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期中考试语文组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2011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2011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2011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质量分析湖川小学汪桂梅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我们班共有48人,90分以上有27人,其中100分有1人,优秀率为54.2%,不及格有2人,及格率是95.8%,平均分是86.3。

学生差异很大,最低分是56,最高分是100分,悬殊很大,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对试卷的总体分析总体而言,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

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依据课标,尊重教材。

本次考试有四大题型,主要考核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

我对全班48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三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我能认第一题,按要求找一找,写下来这道题全对的同学只有四分之三,其中很多同学都是答的不完整,要么是声母少写一个,要么是韵母写少了,以后要加强对学生答题技能的教育,做题要仔细,他们不是不会而做错,而是不认真错了,这很可惜。

第二题,在三拼音上画圆圈,在整体认读音节上打√。

这道题很多同学都不全对,对三拼音节的掌握不好,整体认读音节都会背,但到作业时,就有点搞不清楚了,这说明在学拼音时不扎实,以后在识字教学时要多多强调这些知识。

3、选择声母填入音节,并标上声调。

这道题大部分同学不是不会做,而是题目没读懂或没读题。

看到有选择就直接连线了,没有把声母填进四线格中,还有一些同学的标调没掌握,提别是i\\u 并排标在后,对后进生要进行个别辅导。

(二)我能写这部分基本上同学都全对,只有4个同学有错,其中有2个同学是因为粗心没有做而错了,说明学生对书中要求四会的字掌握的好。

(三)我能连第1题把相应的音节与字连起来。

这道题目做得不错,全班只有4个同学有错,说明学生对课文中要求认读的字掌握不错第2题是把相同偏旁的字连起来。

这道题原以为正确率会百分之百,结果还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做错了。

2011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2011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2011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基础部分
1.把带点字写具体:部分学生没有吧题目中的原句作为概括句抄在段首,而是
直接写出校园美的句子,以后在做题时做到细节上扎实指导,培养学生完整做题的习惯。

2.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易写错别字,需要加强默写,以及易错字的纠正;部
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与其他课文混淆了。

看来教材必须读熟读透,让学生了然于心。

阅读部分
1.写出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学生把“表情”跟“心情”混淆起来,审题不清,
可以帮助学生把各类词语归类后让学生积累起来。

2.摘录“刺猬偷枣”的动作:学生摘录有遗漏,这个内容课堂上讲过的,但是
部分中、差生没有落实,这说明课堂教学中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要重点检查他们的书面圈划、记录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大部分学生独立地、不凭借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能力
较弱,不能用精确的语言来解释意思,以后要在这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

4.概括节意:大部分学生概括得不够完整,缺少关键内容,这也是学生概括能
力尚在形成阶段的正常表现,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磨练。

写作部分
有一个题目是“我”,作为自由命题,学生自定的题目与所选材料五花八门,不少材料与题目不匹配,甚至有些莫名其妙;而另一个题目“有趣的游戏”我们曾在三年级的时候写过类似的作文,选择这篇作文的学生普遍失分较少。

看来,应该要教会学生积累写过的作文素材,合理的运用到考试作文中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现成的材料去补充作文题目,并在周记中适当出一些半命题的作文来进行此方面的训练。

2011年秋季期期中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2011年秋季期期中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2011年秋季期期中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东坡小学邱小芬考试情况全班30人,参加考试30人,及格27人,良好24人,优秀16人。

得分82.9、及格率90.良好率80.优秀率53.3.单科积分76.6.答题情况一、我的展示台。

(2分)全班学生整体上没有乱涂乱画现象,没有使用涂改液、黏胶、修改纸等。

但学习习惯海要继续培养,尤其是规范书写。

二、识字写字园地。

(10分)1、看拼音写词语。

(4分)2、比一比再组词。

(4分)“虑”和“虚”不分,获把“虑”当“滤”组词。

“挠”和“绕”多写一点在上面。

3、书法秀。

(2分)学生照着写都由2个不满分,写错两字获写漏标点。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园地。

(28分)1、请你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后再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6分)学生能写的都写对了,但选一词写一句话,有两个学生没有写2、请你写出四个描述人物心理活动是词语。

(2分)学生多数是写四字词,也由小部分学生连双音节词也写。

如:“沉思”,也有学生把“自作自受”也写进来。

3、请你把下面的诗句或格言警句补充完整。

(4分)此题作答较好,正确率98%,只有1人把(3)“有所期诺”写出“有所斯诺”出现错别字。

4、按要求写句子。

(8分)(1)写一句描写秋天美景的比喻句,学生做得较好。

(2)把句子改为反问句,能正确作答的有80%,有部分学生没有问号或改变句子原意。

(3)用词写话。

①“滋润”。

②不是……而是……错误较多的是“滋润”。

学生不理解词意,当成是“滋补”来写如:这道菜很“滋润”。

(4)写一句关于保护地球的宣传广告语,学生却写成“提示语”如:“别踩我,我怕疼!”“别让水龙头孤独的流泪。

”5、啄木鸟诊所。

(2分)大扫除结束了,我们的校园变得干净整齐,十分飘亮极了!全班只有2个人能把“整齐”改为“整洁”6、美文回放。

(6分)全班背书不过关的游4人,都是空白,其余满分。

四、阅读园地。

(30分)<一>请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8分)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句话写出了桥的古老,作者把老桥比喻为德高望重的老人,“德高望重”这个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人教版2011年三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人教版2011年三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教者凌慧萍一、考后现状:参考人数32人,最高97分,最低70.5分,80分以上29人,优秀率90.6%,及格率100%,三项总分284.4.二、试卷分析1、本次考试采用《平果教研室》期中测试题,根据新课标,紧扣教材,知识覆盖面广,重难点突出,难易适度,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

