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定县海绵城市——雨水生态调蓄池设计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摘要:海绵城市的提出,是希望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设计,需要正确地理解其理念,从设计之初便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同时应科学地研究建设目标和条件,合理的进行设计、建设、管理,真正使海绵能够系统性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城市水的问题,城市与海绵,地块海绵建设一、城市水的问题城市内涝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常态问题,每年一到汛期雨季的时候,城市部分功能就会瘫痪,包括交通、出行等,市民生命财产也会受到损害。
在这种已经成为常态,非常严重的城市内涝下,总结一下城市水的一些相关问题。
这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就是水安全。
内涝问题难免就形成了,因为地面发生了变化,雨水无法安全排出。
第二,在有内涝之前,其实水资源一直以来是很短缺的,即便是在城镇化之前,我们也一直强调节水问题。
我国658个城市中,约有40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的问题。
包括不合理开采利用,地区分布不均,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
第三就是水环境,提出海绵之前,其实很多城市都存在黑臭水体的情况,40%的城市河道黑臭,60%的地下水水质差。
第四水生态的破坏,地表漫流通道被占用或消失,积水内涝风险增加。
主要包括下垫面硬化、竖向破坏、水系萎缩三种情况。
下垫面从原来的田林湖海变成了现在的混凝土,变成了建设用地,变成了道路,变成了广场。
竖向被破坏了,有些城市是削山进行建设的,把本体的山体破坏,成就建设项目;还有很多的水系,填海填水填湖,成就建设用地,所以说当这些格局被破坏的时候,城市的水是有相当多的问题存在的,例如内涝的发生。
2013年习主席就提出了海绵城市,强调自然的积存、自然的渗透和自然的净化。
海绵真正的内涵就是基于自然,以自然为前提去积存,以自然为前提去渗透和净化。
2015年国务院发布【75】号文,推动各城市开始真正地进入到海绵城市建设过程。
海绵城市系统维护雨水调蓄池的相关内容

海绵城市系统维护雨水调蓄池的相关内容海绵城市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水循环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人工硬化地面对降雨过程的干扰,以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缺乏问题。
而雨水调蓄池作为海绵城市系统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海绵城市系统维护雨水调蓄池的相关内容。
一、雨水调蓄池的作用雨水调蓄池是海绵城市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设施,通过收集和储存降雨水,降低雨洪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减少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同时,雨水调蓄池还能有效地提供城市用水,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此外,雨水调蓄池还能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的提升,培育城市绿色空间。
二、雨水调蓄池的构成与设计1.选址与规划:雨水调蓄池应选取在城市低洼地区、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周边,同时考虑城市排水系统和降雨特性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
2.设计容量: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容量应基于城市降雨特征和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3.排放系统:雨水调蓄池需要设置相应的排放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排入自然水体,防止持续降雨导致雨水调蓄池溢满的情况发生。
4.其他设施:雨水调蓄池还需要设置排污系统、补水系统等,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三、雨水调蓄池的维护方法1.定期清理和排查:定期清理雨水调蓄池内的淤泥、沉积物等杂物,保持池内的通畅,防止其影响雨水的积存和排放。
2.检查设施完好性:定期检查雨水调蓄池的设施完好性,包括水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有损坏的设备。
3.监测水质和水位:定期监测雨水调蓄池的水质和水位情况,确保水质达标,并及时调整排放系统的控制参数,保证水位在合适范围内。
4.防止污染源入侵:加强管理,禁止非法倾倒废弃物和污水入侵雨水调蓄池,以防止污染源对水质造成影响。
5.定期检查涵盖面积:定期检查雨水调蓄池的涵盖面积,确保植被和地表覆盖物的正常生长和保护,以减少水面的蒸发和水体的污染。
四、雨水调蓄池的管理机制1.责任部门:建立相关部门,负责雨水调蓄池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雨水调蓄池

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系列—雨水调蓄池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雨水池雨水作为自然界的天然水资源,若得到有效利用则对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现状至关重要。
城市水资源循环过程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内容,海绵城市建设中提及的“渗滞蓄净用排”中的“蓄”指的就是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不仅把雨水留下来,同时也把降雨蓄起来才能达到调蓄和错峰,而后进行有效利用的多重目的。
当下,海绵城市蓄水环节还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地下蓄水样式多样,总体常用形式有两种:雨水调蓄池、塑料模块蓄水。
本期我们主要介绍的是雨水调蓄池的功能、用途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实用案例。
