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征文:我家乡的端午节

合集下载

故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10篇)

故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10篇)

故乡的端午节作文故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乡的端午节作文1世界上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热闹的赛龙舟呢?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说起。

据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公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言免去职位,赶出都城,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泪投江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船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扔进江里,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再去吃屈原的尸体。

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习惯。

吃完粽子,来到河堤上看赛龙舟,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

“嘀……”一声汽笛声响起,河堤上马上安静下来。

队员们也马上做好准备,身上蹦起结实的肌肉。

“咚……”一声炮响,五颜六色的龙舟像离弦之箭,飞快的向终点飞去。

锣鼓声、助威声把刚刚安静下来河堤的又一次点燃,整个河堤沸腾起来了……故乡的端午节,你给了我喜悦。

故乡的端午节作文2青翠的芦叶在故乡老人们的手中轻轻旋转,光滑的芦叶被捏成锥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几个干巴巴的大红枣。

几转,几捏,粗糙的大手灵巧地转动,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跳荡而出,再倒入冒着热气的大锅里煮,粽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变成深绿,顺着白热的水汽,飘出甜甜的香。

小巧的粽子被捞出来,冒着热气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顺着深绿的粽皮滑下来,袅袅的热气让人心里骤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点缀着几颗蜜枣,鲜香润滑,还带着芦叶特有的清新,一并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满嘴的清甜,满心的温暖。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范文(精选10篇)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范文(精选10篇)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范文(精选10篇)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范文(精选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1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因而庆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端午节有的说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有的说祭屈原的,有的说祭伍子胥的,也有的说祭龙的,还有的说辟邪的。

家乡人的说法是祭屈原。

家乡的人以祭屈原为由。

家乡的人是这样过端午节的:当端午节到来时,家乡的人们在自家的房顶和门楣上插上柳枝和艾叶意在避邪,妇女们和面洗菜忙着蒸包子,这时她们早已为孩子做好香包。

端午节的’这天,小朋友们胸前挂着形状各异的香包,早早的来到草地上,一起游戏,载歌载舞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

端午节第二天,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丁香、芍药、牡丹等鲜花以及艾叶插在屋内,以此达到人们消除毒气、驱恶辟邪、预防疾病的朴实愿望。

家乡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虽然家乡并不产雄黄酒,但是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用青稞酒代替雄黄酒涂抹孩子的额头、口鼻等习惯,希望孩子们平平安安。

有的人们在端午节当天,拌凉面、做凉粉,带着吃食走到大自然中,尽情地唱着青海花儿、喝着醇香的青稞酒。

你跳我唱,尽情欢乐。

家乡的端午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不亚于家乡的春节。

和春节一样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优秀作文2我的家乡在华藏寺,每年过端午节,爸爸妈妈都要提前准备过节的东西。

爸爸到河边摘来柳条,和我一起将杨柳插在门上,杨柳轻轻摆动,在我们进出是掠过头顶,爸爸说“柳叶像剑,能辟邪驱鬼”。

妈妈到农贸市场精心挑选糯米、大枣、还有粽叶,他将粽子包成三菱形状,放在锅里煮上十几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端上桌子,爸爸妈妈爷爷和我,边吃边说夸奖妈妈的手艺好。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5篇)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5篇)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5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这个古老的节日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是源于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所以被迫去职赶出都城。

屈原眼看着祖国的沦陷,心如刀割,变身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人们还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尽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死后,农历的五月初五,便被人们定为端午节,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的家乡也过端午节。

每逢端午,总要折几根柳条挂在门口,还要用艾草洗脸,过端午,最让小孩子们欢喜的,就是系五彩线和佩戴香囊了。

五彩线就是用许多的彩线,凝成线绳,系在孩子们的脖子上,手腕上,有的还记在脚踝上。

香囊则多为粉色和红色,香香的,穿上一根红线,挂在小孩子们的脖子上,简简单单的五彩线和香囊,却成了孩子们的饰物。

当然,过端午节,最少不了的是吃粽子。

新鲜的粽叶,包着满满的一团糯米,还要放上一颗红枣。

煮粽子时,整个屋子里都飘着淡淡的香味,剥开粽子叶,白白的糯米上镶嵌着一颗红宝石般的枣子,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的糯米香,真让人吹延三尺啊。