2、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有拼音,多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课文内容回顾,语言的积累,句式的变换,病句修改,乱句重组,阅读和作文等等,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部分小题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内容,灵活性比较大。

三、答卷分析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从卷面可以看出,对于应该掌握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

如:第一题选出字形和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第二题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第三题比一比,组成词;第四题找错改错,这几大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只扣了3—4分。

2、语言积累方面还可以,句子的改写,句式的变换,修改病句,课文内容填空等,失分也不多,但有些学生知识掌握不牢靠(庐山云雾千姿百态与瞬息万变的句子混淆),不认真读题答非所问(描写荷叶的句子写成花或其他)或书写不认真而失分较多。

乱句重组这题全队的仅有10人,表现在不认真读句子,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不分析句与句的关系等等。

3、课外阅读得分率达70%以上,尤其第3小题,夸夸文中的小女孩,自主性比较强,实际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考察,全部得分。

4、写作方面:本次属于写景方面的,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笔下虽有内容可写,但描写不够具体生动,也有部分同学,审题不清,不注意书写,还有部分同学基本的表达能力较差,文章内容枯燥,东拉西扯,语言干瘪,病句满篇,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得分都在25分以上,但还不是很理想的。

四、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书写不够重视,行款不整齐,字体不美观,错别字较多,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不规范,有待深入训练。

语文教研组期中质量分析2011——2012

语文教研组期中质量分析2011——2012

语文教研组期中质量分析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成绩对比。

从上学期与本学期的成绩比较看,大部分班级的语文成绩都有所下降。

究其原因,本学期的语文期中试卷的题量比较大,尤其是阅读分析一题包含两篇短文,占用了大部分学生答题的时间,所以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答题的质量有所下降,考试成绩有所下降。

二、关于试卷命题本次语文期中调研的命题,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情感意向,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的适度延伸,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偏大,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有一定难度。

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三、取得的成绩及经验(一)优点: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

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如书写、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修改错别字,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

但在查字典方面比较欠缺,学生理解词语的水平不高。

2、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

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

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们对基础知识教得扎扎实实,训练反反复复,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补差帮困,因材施教。

教师们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态度。

加强补差的力度,强调补差帮困的实效性,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一些边角时间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力争做到日日清。

对学困生采取优先措施,如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等等,全面提高合格率。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郭旭岩本次期中考试从总体上看,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起到了检测和巩固的作用。

为了总结经验得失,现对本次考试作如下分析: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满分为120分。

其中基础知识为70分,作文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考查范围较广,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注重分析能力的考查。

作文题目比较简单,能让每个同学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整体成绩比较理想。

个别同学有不及格现象。

10财电(1)班平均分为83.7分,最高分106分,最低分为54分;10计(1)班平均分为76.61分,最高分101分,最低分为42分。

两班进行比较,10计(1)班存在问题较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会做题的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基础知识中的默写存在的问题:错误主要集中在个别字的书写上,如:“左骖殪”中的“骖殪”;“车错毂”中的“毂”;“悠然见南山”的“悠”等等。

出现这些错误主要是因为①同音异形的字混淆。

②没有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对策:①注意词语的积累,平时作业要求书写规范,字迹端正。

②背诵记忆时,要求能领会诗句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文言文中句式的判断及翻译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全对,个别同学只得2—5分。

对策:①在加强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课外文言文补充。

②提高学生能力,但这一点对我们学生来说较难做到。

3、文章阅读(1)、课内阅读:《游褒禅山记》本题我们练习中做过,正确率还较高,但个别学生仍失分较多,原因是搜集信息、概括能力较差。

对策:①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训练。

②要求学生答题要全面,平时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完整性。

(2)、课外现代文阅读《读书》这是阅读文章中,得分率最低的。

第6题,关于“好”的读音,学生概括不能把握。

8题部分学生不能概括中中心论点来。

对策: ①加强对课内知识点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水平。

2011年秋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2011年秋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2012年春期五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一.总体情况全年级学生112人,参加考试112人,参考率100%,总分6615分,平均分59.06分,及格66人,及格率58.93%,良好47人,良好率41.96%,优秀21人,优秀率18.75%,年级总积分178.7分。

其中,最低分1.5分,最高分95.5分。

二.试题评价1.此份试题覆盖面大,知识面广,题型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内容包含了五年级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课本的所有内容。

2.此份试题紧扣课本,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如“温故知新”中的第1至第4小题都来自课本。