一、什么是雨水调蓄池1、定义和分类让我们先来看国际上雨水管理技术较为先进的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对雨水调蓄池进行分类和定义的:而在我国目前则没有如上的细分,而是统一将:为解决城市内涝、溢流污染、合流制完善的各类雨水池统称为雨水调蓄池。
2、适用场景为解决和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避免初期雨水对排放水体的污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人工修建具有储存雨水功能的钢筋混凝土池或模块池,临时性的把雨水储存起来,起到积极调度作用,类似于一种口袋型存水构筑物。
目前,雨水调蓄池一般修建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地、公园、城市水系等公共区域的下方,用来收集和储存雨水。
作为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它可以将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期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
这样既达到既能规避雨水洪峰,提高雨水利用率,又能控制初期雨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二、雨水调蓄池的作用和优势除去常规的规避雨水洪峰,提高雨水利用率之外,雨水调蓄池还有很多实用性的优点:优势一、用天然的方式净化初期雨水,建立海绵化排水净化系统,改善天然水体循环雨水调蓄池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小区内的雨水花园,也可以是城市中的口袋绿地,在有效利用了天然绿地或湿地及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基础上,大大小小的调蓄池成为了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同时成为地下水回补的前提条件。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其中,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个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目标本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具体目标包括: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75%以上,即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雨水外排总量不超过开发前的 75%。
2、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 20%以上,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景观补水等。
3、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 50%以上,通过雨水的净化处理,减少雨水携带的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
4、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有效降低内涝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二、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生态本底,保护和修复城市原有水生态系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和生态措施解决雨水排放和利用问题。
2、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制定适合本地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避免生搬硬套。
3、统筹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排水防涝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园林绿地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
4、安全为重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避免因过度追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而影响城市的防洪安全。
三、规划区域概况本次规划的区域位于_____市_____区,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较小,土壤类型以壤土和黏土为主,年平均降雨量为_____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浅谈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方法

3 调 蓄池容 积 计算
如何合 理地确定雨水调 蓄池的容积是一个 十分重要和复 杂 的问题 ,除了考虑调蓄 目的外 ,还需要根据水 量平衡和投资 效益等 综合考虑分析 。计算 方法有经验公式法 和基于排水 系 统 模 型 的频率 分 析法 ,本 例调 蓄池 容 积是 依 据 GB 50014— 2006(2016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中的公 式计算得来 :
浅谈 雨 水 调 蓄 池 的设 计 方 法
高 丽君
邯郸 市规 划设计 院
摘 要 :邯郸 市某公 园 内雨水调 蓄池 的主要 作 用是截流储存 该服 务 区的初 期雨水 ,以减 少泵站的 雨天排 河水 量和排 河 负 荷。论文详细介绍 了调蓄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调蓄 池池体 、池底和进 出水 系统的设计 方法。
常见的雨水调蓄池有 钢筋混凝土调蓄池 ,砖 、石砌筑调 蓄 池 及塑料 蓄水模块 拼装式 调蓄池 。规范 中明确规 定 :需要控 制 面源污染 、削减排水管道峰值 流量防治地面积水 、提高雨水 利 用程度 时 ,宜设置 雨水调 蓄池 。调 蓄池不适 用于无 雨水 回 用需求和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 。
2.1 地上 敞 开式调 蓄 池 地上 敞开式 调蓄池属 于一种地 表水体 ,具有调蓄容积 大 ,
