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绕日运动第一课时
4.3地球的绕日运动(1)PPT课件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练习
3、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 D) A、旋转的方向不同 B、自转和公转的时间是相同的 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
是自转的结果
4、下图反应的是人影的长度与 太阳高度有关, 当太阳位于 B 点的位置时,太阳高度角最 大 ,人影子最短,朝着 正北 方向。
B
C
A
夏季大,冬季小。
南
12
北
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随季节发生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
的垂直照射(太阳高度角为90°),简称直射。
A
太阳光
B
太阳直射点
C D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 照射的点叫做太阳 直射点。
E
【拓展】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最大,由太阳 直射点向南北方向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离直射 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西
南
H
北
东
5、如图,回答: ⑴图示时间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 为 夏至 . ⑵图中A、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哪个大?B 。 ⑶此时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 上,此图反应南 半球正值 冬 季。
N A
BA B
S
太阳光线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地球的绕日运动

《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了解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基本概念。
掌握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区别。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位置和运动概述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定义1.3 教学方法:引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地球模型演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过程。
1.4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相关视频或图片。
分组讨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展示地球模型,解释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过程。
第二章:地球公转2.1 课程目标:理解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方向。
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
2.2 教学内容: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方向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2.3 教学方法:使用地球公转周期和季节变化的图表进行讲解。
通过实际观察季节变化来加深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2.4 教学活动:展示地球公转周期和季节变化的图表。
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季节的现象,如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
分组讨论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地球自转3.1 课程目标: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
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2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交替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3.3 教学方法: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球自转的演示。
通过实际观察昼夜交替来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3.4 教学活动:教师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
学生观察并记录昼夜交替的现象。
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影响。
第四章:地球绕日运动的地理意义4.1 课程目标:理解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地理意义。
掌握地球绕太阳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绕太阳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4.3 教学方法:使用地球绕太阳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图表和案例进行讲解。
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地球绕太阳运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4 教学活动:展示地球绕太阳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图表和案例。
学生观察并记录地球绕太阳运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季节变化、植物生长等。
