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重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3《重力》

教案:7.3《重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7章第3节《重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其中 G 为重力,m 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
5. 重力的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作用点和大小,能运用重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方向、作用点和大小。
难点:重力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重物、细线、地球仪。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演示地球引力作用的现象,如地球吸引物体、物体自由下落等。
(2)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出重力的概念。
2. 重力的概念:(1)讲解重力的定义: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强调重力是一种基本的自然力。
3. 重力的方向:(1)讲解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演示实验:用地球仪和重物进行实验,验证重力的方向。
4. 重力的作用点:(1)讲解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2)演示实验:用细线悬挂物体,找到重心的位置。
5. 重力的大小:(1)讲解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mg,其中 G 为重力,m 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
《重力》力PPT优秀课件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重力G(N)
1
3
4
物理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3重力)
六、练习
8.如图所示,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请你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
G
物理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3重力)
六、练习
9. 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地面 附近同一物体所受引力的1。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宇航员登陆月球。(g取10N/kg) (1)该宇航员从地球到达月6球后质量__不__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理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3重力)
六、练习
2.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 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D )
A 物理PPT课件
B
C
D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3重力)
六、练习
3. 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天空中飞翔的小鸟不受重力的作用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 C. 地球表面附近某一位置的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D. 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N
物理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3重力)
六、练习
6.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 使其受到重力。 (1)如图,能正确表示重力方向为“竖直 向下”的有___乙__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A.甲 B.乙 C.丙 (2)甲的质量为50kg,则甲受到的重力为 ___5_0__N(g = 10N/kg)。
五、重力的作用点
注意: 1.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2.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 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3.重心的高度影响物体的稳定程度,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习题(有答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习题(有答案)8.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识梳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
有力存在,必有_______物体与______物体,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________和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要准确地描述一个力,必须同时描述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用力的_________来表示力。
4.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________的改变和__________的改变。
基础知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
下列相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 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B.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D.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下列运动场景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6.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
重力

