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上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2013-201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3-201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3-201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制)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天灾答案表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mm ,8.00cmC . 1mm ,2.5cm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图是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 与时间t 或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BD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7.(2分)如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视眼、凹透镜 C . 近视眼、凸透镜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 )11.(2分)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汽车 _________处于静止状态(填“甲”或“乙”),另一辆汽车的速度 _________ . 12.(4分)(2013•陕西)图示为国际空间站上宇航服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 _________ 镜,所成的像为倒立、 _________ 的 _________ 像,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13.(2分)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接收处.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控制了噪声.14.(2分)(2013•黑龙江)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 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_________ . 15.(2分)(2012•安徽)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_________ ,折射角的大小为 _________ .16.(2分)(2010•滨州)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_________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_________ 色. 17.(3分)(2012•中山)某托盘天平的全部砝码及标尺如图,此天平的称量(即称量范围)是 _________ g .若将此天平调节平衡后测一物体的质量,物体应放在 _________ 盘.当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再加入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_________ ,直至天平平衡.18.(2分)(2011•湖北)体积为0.5m 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 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___ kg ,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_________ kg/m 3. 19.(2分)(2013•乐山)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___ ,所以热空气 _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20.(4分)(2012•乌兰察布)如图所示,a 、b 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 、B 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 (1)其中A 表示 _________.(2)完成该物点的成像光路图.21.(4分)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20题图 21题图 四、分析简答题(4分) 22.(4分)人夜了,刚下完雨,路上坑坑洼洼,天上的月亮害羞地露出了半边脸,小李吃完饭就急着要到小王家搞小制作.临行前,爷爷叮嘱他说:“路上小心啊!光的是水坑,黑的是泥土.”小李照爷爷的说法走,果然没踩着水坑.晚上10点,终于完成了小制作,小王送小李出门时说:“路上当心,黑的是水坑,光的是泥.”小李试着按小王的说法走,也没踩着水坑.但是一路上小李糊涂了,两人的说法相反,但都对,为什么呢?请你帮小李解释这一疑问.五、实验探究题(23题6分,24题10分,25题10分,共26分) 23.(6分)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 _________ . (2)取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 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24.(10分)(2013•临沂)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 cm .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 .①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_________ 透镜.25.(10分)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学了密度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 3﹣0.93g/cm 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 3﹣0.96g/cm 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A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B .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 1,如图乙所示m 1= _________ ;C .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 2=25g ,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 1﹣m2;D .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如图丙所示;E .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 _________ g/cm 3;F .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 _________ 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六、应用创新题(26题6分,27题10分,共16分) 26.(6分)(2013•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0.5h 到达三水,休息0.5h 后,再以80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1h 到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7.(10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 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 ,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 ,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 .问: (1)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请通过计算说明. (2)你认为李明和他的同学测得牛奶的密度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C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 处时,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 3.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4.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 . 地面发生漫反射C . 水面发生漫反射D . 水面不发生反射5.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A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 .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C .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D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第3题图 第5题图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6.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 .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 .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 .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8.分别由a 、b 、c 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物质的密度最小B.b 物质的密度是1.0 ×103kg/m 3。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并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卷的表格中)1.在“CCTV 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然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三者均可2.下列各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 .太阳B .月亮C .烛焰D .萤火虫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吃冰棒解热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未开启的矿泉水瓶,过了一会儿,瓶外侧有水出现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D.冬天的早晨汽车的前挡玻璃结了一层薄薄的霜4.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初中学生使用的课凳高度约为80cm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9℃C.物理课上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达100dBD.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00cm/s5.镇江在“7+1”城市改造中,新建安居工程中的住宅楼采用了诸多环保技术,其中多数住宅使用了双层中空玻璃替代传统的单层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 )A.更强的安全性B.更优良的保温、隔音性C.更强的透光性D.更强的价格优势6.2013年5月10日,天文爱好者在澳大利亚观察到了日环食,当日环食现象发生时,若天文爱好者在大树下的地面上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地面上的亮斑,其中有一些是圆环形的,这些亮斑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三者皆有可能7.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8.每年5月份,我省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 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省相关职能部门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第7题图A B C D依据…………………………………………………………………………………( )A .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B .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C .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D .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9.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10.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A.近视眼,大于0.05mmB.近视眼,小于0.05mmC.远视眼,大于0.05mmD.远视眼,小于0.05mm11.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 运动了5m 的路程,第2s 、第3s 所通过的路程都是5m ,那么该物体在3s 内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12.示,则可以判断轮船是………( )A .靠近码头B .可能静止C .远离码头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将图中三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写在其下方相应空格处.(1)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示数是 ℃;(2)图乙中,木块A 的长度为 cm ;第10题图 第12题图(3)如图丙、丁分别是汽车仪表盘上的转速表和速度表,速度表上还有显示汽车已行驶总里程的里程计,从图丙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此时的转速为 转/分,从图丁可以知道,汽车目前行驶的速度是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扬声器播音泡沫粒跳动 音叉发声溅起水花 大钟发声球被弹起 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A B C D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的密封线内,将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3.第Ⅰ卷为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期间,一律不得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应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由于楚人没有弄清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后人贻笑大方。

