗时耗力。

饱和流率随着城市天气、地形、驾驶员的行为习惯不同,每个城市是不一样的。

本文探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饱和流率的确定方法,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类型、车道功能划分、有无干扰等情况选择代表性交叉口[2],分别运用实测法、基本饱和流率法、修正系数法测算车道饱和流率,并对三种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一种准确、高效的城市平面交叉口饱和流率测算方法,较为简便的测算出平面交叉口的饱和流率。

并将此种算法加以推广,为城市的同类型车道饱和流率测算提供依据,为其它各大城市找到适合本城市饱和流率测算提供思路和方法。

饱和流率的测量与分析课件

饱和流率的测量与分析课件

化学反应过程
要点一
总结词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饱和流率是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 的重要因素。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传递和扩散速率对反应结果具有 显著影响。饱和流率作为物质传递的重要参数,通过对其 测量和分析,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产物质量。在工 业生产中,了解和控制饱和流率对于实现高效、稳定的化 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中,饱和流率也是重要的研究参数之一。
热力系统
总结词
在热力系统中,饱和流率是衡量热能传 递和转换效率的重要参数。
VS
详细描述
在热力循环过程中,饱和流率反映了工质 在特定压力和温度下的热能转换能力。通 过测量和分析饱和流率,可以评估热力系 统的性能和效率,进而优化系统设计,提 高热能利用率。在核能发电、燃气轮机等 复杂热力系统中,饱和流率的准确测量对 于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饱和流率在流体动力学中的重要性
总结词
饱和流率在流体动力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评估流体输送效率、系统设计及优化、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重要参数。
详细描述
在流体输送过程中,了解和掌握饱和流率对于评估输送效率、预测流体流动状态、优化系统设计以及降低能源消 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饱和流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流体输送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绿色测量技术
低能耗技术
采用低能耗的测量设备和传感器,降低测量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环保材料
使用环保材料制造测量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测量设备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
2023
REPORTING

饱和交叉口流量调查分析

饱和交叉口流量调查分析

xxx—xxxx信号交叉口饱和流量调查分组编号:组长姓名:目录一.调查内容及目的二.调查地点三.调查时段四.人员组织五.抽样情况六.调查方法七.数据处理分析八.实习心得一.调查内容及目的测量xxxx与xxxx的信号交叉口的交通饱和流量即在一次绿灯时间内进到口或冲突点上连续车队能通过停车线或冲突点的最大流量,研究次值对交通控制设计的作用。

二.调查地点xxxx与xxxx信号交叉口(观测人员于天桥上)三.调查时段2017年5月5日周一7:00-8:00四.人员组织五.抽样情况调查时间为一小时,样本量约60个周期六.调查方法调查第三直行车道绿灯期间连续车流通过停车线的最大流量。