1.认识重力定 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说 明:重力是力的一种,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用符号G 表示.注 意: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的物体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的重力与在地面静止时是相等的.测量:重力的大小通常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重量不是指重力,而是指质量。
2.重力的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1)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 式:G =mg ,式中G 表示重力,m 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重力的单位是N ,质量的单位是kg ,比值g 的单位是 N/kg.g 的物理含义意义:g =9.8 N/kg ,指质量为_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__N . 公式变形:若已知物体的重力求质量时,公式可以变形为m =G g.注 意:①在精确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g 可以取10 N/kg ;②在理解重力与质量的联系时,我们不能说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这里颠倒了二者的因果关系.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器 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过 程: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的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分 析: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当质量成倍增加时,重力也成倍增加,它们的比值不变. 结 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应 用: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铅垂线,可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注 意:“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指向地心的方向),而“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这个面不一定是水平面.如果这个面是斜面(如图所示),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垂直向下”.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概 念: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就好像它集中作用在物体的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说 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形状不规则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可以用悬挂法找到它的重心注 意: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无关. 3.重力的由来万有引力: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产生原因: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处于什么状态,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物体的重力就是因为这个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只有一个那就是地球,而受力物体是地球表面的所有物体 (2)基础训练1.下列现象与重力无关的是(D) A .吊灯把悬线拉紧 B .台灯压着桌面C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D .投出去的手榴弹继续向前飞行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苹果只有下落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 .上升的物体不受重力D .从斜面上下滑的物体不受重力3.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 N ,它的质量大约是(B) A .4 kg B .3 kgC .2 kg D .1 kg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B)5.在如图所示的实物中,重力最接近2 N 的是(B)A .牛顿本人B .一个苹果C .一颗苹果树D .一片苹果树叶6.(宜宾中考)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所受重力,由图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为2.4N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7.为了寻找反物质或暗物质,中、俄、美等十几个国家联合研制并于1998年用航天飞机发射了“α-磁谱仪”,其核心是我国研制的永磁体,其质量达2 t ,在地面重约2×104N.(g 取10 N/kg)能力提升 8.2016年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此后有宇航员长时间驻留太空,宇航员在完全失重的空间站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C) A .举哑铃B .在跑步机上跑步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 .做引体向上9.小迎生日时,妈妈做了她最爱吃的可乐鸡翅.小迎发现妈妈买的可乐瓶上标有“净含量:2.5升”的字样.则瓶中可乐的重力最接近于(D)A .2.5 kgB .25 kgC .2.5 ND .25 N10.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120 kg 的宇航员,在月球上(C)A .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的质量为地球表面附近的16B .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的质量为地球表面附近的6倍C .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受到的引力约为200 ND .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受到的引力约为1 200 N11.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2,则甲和乙的重力之比是3∶2,若甲物体的质量为240 kg ,则乙物体所受的重力是1__600N.(g 取10 N/kg)12.蚂蚁是众所周知的“大力士”,据科学估算,蚂蚁可以举起其体重百倍和拖动其体重千倍的重物.一只蚂蚁的质量约0.1g ,它可以举起的物体重量为0.1N.13.(湖州中考)如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千克的中学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191.25牛,质量是50千克.14.在生活中,我们搬起物体就是克服它的重力;搬起一块大石头要比搬起一块小石头费力得多,由此小军猜想: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重力可能越大.他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1)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天平、弹簧测力计;(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验证小军的猜想是正确(填“正确”或“错误”)的.(3)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小军设计的表格还不能直接反映出质量与重力的定量关系,应再增加一项,它就是:Gm /(N·kg -1).(4)有的同学还认为物体重力与其体积有关,如果你是小军,根据实验数据,请你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简单写出理由:不正确;第2、3次实验比较可知,物体的体积相同,但其重力不同.深化拓展:15.一辆自重是5.0×104 N 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 kg ,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前,问:(1)这辆卡车总重多少牛?(2)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g 取10 N/kg) 解:(1)m 物=25m 1=25×300 kg =7 500 kg G 物=m 物g =7 500 kg ×10 N/kg =7.5×104 NG 总=G 车+G 物=5.0×104 N +7.5×104 N =1.25×105 N (2)汽车与货物的总质量为:m 总=G 总g =1.25×105 N 10 N/kg =1.25×104 kg =12.5 t所以应卸下的货物质量Δm =m 总-m =12.5 t -10 t =2.5 t =2 500 kg n =Δm m 1=2 500 kg 300 kg ≈8.3因此应卸下9箱货物第2课时重力的方向及由来重心基础训练1.关于重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只有接触到地球,才会被地球吸引B.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C.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D.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2.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C.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没有重心D.空心均匀的球壳的重心在球壳上3.(株洲中考)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D)A.正在上升的小球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D.挂在墙上的小球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花落是指花瓣落地,实际上是由于花瓣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5.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发现了日月星辰的运动与苹果落地的相似之处.结合图甲、乙回答牛顿的猜想:地球拉住月球使它不能脱离的力和地球拉住苹果使它落回地面的力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种力.请列举与图甲、乙中相似的现象:抛向空中的石块回落向地面、通信卫星绕地球运动等.6.(临沂中考)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挡板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解:能力提升7.假如地球失去引力,下列设想不正确的是(A)A.物体将没有质量B.即使杯口向下,杯中水也不会自动流出C.人跳起后,将不再落回地面D.各种球类活动将无法进行8.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不能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是(D)A.跳高运动员跃起后,又很快落回地面B.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C.球飞得再高,也会落回地面D.赛车遇到障碍物,车轮被弹起,离开地面9.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B)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B.重心较低,不易倾倒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10.(北京中考)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C)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11.小明有一个玩具飞镖,想试着用它去射墙上的目标,在无风的时候,他把重为G的飞镖以一定速度水平正对靶心抛出,如图所示,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镖头不能(填“能”“不能”或“有可能”)射中靶心,原因是飞镖飞行时受到重力作用会向下运动.12.(河北中考)用直角三角尺、重垂线来判断桌面是否水平.操作方法(也可以用图描述操作方法):将重锤线固定在锐角顶点上,将三角尺竖直放在被测桌子上,使一直角边与桌面重合,观察重锤线是否与另一直角边平行,改变三角尺在桌面上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实验现象:①若桌面水平:重锤线始终与另一直角边平行.②若桌面不水平:重锤线与另一直角边不平行.实验中利用的物理知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深化拓展13.小明想研究物体的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他首先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块重相同、除甲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到,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记录结果如下表.(1)小明是通过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来判断物体的稳度.(2)分析数据2,3,4(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可以得到稳度与重心高低之间的关系.(3)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稳度还与物体的底面积的大小有关.(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货物装在下(填“上”或“下”)层,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题引入确定问题探究活动展示结论教学环节我们大家先一起来看一段太空船模拟舱的片段。
播放课件(太空船中人漂浮)而我们在地球上大家都是“脚踏实地”站得很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抛出去的粉笔为什么会落回地面?(借助地球仪)我们在地球的其它位置上抛出去的粉笔会落向哪里?引出重力的概念。
英语:Gravity,同学们说重力用什么字母来表示呢?板书:重力(Gravity )G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施力物体:地球。
重力是力的一种,我们要从它的哪些方面研究呢?首先同学们走进主题资源的“探究学堂”中研究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重力主题资源网站”中给出探究引导。
针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网站中给予“帮助”。
巡视并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
我们来看看大家的探究的方案与结论。
教师活动观看太空船模拟舱的片段思考:人为什么会漂浮着?回答:地球引力回答:地球引力回答:地面回答:G并且记忆回答、理解、记忆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组内成员讨论、猜测,制定探究方案。
参考主题网站中的资源,充分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验证小组的猜测,并能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出结论。
演示小组的探究方案,说出探究结论。
学生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得出: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达到学科间的综合。
知识的回顾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结论。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意图评价总结在线检测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堂小结作业板书: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 mg(g=9.8N/Kg)大家走进“在线检测”看看自己对重力了解有多少。
重力(PPT课件(初中科学)20张)

