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中考试题精选函数与圆(含解答)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专题二次函数与圆压轴问题

中考复习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专题二次函数与圆压轴问题

中考复习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专题二次函数与圆压轴问题【例1】(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A(2,0),且与y轴交于点(0,1),B点坐标为(2,2),点C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的圆交x轴于M,N两点(M在N的左侧).(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点C在抛物线上运动时,弦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求出弦MN 的长;(3)当△ABM与△ABN相似时,求出M点的坐标.【例2】.(必刷卷05-2022年中考数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岳阳专用))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点A为(﹣1,0),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0,﹣2),其对称轴是直线x=32.(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2)圆O′经过点△ABC的外接圆,点E是AC延长线上一点,△BCE的平分线CD交圆O′于点D,连接AD、BD,求△ACD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B=△CAD?如果存在,请求经典例题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3】.(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数学试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轴交于A(−1,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0,2).(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Q在以BC为直径的圆上(点Q与点O,点B,点C均不重合),试探究QO,QB、Q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E点为该图像在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过点E作直线B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若点E从点C出发,沿着抛物线运动到点B,则点F经过的路程为______.x2+bx+c的图象经【例4】(2022年云南省德宏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数学试题)二次函数y=34过点A(-1,0)和点C(0,-3)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1)求b,c的值;(2)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该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圆,称为该二次函数的坐标圆.问:√10为半径作△Q,使△Q是二次函数y=在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以点Q为圆心,5634x2+bx+c的坐标圆?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所示,点M是线段BC上一点,过点M作MP//y轴,交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P,以M为圆心,MP为半径作△M,当△M与坐标轴相切时,求出CMMB的值.专题31二次函数与圆压轴问题1.(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考数学试题)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3,0),C(0,3)三点,点D是直线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与y轴的交点,点M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设点M的坐标为(m,0),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交直线BD于点F.(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点M运动过程中,若存在以EF为直径的圆恰好与y轴相切,求m的值;(3)连接AC,将△AOC绕平面内某点G旋转180°后,得到△A1O1C1,点A、O、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1、O1、C1,是否存在点G使得△AOC旋转后得到的△A1O1C1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若存在,直接写出G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专题16二次函数中的相似三角形-【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如图,一次函数y=−2x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x2+3x图象的对称轴交于点B.培优训练(1)写出点B的坐标;(2)将直线y=−2x沿y轴向上平移,分别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点A是该抛物线与该动直线的一个公共点,试求当△AOB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点C的坐标;(3)已知点P是二次函数y=−x2+3x图象在y轴右侧部分上的一个动点,若△PCD的外接圆直径为PC,试问: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能否相似?若能,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如图(1)所示,y关于x的(x+m)(x−3m)(m>0)图象的顶点为M,图象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正半轴于D二次函数y=−√33m点.以AB为直径作圆,圆心为C.定点E的坐标为(−3,0),连接ED.(1)写出A、B、D三点的坐标;(2)当m为何值时M点在直线ED上?判定此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当m变化时,用m表示△AED的面积S,并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关于m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4.(第5章二次函数(基础、典型、易错、压轴)分类专项训练-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考试满分全攻略(苏科版))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0,2).(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Q在以BC为直径的圆上(点Q与点O,点B,点C均不重合),试探究QO,QB,Q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E点为该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过点E作直线B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若点E从点C出发,沿着抛物线运动到点B,则点F经过的路程为.5.(湖南省长沙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已知二次函数y= 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点A为(−1,0),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0,−2),其对称.轴是直线x=32(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2)圆O′为△ABC的外接圆,点E是AC延长线上一点,∠BCE的平分线CD交圆O′于点D,连接AD、BD,求△ACD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C,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随堂测数学试卷)如图,x2+bx+c与x轴的一个交点A的坐标为(−3,0),以点A为圆心作圆A,与该二次函数的二次函数y=−56图象相交于点B,C,点B,C的横坐标分别为−2,−5,连接AB,AC,并且满足AB⊥AC.过点B作BM⊥x轴于点M,过点C作CN⊥x轴于点N.(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经过点B作直线BD,在A点右侧与x轴交于点D,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使得∠ADB=∠ABM,连接AE,求证:AE=AD;(3)若直线y=kx+1与圆A相切,请求出k的值.7.(专题30圆与二次函数结合-【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如图,二次函数y=ax2+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和点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A=O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以点O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相切于点D,求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D、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北京市朝阳区汇文中学朝阳垂杨柳分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G 上点P(x,y)的纵坐标y 与其横坐标x 的差y﹣x 称为P 点的“坐标差”,而图形G 上所有点的“坐标差”中的最大值称为图形G 的“特征值”.