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沟煤矿2011年3月份安全隐患排查跟踪治理验收表(1)

合集下载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验收销号制度范文(3篇)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验收销号制度范文(3篇)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验收销号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煤矿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验收销号。

三、制度内容1. 安全隐患排查(1)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并定期对矿区、井口、生产设备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2)煤矿企业应配备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并将隐患进行分类、编号和整理。

2. 安全隐患治理(1)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2)治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治理方案进行,确保治理达到预期效果。

(3)治理完成后,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3. 验收销号(1)验收主要由煤矿企业、监管部门和安全评价机构共同组成验收组进行。

(2)验收组应对治理后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检查,核查治理效果,遇到不合格的安全隐患应指出并要求煤矿企业进行整改。

(3)验收合格后,监管部门应及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登记销号,并颁发相应的安全证书。

四、责任分工(1)煤矿企业:负责安排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定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治理工作。

同时,要做好整改工作,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2)监管部门:负责对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协助组织安全隐患验收工作,并负责销号和颁发安全证书。

(3)安全评价机构:负责参与安全隐患的验收工作,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制度执行(1)煤矿企业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工作。

(2)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抽查和检查。

(3)安全评价机构应认真履行职责,对安全隐患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验收。

六、违规处罚对故意隐瞒、虚报安全隐患的煤矿企业,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国家安全工作【发文字号】安委办[2011]39号【失效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安全生产文件的通知(安委办[2018]16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日期】2011.10.25【实施日期】2011.10.25【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通报(安委办〔2011〕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第三季度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三次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提出的要求和工作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强化和落实综合预防措施,切实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全力以赴、认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现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如下:一、隐患排查治理进展情况(一)总体进展情况。

据统计,1-9月,全国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生产经营单位达421.2万家,共排查出事故隐患555.0万项,整改率94%(其中排查出重大隐患13593项,整改率80.9%)。

(二)工矿企业进展情况。

1-9月,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生产经营单位达131.1万家,共排查出事故隐患244.8万项,整改率93.0%(其中排查出重大隐患2999项,整改率69.9%)。

(三)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进展情况。

1-9月,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生产经营单位达290.1万家,共排查出事故隐患310.2万项,整改率94.8%(其中排查出重大隐患10594项,整改率84.0%)。

二、第三季度主要工作(一)加强领导,迅速动员部署,全力以赴打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按照8月3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的具体要求,及时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组织开展了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大检查,集中力量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

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表

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表
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表
煤矿主要负责人签字: 序 号 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具体分解细化内容 (一)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 (二)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 超能力、超强度或 一 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三)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 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四)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 检修的 (五)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的 (一)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 二 瓦斯超限作业 (二)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 (三)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一)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 (二)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 的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三 、未依照规定实施 防突出措施 (三)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 (四)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五)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的 (六)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 (七)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置和仪器的 排查结果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治理情况 验收意见 日期: 签字 备注
高瓦斯矿井未建立 瓦斯抽放系统和监 四 控系统,或者瓦斯 监控系统不能正常 运行
(二)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第(二)项规定 而未建立抽放系统的 (三)未配备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 (四)传感器设备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 能断电并发生声光报警的。 (一)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二)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 (三)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 (四)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五)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
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 (一)单回路供电的 十 矿没有双回路供电 一 (二)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系统 (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擅自组织施工的 新建煤矿边建设、 边生产,煤矿改扩 建期间,在改扩建 十 的区域生产,或者 二 在其他区域的生产 超出安全设计规定 的范围和规模 (二)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做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并组织施工的 (三)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 (四)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 (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并批准而擅自组织生产的 (一)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矿井)承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二)煤矿(矿井)实行承包(托管)便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载 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生产的 (三)承包方(承托方)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 行生产的 (四)承包方(承托方)再次转包的

煤矿隐患大排查排查组和被检查煤矿矿井情况统计表(表一)

煤矿隐患大排查排查组和被检查煤矿矿井情况统计表(表一)
附件2
煤矿隐患大排查排查组和被检查煤矿矿井情况统计表(表一)
一、排查组情况
1.排查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排查组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中救护队员人数:

3.是否跨地区检查:
是□ 否□
二、被检查煤矿(矿井)情况
1.矿井全称:
2.所在地:
省(区、市) 市 县 乡镇
3.煤矿类别:
中央企业□国有重点□
地方国有□乡镇煤矿□
10.设计生产能力:
(万吨/年)
11.核定生产能力:
(万吨/年)
12.2014年产量
(万吨)
13.剩余可采储量:
(万吨)
14.安全生产许可证期限: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5.是否建立救护队
是□ 否□
16.本企业救护队或签服务协议救护队名称
17.开展自查情况:
自查一般(项),自查重大隐患 (项),其中已治理重大隐患 (项)
4.煤矿状态:
生产煤矿□建设煤矿□
停产(建)煤矿□
5.矿井瓦斯等级:
瓦斯□ 高瓦斯□
煤与瓦斯突出□
6.煤层自然倾向性:
容易自燃□自燃□
不易自燃□
7.开拓方式:
露天□立井□斜井□平硐□
立井斜井混合□ 平硐斜井混合□
8.开采方式:
炮采□ 普采□ 综采□
水采□ 非正规开采□
9.工作面个数:
采煤 (个),掘进 (个)
排查组组长:(签字) 被检查煤矿(矿井)负责人:(签字)

煤矿安全监察现场检查表(隐患排查)

煤矿安全监察现场检查表(隐患排查)
备注
纠正 纠正
总局令第16号第四条第一款、第八条第二 款,第二十六条第一项 总局令第16号第九条 总局令第16号第十一条 纠正
6
总局令第16号第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 项、第四项
7 8
纠正 总局令第16号第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六 条第三项
9
纠正(第十六条)
10
11
12
1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 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 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 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 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 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 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 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 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 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 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 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 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 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 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 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 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2011年三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一览表

2011年三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一览表

2011年三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一览表前言安全生产是一次次的检查与改进累积而成的。

2011年三季度,经过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推进和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启动。

本文旨在梳理和2011年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为今后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参检单位信息共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和227个地级市参加了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参检单位的类型涵盖了煤矿、金属冶炼、化工、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

检查内容和目标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检查内容和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评估和使用情况;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情况;3.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和整改情况;4.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情况;5.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情况。

检查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检查,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了3.2万余家企业和单位。

检查结果如下:1.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评估和使用情况全国范围内,部分高难度特种设备和部分老旧设备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加强检测和维护。

在取证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企业和单位存在不规范使用特种设备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了不正常运营的情况。

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情况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但仍有部分企业和单位存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不达标的情况。

其中,小企业和中小城市的情况更加突出。

3.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和整改情况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其中包括电气安全、消防安全、机械安全等多个方面。

需要加强对隐藏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的排查和整改。

同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4.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情况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途径。

但是,安全培训的质量和深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在全国范围内,需要加强对特定行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和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安全生产不只是一项责任,更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理念。

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启动,标志着全国安全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

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

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矿井一、隐患排查情况根据矿山安全生产法规定,我单位对矿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

本次排查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现场、作业工人等方面。

1.工艺流程排查针对矿井的开采、运输、处理等工艺流程,我们仔细检查了生产线上的各个节点和关键环节。

具体情况如下:(1)开采过程中是否存在未打好地质支护的地方,是否存在冒顶、塌方等固定隐患。

(2)矿石运输过程中是否设置了合适的运输设备和运输路径,是否存在斜坡、陡坡等安全隐患。

(3)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格的矿石料堆放、粉尘积存等隐患。

2.设备设施排查我们对矿井的各项设备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完好程度和正常运行情况,是否存在设备老化、损坏、漏电、漏气等隐患。

(2)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缺陷或失效的情况。

(3)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情况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未及时修复的隐患。

3.作业现场排查我单位对矿井的作业现场进行了详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区域是否设置明确的安全防护标志,警示标志是否鲜明可见。

(2)有无明火、易燃易爆物品及相关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3)有无滑倒、绊倒等安全隐患,楼梯、通道等走道是否安全。

