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C键盘看人机工程学与习惯
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键盘逐渐取 代了机械式键盘,按键下方不再有机械结 构,而是通过电子电路来检测按键动作。
薄膜式键盘
机械轴式键盘
薄膜式键盘采用多层薄膜结构,按键下方 是多个薄膜开关的组合,具有轻巧、低成 本的特点。
近年来,机械轴式键盘逐渐流行,它采用 单个机械轴作为开关,具有手感好、寿命 长的特点。
3
声音控制
优化键盘敲击声,为用户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 境。
05
未来键盘的发展趋势
可调节高度的键盘
总结词
可调节高度的键盘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坐姿需求,提高 使用舒适度。
详细描述
传统的键盘高度通常是固定的,但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 ,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高的键盘,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更 低的键盘。因此,可调节高度的键盘应运而生,用户可 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键盘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坐姿 和舒适度。
键盘的键程设计
键程
键程是指按键按下的深度,合适的键 程能够提供舒适的敲击感觉,减少手 指疲劳。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键程 应适中,不宜过深或过浅。
触发力
触发力是指按键按下的力,合适的触 发力能够保证准确、快速的输入,同 时减少手指疲劳。触发力应适中,不 宜过大或过小。
键盘的按键压力设计
按键压力
按键压力是指按键按下的力度,合适的按键压力能够提供舒适的敲击感觉,减少手指疲劳。按键压力 应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
总结词
可定制的键盘布局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工 作效率和个性化体验。
详细描述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有些人可能更 习惯使用某些特定的键位组合或快捷键,而有些人则 可能需要更多的功能键或数字键。可定制的键盘布局 能够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 习惯和需求进行定制,提高工作效率和个性化体验。 这种设计也有助于减少错误输入和提高生产效率。
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键盘简介 • 人机工程学基础 • 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 优秀键盘的设计案例 • 未来键盘的发展趋势
01
键盘简介
键盘的起源和历史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机械式键盘
最早的键盘可以追溯到 1868年,以机械式按键结 构为主,按键反馈明确, 但容易损坏。
电子式键盘
总结词
长时间使用键盘可能导致手部疲劳和手腕疼痛,因此需要设计适合长时间使用的 键盘。
详细描述
适合长时间使用的键盘通常采用低噪音、低冲击力的键帽和弹力适中的按键,以 减少手指和手腕的疲劳感。此外,一些长时间使用键盘还具有防滑设计和易于清 洁的特点。
具有创新功能的键盘设计
总结词
创新功能的键盘设计能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打字体验。
字母按键排列
采用标准QWERTY排列,方便用 户快速上手,减少学习成本。
功能键与控制键
合理设置功能键、编辑键和控制键 的位置,以便于用户进行快捷键操 作。
键盘的按键设计分析
按键大小
按键大小应适中,保证手指按上 去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提高操作
的准确性和舒适度。
按键形状
按键形状应符合手指自然形状, 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手指疲劳。
健康化键盘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厂商将更加关注用户的健康需求,通过 改进键盘的设计和材质,降低使用疲劳, 提高舒适度。例如,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 的设计、使用抗菌材料、降低噪音等措施 ,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键盘使用 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一些创新的键盘设计包括带有数字小键盘的全尺寸键盘、带 有触摸板的多功能键盘、可折叠的便携式键盘等。这些创新 设计能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减少手部疲劳,并适应不同 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人机工程学键盘设计

人机工程学键盘设计一、简介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此来优化机器的设计,提高人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而在计算机领域中,键盘作为最基本的输入设备之一,键盘设计也是人机工程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二、键盘设计原则1.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键盘应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不会感到过度紧张、疲劳或者不适。