(1)△点A(1,3)的“坐标差”为;△抛物线y=−x2+3x+3的“特征值”为;(2)某二次函数y=−x2+bx+c(c≠0)的“特征值”为﹣1,点B(m,0)与点C 分别是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且点 B 与点C 的“坐标差”相等.△直接写出m=;(用含c的式子表示)△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M(2,3)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与直线y=x 相交于点D、E,请直接写出△M 的“特征值”为.9.(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3,0),C(0,3)三点,点D是直线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与y轴的交点,点M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设点M的坐标为(m,0),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交直线BD于点F.(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点M运动过程中,若存在以EF为直径的圆恰好与y轴相切,求m的值;(3)连接AC,将ΔAOC绕平面内某点G旋转180°后,得到ΔA1O1C1,点A、O、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1、O1、C1,是否存在点G使得ΔAOC旋转后得到的ΔA1O1C1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若存在,求出G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求二次函数y=ax2+bx+3的表达式;(2)点D是线段OB上一动点,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F,连接CF,探究是否存在点D使得△CE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P在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以P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直线BC相切,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区高峰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c>0)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且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1)若点A(﹣4,0),点B(16,0),求C点坐标和函数关系式.(2)若点D是圆与抛物线的交点(D与A、B、C不重合),在(1)的条件下,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BD相似?若存在,请求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宁学院附属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求二次函数y=ax2+bx+3的表达式(2)点D是线段OB上一动点,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F,连接CF,BF,探究是否存在点D使得四边形ACFB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P在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以P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直线BC相切,若存在,直接写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3.(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x轴于点A(3,0),B(-1,0),交y轴于点C(0,-3),P这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 AC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既与x轴相切,又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所截的弦MN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写出过程)14.(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新课程结束考试数学试题(一模))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B为抛物线y=x2上的两个动点,且OA△OB.(1)若点B的坐标是(2,m),则点A的坐标是;(2)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若△AOB与△OBC相似,求cos△OBA.(3)在(1)问的条件下,若点E为二次函数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EH垂直于X轴于点H,交线段AB 于点F,以EF为直径的圆M与AB交于点R,求当△EFR周长取最大值时E点的坐标;(4)在(3)问的条件下,以BH为直径作圆N,点P为圆N上一动点,连接AP,Q为AP上一点且AQ=12AP,连接HQ,求OQ的最小值;15.(2022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模拟(二)数学试题)如图,二次函数y=ax2+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和点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tan△OAC=1.(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以点O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相切于点D,求点D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D、O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为D点,与y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OB=OC,tan△ACO=13.(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经过C、D两点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E,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以点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N两点,且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求该圆半径的长度.17.(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一模数学试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14x2+32x+4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连接BC;(1)求顶点D的坐标;(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点E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BE,CE,求△BCE面积的最大值;(4)以AB为直径,M为圆心作圆M,试判断直线CD与圆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8.(专题09二次函数与圆综合问题-挑战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之学霸秘笈大揭秘)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二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交点的圆,称为该二次函数的坐标圆.(1)已知点P(2,2),以P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请判断△P是不是二次函数y=x2﹣4x+3的坐标圆,并说明理由;(2)已知二次函数y=x2﹣4x+4图像的顶点为A,坐标圆的圆心为P,如图1,求△POA周长的最小值;(3)已知二次函数y=ax2﹣4x+4(0<a<1)图像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与坐标圆的第四个交点为D,连接PC,PD,如图2.若△CPD=120°,求a的值.19.(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0),B(−4,0),C(0,4),点F为二次函数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FH⊥x 轴于点H,交直线BC于点D,以FD为直径的圆△M与BC交于点E.(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当三角形EFD周长最大时.求此时点F点坐标及三角形EFD的周长;(3)在(2)的条件下,点N为△M上一动点,连接BN,点Q为BN的中点,连接HQ,求HQ的取值范围.20.(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和B(3,0)两点,与y轴交于C(0,−2),对称轴为直线x=5,连接BC,在直4线BC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二次函数的图像于点N,交x轴于点M,(1)求抛物线与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2)设点M的坐标为(m,0),求当以PN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时m的值:(3)若点P在线段BC上运动,则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CPN与△BPM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写出理由.。