费用低等优点,但 占地面积大,蒸发量也较大。一般地表式调 蓄池体应结 合周 围的景观设计 和小区 的整体规划 以及现场条 件进行 综合设 计 ,将建筑 、园林 、水景及 雨水 的调蓄利用 通过 独 到的审美 和技 。地 上 敞开式 调 蓄池一 般不 具备 防冻 和减 少蒸 发 的功 能 ,因此在结构选择 、设计 和维 护中应注意采取有效 的防渗漏 措施 。一旦调 蓄池出现渗漏 ,尤其是较大 型的调蓄池 ,修 复将 是 非 常 困难和 昂贵 的工 作 。在 拟建 区域 内有 池塘 、洼地 、湖 泊 、河道等天然水体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它们来调 蓄雨水 。 2.2 地 上封 闭式调 蓄池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花园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花园设计作者:唐黎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7年第04期“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的内涝问题日益严重,“海绵城市”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花园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雨水花园的适用范围雨水花园作为绿化生态蓄滞区,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形成的浅凹绿地。
由树皮或植被作为覆盖,具有蓄水、净水和收集雨水的功能,用来吸收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降低暴雨地表径流,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和雨水利用设施。
主要应用于居住区、街道和城市广场、城市公园。
居住区雨水花园不仅可以改善屋顶积水,还可以增加绿化面积。
街道中的雨水花园主要是在人行道边设置绿化隔离带。
雨水花园通过蓄水和净水的功能降低地表径流、降低雨水污染、实现雨水循环再利用,同时可以有效地缓解路面积水的压力。
雨水花园的建造结构(1)蓄水层。
主要是对雨水进行短暂的储存,蓄水层深度是影响设施储水能力的主要因素,蓄水层越深,储水能力越强。
早期的设计手册要求设施蓄水深度为150毫米,一般要求积水在24小时内排干,如蓄水层深度增加则要求具有更高的渗透能力;但是,蓄水深度增加,不利于植物生长,也不能确保景观质量,建议设计时选择蓄水深度为150~300毫米。
(2)覆盖层。
主要是用树皮进行覆盖,作用是保持土壤的湿度,避免土壤硬化影响雨水渗透,覆盖层的深度为50~80毫米。
(3)植被种植层。
具有很好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在种植土表层铺树叶、树皮等覆盖物,防止雨水径流对表面土层的直接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还可以使植物根部保持潮湿,为生物生长和分解有机物提供媒介,并过滤污染物,种植层所选的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4)人工填料层。
一般选用渗透性好的人工或天然材料,填料层是雨水花园的主体部分,设施通过填料的物理、化学和其中微生物综合作用削减径流污染。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屋面雨水利用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屋面雨水利用张文韬(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湖南·长沙410006)摘要如今,逢雨必涝,城市里看海;逢旱则干,热岛效应加剧,这种现象在城市发展中越发严重。
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样既能改善我国逢雨必涝的现状同时又能利用雨水资源。
本文针对如何更好的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中屋面雨水利用,对目前国内外屋面雨水利用的现状,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其利用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屋面雨水利用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水对于城市来说,既是滋养土地、维系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源,又是带来洪涝灾害的自然隐患,也是生态景观不可缺少的要素。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可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
还有,我国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及气候迥异,中国年降雨量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并有着显著差异的丰水期枯水期。
因此,我国在雨水利用建设方面可借鉴国外先进优秀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情况的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1绪论1.1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概况雨水利用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术,数千年以前就被人们采用,并一直在缺水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屋面雨水利用、区域雨水利用和回灌地下水雨水利用四种。
1.2国外屋面雨水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首先要考虑的是雨水水质。
一般情况下,不经过处理或者经过简单处理的雨水足可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工业循环水以及景观娱乐用水等。
浅谈雨水生态调蓄池设计

浅谈雨水生态调蓄池设计发布时间:2022-07-22T05:13:53.78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3月第5期作者:陈锦明刘幸福[导读] 在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抛弃了传统的工程思路,采取了生态的思想陈锦明刘幸福工作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邮编:200120摘要:在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抛弃了传统的工程思路,采取了生态的思想,对施工场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保护和利用。
根据海绵城市的概念,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对基础设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在场地的平面布置与垂直布置中,采用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构成了一个海绵结构。