比如说,键盘的倾斜角度应该与手臂自然姿势相同,手指按键时应该有足够的空间。
2.合理分配按键位置键盘上按键的位置应该尽可能地符合用户对于按键位置的习惯。
比如说,在英文输入法中,字母E和R经常被使用,在布局上应该尽可能靠近。
3.考虑输入效率在设计键盘时要考虑到用户输入效率问题。
比如说,在中文输入法中,汉字有几千个以上,如果每个汉字都需要一个按键来输入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需要采用拼音输入法等方式来提高输入效率。
4.考虑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对于键盘的设计也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说,在工业环境中,键盘需要具备防水、防尘等功能,而在办公室中,则需要具备低噪音、舒适等特点。
三、键盘设计实践1.分区式键盘分区式键盘指将传统的104个按键分为两部分,左右手各自操作一部分。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手臂和肩膀的疲劳度,提高使用效率。
2.曲面键盘曲面键盘指将按键排列成一个弧形或者球形,这样可以更好地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并且可以减少手指移动距离,提高输入效率。
3.薄膜式键盘薄膜式键盘是一种采用柔性电路板作为按键的设计方式,相比于机械式按键可以减少体积和噪音,并且更加轻便。
4.人体感应式键盘人体感应式键盘采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用户手指位置和动作,并且根据用户输入习惯自动调整按键位置。
这种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输入效率。
四、未来发展趋势1.语音输入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输入将成为键盘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语音输入可以大大提高输入效率,并且减少手指疲劳。
2.虚拟键盘虚拟键盘指通过投影等方式将键盘显示在用户需要的位置上,用户可以直接在空气中进行输入。
人机工程学在鼠标键盘上的应用

3、鼠标的最高点应该位于手心而不是后部 的掌浅动脉弓,否则会造成手掌产生压迫 感。对于手指,手指的自然形态应该是五 个手指都不悬空,而且处于呈150 度左右的 自然伸展状态。而对于鼠标设计来说,手 指部分的一个特别要求,就是当手指自然 伸展时,第三指节的指肚应该正好处于鼠 标按键的微动开关上,这样才能获得最佳 的按键手感。
这样,不仅手指在点击
按键时会非常灵活自如,
并且长时间的使用也不
会轻易疲劳。人们在使
用鼠标时,总是频繁地使用食指,手腕支撑面 积较小,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受力较大且手指 受力不均匀,这种单调而轻微的动作,易于使 经常使用鼠标的人感到疲劳
键盘设计现在分析
在键盘的设计中运用人机学原理,结合手的解 剖学特点、坐姿生理学等学科知识以及视觉显示 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设计原则,使人机环境 系统相协调,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健康、 高效的工作条件.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23日 上午3时 40分20 .12.232 0.12.23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 0年12 月23日 星期三 上午3时 40分56 秒03:4 0:5620. 12.23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2月上 午3时40 分20.1 2.2303: 40Dece mber 23, 2020
人机工程学在鼠标、键盘上的 应用
1968年,鼠标的原型诞生;全世界第一个
鼠标诞生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它的发 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
他制作的鼠标是一只小木头盒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体工程学就 已经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发展,在设计、 环境、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可以说,只要是有人机交流的地方就有人 体工学的应用,而键盘鼠标外设的人体工 学也已经成长了多年。
计算机键盘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综述

0 引 言
计 算 机 目前 已成 为 人类 不可 或 缺 的工 具 , 早在 2 0 0 0 年 ,全 球 已有 超 过 2 5 %的人 工 作 日有 一半 以 上 的时 间在 用 计算 机[ 1 1 , 近年 来 这一数 据 在急 剧上 升 。 随着计 算 机不 断 渗透 到工 作 生活 的方方 面 面 。与计 算 机应 用 有关 的 职业 疾患 在 日益 上 升 。其 中 ,与键 盘应
