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保护及搬运规范

合集下载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现场零部件搬运、储存包装与防护和交付管理程序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现场零部件搬运、储存包装与防护和交付管理程序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现场零部件搬运、储存包装与防护和交付方案一、主题内容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施工现场安装辅料、电梯零部件的现场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整个过程的基本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施工现场安装辅料、电梯零部件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管理。

二、目的和原则为了维护已经在现场的电梯零部件、安装辅料等材料的质量,对其在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诸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防止造成损坏,确保电梯的安装质量。

三、工作程序1.搬运①对开箱后的电梯零部件的搬运,现场安装人员和起重人员应仔细,谨慎小心,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外观破损、划伤等损坏。

②在搬运过程中应根据装箱清单上的记录核对箱号,并对各零部件上的检验合格票等标识进行保护,防止丢落或清除。

③对主机、控制屏等重要零部件的搬运,则需由专业起重单位承担,其起重人员需经技术和安全培训,经国家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④搬运过程中采用的运输设备须完好,确保在搬运过程中零部件完好无损。

2.储存储存条件和储存环境要求如下。

①用户应根据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向现场安装人员提供储存零部件的仓库。

②根据电梯设备的特点要求,储存仓库分三类。

a.在首层靠近电梯施工井道的现场作为储存仓库,储存如对重铁、对重架、导轨等安装在井道底部的零部件或不便于搬运的零部件。

环境要求:地面干燥,堆放区域界限明确。

b.电梯机房作为储存仓库,储存如电梯主机、控制屏等安装在电梯机房内的零部件。

环境要求:防漏、门、窗能上锁并能符合营业设计图的要求。

c.用户提供的室内仓库。

用以储存除以上两点外的所有电梯零部件、安装辅料和安装设备及工具。

要求仓库内干燥、明亮,零部件堆放整齐。

③储存品的验收和堆放要求现场安装负责人在搬运结束后应对入库的零部件进行清点、验收,验收内容为核对实物与装箱清点记录是否一致,安装现场负责人应对所有零部件情况做全面了解,确保电梯的正常安装。

检查搬运过程中是否造成零部件的质量损坏,如有发现,应及时通知用户并向企业工程部报告。

产品及零部件搬运、防护及储存管理规定

产品及零部件搬运、防护及储存管理规定

产品及零部件搬运、防护及存储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使物料在搬运、防护及存储过程中达到维护品质完好的目的,特制定此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库房原材料、外协件、样件、半成品、产成品。

3、职责3.1物流部负责对库房的所有物料按规定进行搬运、防护及存储。

3.2质保部负责定期对库房进行审查。

4、作业内容:4.1搬运、防护4.1.1 搬运时注意轻拿轻放,开口朝上,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严禁超高(成品、塑料件、电子件不能超1.5米且不能叠高超过4层,镜片不能超0.6米且不能叠高超过6层,主板组件不能超出周转车高1米且不能叠高超过6层),超快(1米/秒)。

4.1.2 货物搬运时应避开电线、水管及地面不平稳处。

4.1.3 下雨时,应对搬运的物料进行防淋措施。

4.1.4在搬运过程中若有物件倾倒现象,要对物件重新检验。

4.1.5直接接触电子元器件,需要做防静电防护,如佩戴防静电手环等。

4.2存储4.2.1 库房按实际需求将内部划分为若干储存区域,对半成品、产成品、元器件、不合格品、废品等按照库房分布图单独存放,专人分管;拿取物料时必须通过专管人员许可;物料的储存按产品类别或零件类别加以区分,要分区、分类别、分批次存放并做先进先出标识;按物料特性要单独存放,例如按防静电类、防腐蚀类、易燃易爆类等,并做相应的标识。