2、从山坡公路上滑下来的汽车,在 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重力 ( C )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增大,方向不变 C.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D.大小减小,方向变化
5、质量为50克的小鸟,它在天空
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一定要用千克
假如一切物体所受到的重
力都消失了(假如没有重 力),整个世界将会……
1、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了,那么,
下列现象 将会产生的是( C )
A、水可以从漏斗中漏下。
B、玻璃杯掷到墙上仍然完好无损。
C、鸡毛和沙粒都可以悬浮在空气中。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
2、把一个物体从地球上移到月球上,则( B )
重力(N)
重力 质量
(N/kg)
G/牛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 1.5 1 0.5
O 0.05 0.1 0.15 0.2 0.25 0.3
m/千克
(1)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比值是一 个定值
(1)周磊同学的质量为50千克,那么他受 到的重力为多少?
(2)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2克,那么 它受到的重力又为多少?
3.6 8.5 9.05
9.8
3.76
22.9
8.3
11.0 4.3
Hale Waihona Puke 重力重心形状规则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 中心
作用点
作用点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水平面)
“竖直向下” 与“垂直向下”的区 分。
竖直向下 垂直向下
请判断重力的方向?
02-8.3 重心的计算(课件)

T
A
B
P
T
B
C P
A
3、重心的计算 空间任意力系及重心的计算
(3) 确定重心的方法:c. 称重实验法
3、重心的计算
MAF 0
P xCF1l 则
MBF 0
P xC F2 l
l ' l cos
xC
F1 l P
xC
F2 P
l
xC ' xC cos h sin
sin H
l
cos l2H 2
l
2
x
x
dL Rd
x R cos
x dP x gdL x dL
xC V P
L
Lg
L L
R2 cos d
2R
xCΒιβλιοθήκη Rsin 空间任意力系及重心的计算
(3) 确定重心的方法:f. 负面积(体积)法
3、重心的计算
若物体被切去一部分,重心仍可应用有限分割法的公式来计 算,但切去部分的面积或体积应该取负值。
h F2 F1 l l2 H 2 PH
zC
r
h
r F2 F1 P
l H
l2 H2
F1 磅秤
C zC xC
P
xC
l
rA FA
F2 磅秤
C xC
x'C
P l'
h zC θ
BH
FB
空间任意力系及重心的计算
(3) 确定重心的方法:d. 有限分割法
3、重心的计算
y
P xC P1 x1 P2 x2 ... Pn xn
mi ∆Vi C
Pi P O
Pi xi
xC
Pixi P
八年级物理重力课件教案

教案:八年级物理重力课件教案第一章:重力的概念1.1 重力的定义介绍重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通过实例说明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2 重力的作用点解释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让学生了解重心在物体平衡中的重要性。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心位置。
第二章:重力的测量2.1 重力加速度介绍重力加速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
解释重力加速度与纬度、高度的关系。
2.2 重力计的使用教授如何使用重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重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
第三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1 重力与质量的定义解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介绍重力常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重力常数在计算重力中的应用。
3.2 重力与质量的计算教授如何通过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常数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
进行练习,让学生运用计算公式计算不同物体的重力。
第四章:重力的应用4.1 重力与物体运动解释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了解重力对抛物线运动的作用。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4.2 重力与浮力介绍浮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重力。
第五章:重力的能量转换5.1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换解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重力可以将物体抬高时转化为势能,下降时转化为动能。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物体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
第六章:重力的平衡6.1 二力平衡的条件介绍二力平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何达到平衡状态。
解释平衡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2 重力与支持力的平衡解释支持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物体在支持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