Abs t r a c t :Ke y b oa r d a s i mp or t a nt c o mpu t e r n l a n—m a c h i ne i n pu t e q ui p me nt ha s be e n wi d e l y a p p he d .The de s i g n l f a ws o f t r a d i t i 0 na l c o mp u t e r ke y bo a r d a r e c a u s i n g t h e u s e r t o pr e d i s p os e t o c o r r e s p on ing d o c c u pa io f n  ̄ d i s e a s e s .Thi s pa p e r p r e s e nt s t h e o r i g i n, t h e 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t he pr e s e nt
t h e t h o r o u g h r e f o m , r u s i n g o n e o r mo r e k e y s wi t h a c h a r a c t e r k e y b o a r d , e i t h e r t h e h u ma n i z e d i mp r o v e m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e x i s t i n g QW E RT Y
键盘操作板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和分析

技术与方法键盘操作板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和分析吴小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北京 100083)摘 要 分析平板式计算机工作台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计算机作业的需要,提出名为 键盘操作板 的计算机作业用品设计方案,用以改善平板台使用中在手腕背屈、手臂支承、台面拥挤3方面的问题。
键盘操作板的主要部分为一块约80cm 20cm的平板,以一定方式安装在平板台上靠近操作员一方。
试产和试用结果表明,该方案简单易行,能有效改善多种上机作业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关键词 计算机作业 工作台 人机工程学 设计1 引言国内通行的计算机工作台,早期为平板台(计算机和键盘均放在台面),目前为抽屉台(键盘放在台面下的抽屉中),工作台的设计不当引起操作员的疲劳和职业病,是当前VDU人机工程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
对此,除需要设计新型的计算机工作台 3、4 之外,对已购有旧式工作台的用户还需要设计适当的计算机作业用具,或者说,通过对原有作业家具增设附加件,来达到改善原有家具的人机工程学特性的目的。
2 键盘操作板的设计键盘操作板 5 是针对平板台来设计的计算机作业用具。
本文为便于阐述有关原理和解决途径,从人机工程学设计的角度进行介绍,所述的设计过程并不完全代表实际的设计过程。
键盘操作板的命名是根据键盘操作的需要设计的,从其作用原理来说,也可称作 臂托板 。
2.1 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板台一般宽度在60cm~80cm,由于台面狭小,操作员长时间上机时因手臂缺乏倚托,容易形成驼背昂颈的姿势或腕部支撑台面的姿势(图1)。
不论是实地的还是通过传媒的观察,容易发现这2种姿势是事实上的主要计算机作业姿势。
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操作员勉强地在台面挤出一角来书写,或者把上机作业的参考资料放在膝盖上,以及手臂完全悬空地操作鼠标器。
这反图1 原平板台时的工作姿势示意图映出台面狭小同时导致了书写、阅读、鼠标操作等非键盘操作的不便。
笔者曾到中关村寻购得一个腕垫(一种长度和键盘相当,宽约8cm的软垫,用于防止腕部击键时的背屈姿势),试验其在平板台上的使用效果。
从PC键盘看人机工程学与习惯

从PC键盘看人机工程学与习惯在日益自动化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键盘作为最主要的一种输入终端,与人的交互也愈来愈密切,而键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
但是键盘的设计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人性化产品,而是被人们所拒绝,在市场上屡遭淘汰。
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伤身”的键盘。
这就是习惯与人机工程学之间形成的矛盾。
本文从键盘的设计分析出发,找出现今键盘在人机工程学上的缺陷,结合习惯与人机工程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习惯与人机工程学的冲突,及解决问题的个人观点。
标签:人机工程学习惯PC键盘一、引言随着个人电脑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普及,人们与电脑键盘的接触也日益增多。
由于使用键盘给人带来的利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键盘对人的生理影响,尤其是长期使用会对人手造成伤害,形成一系列的“键盘效应”。
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键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伤害,人们也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的合理解决方案,但是在现实中,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人们设计的所谓符合“人机工程学”的键盘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市场上屡屡失败。