4.2.2 湿敏元器件,严格按照《MSD湿敏元件作业指导书》操作,每月进行巡回检查以防止产品变质。

4.2.3 每层货架放置的物料不能超过4层,存放PCBA的周转箱需加盖防尘。

4.2.4 库房应清洁、通光、无有害介质,无震动,无灰尘。

4.2.5 温湿度范围:温度范围为:18℃-28℃,湿度范围为40%-70%RH,每日登记记录温、湿度。

4.2.6库房通道上不得放置任何物料及成品。

4.2.7所有库房物料应放在分隔架或防静电橡胶垫上或托盘上,以防止材料或产品受潮,不得有直接落地现象。

4.2.8进入静电敏感区时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在取放电路板组件、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等易静电击穿的材料时必须戴好防静电腕带或防静电手套。

IATF16949汽车质量体系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

IATF16949汽车质量体系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

1.目的规范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的管理,满足质量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及物品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

3.术语和定义搬运:指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成品在生产厂内的实物转移。

4.职责4.1生产部负责仓库毛坯、零件、总成在收发过程中的搬运、贮存、防护及出厂交付的管理。

4.2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内部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和转交后续工序。

4.3装配车间负责电机、风机总成的包装。

4.4销售部负责服务零部件的包装及发动机总成、零部件物资出厂交付。

4.5技术部负责制定搬运、贮存、防护、包装的技术要求。

4.6采购部负责包装用工具及包装物的采购及采购过程的搬运、贮存、防护的管理。

5.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交付程序5.1搬运5.1.1车间毛坯、在制品、零件和总成在工序、车间、车间与仓库间转移时,按《搬运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要求进行。

5.1.2外协件领取应有可靠的包装或放在规定的工位器具中。

取件、收件、发件要用规定的工位器具,并配以相应的运输工具。

5.1.3总成产品试验、入库、交付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使用规定的吊具、工位器具和运输工具完成。

5.1.4搬运过程中必须对产品和标识加以保护,防止碰撞、划伤和丢失。

5.2储存5.2.1外协件检查合格入库后,要定置摆放,标识清楚,不同供货方相同零件不能混放。

5.2.2生产部要建立和使用库存管理系统,制订优先减少库存计划,以优化库存周期,确保物资周转。

零件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库存的零件、物资不能超过保质期。

每月对库存零件要进行清点,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对变质、废旧物资按不合格品控制处理。

5.2.3入库产品必须有检验合证据和入库单,出库必须有出库单,库房必须做到帐、卡、物三相符,不合格产品不能入库。

5.2.4产品或物资必须储存在与规定相适应的环境中,如防潮、防腐、防晒;化学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和相关的出入库手续。

器材储运安全规定

器材储运安全规定

器材储运安全规定
是指保障器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器材储运安全规定:
1. 储存环境要求:储存器材的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无腐蚀性气体和易燃物质。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储存位置要求:存放器材的位置应稳固,避免堆放过高或过重的物品。

同时要确保储存位置能够方便放置和取出器材,以及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

3. 包装要求:对于易碎、易损坏或有特殊要求的器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保护,以防止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 运输规定:运输器材时,应选择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并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

货物应牢固固定,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碰撞。

5. 使用安全:在使用器材时,应按照器材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同时,要定期对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废弃物处理:废弃或报废的器材应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处理,尽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器材储运安全规定,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不同类型的器材和行业的需求进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IATF 16949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

IATF 16949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1.目的规范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的管理,满足质量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部件、总成及物品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过程。

3.术语和定义搬运:指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成品在生产厂内的实物转移。

4.职责4.1生产部负责仓库毛坯、零件、总成在收发过程中的搬运、贮存、防护及出厂交付的管理。

4.2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内部生产过程中毛坯、在制品、零件、总成的搬运、贮存、防护和转交后续工序。

4.3装配车间负责电机、风机总成的包装。

4.4销售部负责服务零部件的包装及发动机总成、零部件物资出厂交付。

4.5技术部负责制定搬运、贮存、防护、包装的技术要求。

4.6采购部负责包装用工具及包装物的采购及采购过程的搬运、贮存、防护的管理。

5.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交付程序5.1搬运5.1.1车间毛坯、在制品、零件和总成在工序、车间、车间与仓库间转移时,按《搬运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要求进行。