《地球的绕日运动》PPT课件精选PPT教学课件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既 然沿途 有着绚 美的风 景,我 们又何 必风雨 兼程脚 不停息 ?既然 眼前便 有旖旎 的风情 ,又何 必对未 知的前 方魂牵 梦萦? 生活中 ,其实 我们每 个人都 有目标 ,并且 我们的 奋斗, 都是为 了能离 它更近 。奋斗 努力, 快步走 行,无 可厚非 ,但是 我想, 人生在 路上行 走,本 应该走 走停停 ,该歇 的则歇 一歇, 该停的 则停一 停,在 生活一 直往前 走的同 时,适 时的放 慢脚步 ,看看 你的身 边,看 看你的 周围, 欣赏一 下沿途 的美丽 风景, 也许里 面就有 会你想 要的东 西。不 要为了 追求物 质财富 ,不要 忙于到 达目的 地,只 顾疲于 奔跑, 而错过 了身边 美丽的 风景, 不要让 你已拥 有的很 多东西 在手中 悄悄的 流失, 失去对 它的珍 惜,更 不要怨 天怨地 怨人怨 己,抱 怨自己 的人生 磕磕绊 绊,不 如人意 。要知 道很多 时候, 当在你 盲目地 追求着 你的目 标后, 当你在 怨天怨 地怨人 怨己时 ,回过 头来看 时,可 能会发 现:许 多的美 丽和幸 福,原 来就在 你路途 的景色 里!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也不能停滞 ,但是 我们可 以驻足 。人生 路上, 一路行 走,一 路都是 风景, 路上, 你会遇 到很多 美的人 ,美的 事,美 的景。 不要忘 了经常 抬头凝 视一会 儿蔚蓝 的天空 和飞翔 的鸟儿 ;不要 忘了去 看一看 路边盛 开的花 朵,嗅 嗅花儿 散发出 的香气 。在人 生的风 景里有 春夏秋 冬,会 有不同 景致, 春葱茏 、夏繁 盛、秋 斑斓、 冬纯净 ,都显 得很美 丽,你 大凡可 尽收眼 底。只 不过人 生的风 景画册 里,有 的柔和 ,有的 热烈, 有的凄 美,还 有的悲 壮,只 要你放 慢脚步 ,多看 看沿途 的风景 ,多收 藏些快 乐的心 情,人 生就会 轻松很 多。也 许在你 放松心 境的时 候,你 就能看 见生活 的笑容 。不同 的人生 体验, 才能让 人生多 彩丰富 。如果 太在意 目的地 ,这一 路上, 心中便 会少了 很多乐 趣。在 人生的 旅行中 ,最重 要的不 是结果 ,而是 过程, 也不是 他经历 了什么 ,而是 他以何 种心态 去面对 生活 。
第三节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2.选择题 (1)以下有关地球运动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昼夜更替的周期 B.如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则一个太阳日小于一个恒星日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刚好是一个恒星年 D.一个回归年大于一个恒星年 (2)在10月19~23日期间,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 B.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 C.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D.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 答案(1)B (2)C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a、b、c、d四点线速度按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c>b>d D.d>b>c>a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根据经度数变化与地球自转方向之间的关系:东经 度向东度数增大,因此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所示地区为 南半球。除极点外,地球表面各点自转角速度相等,都是15°/时。第 (2)题,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四地 纬度位置可以确定其线速度大小。
(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填“南”或“北”),经过D处后
的运动方向为向
(填“南”或“北”)。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出B、C、D三处的 节气名称和所在纬线名称。第(2)题,α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 第(3)题,太阳直射C、D两处时分别是秋分日前后和冬至日前后,由 此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C处向南,经过D处后向北。 答案(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必修1

想一想
1.为什么北半球冬季时,地球公转 处于近日点附近?
答案:地球绕日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太阳直
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斜射,气温较低, 为冬季。
巩固训练: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C )
2、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1958年7月1日,一代伟人毛主席读了6 月30日的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 血吸虫,不禁“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欣然提笔,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坐 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表达了他老人家宽阔博大的胸怀。 [尝试探究]在地球什么地点能做到“坐 地日行八万里”?为什么?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概念: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 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想一想 从极地看,经纬网的形状是怎样的?
3、自转周期
(1)恒星日 (2)太阳日
★ 同一恒星
★ ★
S
P
P E3
E2
P
E1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线速度也不 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 同
C.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2011年3月青岛开发区东方花园小区业 主张先生通过法院起诉开发商:前面 的楼座挡住了他家的阳光;而开发商 辨称:现在中午阳光完全能够照射到 住一楼的张先生家的窗口,不能算做 遮光。 [尝试探究]张先生和开发商哪个说的有 理?
地球的绕日运动(PPT课件(初中科学)24张)

这两张照片分别摄于5月1日,早上10点、正午12点,
你能辨别出来吗?(箭头为指向标)
太阳直射
太阳直射点
摄于10:00
摄于12:00
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杆影越短
一天中,正午的杆影最短, 太阳高度角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
比较两张照片,猜测拍摄的时间?
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杆影越短
一天中,正午的杆影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
2
——正午太阳高度角
1
21
AC B
太阳直射现象
太阳直射点
地面
1 2 地面
地球自转
太阳东升西落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即太阳高度日变化
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 即影子长度的日变化
这两张照片分别摄于5月17日,早上8点、正午12点, 你能辨别出来吗?
摄于8:00
摄于正午12:00
第四章第三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这两张照片分别摄于5月17日,早上8点、正午12点, 你能辨别出来吗?