本文就从这个现象出发,分析键盘在使用上的缺陷,提出这是习惯和人机工程学之间的关系引起的。
二、现今键盘的概况和缺陷分析1.键盘的特点现在普遍使用的台式计算机键盘为1971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的国际标准键盘QWERTY 键盘,由主键盘区、F 键功能键盘区、编辑与定位键盘区和数字辅助键盘区组成。
图1所示,为普通QWERTY 键盘的主键盘区、编辑与定位键盘区和数字辅助键盘区的布局。
2.人手的特点设计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以及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肌能,保护人体健康,不断地引领人类趋于完善。
手——键盘界面最自然的姿势为上臂从肩关节自然下垂,与前臂之间夹角70到90度,以保证作业时肘关节受力而不是上臂肌肉受力;还应保持手和前臂呈一直线,腕部向上不得超过20度,腕外展不超过15度;双手向内相向交叉成60-70度,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两手掌间距约100-280mm。
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ppt课件

(5)、折叠式口袋键盘:Stowaway
为了让用户使用PDA输入数据时更加便利,Think Outside发明了Stowaway ——第一款可折叠的全 键盘。使用时,键盘与PDA直接连接,让用户体验 到打字的便利和快感;不用的时候,键盘可折叠成 手掌大小,携带方便。
(5)虚拟键盘先驱概念:Virtual Keyboard
键盘区沿其中心线左右对称倾斜15°,外缘采用圆角、 圆弧过渡。而由于在操作编辑定位键区和数字辅 助键区时,手已经能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故其平行 于中心线设计,但应与主键盘区的布局协调。侧面 在保持原有梯度的基础上,依照手的自然弯曲弧线 设计成大弧度断面,与腕托浑然一体。腕托的设计 应与腕部弧线吻合良好,给手恰到好处的支撑。
键盘的整体设计
• (2)附属功能设计。 • 为了进一步满足各种需求, 在键盘设计过程中, 可采用诸如防水、照明
灯等技术。此外, 还可以为笔记本电脑设计专用的防滑垫。人因工程 学要求键盘在平板上可前后移动, 其倾斜度在 5°~15°范围内可调。通 过在笔记本电脑背面设置的防滑垫, 可以达到双重效果。
等部位出现麻木和疼痛,疼
痛多为针刺感或烧灼感痛,
导致大拇指笨拙无力或灵活
性降低、手部握力下降。医
学工作者通过对这些疾病的
病因和病理学的研究,提出
键盘设计者和生产者应为计
算机用户提供符合人机学的 键盘。
ppt课件
3
人机工程与键盘
• 使用这类产品操 作的界面的设计 必须符合人机工 程学等理论,而 且也必须能够综 合平衡地使用人 体各部分机能能 够健康操作。
键盘的平面布局不合理
• (4)数字辅助键盘区提供给专门 数字录入人员极大的操作方便性, 却忽视了“=”键。用户在编写程 序或进行计算时,习惯将“=”键与 “+”、“一”、“*”、“/”等运 算符联系在一起。而传统设计未 将“=”键集中设计在数字辅助键 盘区上,用户在输入时不得不从数 字辅助键盘区“跳跃”至主键盘 区寻找“=”键,降低了作业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商场现代化》2009年12月(中旬刊)总第596期一、引言随着个人电脑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普及,人们与电脑键盘的接触也日益增多。
由于使用键盘给人带来的利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键盘对人的生理影响,尤其是长期使用会对人手造成伤害,形成一系列的“键盘效应”。
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键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伤害,人们也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的合理解决方案,但是在现实中,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人们设计的所谓符合“人机工程学”的键盘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市场上屡屡失败。
本文就从这个现象出发,分析键盘在使用上的缺陷,提出这是习惯和人机工程学之间的关系引起的。
二、现今键盘的概况和缺陷分析1.键盘的特点现在普遍使用的台式计算机键盘为1971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的国际标准键盘QWERTY 键盘,由主键盘区、F 键功能键盘区、编辑与定位键盘区和数字辅助键盘区组成。
图1所示,为普通QWERTY 键盘的主键盘区、编辑与定位键盘区和数字辅助键盘区的布局。
2.人手的特点设计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以及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肌能,保护人体健康,不断地引领人类趋于完善。
手——键盘界面最自然的姿势为上臂从肩关节自然下垂,与前臂之间夹角70到90度,以保证作业时肘关节受力而不是上臂肌肉受力;还应保持手和前臂呈一直线,腕部向上不得超过20度,腕外展不超过15度;双手向内相向交叉成60-70度,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两手掌间距约100-280mm 。
