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____的能力。
A. 变形B. 断裂C. 腐蚀D. 磨损2. 以下哪项不是金属材料的四大性能?A. 强度B. 硬度C. 韧性D. 导电性3.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____而不发生断裂的性质。
A. 弹性变形B. 永久变形C. 塑性变形D. 脆性变形4. 金属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的能力。
A. 划伤B. 腐蚀C. 磨损D. 冲击5. 非金属材料通常具有以下哪种特性?A. 高导热性B. 高导电性C. 良好的绝缘性D. 高熔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____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7. 金属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____作用下反复加载和卸载,最终导致断裂的现象。
8.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控制____、____和____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9. 陶瓷材料具有____、____、____等特性。
10.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____、____等优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
12. 简述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某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 GPa,当受到100 MPa的应力作用时,计算其应变值。
14. 已知某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50 MPa,抗拉强度为350 MPa,若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达到屈服点,计算其塑性变形量。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5. 论述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A5. C二、填空题6. 弹性7. 循环8. 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9. 高熔点、高硬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10. 轻质、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三、简答题11.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
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11、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
答案:化学性能力学性能2、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锻造、()、()等。
答案:铸造焊接3、变化很慢的载荷称为()载荷。
答案:静4、在短时间内以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称为()载荷。
答案:冲击5、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载荷。
答案:交变6、变形一般分为()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变形。
答案:弹性塑性7、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或()的能力。
答案:塑性断裂8、强度常用的衡量指标有()和()。
答案:屈服点抗拉强度9、如果零件工作时所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和(),则不会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
答案:屈服点σs210、有一钢试样其横截面积为100mm,已知钢试样的σs=314MPa,σb=530MPa 。
拉伸试时,当受到拉力为()时,试样出现屈服现象,当受到拉力为()时,试样出现缩颈.答案:31400 5300011、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金属材料的()和()的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答案: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12、一拉伸试样的原标距长度为50mm,直径为10 mm拉断后试样的标距长度为79 mm,缩颈处的最小直径为4.9 mm,此材料的伸长率为(),断面必缩率为()。
答案:58% 73%13、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符号:抗拉强度(),洛氏硬度C标尺()。
答案:σb HRC14、符号:断面收缩率(),冲击韧度()。
答案:φ Ak15、500HBW5/750表示用直径为5mm, 材料为硬质合金球形压头,在7350 N压力下,保持()s,测得的硬度值是()。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滑移B. 孪生C. 扩散D. 相变答案:A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答案:C3.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 高塑性B. 高韧性C. 高硬度D. 高延展性答案:C4. 以下哪种合金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A. 铝合金B. 不锈钢C. 黄铜D. 铅锡合金答案:B5. 玻璃材料通常属于哪种材料类别?A. 金属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D. 复合材料答案:B6. 以下哪种材料的热导率最高?A. 铜B. 铝C. 钢D. 塑料答案:A7. 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A. 腐蚀B. 过载C. 反复加载D. 温度变化答案:C8. 以下哪种材料的电绝缘性能最好?A. 橡胶B. 陶瓷C. 铁D. 银答案:A9. 复合材料通常由哪些材料组成?A. 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B. 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D. 所有上述材料答案:D10. 以下哪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最高?A. 铝合金B. 不锈钢C. 碳纤维增强塑料D.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金属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________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答案:拉伸12.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________的能力。
答案:抵抗硬物压入表面13.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________时的应力与应变比值。