中考数学专题之圆与函数综合大题篇

中考数学专题之圆与函数综合大题篇

中考数学专题之圆与函数综合大题篇(附答案)题型1圆与坐标(★★)1、已知:如图,⊙O 1与坐标轴交于A (1,0)、B (5,0)两点,点O 1的纵坐标为5.求⊙O 1的半径.题型2 一次函数与圆(★★★)1.如图,⊙O 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O 于点B,交y 轴于点C (1)求线段AB 的长 (2)求以直线AC 为图象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已知直线,它与轴、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两点.(1)求点A 、点B 的坐标;(2)设F 是轴上一动点,用尺规作图作出⊙P ,使⊙P 经过点B 且与轴相切于点F (不写作法和证明,保留作图痕迹); (3)设(2)中所作的⊙P 的圆心坐标为P (),求与的函数关系式;(4)是否存在这样的⊙P ,既与轴相切又与直线相切于点B ,若存在,求 出圆心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kx +b 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A ,与yxAO 1O ByC OABxy轴正半轴交于点B ,⊙P 经过点A 、点B (圆心P 在x 轴负半轴上),已知AB =10,AP =425. (1)求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 (2)求直线y =kx +b 的解析式;(3)在⊙P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A ,P ,B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3 二次函数与圆(★★★★)1、如图,直线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E 经过原点O及A 、B 两点.(1)C 是⊙E 上一点,连结BC 交OA 于点D ,若∠COD=∠CBO,求点A 、B 、C 的坐标; (2)求经过O 、C 、A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延长BC 到P ,使DP =2,连结AP ,试判断直线PA 与⊙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2018•湛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为(3,4)的抛物线交y 轴于A 点,交x 轴于B 、C 两点(点B 在点C 的左侧),已知A 点坐标为(0,-5).(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B 作线段AB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 ,如果以点C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D 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与⊙C 有什么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CP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33+-=x y AB OPyx(★★★)3、如图,Rt △OAB 的斜边O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直角的顶点B 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A (10,0),△OAB 的面积为20。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3关 以二次函数与圆的问题为背景的解答题(原卷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3关 以二次函数与圆的问题为背景的解答题(原卷版)

第十三关:以二次函数与圆的问题为背景的解答题【总体点评】二次函数在全国中考数学中常常作为压轴题,同时在省级,国家级数学竞赛中也有二次函数大题,很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不能很好完成。

