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理综生物试卷(三)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生物试卷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鱼腥蓝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有化合态氮源的条件下,该菌以营养细胞形态存在,但是在缺乏化合态氮源的条件下,部分细胞可以形成异形胞行使生物固氮功能,下列关于蓝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鱼腥蓝细菌这种特殊的固氮能力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B.鱼腥蓝细菌的生物固氮能力可能是因为在其细胞核中含有相关酶的基因C.鱼腥蓝细菌为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D.该菌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2.溶酶体是在高尔基体的TGN面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其某一种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内质网(rER)上核糖体合成溶酶体蛋白后,进入到内质网进行修饰,再进入高尔基体进行加工,使得溶酶体蛋白携带特殊标记,该标记与高尔基体TGN膜囊上的受体结合形成囊泡并释放,最终形成溶酶体。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图1A.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肪酶等B.若细胞合成图中受体的途径受阻,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一定会在细胞内积累C.溶酶体在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生物膜组分的更新,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自身结构被破坏3.科研人员在探究光合产物如何进入叶脉中的筛管时,发现了蔗糖可通过如图2所示方式转运进入筛管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蔗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筛管细胞B.蔗糖的运输速率只与H内外浓度差有关C.若SU载体功能缺陷,则在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会积累更多的蔗糖筛管细胞D.研究该机制,对于了解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提高作物产量有重要意义4.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如图3为分离后的结果(I、II、III、IV为色素带)。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理综生物(解析版)

第I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也可以为生命活动供能B.人体缺少Fe元素时可能会造成酸中毒C.细胞内的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D.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答案】D【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名师点睛】注意: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归纳如下表:2.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DNA与RNA都会发生改变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内物质交流能力减弱C.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无法表达,代谢活动停止D.细胞癌变过程中,形态结构不变,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名师点睛】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3. 下列关于D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采用了模型方法B.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C.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都相等,并为碱基总数的一半D.32P标记的DNA在31P的原料中复制2次,含32P与31P的DNA数量之比是1:1【答案】D【解析】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采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A正确;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DNA双链更容易解旋,比缩短变粗的染色体中DNA更容易复制,B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配对的碱基相等,所以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都相等,并为碱基总数的一半,C正确;32P标记的DNA在31P的原料中复制2次,共产生4个DNA,其中只有2个DNA含32P,而4个DNA 都含31P,所以含32P与31P的DNA数量之比是2:4=1:2,D错误。
【考点定位】DNA 的相关知识【名师点睛】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一个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图:1.子代DNA分子数:2n个(1)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五)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理科综合(生物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6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有丝分裂与中心体的活动有关C.大液泡能调节细胞内的环境D.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衰老个体体内都是衰老的细胞B. 单细胞生物可通过细胞增殖产生后代C. 细胞分化能提高多细胞生物生理功能的效率D. 细胞凋亡的意义是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3.人体血糖高于正常值即为高血糖,其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胰岛A细胞分泌过度B.肾脏重吸收功能障碍C.一次性摄入过多淀粉等糖类物质D.肝脏、脂肪等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4.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雌蕊和雄蕊分别长在不同的花上)的植物,若要培育无子黄瓜,最简便且有效的操作步骤是A. 套袋→涂抹生长素→套袋B. 去雄→套袋→涂抹生长素→套袋C. 涂抹生长素→去雄→套袋D. 套袋→人工传粉→涂抹生长素5.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到对基因本质的探索过程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豌豆籽粒形状和籽粒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控制的B.赫尔希等用同位素示踪法把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C.艾弗里用DNA酶分解S型菌的DNA,就不能使R型菌发生变化,这说明DNA的水解产物和DNA提物中的杂质都不是转化因子D.沃森和克里克经实验发现碱基A和T数量相等且碱基C和G数量相等,并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以碱基对形式位于螺旋体内部6.图1为河流受工业污水(含大量有机物)污染后有关成分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污染的还未超过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B.藻类对有机物的吸收是河流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C.BC段细菌相对含量减少是因为有机物逐渐减少D.藻类和细菌的数量变化共同促使了BC段溶解氧的升高第Ⅱ卷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9.(9分)图2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食物链______条,猫头鹰在该食物中占据第营养级。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理科综合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解析】1.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A正确。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B正确。
核孔是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部分小分子可以直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C错误。
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且高尔基体可转化为细胞膜,内吞泡可与溶酶体结合而转化为溶酶体膜,D正确。
2.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A错误。
基因的表达过程不止发生在S期,所以其他时期也会出现碱基配对现象,B错误。
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故应作用于图示的M期,C错误。
M期末期时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能使子细胞具有正常的遗传信息,确保细胞正常功能的展开,D正确。
3.基因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错误。
碱基对的替换由于密码子有简并性,因而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B正确。
突变既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经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诱发产生,诱发突变率更高,C正确。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更多,D正确。
4.IAA是激素而不是酶,只能调节细胞代谢,无法催化化学反应,A错误。
完整植物的胚芽鞘含有内源IAA,外加IAA可能使IAA浓度过高而抑制植物胚芽鞘的生长,B错误。
IAA作用效果减弱是因为离体胚芽鞘缺乏合成IAA的能力,随着外源IAA的消耗,IAA 供应不足,作用效果减弱,C错误。
【重庆市八中】2017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生物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B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茎段细胞的纵向伸长C .用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能明显提高发芽率D .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能明显提高生根率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重庆金佛山地质原始、雨水充沛,是一座珍稀生物集中的宝库。
由于地势高,温差大,该区具有亚热带针叶林、针叶与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