3.缺陷分析分析现今人们使用的标准键盘过程,归纳使用标准键盘的缺陷如下:(1)学起来耗时多,而效果不是很好。
学会熟练使用这种标准键盘并不容易,实验表明要达到每分钟40个词的速度需要学习100小时到120小时,这是对职业打字员的最低要求(一般说,学会一种计算机语言需要100小时)。
再要提高大字速度就非常困难,要达到非分钟60到80个词的打字速度就需要数倍时间的操作练习。
1936年和1943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德佛拉客(A.Dvorak )按照泰勒理论和动作时间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个标准键盘,他认为在各行,各业,各种水平的教育中,学习打字机键盘是最费时间的。
(2)布局的不合理。
大多数人不是左撇子,而键盘左手敲键数达到57%,而且人的有些手指比较灵活,而敲键数与此不成正比。
还有,上面一行的敲键数明显高于其他两行,有时一只手空闲,而此时用的正好是人们不灵活的左手。
这些情况的产生必然会导致降低人的工作效率。
(3)对人的生理伤害。
人平常在对键盘进行操作时,并没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人手上的肌肉,血管,神经都长时间受到压迫,而长时间地使用键盘容易造成双手肌肉的紧张,严重的甚至造成使用者肌体上的劳累损伤,其症状包含因使用键盘造成的手腕神经压迫、坐姿不良引起的脊椎神经伤害以及颈部和腰部、累积性骨骼肌肉损伤,重复某一动作而形成强迫性体位,以致身体相应部位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而导致的局部神经禁脔。
三、问题的产生。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肯定现在使用的标准键盘存在大量的问题,人们也为此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法,但是收效甚微。
现在就这个问题进行以下分析:为解决问题人们作出的努力。
首先对键盘的设计提出了一下的要求:①尽量减少手指的转移动作,转移动作中尽量减少“列”转移;②除拇指外,前四指的击键动作应当是短促的按压动作,而从PC键盘看人机工程学与习惯周美玉 熊驭舟 华东理工大学[摘 要] 在日益自动化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键盘作为最主要的一种输入终端,与人的交互也愈来愈密切,而键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
但是键盘的设计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人性化产品,而是被人们所拒绝,在市场上屡遭淘汰。
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伤身”的键盘。
这就是习惯与人机工程学之间形成的矛盾。
本文从键盘的设计分析出发,找出现今键盘在人机工程学上的缺陷,结合习惯与人机工程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习惯与人机工程学的冲突,及解决问题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习惯 PC键盘6《商场现代化》2009年12月(中旬刊)总第596期拇指要避免按压动作,其侧向划拨动作效率高而且运用自如,因此键盘设计要考虑各手指键特别是拇指键位置与对应手指动作相适应的问题;③键盘横向排列要与前四指在同一行操作时的自然位置相适应,纵向排列要与手指行转移的自然方向和范围相适应。
接着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
如图。
分析。
这样的键盘虽然说是满足了人机工程学上的一些原则,但是根本没有得到市场的肯定。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以上对现有标准键盘的分析既然正确,设计也是按照这种分析结论来设计的,那么就应该是使用者的问题了——习惯。
人们对标准键盘的使用习惯,导致了人们不能接受这么大的设计变化,花时间来进行改变。
习惯。
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
一旦人们在使用键盘时形成了使用习惯,那么就很难改掉。
这就是习惯地特点。
再者,重新学习新的键盘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还不一定明显,这就导致了人们最终放弃使用所谓的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的键盘。
小结。
要满足对人们生理健康有利的人机工程学原则,就需要人们改变的自己长期使用形成的习惯,但是人们不能接受这种改变,之间就存在了巨大的矛盾——习惯与人机工程学之间的矛盾。
四、产品人机与习惯之间的联系从上面对现今标准键盘的分析,发现了键盘的设计中习惯与人机工程学之间的矛盾。
推而广之,下面我们就对产品的人机关系和习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从人机工程学上要求产品的人机关系要要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而自动化的行为。
通常人们在习惯地支配下使用产品时不会感觉到不适,甚至说是感到舒适,协调。
而在需要人们突然要改变习惯,来做以前本身就会的东西时,人们就需要打破这种稳定而自动化的行为,从而会产生不适,甚至对此感到反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机工程学上的目的是要产生健康舒适的产品来为人们服务,而习惯作为影响人们感到舒适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产品就应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2.产品的人机关系与人们的习惯之间会有冲突任何产品的在开发阶段都必然存在一定的不成熟设计,这就对人们的使用形成了“错误”的使用习惯,随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深入设计,必然会发现这种缺陷,提出种种改进方案。