实际上落入江底的剑相对于船和江岸的运动情况分别是A .运动、静止B .运动、运动C .静止、运动D .静止、静止 2.如右图1所示,某校八年级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A .4m B .7m C .10m D .12m 3.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 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 点。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4.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5.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常说“大声点”,在物理学的角度上这是要求学生图1A .隔着玻璃砖看木棒C .小孔成像 D.冰透镜向日取火图2 B .通过平面镜看自己 A .提高声音的频率 B .增大声音的响度 C .调整声音的音色D .加大声音传播的速度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声速不同7.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 理 试 题 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 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在答题卷上作答、非选择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指定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42℃左右 B .乒乓球的直径为2 dm C .教室的高度约为3.5 m D .人步行的速度为5 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用超声波测算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B .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C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 .北方冬天早晨窗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4.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汽”;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汽”,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汽”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汽”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汽”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汽”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5.下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 和矫正情况的图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D.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7.图中是描述运动物体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8.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 .1:2B .9:2C .2:1D .2:9B..C..D .A ..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2013-2014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

2013-2014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

2013-2014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 B.米 C.牛顿 D.秒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B.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次;C.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5N; D.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

3.实验室的物品中,重约为1N的是()A.一枚壹圆硬币 B. 二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只实验桌4、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5、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6、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温度7.实验室的物品中,重约为1N的是()A.一枚壹圆硬币 B. 二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只实验桌8.放在讲桌上的粉笔盒,它对讲桌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在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A.力的方向 B、力的大小 C、力的作用点 D、三要素中至少有两个相同9.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A.冬天,在结冰的路布撒沙子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 D.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 :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 :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A.3 :2; B.5 :3; C.5 :8; D.9 :10。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光照在绿纸上,纸呈蓝色 B.绿光照在红纸上,纸呈白色C.红光照在绿纸上,纸呈黑色 D.绿光照在红纸上,纸呈青色12.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把全体人员都照上,其方法是()。

A.照相机、镜头不动,只要人站近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外伸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些,镜头往里缩些13、单位换算:(1)5 m/s= km/h (2)20t= kg(3)2.7 g/cm3= kg/m3 (4)5 L= m3 14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卷一、1、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票时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哪种逻辑关系 ( )A .与门B .或门C .非门D .与非门2、对于库仑定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凡计算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使用公式221r q q k FB .两个带电小球即使相距非常近,也能用库仑定律C .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电量是否相同,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D .两个点电荷的电量各减为原来的一半,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它们之间库存仑力减为原来的一半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线一定是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磁感线一定是从N 极出发,终止于S 极B .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即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小磁针在磁场中N 极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即为该点磁场的方向C .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磁场的方向D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强,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4、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 .三个等势面中,Q 点的电势最高B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电势能较大C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较大D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较大5、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 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 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入射方向跟极板平行。

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列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变大的是 ( )A .U 1变大,U 2不变B .U 1变小,U 2不变C .U 1不变,U 2变大D .U 1不变,U 2变小6、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向可变电阻R 供电。

北京市平谷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北京市平谷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图 1 B 帕斯卡 A 牛顿D 瓦特 C 焦耳 北京市平谷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小题2分)1.在图1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2.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旅行箱安装小轮子B .给自行车的车轴上机油C .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D .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3.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节奏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它们是相对静止的C .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内,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路旁的楼房为参照物D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里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5.如图2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6.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5g B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C .一位中学生身高约为1.6km D .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2m7. 如图3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B 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 .金属块B 的重力 B .绳子A 对弹簧的拉力 C .金属块对绳子A 的拉力 D .弹簧对金属块B 的拉力8.在如图4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3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菜刀刃磨得很锋利 坦克上安装有履带 图2 A B C图2吸管一端切成斜口9.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水往低处流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用吸管吸饮料D .塑料的吸盘贴在较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10.如图5中甲、乙所示,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甲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 B .图乙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 C .都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 D .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11.运动员在投篮时把篮球抛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如图6中能正确表示篮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的是(G 表示重力,F 表示手对球的作用力)12.一个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郧西县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末考试八 年 级 物 理 试 题A.一枚一角的硬币厚度约为2.4cm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最好成绩约为15min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s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000g2.如图1所示,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cmB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 .细铜丝的直径等于线圈总长度与密绕圈数的比值.3. 一块质量为100g 的冰熔化成水后,( )A.质量仍是100g ,体积变小B.质量大于100g ,体积变小C.质量仍是100g ,体积不变D.质量小于100g ,体积变大4. 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A .质量减半,密度减半B .质量减半,密度不变C .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D .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5.下列现象中都遵循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①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②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③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⑤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⑥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⑤D.③⑤⑥6.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2,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