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小组希望了解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的种类,宜采用的估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五节芒是该区内最具危害性的外来种,它能释放一些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种子萌发,这些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___信息。
(2)生态学上将金佛山的竹、杜鹃、金丝猴等全部生物成为_____________。
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中,动物的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
8.如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2CO 吸收速率Pn 表示)与胞间2CO 浓度(Ci )的日变化曲线(实验中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
(1)光合作用过程中,叶肉细胞固定2CO 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与13点相比,14点时3C 和5C 的生成速率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都较大B .都较小C .3C 较大,5C 较小D .3C 较小,5C 较大(2) 在11点之后和14点之后Pn 都有下降,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分别_____________是和_____________。
(3)9点到11点间限制Pn 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3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但Ci 仍然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_____________储存在A TP 种。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三)(附答案与解析)

R RR的20.如图甲所示,、、为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为电动机,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着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一所示,已知电流表读数在0.3A以下时,电动机没有发生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6VB .乙图中a 线为表的示数C .在0.4A 时,电动机输出功率为1.6WD .在0.2A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20Ω2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与光滑水平面由一小段圆弧连接,小物块A 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同时小物块B 从斜面和水平连接处开始向左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 .A 能否追上B ,只与B 的加速度a 有关B .A 能否追上B ,只与A 在斜面上的出发位置有关C .若B 的加速度a gsin =θ,则A 可能追上BD .若A 刚好能追上B ,则在追的过程中A 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等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2.2 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 )的日本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所做的卓越贡献,如图所示为蓝色发光二极管(LED )的示意图,其正向电阻约为150Ω,现小方同学用多用电表测其正向电阻。
(1)为测量更准确,他应选择______(填“1⨯”、“10⨯”、“100⨯”或“1k ⨯”)档位。
(2)为测其正向电阻,多用电表的黑表笔应接图甲中的______(填“a ”或“b ”)。
(3)小方同学正确测量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______Ω。
23.如图所示,倾斜直轨道末端用弧形过度成水平,且弧形轨道和水平轨道长度可以忽略,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为H ,某同学想探究“滑块在该倾斜直轨道上运动时,机械能是否守恒”,操作如下:将滑块从轨道上不同高度h 处静止释放,测出滑块的落地距水平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
(1)若机械能守恒,2s 和h 的理论关系应满足2s =______(用H 、h 表示)(2)该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一系列2s 和h 的数据,并绘制了2s h -关系如图,如图所示,若滑块的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由图线可求出H =______m 。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9d5d907a300a6c30c229fdc.png)
重庆布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成性月考卷(六)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关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选用H2O、H2O2酶进行深究B.酶活性随酶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加C.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D.pH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2.国家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2017年1月全国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率192例,死亡数79人。
这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易患H7N9禽流感B.H7N9感染着的后代不再患禽流感的风险C.抗体与H7N9结合后可以抑制其对人体细胞的黏附D.吞噬细胞可以吞噬H7N9病原体,也可以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抗原暴露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但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能促进遗产信息的传递,逆转录则不能C.分化后的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遗产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必将导致性状改变4.取相同生理状态的洋葱片叶外表皮,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块,随机分成三组,放入不同的蔗糖溶液(甲、乙、丙)当中,一定时间后测得平甲溶液浓度变小,乙溶液浓度不变。
已知这糖分子不能进出细胞,对于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哪项结论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C.乙溶液浓度不变原因是细胞内蔗糖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D. 溶液浓度不再变化以后,细胞液泡体积也不再变化,水分子停止进出细胞5.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
桉树是一种深根性树种,幼桉树高度一般在2m左右;菠萝是浅根性树种,树高躲在1m以下。
在林冠中的林窗处(光照强)生活着一些阳生草本植物,而郁闭的林冠下主要生长着耐阴草本植物。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植物根系在地下的分层现象,提高了对土壤等资源的利用能力B.林窗处与郁闭的林冠下生长着的植物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封山育林和滥砍滥伐可导致群落向着不同的方向演替D.桉树林被砍伐后经过较长时间的自然演替后形成的群落与原群落一致6.图1为某但基因遗产病的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B.Ⅲ-1必定有来自外祖父的致病基因C.Ⅱ-2和Ⅱ-3再生一个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D.-1或Ⅰ-2不可能有该病的致病基因二、选择题(一)必做题29. (9分)图7为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真核细胞往往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膜将细胞分隔为不同区室,使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功能C.核膜上的核孔是细胞核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D。
高尔基体上被标记的磷脂分子可能出现在溶酶体上2.下图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和各时期细胞的简图,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G1期细胞生长的过程中,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逐渐提高B.游离核苷酸与DNA模板链的互补配对仅发生在图示的S期C。
秋水仙素作用于图示G2期,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图示M期染色体的分配,对生物体性状的稳定有重要意义3.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随机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B.若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C.突变既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经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诱发产生,后者突变率更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但后者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更多4。
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已知IAA可使细胞壁酸化疏松,使细胞伸长。
下图所示是利用一定浓度的外源IAA和物质S诱导去除顶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断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IAA可通过催化纤维素和果胶的水解,使细胞壁酸化疏松B.该浓度的外源IAA作用于完整植物的胚芽鞘将使其生长速度加快C.曲线②中IAA的促进效果逐渐减弱,是内源IAA积累造成的D。
曲线①高于曲线②可能是由于细胞吸收了物质S,促进自身吸水膨胀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的胰腺导管结扎后会产生糖尿病症状B。
某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会增多C。
某人不能再维持体温恒定可能是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受损D.某人感染HIV后,HIV可在人体内环境中增殖,破坏特异性免疫6.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中不能发生的过程是①②③B.α链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C.在进行过程②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