(4)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具。

4.作业工人排查针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我们进行了排查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和证书。

(2)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是否熟知相关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有无违章作业行为。

二、隐患治理情况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具体情况如下:1.针对地质支护不够牢固的地方,我们立即安排了专业人员进行支护工程修复,确保地质支护的稳固性。

2.针对矿石运输过程中的陡坡,我们增加了缓坡设施,加强了运输车辆的制动能力,减少了事故风险。

公司煤矿第三季度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报告(2011)

公司煤矿第三季度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报告(2011)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一、地质赋存情况1、可采煤层吗矿井可开采煤层为A2、A3、A5、A7四层,为一向南倾的单斜构造,煤(岩)层倾角在44°—58°之间,走向近东西。

7号煤层:为全矿井可采煤层,煤层比较稳定,结构简单,层位稳定,煤层可采厚度2.46-6.81米,平均可采厚4.73米。

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底板为泥岩、碳质泥岩。

与下部的5号煤层间距15.71-28.71米。

5号煤层:为全矿可采煤层,属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全区可采的巨厚煤层。

煤层可采厚度为16.64-28.93米,平均可采厚23.75米。

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碳质泥岩、中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碳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和含碳质泥岩。

与下部3号煤层间距25.71-45.81米。

3号煤层:为全矿可采煤层,结构简单,稳定、全矿可采的厚煤层。

由东向西变厚,向深部有变薄趋势。

煤层在地表已火烧,火烧垂深70-164米,1线火烧深度最大,垂深164米。

煤层可采厚度4.88-8.31米,平均可采厚6.9米。

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底板为泥岩、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

与下部2号煤层间距10.06-28.27米,平均间距17.68米。

2号煤层:为结构简单、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

东部略厚于西部,该煤层在地表已火烧,火烧深度70-140米,1线火烧最大,垂深140米。

平均可采厚度1.11米。

煤层顶板为粗砂岩、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

2、井田范围地质构造及水文情况(1)井田地表未发现断层构造,断层不发育,仅在2-2’勘探线对应的一号井二水平运输巷中见有小断层,断层距3-5米,为一平推断层,只将2号煤层断开;其余煤层未断开,在其上部一水平运输巷2号煤层中未见该断层底迹,说明井田断层不发育,这个小断层并不影响井田主要煤层的开采。

因此井田构造较简单。

(2)水文情况A7煤层在+897水平上部有火烧区积水,2006年完成对A7煤层火烧区探放水及A5煤层采空区探放水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排查日期隐患内容类别整改目标及措施整改期限整改所需资金整改单位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间安全保障措施整改进展情况督查人
整改结
果及整改完成时间验收人
签字

12011.3.23三采区上部车场运输安全管理运输严格按照矿井上、下部车场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执行长期执行运输队席志博加强制度执行及督查,确保落实田顺义

22011.3.22洗煤厂110胶带输送机胶带更换期间的安全管理运输确保110胶带输送机胶带安全更换2011.04.25机电队选煤厂王海鹰马 强制定胶带机更换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郭镇军刘志龙
杨学敏

32011.3.253103工作面回撤期间的安全管理运输确保3103工作面安全回撤2011.4.29运输队综采队席志博郝 珺制定3103工作面回撤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
行,确保落实

田顺义

祁益彬

52011.3.258512两顺槽无极绳绞车使用期间的安全管理运输确保无极绳绞车使用期间的安全运行长期执行综掘一队综掘二队候建刚王春华严格执行人车运行安全技术措施马志明
62011.3.25地面变电所安装期间的安全管理机电确保变电所安全顺利安装2011.4.25机电队王海鹰制定变电所安装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确保落实刘志龙
说明:1.各有关科室及基层队务必于安全隐患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
2.各类隐患未整改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督促相关人员严格贯彻执行。

主管矿长: 王羧淮 审核人: 王爱军 制表人:祁益彬

单位:陈家沟煤矿 2011年3月25日
陈家沟煤矿四月安全隐患排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