由于在高中和大学中很多数学知识都与函数知识或函数的思想有关,学生在初中阶段函数知识和函数思维方法学得好否,直接关系到未来数学的学习。

“圆”在初中阶段学习占有重要位置,“垂径定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正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通常是命题频率高的知识点.由于这部分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多作为单独的解答题出现.如果把圆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同二次函数结合,则多作为区分度较高的压轴题中出现.此类题目由于解题方法灵活,考查的知识点全面,体现了方程、建模、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多种数学思想,得到命题者的青睐【解题思路】二次函数与圆都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历来是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其本身涉及的知识点就较多,综合性和解题技巧较强,给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将函数与圆相结合,并作为中考的压轴题,就更显得复杂了.只要我们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采取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思想,问题是会迎刃而解的.解决二次函数与圆的问题,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数学结合思想,以及代入法、消元法、配方法、代定系数法等。

解题时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的灵活应用,要抓住题意,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各个击破,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典型例题】经过点A(1,0)和点B(5,0),与y轴【例1】(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y=ax2+bx−53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以点A为圆心,作与直线BC相切的⊙A,请判断⊙A与y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P,连接PB、PC,请问:△PBC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2019·广西中考真题)如图,直线3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1,0),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A B C 三点,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 ,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点E ,点E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F ,连接CE ,以点F 为圆心,12CE 的长为半径作圆,点P 为直线3y x =-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BDP ∆周长的最小值;(3)若动点P 与点C 不重合,点Q 为⊙F 上的任意一点,当PQ 的最大值等于32CE 时,过,P Q 两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点M 在点N 的左侧),求四边形ABMN 的面积.【例3】(2018·青海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是以AB 为直径的⊙M 的内接四边形,点A ,B 在x 轴上,⊙M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过点M 作直线l 与x 轴垂直,交⊙M 于点E ,垂足为点M ,且点D 平分.(1)求过A,B,E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四边形AMCD是菱形;(3)请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BP的面积等于定值5?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方法归纳】函数知识要理解好数形结合的思想,知识点的掌握中要理解文字解释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至于与圆、三角形、方程的综合题,往往最后一问难度大,要建立模型、框架,完善步骤,循序渐进. 【针对练习】1.我们不妨约定: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凸四边形叫做“十字形”.(1)①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一定是“十字形”的有;②在凸四边形ABCD中,AB=AD且CB≠CD,则该四边形“十字形”.(填“是”或“不是”)(2)如图1,A,B,C,D是半径为1的⊙O上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四个动点,AC与BD交于点E,∠ADB﹣∠CDB=∠ABD﹣∠CBD,当6≤AC2+BD2≤7时,求OE的取值范围;(3)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a>0,c<0)与x轴交于A,C两点(点A在点C的左侧),B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点D的坐标为(0,﹣ac),记“十字形”ABCD 的面积为S,记△AOB,△COD,△AOD,△BOC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求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①√S=√S1+√S2;②√S=√S3+√S4;③“十字形”ABCD的周长为12√10.2.(2019·湖南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6y ax ax =+(a 为常数,a >0)与x 轴交于O ,A 两点,点B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D 的坐标为(t ,0)(﹣3<t <0),连接BD 并延长与过O ,A ,B 三点的⊙P 相交于点C . (1)求点A 的坐标;(2)过点C 作⊙P 的切线CE 交x 轴于点E .①如图1,求证:CE =DE ;②如图2,连接AC ,BE ,BO ,当3a =∠CAE =∠OBE 时,求11OD OE -的值3.(2019·浙江中考真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分别交x 轴和y 轴于点()()3,0,0,3A B -. (1)如图1,已知P 经过点O ,且与直线1l 相切于点B ,求P 的直径长;(2)如图2,已知直线2: 33l y x =-分别交x 轴和y 轴于点C 和点D ,点Q 是直线2l 上的一个动点,以Q 为圆心,.①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求证: 直线1l 与Q 相切;②设Q 与直线1l 相交于,M N 两点, 连结,QM QN .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得Q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8·山东中考真题)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为P (x ,y )的动圆经过点A (1,2)且与x轴相切于点B.(1)当x=2时,求⊙P的半径;(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请判断此函数图象的形状,并在图②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3)请类比圆的定义(图可以看成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给(2)中所得函数图象进行定义:此函数图象可以看成是到的距离等于到的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4)当⊙P的半径为1时,若⊙P与以上(2)中所得函数图象相交于点C、D,其中交点D(m,n)在点C的右侧,请利用图②,求cos∠APD的大小.5.(2018·江苏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a)(x-3)(0<a<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D,过其顶点C作直线CP⊥x轴,垂足为点P,连接AD、BC.(1)求点A、B、D的坐标;(2)若△AOD与△BPC相似,求a的值;(3)点D、O、C、B能否在同一个圆上,若能,求出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6.(2017·江苏中考真题)如图,以原点O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 的右边),P是半径OB上一点,过P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与⊙O分别交于C,D两点(点C在点D的上方),直线AC,DB交于点E.若AC:CE=1:2.(1)求点P的坐标;(2)求过点A和点E,且顶点在直线CD上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7.