答案:弹性变形14.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加载________成正比。
答案:次数15. 材料的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_下吸收能量的能力。
答案:冲击载荷16.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通常包括________、正火、回火等过程。
答案:退火17. 材料的蠕变是指材料在________作用下发生的缓慢变形。
答案:恒定应力18.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_条件下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个晶体结构中?A. 体心立方晶体B. 面心立方晶体C. 六角密堆积晶体D. 简单立方晶体2. 以下哪个不是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A. 固溶强化B. 细晶强化C. 形变强化D. 热处理强化3.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性是什么?A. 高塑性B. 高韧性C. 高硬度D. 高弹性4. 聚合物材料的分子链结构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A. 线性结构和支链结构B. 线性结构和网状结构C. 支链结构和网状结构D. 线性结构和环状结构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金属基复合材料C. 陶瓷基复合材料D. 纯金属6. 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通常与什么因素有关?A. 材料的硬度B. 材料的韧性C. 材料的塑性D. 材料的弹性模量7. 材料的热处理通常包括哪些过程?A. 淬火和回火B. 淬火和正火C. 正火和退火D. 退火和回火8. 以下哪种腐蚀类型属于化学腐蚀?A. 点蚀B. 应力腐蚀C. 氢腐蚀D. 氧气腐蚀9. 材料的断裂韧性通常与什么有关?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韧性D. 材料的塑性10. 材料的疲劳寿命与什么因素有关?A. 应力幅B. 应力集中C. 材料的疲劳极限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1. B2. D3. C4. A5. D6. B7. A8. C9. C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及其目的。
2. 解释什么是材料的疲劳现象,并说明如何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3. 描述聚合物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已知某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00 MPa,弹性模量为200 GPa,求该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
2. 假设有一金属棒,其直径为20 mm,长度为1 m,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00 MPa,若要使其产生塑性变形,需要施加多大的力?四、论述题(共30分)1. 论述复合材料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专科《工程材料》_试卷_答案

专科《工程材料》一、(共75题,共150分)1。
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
(2分)A。
B.C.D。
.标准答案:A2。
现需测定某灰铸铁件的铸态硬度,一般应选用()来测试。
(2分)A.莫氏硬度 B.布氏硬度计 C.洛氏硬度计 D。
维氏硬度计.标准答案:B3.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 )。
(2分)A.B。
C.D.。
标准答案:B4. 当晶格常数相同时,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 (2分)A.小B.大 C。
相等 D.不确定。
标准答案:B5. 在密排六方晶格中,单个晶胞的原子数为()。
(2分)A.2B.4 C。
6 D。
8。
标准答案:C6. 晶体中的空位属于()。
(2分)A.体缺陷 B。
点缺陷 C。
面缺陷 D。
线缺陷.标准答案:B7. 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则其( )。
(2分)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B。
强度越高,塑性越差C.强度越低,塑性越好 D。
强度越低,塑性越差.标准答案:A8。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2分)A.越高 B。
越低C。
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D.不一定.标准答案:B9。
一个合金的组织为其相组成物为()。
(2分)A.B.C。
D。
.标准答案:A10。
在铸造时,生产中广泛应用接近()的铸铁。
(2分)A。
共晶成分 B.亚共晶成分 C。
过共晶成分 D。
包晶成分。
标准答案:A 11。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是()。
(2分)A。
复杂晶型 B。
溶质的晶型 C.溶剂的晶型 D。
其他晶型.标准答案:C12. 的晶型是(). (2分)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密排六方D.简单立方.标准答案:A13。
在合金的退火组织中,含珠光体量最多的合金的碳含量为(B )(2分)A。
0.02% B。
0。
77% C.2。
11% D.4.3%。
标准答案:B14。
我国国家标准中灰铸铁牌号给出是其()指标。
(2分)A。
硬度 B.韧性 C.塑性 D。
强度.标准答案:D15。
碳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是( ). (2分)A.淬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 C。
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1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晶格(空间点阵)P15,同素异构现象(多形性)/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P33,单晶体P19,多晶体,过冷现象/过冷度P28,自发形核P30,非自发形核P30,变质处理P31,合金P22,固溶体P23(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固溶强化P24,铁碳合金,铁素体P43,奥素体P43,渗碳体,莱氏体,珠光体,热处理P65(完全退火,球化退火,正火,淬火,回火P70),加工硬化。
二、比较异同点:晶体—非晶体,凝固与结晶,相—组织组成物,共晶反应—共析反应,淬透性/可淬性—淬硬性/可硬性,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结晶—再结晶三、单一选择题1. T10A 钢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 B。
(a) F+ Fe3C (b) P+ Fe3CII(c)F+P (d) P+Fe3C2. 下列材料中不能锻造的材料是( A);(a)灰口铸铁; (b)钢材; (c)铜合金; (d)铝合金3. 形变铝合金的强韧化措施是( D)。
(a) 淬火+回火 (b) 钠盐变质处理 (c) 固溶处理 (d) 淬火+时效4. 可选择( b )材料制造化工管道。