同时,根据场地周围的生态和空间状况,合理配置源头消减海绵设施,以达到雨水基础设施和生态提升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调蓄池防腐木设计施工技术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土地的开发和使用,土地的硬化性越来越大,使得暴雨天气下的城市容易出现积水,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此,有关方面应该加大城市雨水调节系统的力度,提高城市排水、吸水能力,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减轻城市的内涝,推动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
一.雨水生态调蓄池建设概述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集雨设施,它可以提高城市雨水的调节能力。
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调蓄池主要有两类:①蓄水池,其目的在于短期内起到一定的作用,通常只有当城市排水系统无法运行或者无法承受过多的雨水时才会启动,当城市的地表径流得到控制之后,雨水就会被及时的排出。
②截流池,主要控制雨水的质量,它的使用寿命较长,城市地表径流的雨水储存在截流池内,既能有效的吸收和聚集雨水中的悬浮颗粒,又能处理雨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植物和细菌,从而达到控制雨水质量的目的。
在雨季以集雨为主,降水结束后通过排水管泵站输送给下水道,以拦截前期的雨水,增加截水量,降低洪水,结构如图1所示:应对雨水生态调蓄池的选址进行科学的设计,以达到与城市排水体系结构的统一,从而达到防洪减灾、保障防洪安全、改善城市环境品质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8 •价值工程浅谈武定县海绵城市——雨水生态调蓄池设计On Sponge City in Wuding County:Design of Rainwater Ecological Storage Tanks曾宇ZENG Yu(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650011)(Broadvision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Kunming 650011, China )摘要:该文介绍了武定县建设海绵城市中雨水生态调蓄池的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项目的概况与雨水调蓄池的设计目标,根据 目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雨水调蓄池的计算,确定调蓄池容积及工艺流程,并对调蓄池平面、高程、池底防渗、驳岸、进出口及绿化如何 设计,总结了一些经验。
A 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ecological rainwater storage tanks in Wuding county.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and design goal, and according to the goal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minw,ater storage tank, determines storage tank volume and the process flow' And it has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s about how to design the reservoir plane, elevation, bottom seepage, revetment, the export and import as well as green.关键词:武定县;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设计K ey w ord s:Wuding County; sponge city; rainwater storage tank; design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武定县在建设北部新城过程中,需要融入海绵城市的 先进理念;在解决片区开发硬化后雨水径流洪峰问题及初 期雨水污染问题的同时打造片区相应生态景观;这便是建 设雨水调蓄池设计的初衷。
如何在低影响开发的前提下建 设生态的具有一定景观功能的雨水调蓄池在当今国内城 市建设中并不多见,本文通过项目实践设计,提供了一些 低影响开发条件下生态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方 法,并对相关关键性节点如何处理做了介绍。
1项目概况武定县位于云南省的中部,楚雄州的东北部,东邻昆 明市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壌,北与四 川会理县金沙江相望,全县国土面积3322k m2。
武定县按照政府主导规划,通过实施市政基础建设使 土地增值,高标准建设县城北片区。
该片区的建设使县城 从现有的3.8k m2基础上扩大3k m2,达6.8k m2。
区域范围内 涉及8条道路和2条村庄进出□通道及一条河道与一座 雨水调蓄池。
雨水调蓄池属于海绵城市的一个部分,对片 区径流雨水进行吸纳,蓄渗和缓释,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对初期雨水的净化也有一定作用。
新建雨水调蓄池位于北城大道以东,滨河路以西,乌龙河以北,武禅路以南规划区域范围之内,总占地约 33.177亩,现状多为耕地与荒地。
(见图1)现状地坪标高 为1708~1709.5m,在1707.0m以上为耕作土:主要由灰褐 色粘性土及少量植物根系组成,结构松散,稍湿。
耕土之下 3m左右为粉质黏土:灰褐色,褐红色,硬塑状态,稍湿,稍 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含5耀10%砾石。
2设计方案2.1设计目标雨水调蓄池是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一种终端措施,作者简介:曾宇(1983-),男,云南昭通人,给排水工程师,研究方 向为市政给排水。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198-03图1项目区位图其通过雨水入渗调控和地表径流调控,实现雨水的资源 化,可使水文循环向着有利于城市生态的方向发展。