(2019·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M相交于A、B、C、D四点.其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点D在x轴上且AD为⊙M的直径.点E是⊙M 与y轴的另一个交点,过劣弧DE上的点F作FH⊥AD于点H,且FH=1.5.(1)求点D的坐标及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试求出⊿PEF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QCM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2019·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O在坐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C、D四点.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于点D,与直线y=x交于点M、N,且MA、NC分别与圆O相切于点A和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连结DE,并延长DE交圆O于F,求EF的长.(3)过点B作圆O的切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P,判断点P是否在抛物线上,说明理由.9.(2018·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3,0),B(﹣1,0),C(0,﹣3).(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以点A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C相切于点M,求切点M的坐标;(3)若点Q在x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点B,C,Q,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8·湖南中考真题)我们不妨约定: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凸四边形叫做“十字形”.(1)①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一定是“十字形”的有;②在凸四边形ABCD中,AB=AD且CB≠CD,则该四边形“十字形”.(填“是”或“不是”)(2)如图1,A,B,C,D是半径为1的⊙O上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四个动点,AC与BD交于点E,∠ADB ﹣∠CDB=∠ABD ﹣∠CBD ,当6≤AC 2+BD 2≤7时,求OE 的取值范围;(3)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ax 2+bx+c (a ,b ,c 为常数,a >0,c <0)与x 轴交于A ,C 两点(点A 在点C 的左侧),B 是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点D 的坐标为(0,﹣ac ),记“十字形”ABCD 的面积为S ,记△AOB ,△COD ,△AOD ,△BOC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求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①S =1S 2S +;②S=3S 4S +;③“十字形”ABCD 的周长为1210.11.(2017·广西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y 1=ax 2+bx -4(a≠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4,0). (1)求抛物线y 1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①,将抛物线y 1沿x 轴翻折得到抛物线y 2,抛物线y 2与y 轴交于点C ,点D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 作DE ∥y 轴交抛物线y 1于点E ,求线段DE 的长度的最大值;(2)在(2)的条件下,当线段DE 处于长度最大值位置时,作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交DE 于点F ,垂足为H ,点P 是抛物线y 2上一动点,⊙P 与直线BC 相切,且S ⊙P :S △DFH =2π,求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12.(2018·山东中考真题)抛物线y =ax 2+bx +4(a ≠0)过点A (1,﹣1),B (5,﹣1),与y 轴交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连接CB ,以CB 为边作▱CBPQ ,若点P 在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Q 为坐标平面内的一点,且▱CBPQ 的面积为30,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O 1过点A 、B 、C 三点,AE 为直径,点M 为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MBN 为直角,边BN 与ME 的延长线交于N ,求线段BN 长度的最大值.13.(2019·四川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抛物线(a≠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2,1),并且经过点(4,2),直线与抛物线交于B,D两点,以BD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C,圆C与直线m交于对称轴右侧的点M(t,1),直线m上每一点的纵坐标都等于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证明:圆C与x轴相切;(3)过点B作BE⊥m,垂足为E,再过点D作DF⊥m,垂足为F,求MF的值.14.(2019·江苏中考真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的半径为为⊙上一动点.(1)点的坐标分别为(),();(2)是否存在点,使得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连接,若为的中点,连接,则的最大值= .15.(2017·黑龙江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抛物线经过点,与直线交于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横坐标为的点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过点作轴交直线于点,以为直径的圆交直线于另一点.当点在轴上时,求的周长;(3)将绕坐标平面内的某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点的对应点分别是.若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16.(2017·甘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直线交轴与点,点是直线上的动点,过点作轴交于点,交抛物线于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接,,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的坐标;(3)①在轴上存在一点,连接,,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出此时点的坐标;②在①的前提下,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圆,点为上一动点,求的最小值.17.(2017·湖南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y=﹣x2+bx+c+1,①当b=1时,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方程;②若c=b2﹣2b,问:b为何值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相切?③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x1,0),B(x2,0),且x1<x2,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M,以AB 为直径的半圆恰好过点M,二次函数的对称轴l与x轴、直线BM、直线AM分别交于点D、E、F,且满足,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8.(2017·江苏中考真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与轴交于点,连接、、.(1)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判断的形状;若的外接圆记为,请直接写出圆心的坐标;(3)若将抛物线沿射线方向平移,平移后点、、的对应点分别记为点、、,的外接圆记为,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经过原点?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三数学圆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B.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C. 圆的面积是半径的平方乘以πD. 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π倍答案:D2. 圆的面积公式为()。