再配上粽子锅里煮的'鸡蛋,虽不似山珍海味[注:海错:指各种海味。

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泛指丰富的菜肴。

],但也和美味佳肴所差无几了。

端午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赛龙舟,但我的家乡在北方,河流甚少,所以不能进行赛龙舟的比赛了,心里总是感到很遗憾,便只能在电视上观看赛龙舟那令人兴奋的热闹场面了。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7篇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7篇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

而今天,我要向大家说说的是端午节。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年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还会去看赛龙舟呢,十分热闹!传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位大诗人屈原。

人们会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是为了以防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赛龙舟也是为了驱赶鱼类。

午饭过后,妈妈、婆婆、阿姨一起搬着几个凳子到外面,还搬了一大盆糯米和各色各样的馅儿,有豆沙馅儿、红豆馅、蜜枣馅等。

说是包好了给邻居家的老奶奶,老爷爷吃几个,再分几个给亲朋好友吃,剩下的就自己吃。

也是呢,懂得分享才会更快乐!“加油,加油!”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原来啊,浦阳江上在赛龙舟啊。

共有五支龙舟,参赛选手们紧张地准备着,只听着一声号令,这五支龙舟如离弦般地飞出去,桨手们都个个都身强力壮,并有节奏地划着般,当船桨接触水面的一瞬间,江面就溅起了白色的浪花;鼓手站在船头,用尽全身力气敲着鼓,控制着船速度;舵手,站在船尾掌控着船的方向。

江岸两边的观众人山人海,屏息凝神地关注着这场比赛,有些人还大声吆喝起来:“加油!加油!要追上来了!”还有些小孩子都围着江边跑来跑去,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为看到了如此热闹的赛龙舟比赛,老人家的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端午节,实在太有趣了,对了,我还得回家吃香喷喷的肉粽呢!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2郭承恩端午节快要到来了,朔州日报小记者工作站举行了一次“亲子寻宝”拓展活动,就在沙楞河度假旅游村。

这天,我和妈妈早早的起了床,上了大巴车。

在车上我们一起唱歌,进行自我介绍,非常开心。

我想,这次活动一定很有意思!我和妈妈被分配到了水木清华一组,活动就此开始了!第一关,我们水木清华组得到的提示是“___,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由此我们推测出第一关肯定是逆水行舟。

我们穿上救生衣,上船了。

我们组根本没有人会划船,于是就拿着船桨左一下右一下地划,用不了两分钟的路我们却划了五分钟多,在路上,船左右晃动,我心惊胆战,生怕船翻了!后来我才知道,我那简直是杞人忧天。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5篇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5篇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5篇作文家乡的端午节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作文家乡的端午节2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家乡的端午作文(通用15篇)

家乡的端午作文(通用15篇)

家乡的端午作文(通用15篇)家乡的端午作文(通用1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端午作文1“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拍着手、跺着脚,唱起这首熟悉的儿歌。

端午节这天早上,奶奶总是在厨房里忙着包粽子。

我问过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相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跑进厨房看见奶奶忙得满头大汗,我一边帮奶奶升火,一边问奶奶: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奶奶微笑着说:“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我们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现在端午节已经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我坐在火炉旁,好像懂得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不懂。

只好呆呆地望着火炉。

到了傍晚,奶奶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洒上雄黄酒,嘴里一边念着:“雄黄大蒜洒团转,老蛇蚂蚁远远走。

”我有点怀疑,这雄黄酒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大人们忙了一天,到了夜晚还不忘记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头上画个“王”字,我想这“王”大概是表示:希望我们像快乐王子一样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吧!家乡的端午作文2中国有很多节日,在众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因为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还能看到激动人心的龙舟赛。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习俗。