将雨 水调蓄池这种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应用于城市雨水管理,可 实现削减污染保护环境、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削减城市地 表径流、美化景观人文环境、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等多重功 能,是生态、和谐、科学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雨水调蓄池 的功能具体体现如下:①净化初期雨水。
②用于削减城市 地表径流的峰值流量。
③旱季蓄水再利用。
④提高城市的 景观、生态环境。
2.2计算过程当用于削减峰值流量时,雨水调蓄设施的调蓄量应根 据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标准和地区径流量控制标准的要 求,通过比较雨水调蓄工程上下游的流量过程线,采用下 列数学模型确定:V=JT[Q,(t)-Q o(t)]d t式中:V—调蓄量或调蓄池有效容积(m3);Value Engineering• 199 •Q,—调蓄设施上游设计流量(m3/s);本调蓄池汇水 面积约为:55h m2,按2年一遇重现期计算;Q,,---调蓄设施下游设计流量(m3/s);下游出□流量拟按双排d600管道满流进行假定,排水坡度0.005;T----降雨历时(m in)。
根据计算,得出V=15660m3。
2.3工艺流程雨水调蓄池工艺流程为:市政管网一进水(设置细格 概条)一缓冲沉淀池一平流式潜流湿地一调蓄池一出水一 乌龙河。
雨水调蓄池设计考虑三段式设计,第一段为缓冲 沉淀池,主要功能为削减初期径流雨水动能,沉淀消减 SS;第二段为平流式潜流湿地,通过碎石填料与植物根茎 的净化作用消减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第三段为调蓄区,主要功能为消减洪峰调蓄并兼顾景观功能。
2.4调蓄池平面设计调蓄池布置于武定县武禅路、北城大道、乌龙河与滨 河路边界范围内,正常水面面积为13969m2,池底面积为 12057m2。
第一段为缓冲沉淀区,水面面积为1400m2,有效 水深为1.0-1.5m;第二段为平流潜流湿地,水面面积 3927m2,有效水深1.0-1.5m;第三段为调蓄区,水面面积为 8642m2,有效水深1.5-1.8m。
调蓄池有效容积为23540m3。
平面布置,结合道路与河道平面规划,最大化设置水面面 积,合理衔接调蓄池与周边道路及河道边界。
利用规划边 界面积,考虑曲折绕行布置,增加调蓄池内水力停留时间。
拟建调蓄池设计容积为23540m3,计算调蓄池需要最 小容积为15660m3;23540m3>15660m3,满足容积要求。
2.5调蓄池竖向设计竖向控制因素主要为:市政进水雨水管道标高、乌龙 河河底标高、乌龙河水位标高控制。
本次设计主轴线纵断 高程控制为:市政管网一进水一缓冲沉淀池(0.003坡度控 制)一平流式潜流湿地(0.003控制)一调蓄池(低于潜流湿 地0.3m,平坡)一出水一乌龙河。
调蓄池高程设计尽量平 缓自然,避免折角棱角出现。
(见图2)图2平面竖向图2.6进水□消能设计进水由武禅路d1650管道提供,雨水进入调蓄池考虑 设置八字型出□。
出水□端布置钢筋混凝土仿木桩,桩径 为椎290-椎310mm之间,小端制成30cm长的尖头,粧长 2-2.5m;利用挖机铲背贯入设计地面至持力层。
仿木桩地 上高度控制在60cm左右。
仿木桩贯入之后,考虑60cm的手摆换填片石,片石体积不大于30cmx30cm。
2.7出水□水位控制设计出水□设计考虑分高程出水,按高、中、低三种高度分级。
最低级为放空管道,作用是排空调蓄池内水体,最低级双排d600管底标高;第二级为常水位控制出□;第三级为最高水位控制出口。
2.8驳岸设计考虑两种形式的驳岸设计,驳岸A为三维生态护坡袋驳岸,驳岸B为自然放坡驳岸,驳岸A考虑设置在坡比小于1:1.5情况下采用,驳岸B为自然放坡,坡比不小于1:2.5,结合现场不同情况,周边地形进行放坡。
①三维生态护坡是集土木工程结构、绿化、环保、节能 降耗于一体,由具备特殊功能及特定技术参数要求的组件构成。
组件主要包括:生态袋、扎□带、缝袋线及满足多向排水功能与强度要求的网肋型联结扣等。
②生态袋: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具有抗紫外线、抗酸 碱盐、抗微生物侵蚀、透水不透土等功能。
采用无纺针刺工艺经单面烧结制成,袋体材料不含对环境有危害性影响的联苯胺等23种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成分;生态袋材料质量逸100g/m2,对植物非常友善,植物根茎能自由穿透袋体快速生长。
2.9池底防渗设计池底防渗做法分三段,以潜流湿地进出水挡墙为界进行划分,分为沉淀池防渗、潜流湿地防渗、主调蓄池防渗。
根据表1内容比选分析,结合武定实际情况,选定调蓄池池底防渗做法。
①沉淀池防渗自上而下做法为:卵砾石30cm;HDPE 土工膜;厚粗砂10cm;黏土夯实80cm(压实度 93% )。
②潜流湿地防渗自上而下做法为:H D P E 土工膜;厚粗砂10cm;黏土夯实80cm(压实度 93%)。
③主调蓄池防渗自上而下做法为:卵砾石30cm;厚粗砂10cm;黏土夯实80cm(压实度 93%)。
2.10植物选择植物设计充分考虑其四维特点,即景随四季,四季有景。
依据片区的景观格局分布,植物配置划分为色叶植物区、观花植物区、香花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等。
在主入□处以色叶植物为主,入□广场景观在季节的转换中形成时空的律动。
水生植物区与自然融合,在潜流湿地去采用彩色水生植物形成斑斓的花带,展现暄嚣城市中一座“静谧花园”的主题。
① 基调树种:香樟、水杉、鸡嗉子、枫香;②骨干树种:四季桂、蓝花楹、乌桕、二乔玉兰、紫薇;③ 灌木及地被:大花美人蕉、红叶石楠、紫鸭跖草;④ 水生植物:蒲苇、水生美人蕉、千屈菜、黄菖蒲、再 力花。
3结束语武定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种体现,亦属于海绵城市的一个内容。
它能够一定限度地消减• 200 •价值工程现代测绘技术的作用及发展趋势探讨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李庆峰LI Qing-feng(荥阳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荥阳450100)(Xingyang Housing Coll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fice, Xingyang 450100, China )摘要:社会发展到今天,现代测绘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学科理论、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三个方面。
现代测 绘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人类对地球和自然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人类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解释,更有助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 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