5.1.2外协件领取应有可靠的包装或放在规定的工位器具中。

取件、收件、发件要用规定的工位器具,并配以相应的运输工具。

5.1.3总成产品试验、入库、交付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使用规定的吊具、工位器具和运输工具完成。

5.1.4搬运过程中必须对产品和标识加以保护,防止碰撞、划伤和丢失。

5.2储存5.2.1外协件检查合格入库后,要定置摆放,标识清楚,不同供货方相同零件不能混放。

5.2.2生产部要建立和使用库存管理系统,制订优先减少库存计划,以优化库存周期,确保物资周转。

零件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库存的零件、物资不能超过保质期。

每月对库存零件要进行清点,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对变质、废旧物资按不合格品控制处理。

5.2.3入库产品必须有检验合证据和入库单,出库必须有出库单,库房必须做到帐、卡、物三相符,不合格产品不能入库。

5.2.4产品或物资必须储存在与规定相适应的环境中,如防潮、防腐、防晒;化学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和相关的出入库手续。

产品零部件防护保管规范(20140404)

产品零部件防护保管规范(20140404)

准2010-05-31发布 2010-06-1实施产品零部件防护规范批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Q/21EJ 166-2010 Q/21E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变更记录前言我公司产品、零件、部件在生产全过程(包括加工、周转、运输、检验、保管、配套、装配、入库、发货)中,存在着相互磕碰、划伤、零件变形以及保管不善导致的元器件失效、压铸件和镀锌件腐蚀、塑压件受潮发霉、镀银针孔发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零件的性能、外观、尺寸和镀层质量。

为保证我公司各类连接器的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对我公司产品、零件、部件生产、周转、保管的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规定。

本规范为通用性规范,如某些产品对其防护、保管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其详细规范规定执行。

当本规范和其详细规范矛盾时,应按详细规范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连接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连接技术研究院工艺技术部标准化室本标准起草单位:连接技术研究院工艺技术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海淘本版本代替历次版本Q/21EJ166-2006第I版、Q/21EJ166-2006第II版、Q/21EJ166-2007第III版、Q/21EJ166-2008第IV版、Q/21EJ166-2008第V版、Q/21EJ166-2009第VI版。

发送单位:针孔分厂、壳体分厂、塑压分厂、热表分厂、圆形连接器制造部、矩形连接器制造部、模具分厂、射频滤波连接器制造部、光器件制造部、线缆连接组合设备制造部、线缆组件制造部、线簧分厂、高新机加分厂、质量保证部、采购部、标准化室、物料采购部、营销中心、深圳分公司。

产品零部件防护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零部件(包括低频、光纤、线束、射频同轴产品)生产全过程防护及保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产品、零部件的生产过程防护控制及保管控制,成件厂家生产的零件、外购件也应按此规定执行。

2产品零、部件生产过程防护规定2.1产品零、部件防护总体要求2.1.1 公司所有产品零件、半成品在加工、周转、运输和交付中,针对产品、零部件符合图纸和有关技术条件(规范)进行防护,防护包括标识、周转、包装、贮存和保护。

产品搬运安全管理制度

产品搬运安全管理制度

产品搬运安全管理制度一、搬运前的准备工作1. 搬运前应检查搬运工具和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搬运前应清点产品数量,确认搬运的产品是正确的。

3. 搬运前应做好施工环境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搬运过程中无障碍物。

4. 搬运前应对需搬运的产品进行分类和分区域堆放,以便于提高搬运效率。

二、搬运作业操作规范1. 在搬运作业中,搬运工人应穿着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鞋、手套等。

2. 搬运工人应明确各项搬运作业规范和操作程序,严禁擅自改变作业程序。

3. 搬运工人应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拆卸或修改设备。

4. 搬运工人应遵守操作规程,保持操作专注,杜绝操作失误。

三、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 在产品搬运作业中,应在搬运区域设立警示标识,提醒搬运人员注意安全。

2. 产品搬运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指挥员指挥,遵循统一指挥,做好协调。

3. 搬运作业中,应保持搬运通道畅通,不得乱堆乱放,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搬运作业中,应避免搬运人员疲劳作业,合理安排搬运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一旦发生搬运作业中的安全事故,搬运员应立即停止一切搬运作业,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2. 在搬运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产品倾倒等,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危险扩大。