A. S = πrB. S = πr²C. S = πdD. S = πd²答案:B3. 圆的周长公式为()。

A. C = 2πrB. C = 2πdC. C = πrD. C = πd答案:A4. 圆心角为60°的扇形面积是()。

A. πr²/6B. πr²/3C. πr²/2D. πr²答案:A5. 一个圆的半径为3cm,其面积为()。

A. 9π cm²B. 18π cm²C. 27π cm²D. 36π cm²答案:C6. 圆的直径增加1倍,其面积增加()。

A. 1倍B. 2倍C. 4倍D. 8倍答案:C7. 圆的半径增加1倍,其周长增加()。

A. 1倍B. 2倍C. 3倍D. 4倍答案:B8. 一个圆的周长为12.56cm,其直径为()。

A. 2cmB. 4cmC. 6cmD. 8cm答案:B9. 圆的半径为4cm,其直径为()。

A. 2cmB. 4cmC. 8cmD. 16cm答案:C10. 圆的半径为2cm,其周长为()。

A. 4π cmB. 8π cmC. 12π cmD. 16π cm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圆的周长公式为______。

答案:C = 2πr2. 圆的面积公式为______。

答案:S = πr²3.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______倍。

答案:24.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倍。

答案:π5. 圆的面积是半径的平方乘以______。

答案:π6. 圆心角为90°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______。

答案:1/47. 圆心角为180°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______。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与圆综合压轴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与圆综合压轴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二次函数与圆综合压轴题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2,M是抛物线顶点,的外接圆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D,与y轴的另一交点为E.①求;②若点N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在射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与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3)点Q是拋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若为锐角,且,请直接写出点Q 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概念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已知的点和图形,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图形上存在一点,使得当时,,则称点为图形的一个“垂近点”.(1)【初步理解】若图形为线段,,,在点、、、中,是线段的“垂近点”的为________;(2)【知识应用】若图形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如果线段上的点都是的“垂近点”,求的取值范围;(3)若图形为抛物线,以点为中心,半径为的四边形,轴,轴,如果正四边形上存在“垂近点”,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 轴交于C点,D为抛物线顶点.(1)连接AD,交y轴于点E,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①如图一,点P是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D交x轴于F,连接,若,求点P的坐标.②如图二,点P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连接AP、BE交于点G,若,则w 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w的最值是多少?(2)如图三,点P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的一点,过A、B、P三点作圆N,过点作轴,垂足为I,交圆N于点M,点在运动过程中,线段是否变化?若有变化,求出MI的取值范围;若不变,求出其定值.(3)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连接OQ、AQ,设AOQ外接圆圆心为H,当的值最大时,请直接写出点H的坐标.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4(a≠0)经过点A(-2,0)和点B(4,0).(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点P为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一点,若S△ABC=2S△PBC,求点P的坐标;(3)如图2,点D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过点D作DF⊥x轴,垂足为F,△ABD 的外接圆与DF相交于点E.试问:线段EF的长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5.如图,抛物线经过点,,直线AC的解析式为,且与y轴相交于点C,若点E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轴交AC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H是y轴上一动点,连结EH,HF,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AFH 是矩形?求出此时点E,H的坐标;(3)在(2)的前提下,以点E为圆心,EH长为半径作圆,点M为上以动点,求的最小值.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0),B(,0),C(0,4),点为二次函数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轴于点,交直线于点,以为直径的圆⊙M与交于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当三角形周长最大时.