此实验:( )A. 用玻璃罩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B.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说明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D. 说明声音的响度与人跟发声体的远近有关7.如图3所示,是小明用放大镜分别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窗外景物的情景。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虚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实像B.他观察到自己指纹的像总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指纹离放大镜小于焦距时,可看到倒立放大的指纹D.用放大镜观察窗外景物时,近似于照相机原理8.如图4,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有白霜。

这是因为(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9. 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不同。

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加热后,这样的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如图5所示.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A .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B .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 .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D .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10. 某同学利用如图6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10cm 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的像变化情况是( )A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C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11.有一个量程为2m 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

(1)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至少3步的长度,求出平均值,作为自己正常步行时每一步的长度L ,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2)数出从家庭出发正常步行到学校所走的步数n ,则家庭到学校的总路程为S =_____。

(3)如果再给你一只钟表,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简要写出需测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 ①测出正常步行的速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总路程为S =_____。

12.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按水位高低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如图7甲)。

(1)用相同的力度按照从___________的顺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 ”的声音来。

如果按照上述顺序用相同的力度分别向瓶口吹气,听到的声音是_________(选填“逐渐升高”、“逐渐降低”或“与敲击相同”)。

这是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有关。

(2)把一支铅笔靠近玻璃瓶的一侧(如图7乙),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铅笔的尖比实际的铅笔尖要_______(选填“细而短”、“粗而长”或“相同粗细”),这时水瓶相当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如果把铅笔向远处慢慢移动,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的指向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突然改变”)。

(3)将图乙中瓶子里的水倒掉三分之一,瓶中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13. 一束光射向玻璃砖(图8),并穿过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画出法线)。

14.如图9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 点射出(P 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 ,并完成光线α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7分+6分+4分=17分)15.如图10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平放在平板上,E 、F 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 转动.(1)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0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E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EO逐渐向ON靠近,则OF ON.(选填“靠近”或“远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0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4)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10甲中的反射角∠(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如这两个角相等,就可以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地方有: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1所示.(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________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______。

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17. 小明要测量某矿石的密度.器材有:矿石块、天平(含砝码)、烧杯、适量的水、细线.测量过程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2)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矿石块的质量.请指出图12乙中小明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

正确操作后,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丙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_____ g.(3)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则矿石密度ρ=___________。

五、综合题(共6分)18.一捆细铜线,质量是8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 (1)请你计算,铜线的长度是多少米?(2)在夏季商品展销会上,此铜线放在太阳下暴晒了1小时,铜线的质量和密度将如何变化?郧西县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DDABC 6-10:BDAB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11.(1)减小误差,(2)nL ,(3)②从家里到学校所用时间t ,③υt;12.(1)从左到右,逐渐降低,频率(快慢),(2)粗粗而长,放大镜,突然改变;(3)1.0×103kg/m 3.三、作图题(2分+4分=6分)评分说明:13题:正确画出两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及法线,各1分。

14题:根据p 点画出反射光线及延长线2分,画出a 的折射光线1分,标出焦点F1分。

四、实验探究题(7分+6分+4分=17分)15.(1)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2) 靠近,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3)不能,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r (或∠nof ),测一次不能得出结论,应改变角度的大小,测量多次,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16.(1)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缩小;4.5~6.5cm (或4.5cm<f<6.5cm 的范围均可),照相机.(2)凹;近视17(1)左(内);(2)用手直接拿取砝码;39.4;(3)19.7g/m 3。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17分。

五、综合题(共6分)18.解:(1)根据V m =ρ 可知铜线的体积33301.0/109.889m mkg kg V m =⨯==ρ (2分) 可将铜线看成圆柱体,根据V =SL ,铜线长度L=m mm S V 2263104102501.0⨯=⨯=- (2分) (2)铜线被暴晒后,所含铜的多少没变,所以铜线的质量不变(1分),温度升高会导致铜线膨胀,体积增大,根据V m =ρ,可知,铜线的密度会减小。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