3. 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治疗。

五、安全管理责任1. 生产经理负责组织实施产品搬运工作,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2. 搬运工班组长负责具体搬运工作的协调安排和安全监督。

3. 搬运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做好自我保护,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

通过建立和完善产品搬运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范搬运作业过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搬运人员的安全,确保产品搬运作业顺利进行。

希望参与产品搬运的所有人员都能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共同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搬运与储存防护管理办法

搬运与储存防护管理办法
摆放时:不得混料并在质检人员检验后进行标识卡标识(或入库单标识),摆放紧凑整齐。
小产品
需要特殊订做铁料架放置
摆放时:放置在特殊制定区域经质检人员检验后进行标识卡标识。
搬运时:使用钢丝对每件产品与料架间进行加固,确保使用叉车搬运时不晃动、产品间无间隙。
五、管理内容
6
6.1。1搬运、储存过程
6。1。1。1卡车轮:热处理出炉时产品均按照“出框”摆放,摆放在铁托盘上,即“一个框”产品摆放在一个铁托盘上,不得混料并经质检人员检验后进行标识卡标识。
6.1.1.2因“一个框”产品数量最多可摆放20件,因此每个铁料架最多摆放20件产品.
6.1.1.3分两排在料架上整齐摆放,个别零头产品摆放在产品中间位置,借用产品重力对其它产品在搬运过程中起到防护作用,确保产品在使用叉车搬运过程中不掉落、不晃动、不倾斜。
6。1。1.4区域放置:根据产品型号规格进行区分,按照锻造区域的标识牌进行统一摆放,摆放在规定区域,产品不得压线,按照顺序整齐放置。
6.1。1.9搬运需要便利原则,物料的停放要方便搬运、省事、省时;减少等待和空载,均衡搬运;提高作业效率;搬运路线要合理,减少交叉、混料、不不要的搬运;常用产品就近放等。
6。1.1。10搬运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开凹、凸不平路面,防止磕碰、划伤、翻到,注意维护搬运托盘等。
6.1。1.11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护产品标识,防止丢失,堆码时要将产品标识向外,便于查找.产品转运过程中,要遵从班长指挥,轻拿轻放,合理操作。
6.3。2。4各种盘点若出现账物不符的,要写明原因,并报主管审查。
6.4运输防护
6。4。1选择合适的运输单位
营销部负责选择能保证运输质量的运输单位,该单位能按客户合同规定的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件保护及搬运规范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零件保护措施及规范
为了防止机械加工过程中及搬运过程中机械加工面的碰伤、损坏等情况发生,造成报废、返工等成本的升高和工时增加等现象,为了监督员工按照要求操作,特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所有机械加工零件需轻拿轻放,做好产品分类放置,
禁止混放,对于已加工的零件在放置托盘前要使用纸
板或橡胶垫使零件加工面与托盘面隔离。

第二条在所有零部件运输过程中需防止零件倾倒导致零件相
互碰撞,发生碰伤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第三条本道工序开始前必须先检查上道工序加工下来的零件
是否已造成碰伤、损坏等现象,如发现要及时返回上
道工序确认并由上道工序进行返工;如本道工序未检
查出或未检查,发生以上现象由该道工序负责,之后
工序同上。

第四条在进行辅助性生产过程中,如:去毛刺等。

必须握稳
打磨工具,找好着力点,想好打磨方法,避免过程中
的打伤现象。

第五条在零件使用行车进行起吊前,要检查好起吊物是否已
经扎牢或者已固定,选择合适的吊带或吊绳,避免在
起吊过程中零件坠落导致人身伤害和零部件损坏。

第六条在装配过程中要检查零件的配合程度,不允许使用不
当操作行为,防止标准件和零件本体损坏,造成返工
和废品。

第七条零件在包装过程中要按照包装要求进行固定零部件,
严禁乱操作。

保证产品运输过程中稳定牢靠。

以上规范希望大家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做好加工面保护措施,降低返工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