一小组主要由两人观测一条车道,一人观测,一人记录数据。

每周期分为三个时间间隔,10s,第二间隔为10s以后余下的绿灯时间,第三个间隔为黄灯时间。

记录绿灯和黄灯期间各时间间隔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数。

例如:某方向直行绿灯35s,黄灯3s,则分为第一间隔为10s,第二间隔为25s,第三间隔3s。

当绿灯开启,观测人报出时间间隔,至一个绿灯周期结束,记录人实时记录各时间间隔内通过该车道停车线的车辆数及车型。

计算饱和流量时除掉第一和最后间隔的车辆数与时间。

计算时扣除第一个绿灯周期以及最后一个绿灯周期。

图一观测车道及观测点布置七.数据处理分析xxxx——xxxx信号交叉口饱和流量调查表日期:2017年5月5日天气:晴地点:西进口第二直行道记录员:数据处理:饱和流率=中间饱和车辆数/(饱和时间-6*饱和时间周期数)第二直行道饱和流率=520.5/(1370-10*19)=0.441辆/s饱和流量 S=3600*直行饱和流率第二直行道饱和流量=0.441*3600=1588辆/h评价结论:xxxx与xxxx交叉口早上7:00-8:00时段车流量巨大,车辆种数较多,给予观测一定的难度,对于这次测量,我们不难发现,饱和流量十分大,饱和流率也相对较大,在一个绿灯周期内的驶过车辆繁多,几乎没有中断,可见这条路的在交通枢纽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经常出现车辆任意不按车道划分行车和并道现象严重给观测带来一定的难度。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信号交叉口饱和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E 为车辆 类 型 i 的折 算 系数 。 2 . 4进口坡度的影响 为研 究进 口道 坡度 对饱 和流 量 的影响 , 对 饱和 流量作 转 弯车辆 影 响的 校
正 ,表达 式为 :
1 气 , ,
饱和流率 : 在现行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 , 指定的进 口道或车道组能通过
交 叉 口的最 大 流率 ( 假 定进 口道 或 车道组 有 1 0 0 % 的实 际 时间作 为有 效 绿灯
的有效
不 同类型 的车 辆对 道路 时 间 、空间 资源 的 占用 是 不 同的. 因此 ,不 同 的交 通组 成条 件下 下 , 车 道 的饱和 流率 是不 一样 的.这 里我 们提 出 了交通 组 成修 正 系数

式中:
占的 比例 ;
, - 1 ) 为车辆类型修正系数 ;P 为交通流中车辆类型为i 的车辆所
2 . 5右 转车 的影 响
影 响饱 和 流率 的 因素很 多 , 除 车辆 本身 的性 能对 其有 影 响外 , 如在 不考 虑 对 向车 流的影 响 时 ,车道位 置 、大 车率 、车 辆不 同转 向 比例 、转 弯半径 、 进 口道坡度 、 车 道宽度 、 车 道数 及不 同车 道功 能划 分等 因 素对饱 和 流率 均有 影 响 ;在 考虑 对 向车 流的影 响 时 ,除上 述 因素外 ,同 向车流 的饱 和度 、对 向
O . 引 言 饱和 流率 是指 在一 次 的绿灯 时 间 内 , 某进 口道 或 冲突点 上 连续 车 队能通 过 停 车线 或 冲突点 的最 大流 率 。 饱 和流率 是信 号交 叉 口信 号配 时中最 基本 的
再把 S 同车道宽度 ( 一面 )回归,求其相关关系 ,面是所有观测车

饱和流率的测量与分析课件

饱和流率的测量与分析课件
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
深入研究多物理场耦合效应,建立更为精确的数学模型,以描述饱和流率的变化规律。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深入研究。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建立
研究实时监测技术和反馈控制策略,以提高饱和流率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这涉及到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策略研究
在能源生产和化工过程中,准确测量饱和流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化工流程
在化工流程中,饱和流率用于描述流体在管道或设备中的流动状态,对于流程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工业
在石油工业中,饱和流率是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中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估油藏的开采潜力和制定采油策略。
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饱和流率是水库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估水库的泄洪能力和洪水控制能力。
饱和流率的大小受到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流体的物性以及流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在油藏工程中,饱和流率是评估油藏开采潜力和制定开采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采油工程中,了解和预测饱和流率的变化有助于优化采油工艺和增产措施的实施。
在水文学中,饱和流率可用于研究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进行水资源评价。
02
CHAPTER
饱和流率的测量与分析课件
目录
饱和流率的基本概念饱和流率的测量方法饱和流率的影响因素饱和流率的分析与优化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CHAPTER
饱和流率的基本概念
饱和流率是指在给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能够达到的最大的流动速率。
饱和流率是衡量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能力的重要参数,对于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水文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流程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 注意 事项
从第5辆车开始计算h0。(把头 4 辆 车头时距中大于h0的部分之和计作为 绿灯信号时段的启动损失时间。)
记录表中连续车队有不同车型时, 需要进行车型换算,见表3-4-1;
根据第5辆车车头到达停车线的时刻计算 车队的饱和车头时距,从而求出饱和流率 S。
3.计算操作
•Example
以记录表中第一周期的记录为例,绿灯时段内,连续有13
h1
h2
h3 h4
h0
3.饱和车头时距的确定(2)
01
前n辆车的车头时距: hi h0 ti , (i 1, 2, 3…n)
ti 表示第i辆车由于启动反应和加速效应而多占用的
绿灯时间,故又称为第i辆车的启动损失时间。 前n量车的启动损失时间之和 l1定义为绿灯信号时段 的前损失时间(启动损失时间)。
n
l1 ti,(i 1, 2, 3…n) i 1
4.饱和流率的确定
02
根据实测经验,通常取n=4,即前4辆车的车头时距
是不稳定的,从第5辆车到绿灯时段内连续通行的末
车(第 l辆车)车头到达停止线时刻计算车队的平均
车头时距,作为h0。即:
h0