(a) 尼龙 (b) 聚四氟乙烯 (c) 聚碳酸脂 (d) 聚苯乙烯5. 比较45、40Cr 和40CrNi 三种牌号结构钢淬透性时,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C)。
(a) 40CrNi 钢淬透性最好 (b) 45 钢淬透性最差(c) 40CrNi 钢淬透性最差 (d) 40CrNi 钢淬透性优于40Cr 钢6. 卧式铣床加工齿轮时,分度手柄转一周,则工件转(B )(a)40 周; (b)1/40 周; (c)1 周; (d) 10 周7. 车床钻孔时,其主运动是( A);(a)工件的旋转;(b)钻头的旋转;(c)钻头的纵向运动;(d) 工件的纵向运动8. 普通车床C6136 中数字36 表示(A );(a) 最大车削直径的1/10; (b) 最大车削半径的1/10;(c) 最大车削长度的1/10; (d) 最大车削直径9.减速机壳体是灰口铸铁制造的,它的毛坯生产方式是( A);(a)砂型铸造; (b)自由锻造; (c)模锻; (d)冲压10.用10mm 厚度的钢板焊接一个压力容器,应选择( B);(a)氧-乙炔焊; (b)交流弧焊; (c)钎焊; (d)缝焊11. 关于低碳钢正火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D。
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学(A卷,闭卷)适用专业年级: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答案请写在试卷纸密封线内和试卷纸正面,否则不记分)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相混合物。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晶粒长大的变化。
3、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4.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5、Q235钢的含义是为。
5、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
7、根据钢的成分、退火的工艺与目的不同,退火常分为、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8、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的方式通常有和连续冷却两种。
9、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模具钢、量具钢。
10、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法。
二、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在括号里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改”)1、单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2、铁素体是碳溶解在Y-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3、热处理的加热,其目的是使钢件获得表层和心部温度均匀一致。
()4、熔点为232℃的锡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是冷加工。
()5、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结晶后金属的晶粒愈粗大。
()6、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
()7、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8、共晶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9、机械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足够原则、工艺性能良好原则和经济行合理原则。
()10、对于弹簧钢的要求是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高的屈强比,以保证承受大的弹性变形和较高的载荷;具有高的疲劳强度以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
()11、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加热、保温和冷却。
()1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的过饱和溶解。
()13、建立相图时采用的冷却速度应为极缓慢的速度。
()14、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其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为固溶(淬火)加时效处理。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何种作用力时的应力值?A. 拉伸B. 压缩C. 剪切D. 扭转答案:A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个阶段?A. 弹性阶段B. 屈服阶段C. 强化阶段D. 断裂阶段答案:B3.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塑料D. 铜答案:C二、填空题1.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硬物压入表面2. 金属材料的疲劳是指在______作用下,材料逐渐发生破坏的现象。
答案:反复或循环载荷3. 材料的热处理通常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______。
答案:回火三、简答题1. 简述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材料的刚度之间的关系。
答:材料的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它与材料的刚度成正比。
弹性模量越高,材料在受到相同应力作用时产生的形变越小,即材料的刚度越大。
2. 什么是材料的疲劳寿命,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材料的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反复或循环载荷作用下,从开始加载到发生疲劳破坏的时间。
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表面状态、应力水平、加载频率以及环境条件等。
四、计算题1. 已知某低碳钢的屈服强度为250 MPa,求其在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变形量,假设其弹性模量为200 GPa,横截面积为100 mm²。
解:根据胡克定律,应力(σ)等于弹性模量(E)乘以应变(ε),即σ = E * ε。
应变可以表示为ε = ΔL/L,其中ΔL是变形量,L是原始长度。
将应变代入胡克定律,得到σ = E *(ΔL/L)。
将已知数值代入,得到250 = 200 * 10^9 * (ΔL/L),解得ΔL = 0.0012L。
假设原始长度L为1000 mm,则最大弹性变形量ΔL = 1.2 mm。
2. 某材料在单轴拉伸试验中,当应力达到200 MPa时,其应变为0.002。
如果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10 GPa,求此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切线斜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学(A卷,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2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答案请写在试卷纸密封线内和试卷纸正面,否则不记分)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相混合物。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晶粒长大的变化。