各种各样的粽子,形状多多。

有像元宝一样的,这种粽子代表恭喜发财。

有的像动物一样的粽子,特别好看。

粽子还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的、咸的、辣的、牛肉的、水果的,但我还是爱吃我家包的枣子枸杞粽子,因为我家的粽子是奶奶亲手给我包的,有一种特殊的香甜,而且样子大不一,形状也不同。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活动-------龙舟赛。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10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10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1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在我们家乡还把端午节叫做“五月端午”,因为它是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而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粽子节”,因为在这几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

不仅如此,端午节的习俗也很多呢。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虽比不上春节、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户户也是很重视的。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在进入阴历五月初一这一天,妈妈就把提前买好的红葫芦贴在了门口,和窗棂外面。

贴葫芦也有讲究,葫芦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问妈妈为什么要贴葫芦,还要这样去贴。

妈妈说:“端午节贴葫芦,挂葫芦是为了趋灾避邪保安宁的。

”“那为什么口朝上呢?”“听老人们说是为了把毒虫,灾难全都收起来,让家家户户安宁。

”妈妈笑着说。

原来如此啊。

当然贴葫芦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到了五月,正是蚊虫开始活跃的时候了,家里的老人们,也爱把剪好的葫芦缝在小孩的衣服后背上。

在肩头还要缝上一个小布老虎,以求平安。

妈妈说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衣服,但是我已经不记得了。

初一这一天我们还要吃鸡蛋,至于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妈妈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里的每个人都要吃上几个。

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门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驱蚊避邪的。

晒干的艾草还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给我,当然这也是保平安的。

这一天重头戏就是吃粽子。

妈妈早早的就把米、枣、叶子泡上。

泡好后大家就开始包,一个个粽子就在大人们的手中包好了。

煮熟的粽子透着叶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枣甜甜的,真好吃!我真的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美好祝福。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故乡的端午作文(通用20篇)

故乡的端午作文(通用20篇)

故乡的端午作文故乡的端午作文(通用2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端午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的端午作文篇1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秦国灭楚国之后,爱国诗人屈原悲愤极了,便跳入汨罗江自杀。

两岸的民众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糯米粽叶包成食物投入水中供鱼虾食用。

端午节由此而来。

这个感人的来历使我对端午节喜爱有加。

端午节主要有吃粽子、戴花绳、带荷包、插柳条这几件风俗活动。

去年我们在老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首先是包粽子,吃粽子。

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

奶奶将粽叶几下折成一个奇怪的菱形,然后用勺子往粽叶里倒入糯米,放入几颗枣和葡萄干,接着包好粽皮,用细绳扎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妈妈和奶奶手法很熟练,包起来井井有条;每一个粽子都那么饱然,棱角分明。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一煮,顿时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奶奶用漏勺将粽子一个个打捞出来。

我嘴很馋,每次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走一个。

“小机灵鬼!”奶奶不忍心骂我,每次都这样说。

粽子香甜可口,嚼一嚼,糯米的甜味里透着淡淡的枣香,让人吃了还想吃。

戴花绳和戴荷包也是端午节风俗之一。

尽管,我并不喜欢这项活动。

奶奶用五彩的丝绳制成花绳,戴在手腕和脚裸上。

据奶奶说,这样可以防止被蛇咬。

奶奶绣的荷包十分好看,一只褐色的雄狮张牙舞爪,长长的鬃毛倒竖着,身上还有一些花纹图形和金色的小铃铛,狮子的四个爪子分别挂着一条线,每条线上是三个生肖动物,四条线合起来,正好有十二个生肖。

插柳条是为了避邪,但它插的地方也有讲究,一般插在房檐或门上。

端午节那天,我和奶奶从柳树上折下了较好的枝条四五支,拿回家中。

爸爸顺着木梯爬上房檐,在适当的位置,插好柳条。

怎么样,故乡的端午节别有一番风味吧!故乡的端午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甘肃陇南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虽没有都市的繁华,但有着自己的风韵,尤其是端午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征文:我家乡的端午节
首发外贸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

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

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

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
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

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

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

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

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

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

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

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

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

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
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

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

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

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

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

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

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

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

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

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

用“五味
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

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

“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络子。

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

装进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

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

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

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开心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
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

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

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首发外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