hl l
h5 5
hl:第l个车头时距。
环境条件
因此,在交叉口信号配时中,应尽量实测,
无法取得实测数据时,才采用估算法。
23 理论(How)
饱和流率 测量方法
饱和车头 时距确定
车头时距的观测
1.测量方法
车道饱和流率由测得的饱和车头时距(Saturation0
S:车道饱和流率,辆/小时; h0:饱和车头时距,秒。
按周期 统计
1
分车型 统计
3
2.观测方法
观测时间:选一小时中的高峰15分钟。 2 两人观测一条车道,一人观察,一人记录。
1. 观察员
向记录员报告车型及车 头到达停止线的时刻, 如:“小3.5”、“小 6.5”……
2. 记录员
将观测员报告的车 型与其车头到达停 车线时刻记入记录 表。
3.计算注意点
内容小结
1. 为什么要测算S 2.测算S的理论分析 3.测算S的流程实例
思考:什么情况无法测算S 查阅:如何进行估算S 实践:典型交叉口S测算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观看!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车型折算
然后根据 S 3600 / h0 求出饱和流率S。
3 实例(How)
前期 准备
调查数据 表的设计 (补充)
中期 调查
车头时距 观测方法 (补充)
后期 计算
饱和流率 计算关键
1.数据记录表的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附录C 饱和流率(附起动损失时间)现场观测方法
明确 标示 各项指标
2.车头时距的观测(1)
车头时距:当交叉口绿灯启亮时,同一车道上行驶 的车辆队列中,两连续车辆车头到达停止线的时间 间隔(时间差)。
2.车头时距的观测(2)
停止线
h .1 绿灯启亮时刻至第二辆车头到达停止线所经历的时间,s; h .2 第二辆车头至第三辆车头到达停止线所经历的时间,s;…… h .i 第i辆车头至第i+1辆车头到达停止线所经历的时间,s;
饱和流率的计算方法
1.饱和流率的概念
车道饱和流率是一条进口车道在一次连续的绿
灯时间内,能够连续通过停止线的折算为小轿车的
1
2
3
最大车辆数,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辆/绿灯小时
/车道” 。
2.饱和流率的重要性
信号 配时 计算 流程
3.饱和流率的计算方法
饱和流率影响因素
道路条件 交通条件 渠化条件
信号条件
辆车到达停止线。第11辆车为中型车,其它为小型车。其
中第5辆车车头到达停止线的时刻为第14.3s,第13辆车车
头到达停止线的时刻是第34.7s,则这一车队的饱和车头时
距:
34.7 14.3
h0 12 5 11.5 2.3s
车型折算
则车道饱和流率s= 3600 1565 pcu / h / lane 2.3
饱和流率(S)——
饱和流率的测量与分析
内容简介
背景(why)
饱和流率的概念; 饱和流率的重要 性; 饱和流率的计算 方法;
理论(How)
测量方法; 车头时距的观测; 饱和车头时距的 确定;
实例(How)
记录表设计; 观测方法; 计算注意事项;
13 背景(Why)
饱和流率的概念
饱和流率的重要性
3.饱和车头时距的确定(1)
车头 时距 特点 分析
绿灯启亮,第一辆车驾驶员对此作出反应,启动并加速驶离
车道,h1占用较多的绿灯时间。 第二辆车通过停止线时,其车速高于第一辆, 但h2仍然比较 长,但小于h1。 如此下去,后续车头时距依次减小。当观测了n辆车后,后续
车队匀速行驶(理想条件下),并保持稳定的车头时距h0, 将 h0称为饱和车头时距。(实际中取后续车队平均车头时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