3、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4.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5、Q235钢的含义是为。
5、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
7、根据钢的成分、退火的工艺与目的不同,退火常分为、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8、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的方式通常有和连续冷却两种。
9、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模具钢、量具钢。
10、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法。
二、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在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单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2、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3、热处理的加热,其目的是使钢件获得表层和心部温度均匀一致。
()4、熔点为232℃的锡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是冷加工。
()5、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结晶后金属的晶粒愈粗大。
()6、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
()7、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8、共晶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9、机械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足够原则、工艺性能良好原则和经济行合理原则。
()10、对于弹簧钢的要求是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高的屈强比,以保证承受大的弹性变形和较高的载荷;具有高的疲劳强度以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
()11、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加热、保温和冷却。
()12、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溶解。
()13、建立相图时采用的冷却速度应为极缓慢的速度。
()14、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其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为固溶(淬火)加时效处理。
()15、塑料按其受热的行为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三、单选题(10分,每小题2分)(不选、错选或多选答案者,该小题不得分)1、在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
()①间隙原子②位错③晶界2、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①随炉冷却②在油中冷却③在空气中冷却3、合金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①晶粒变细②晶格发生畸变③晶格类型发生了改变4、渗碳体的性能特点是。
()①强度和硬度不高,塑性良好②硬度高,极脆,塑性几乎等于零③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5、将变形金属加热发生再结晶转变时。
()①只有晶格类型发生变化②只有晶粒大小、形状发生变化③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形状都发生变化四、简答题(共25分)1、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是什么?(4分)2、试述铸铁的石墨化概念、铸铁中多余C的存在形式以及石墨化方式?(6分)3、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5分)4、试对共析钢等温转变产物及性能进行简要分析?(5分)(提示:如高温扩散型转变,可获得珠光体类型的转变产物)5、说明下列符号各是什么指标?各代表什么意思?(5分)(1) E (2)σs(3)ψ(4)αk (5)HRC五、材料及选材题(20分)1、下列七种材料中,写出其中任意四种材料的牌号的名称及数字、字母的含义(共8分,每题2分)①20CrMoTi:②9SiCr:③HT200:④QT600-3:⑤45:⑥H70:⑦Zl201(ZALCu5Mn):2、从下列五种钢号中选取合适的三种钢号填入表中,并说明其热处理工艺(12分,每空2分)。
六、综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铝合金是如何分类的,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强化,具体如何进行?(10分)5、按回火温度高低,回火可分为哪几类?主要的温度区间、回火后的得到的组织、性能和用途是什么?(10分)《工程材料学》课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文试卷)( A卷)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两相混合物。
2、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变化。
3、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0.77%。
4.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4.3% 。
5、Q235钢的含义是为屈服点数值(屈服强度)为235MPa的碳素结构钢。
5、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7、根据钢的成分、退火的工艺与目的不同,退火常分为完全退火(或等温退火等)、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8、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的方式通常有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两种。
9、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刃具钢、模具钢、量具钢。
10、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法。
二、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在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单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2、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3、热处理的加热,其目的是使钢件获得表层和心部温度均匀一致。