这些方案的产生必然就要求人们改变使用习惯,从而产生对人们生理,心理健康有利的使用方式。
人们的使用习惯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习惯的改变是使人感到不适。
由此我们可以作出大胆的推测,那就是大多数的产品都存在产品的人机关系和人们的使用习惯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就具有普遍性。
现实中这种矛盾大量存在,如,电话的拨号问题,手机的键盘问题,鼠标的设计问题。
3.三点建议从上面对产品的人机关系和矛盾的分析,我们在解决这个矛盾是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尽量避免这种矛盾的产生。
我们可以通过在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尽量满足产品的人机工程学原则,杜绝这种矛盾产生的源泉。
设计产品时设计师对产品造成的影响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产品的人机关系要做到没有一点疏漏,并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产品的人机关系。
通过在产品进入市场前就进行大量的设计基础工作,就可以大大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在实在要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在设计产品时进行大量的基础工作降低这种矛盾的产生的概率,但是总会由于种种原因,设计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漏,从而形成这种矛盾。
而我们为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着想,就必须让这种习惯得到改变,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人们的在改变使用习惯时产生的不适,所以我们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
一次一个小小的改变,对人们的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通过这种小的改变,积少成多,最后彻底解决这种矛盾。
通过这种方法即解决了设计缺陷对人们的伤害,又没有让人们由于突然改变自己使用习惯形成不适,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方法。
在需要进行大的改变时,应尽量减少人们在改变这种使用习惯时产生的不适。
在有些情况下,不能采用上述的循序渐进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矛盾,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时采用一些措施来使二者尽量统一,比如说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改变习惯带来的舒适等等。
通过上面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出主要还是通过种种措施来让习惯和人机关系达到统一,避免上述矛盾的产生。
五、总结产品的人机关系最为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产品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人机关系的处理还关系到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
而人们的使用习惯有些时候“拒绝”与满足人机工程学的原则,我们需要从中进行调和。
这才是我们的人性化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本文从现今标准键盘的使用出发,以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了其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接着发现了习惯和人机工程学之间存在的一些关系,提出了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的人机和习惯,达到人机与习惯的统一。
只有将人机工程学原则与人们使用产品的习惯协调解决好,才能设计出人们会接受的产品,才会设计出以人为本的产品。
参考文献:[1]宿 芳 张智君:键盘操作的工效学研究回顾.应用心理学[2]陶国林:人机工程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3]严 扬: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丁玉兰: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5]赵英新 陈 淑 景 璟:人机工程键盘的设计与研究.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6]杨明朗 袁 桃: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键盘设计.包装工程[7]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8]郝玉哲:人机工程学键盘.中国安全科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