N
N
摄于8:00
摄于正午12:00
一天中,影子长短在产生变化
(影子长度的日变化)
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杆影越短
一天中,正午的杆影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
2
——正午太阳高度角
赤道
南回归线 23.5 °S
南极点
┐
C B
太阳直射点
A
D) E
同一天,同一经线不同纬线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探究二:地球公转是否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器材:地球仪、地球公转轨道面模拟板 步骤:地球仪紧贴轨道边缘运动,视察直射点的移动。同时让地 球仪分别停在公转轨道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位置,找出 并记录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地球的绕日运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以 北 半 球 为南 例:半
球
相 反
昼夜长短季节改变------由太阳直射点南 北移动引发
23.5°N 夏至日(昼最长)
昼长夜短,纬度 昼
0°春分日
秋分日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纬度 23.5°S
冬至日(夜最长)
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
夜
第33页
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旗杆。OP表示正 午时旗杆在地面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改变,6月 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0M垂直于0P,读图 回答:
第3页
南
东
时间
太阳与地面夹角
8:00
小
12:00
大
14:00
小
影子长度
长 短 长
西 北
影子方向
西北 正北 东北
第4页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 定义:指太阳光与地面夹角大小
太阳高度角
地平面
第5页
一天中人影长短改变
正 午 影 子 最 短 , 早 晚 影 子 最 长 。
第6页
模 拟 影 子 改 变
结论:
北极 66.5°N
23.5°N A
夜
BB
昼
C
0°
23.5°S
66.5°S
第31页
结论
昼夜长短季节改变
我们居住在 北半球
时间 春分日至秋分日
秋分日至 第二年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日、秋分日
北半球 昼长>夜长
南半球 昼长<夜长
昼长<夜长 昼长>夜长
昼最长 夜最长
夜最长 昼最长
昼夜等长
第32页
结论
(1) 12月 22日0P最长,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地球的绕日运动

《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绕日运动的基本概念。
激发学生对地球绕日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2 教学内容地球绕日运动的定义和意义。
地球绕日运动的基本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绕日运动的意义。
使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绕日运动的过程。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绕日运动的重要性。
1.4.2 讲解:讲解地球绕日运动的定义和意义。
解释地球绕日运动的基本特点。
1.4.3 演示:使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绕日运动的过程。
解释地球绕日运动的关键概念。
1.4.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二章:地球绕日运动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绕日运动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地球绕日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2.2 教学内容地球绕日运动的速度和轨道。
地球绕日运动的周期和倾角。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绕日运动的特点。
使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绕日运动的过程。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绕日运动的特点。
提出问题:“地球绕日运动有哪些特点?”2.4.2 讲解:讲解地球绕日运动的速度和轨道。
解释地球绕日运动的周期和倾角。
2.4.3 演示:使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绕日运动的过程。
强调地球绕日运动的特点。
2.4.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三章:地球绕日运动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绕日运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地球绕日运动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地球绕日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地球绕日运动对生物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绕日运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绕日运动影响的实例。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绕日运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
提出问题:“地球绕日运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3.4.2 讲解:讲解地球绕日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
2、杆影的长度和有关。
太阳高度大,影子;太阳高度小,影子。
3、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的,简称直射。
4、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是。
6、地球的公转周期是。
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探索新知】
一、学生活动:在同一地点,观察杆影一天中的变化
在空地上竖起一根杆,每隔一小时记录下杆影的位置和长度。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用灯泡模拟太阳一天的东升西落,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下影子的位置和长度。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1、杆影的长度和什么有关?
2、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
二、太阳高度
阅读课本P114面完成以下填空:
一天中的,杆影朝着或方向时,杆影最短。
此时太阳位于该地的或方向,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
三、同一地点在一年中的太阳高度变化
讨论:1、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一样吗?
让学生阅读课本P114面的图4—11,观察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地中午的杆影,并区分是冬天和夏天中午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
冬天中午,太阳高度,影子;夏天中午,太阳高度,影子。
2、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和冬天比,哪个季节更深些?
通过对课本P115面的图4—12的阅读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在北半球,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来的室内阳光,比较深(填“夏天”或“冬天”)。
这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是随而变化的。
四、纬度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实验:在地球仪的不同纬度位置按下图所示粘上一根垂直于球面的火柴,观察和比较每根火柴影子的长度。
并记录火柴的影子何处最短?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
由实验我们可知: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火柴杆影子的长度为。
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影子也越来越。
这说明:同样长度的杆子,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也。
这是由于纬度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
五、地球的公转
中午旗杆的影子为什么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呢?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阅读课本P118面的图并完成下面填空:
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
六、小结:
1、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2、同一天中,相同纬度的地方(即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3、同一天中,纬度不同,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4、地球绕地轴发生的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为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4小时。
5、地球公转运动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公转运动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天。
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在的方向。
【课堂检测】
1、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
A、不变
B、变化
C、无法判定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
A、北方的地形比较平坦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4、产生春夏秋冬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A、地轴不垂直于黄道面
B、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C、地球公转的速率变化
D、地球公转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
5、我们居住的房屋主卧室通常朝向南,主要依据是()
A、房屋设计者的习惯
B、使用者方便的角度
C、美观的角度
D、更好的采光【布置作业】课本P123面的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