3.此份试题难易适中,试卷中大部分内容主要来自单元试卷及练习册,因此,对中低材生照顾较全面,同时也不乏一些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三.考卷情况(一)考卷中较好的地方:1.第一大题“温故知新”中的第1小题看拼音写词语;第3小题补充完整词语作答较好,得分率在90%以上;2.第一大题中的第4小题也不错,80%左右的学生得分在7分以上;3.第6小题的(2)(3)题答对率也高达95%以上。

4.第二大题“阅读平台”(一)西风胡杨中的第1.2小题80%以上学生满分(二)考卷中不够好的地方:1. 第一大题中的第2小题辨字组词失分较多,极少有满分的考卷。

2. 第一大题中的第6小题作答也不够好,特别是第4小问,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仿写句子。

3. 第一大题中的第7小题满分率较低,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够完整。

4. 第二大题“阅读平台”(一)《西风胡杨》中的第3.4小题失分也不少,主要原因是回答不完整。

5. 第二大题“阅读平台”(二)《漓江》,整道题得分都不够理想,满分率较低6. 第三大题“妙笔生花”整体不够理想,主要是没有按正确的书信格式来写,全年级只有一人写有祝福语,故27分以上作文极少。

四.评卷员意见及建议1.狠抓考生书写。

2.狠抓考生的辨字组词训练。

3.加强学生在按要求完成句子方面的训练。

4.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

5.加强常用的应用文格式方面的训练。

2011年秋季学期小学二年级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2011年秋季学期小学二年级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2011年秋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质量分析蒙丽莲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就这次考试,我的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我班共有44名学生。

90—100分的有29人。

80—89分的有8人。

70—79分的有4人。

60—69的有2人。

不及格的有1人。

班级平均分88.9。

优秀率84.1%。

二、卷面分析(一)知识与积累:1、由于平时在生字组词方面的训练比较扎实,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如:读拼音写词语、组词、词语搭配等题目的作答做得还不错。

2、主要失分题目集中在错别字和感叹句的仿写及标点符号上。

我刚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不够了解,没有能及时有针对性的训练,在错别字方面还没有一套好的改正方法。

另外的一个原因是有些学生的写字速度很慢,考试时间不够,没能及时的写完试题。

(二)阅读理解:这题错误较多的是对于表示颜色的词语的判断上出现很大的失误。

有些学生没有弄明白题目的要求,个别学生写的词的数量不够,还有一些学生是书写马虎,出现了很多的错别字。

(三)看图写话:这道题围绕“保护花木”这一主题,考察了学生积累和看图写话两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是让学生根据所学写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也就是写一件事。

再者就是要强调紧扣主题“保护花木”把事件交代清楚。

个别学生写得很好,但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没有扣住主题进行写话,还有几个学生没有写完。

多数学生字迹潦草,缺标点,错别字较多。

三、今后打算:通过这次考试情况的分析,今后在语文教学中,我打算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既重视阅读和写作,又兼顾书写、背诵和积累,打实基础,提升能力,以求创新。

2、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而不是仅仅依靠课外的大量阅读短文的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秋期中考试语文组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各年级成绩如下表:
科目年级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
低年级语文一二三
中年级语文四


高年级语文七27% 0 44 八40% 0 58 九31.6% 0 47
高年级政史七47.8% 0.9% 49 八54% 1.65% 46 九31.6% 0 45
二.试卷来源:县教研室。

三.卷面分析------本次考试试题:
1;题面广,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核。

2:是阅读扩展练习的考察,积累与运用的测试。

3:作文形式多样,注重的是题材新颖的正确思想。

4:八九年级的试题类型为中考卷面题型形式。

【分I、II卷(选择题、非选择题)】四.问题反思。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低年级的拼音不过关,不懂写,写法不对,中,高年级书写不整洁,错别字多,词语混淆,不能灵活运用。

2默写方面,理解性默写只有优等生能完成。

3作文方面,中心不突出,题材也不新颖,所以拿到的分数也不高。

五.整改措施。


1很抓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运用。

2注重学生阅读指导。

3注重背书,默写,特别是理解性默写,拓展知识教育。

六建议。

1多进行作文训练,形式多样------仿写,续写,抄写等。

2关注后进生。

3按照莫主任提出的建议进行。

4语文组质量分析会,莫主任的建议和会议议程。


2011年秋段考语文组质量分析会
时间:11月21日
主持:龙羚兰
参加会议人员:,莫副校长,语文组全体教师
议程(内容):
一.各老师就所任科目总结段考情况。

二,组长总结分析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

三.教务主任提出建议。

具体内容如下:
莫副校长(主任)建议:
1.注重早晚读课的读书.
2.多写多练—熟悉课本的内容
3低年级的老师:熟悉县教研室的试卷要要以最快的速度.研透——多找相关资料,让学生练习,复习
4本学期奖金制度——合格以上,所以必须狠抓教学质量,在以分数参考的应试阶段,分数的高低就是质量的基准。

5.李壮主任:
低、中年级与高年级相比,学校实施的教学方案、奖金制度等,有利于低、中年级,所以低、中年级老师要更努力,高年级老师亦不能懒惰,因为高年级的使命任务更艰巨,工作更辛苦。

总之:语文的学习要从基础抓起,多读,多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