(×)4、熔点为232℃的锡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是冷加工。
(×)5、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结晶后金属的晶粒愈粗大。
(×)6、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
(×)7、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8、共晶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9、机械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足够原则、工艺性能良好原则和经济行合理原则。
(√)10、对于弹簧钢的要求是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高的屈强比,以保证承受大的弹性变形和较高的载荷;具有高的疲劳强度以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
(√ )11、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加热、保温和冷却。
(√ )12、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溶解。
(√ )13、建立相图时采用的冷却速度应为极缓慢的速度。
(√)14、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其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为固溶(淬火)加时效处理。
(√)15、塑料按其受热的行为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三、单选题(10分,每小题2分)(不选、错选或多选答案者,该小题不得分)1、在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
(③)①间隙原子②位错③晶界2、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③)①随炉冷却②在油中冷却③在空气中冷却3、合金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②)①晶粒变细②晶格发生畸变③晶格类型发生了改变4、渗碳体的性能特点是。
(②)①强度和硬度不高,塑性良好; ②硬度高,极脆,塑性几乎等于零; ③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5、将变形金属加热发生再结晶转变时。
(②)①只有晶格类型发生变化;②只有晶粒大小、形状发生变化;③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形状都发生变化.四、简答题(共25分)1、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是什么?(4分)答:(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1分)(2)奥氏体晶核的长大;(1分)(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1分)(4)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1分)2、试述铸铁的石墨化概念、铸铁中多余C的存在形式以及石墨化方式?(6分)答:铸铁中碳原子析出并形成石墨的过程称为石墨化。
(1分)在白口铸铁中铸铁中多余C的存在形式是Fe3C或合金碳化物。
在灰口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中多余C的存在形式是石墨。
(2分)石墨化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在铸铁冷却时从液相或A中直接析出石墨(如灰铸铁、球墨铸铁等),第二种方式是可由Fe3C分解得到石墨,即先生产白口铸铁,再将其加热,长时间高温退火使渗碳体分解,可锻铸铁的石墨化是该方式。
(3分)3、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写出其中5点即可,5分,每点1分)答:高分子材料性能特点:具有高弹性和粘弹性;(1分)强度低,比强度高;(1分)耐磨、减磨性能好;(1分)绝缘、绝热、绝声;(1分)耐热性不高,耐蚀性能好;(1分)存在老化问题。
(1分)4、试对共析钢等温转变产物及性能进行简要分析?(5分)(提示:如高温扩散型转变,可获得珠光体类型的转变产物)答:①珠光体型转变。
发生在A1—550~℃范围内。
铁、碳原子都进行扩散。
按其间距的大小,转变产物又可分为珠光体(P),索氏体(S)和托氏体(T)。
其硬度随层间距的减小而增高。
(1分)②贝氏体型转变。
贝氏体转变发生在550℃—Ms℃范围内。
贝氏体的转变温度较低,在转变过程铁原子扩散困难。
根据组织形态和转变温度不同,贝氏体一般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两种。
(2分)③马氏体型转变。
当奥氏体被迅速过冷至马氏体点Ms以下时则发生马氏体(M)转变。
(2分)5、说明下列符号各是什么指标?各代表什么意思?(5分)(1) E (2)σs(3)ψ(4)αk (5)HRC答:(1)E:弹性模量;刚度指标(1分)(2)σs:屈服点(强度);强度指标(1分)(3)ψ:断面收缩率;塑性指标(1分)(4)αk:冲击韧度;韧性指标(1分)(5)HRC:洛氏硬度;硬度指标(1分)五、材料及选材题(20分)1、下列七种材料中,写出其中任意四种材料的牌号的名称及数字、字母的含义(共8分,每题2分)①20CrMoTi:合金结构钢,0.2%C,Cr、Mo、Ti的含量均≤1.5%;②9SiCr:合金工具钢,0.9%C,Si、Cr的含量≤<1.5%;③HT200:灰铸铁,最小抗拉强度200MPa④QT600-3: 球墨铸铁,最小抗拉强度600MPa,断后延伸率3%;⑤45:优质碳素结构钢,0.45%C⑥H70:黄铜,铜的质量分数为70%C;⑦(ZALCu5Mn)Zl201:铝铜合金,铜的平均含量5%C,Mn的含量小于1%;2、从下列五种钢号中选取合适的三种钢号填入表中,并说明其热处理工艺(12分,每空2分)。
六、综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1、铝合金是如何分类的,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强化,具体如何进行?答:铝合金可分为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
变形铝合金又可分为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和能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
(3分)对于能通过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热处理方法为固溶加时效处理。
(2分)先固溶处理,将铝合金加热至α单相区,恒温保持,然后快速冷却(淬火),使溶质原子来不及析出,至室温获得过饱和的ɑ固溶体组织。
但一般强化效果不明显,还需进行时效处理。
即铝合金随时间延续而形成众多的溶质原子局部富集区,进而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引起晶格严重畸变,使得强度、硬度显著提高。
时效处理有自然时效(4-5天达最大强度)和人工时效(时效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合金的强度、硬度反而下降,此为过时效,与合金中析出的晶粒大小有关)。
(5分)2、按回火温度高低,回火可分为哪几类?主要的温度区间、回火后的得到的组织、性能和用途是什么?(10分)答:⑴、低温回火(150~250℃)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