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1卷)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

n
+
X2
C.
U 235
92
+
1 0
n→14546
Ba
+
89 36
Kr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X3
D.
01 n
+
6 3
Li→31
H
+
X4
【答案】BD 【解析】
【详解】α粒子为氦原子核
4 2
He,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A
选项中的
X1

3 2
He,B
选项中的
X2

4 2
He,C
选项中的
X3
为中子
1 0
n,D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Cl 35.5 Ar 40 V
51 Fe 56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
D. 当物块下滑 2.0 m 时机械能损失了 12 J
【答案】AB 【解析】 【详解】A.下滑 5m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30J,动能增加 10J,减小的重力势能并不等与增加的动能, 所以机械能不守恒,A 正确; B.斜面高 3m、长 5m,则斜面倾角为θ=37°。令斜面底端为零势面,则物块在斜面顶端时的重力势能
1kΩ 50Ω 50Ω 0.5Ω
说明电流表的分压较小,电流表的分流较大,所以电压表应跨接在 O 、 Q 之间,所以选择图线 I 得到的结

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真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原卷)

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真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原卷)

『高考真题·真金试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 ,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 ,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 ,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 ,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 ,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 ,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 ,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 ,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其代谢可恢复正常4.为达到实验目的 ,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 ,不合理的是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 ,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据此无法判断的是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全国Ⅰ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全国Ⅰ卷)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Ⅰ)(本试卷共4页,共12小题,满分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据此无法判断的是()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0年新高考I卷生物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2020年新高考I卷生物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I卷)(适用地区:山东)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

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3.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4.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

2020年高考真题 生物(山东卷)(含解析版)

2020年高考真题 生物(山东卷)(含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

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答案D解析S酶仅在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项正确;据题干可知,溶酶体酶是经内质网加工后再进入高尔基体转化而来的,由此推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B项正确;S酶功能丧失,影响溶酶体酶的合成,从而影响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的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C项正确;若M6P受体基因缺陷,则不能发生识别过程,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经囊泡运往细胞膜,D项错误。

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 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答案B解析与有氧呼吸相比,产生相同ATP的情况下,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远大于有氧呼吸,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需要吸收大量葡萄糖,A项正确;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B项错误;癌细胞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C项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NADH,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项正确。

2020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分析】病毒之所以属于生物,因为它能繁殖,具有生命的特征,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存。

【解答】解: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A正确;B、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才能生存,不能在餐具上增殖,B错误;C、蛋白质在高温下容易变性,使得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C正确;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将病原微生物冲走,降低感染风险,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新冠病毒为背景,主要考查病毒的生存、传染及防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生活史,掌握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6分)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分析】1、有氧呼吸的三阶段的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Ⅰ)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Ⅰ)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Ⅰ)一、选择题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性传播,戴口罩和勤洗手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A和D正确。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高温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可以破坏蛋白质结构进而杀死病原体,C正确。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餐具上无活细胞,因此病毒不能在餐具上增殖, B错误。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解析: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总反应无氧呼吸总反应酒精发酵:乳酸发酵:根据系数,产生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只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CO2分子数相等,B正确;若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为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C正确;若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O2分子数应该小于等于CO2,D错误。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解析: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切除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因此机体产热减少,A正确;垂体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细胞代谢,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使其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联考 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联考 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全解全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联考理综生物试题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1.下列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和伞藻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B.细胞内含有核酸的结构只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C.浆细胞进行DNA复制和表达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内核糖核酸发生改变2.将人的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膨胀而溶血,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

后来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成功分离出一种具有通道作用的蛋白质——水通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单方向进入高渗溶液中B.人的红细胞与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吸水方式相同C.人的红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的速率大于自由扩散吸收水的速率D.红细胞吸水膨胀是因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具有流动性3.稳定性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后者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

下列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发展影响,桦尺蠖黑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桦尺蠖黑化现象是工业污染导致其发生定向变异B.工业污染前后由于桦尺蠖物种没有改变,则其没有发生进化C.单向性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D.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稳定性选择4.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3个神经元,不可能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B.刺激a处,a处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外流C.刺激c处,兴奋可经过b传向dD.反射弧中c受损后,给予e刺激,e不能发生反应5.某鸟类(2N=34)性别决定为ZW型,灰色羽毛对白色为显性,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将灰色雄鸟与白色雌鸟多次杂交,每次后代只有雌鸟,且白色∶灰色=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CO2 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 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 2吸收也无CO2 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 的分子数比释放CO2
的多
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实验材料实验目的
A
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
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C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D 人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 只雌果蝇和1 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 :1。

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29﹒(10 分)
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

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突触高尔基体(1)
叶绿体的类囊
体膜
功能(2)(3)
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作为能量转换的场所
膜的主要成分(4)
功能举例在缩手反射
中参与兴奋
在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
参与豚鼠胰腺腺
泡细胞分泌蛋
白的形成过程
参与K +从
土壤进入植
物根细胞的
过程
(5)
30﹒(10 分)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
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

回答下列问题:
(1)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答出2 点即可)。

(2)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答出1 点即可)。

(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

现有4 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

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6559165
光饱和点/ μmol?m-2 ?s-112001180560623
31﹒(10 分)
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 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 ,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

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W 破坏了胰腺中的细胞,
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

(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4)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答出1 点即可)。

32﹒(9 分)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
原因是,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
措施是。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 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 的细菌菌株。

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
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 ,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 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的方法进行灭
菌。

乙培养基中的Y 物质是。

甲、乙培养基均属于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 中细菌细胞数为2x10 7个/mL ,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 μ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 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 中的菌液稀释倍。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 超过某一浓度时,
某菌株对S 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答出1 点即可)。

(4 )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 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
骤:。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 类营养物质,即。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为研制抗病毒A 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

(2)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

(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 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

图中筛选1 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

图中筛选2 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

(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 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答出2 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