求此时点点坐标及三角形的周长;(3)在(2)的条件下,点N为⊙M上一动点,连接BN,点Q为BN的中点,连接HQ,求HQ的取值范围.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与轴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点C.(1)求点A、B、C的坐标;(2)如图1,连接BC,点D是抛物线上一点,若∠DCB=∠ABC,求点D的坐标;(3)如图2,若点P在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的圆上,连接BP、CP,请你直接写出CP+BP的最小值.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在坐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四点,点坐标为.抛物线与轴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且、分别与圆相切于点和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作圆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判断点是否在抛物线上,说明理由.(3)抛物线对称轴交轴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求点的坐标.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交y轴于点,交x轴于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A、C两点之间,问: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的最大面积;(3)过点B作线段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如果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直线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10.如图,直线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经过B、C两点,且与x轴交于另一点A.(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过P作PD∥y轴交BC 于点D,以PD为直径的圆交BC于另一点E,求DE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当(2)中的DE取最大值时,将△PDE绕点D旋转,当点P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E的坐标.11.直角坐标系xOy中,有反比例函数上的一动点P,以点P为圆心的圆始终与y轴相切,设切点为A(1)如图1,⊙P运动到与x轴相切时,求OP2的值.(2)设圆P运动时与x轴相交,交点为B、C,如图2,当四边形ABCP是菱形时,①求出A、B、C三点的坐标.②设一抛物线过A、B、C三点,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BP的面积是菱形ABCP 面积的?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2.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P(2,)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于点A,与x轴相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边).(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MBP的面积是菱形ABCP面积的.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点的坐标;如果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一个动点D自点P出发,先到达y轴上的某点,再到达x轴上某点,最后运动到(1)中抛物线的顶点Q处,求使点D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路径的长.13.已知,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1,0),B(3,0),点E为二次函数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EH⊥x轴于点H,交直线BC于点F,以EF为直径的圆⊙M与BC交于点R.(1)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2)当△EFR周长最大时.①求此时点E点坐标及△EFR周长.②点P为⊙M上一动点,连接BP,点Q为BP的中点,连接HQ,求HQ的最大值.14.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的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在抛物线对称轴上并且位于轴的下方,以点为圆心作过、两点的圆,恰好使得弧的长为周长的.(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的半径和圆心的坐标,并判断抛物线的顶点与的位置关系;(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已知抛物线y=ax2+bx+5(a≠0)经过A(5,0),B(6,1)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y=ax2+bx+5(a≠0)的函数关系式;(2)如图1,连接AC,E为线段AC上一点且横坐标为1,⊙P是△OAE外接圆,求圆心P 点的坐标;(3)如图2,连接AC,E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不与A、C重合)经过A、E、O三点的圆交直线AB于点F;①点E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OEAF的面积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②求出当△AEF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点E的坐标.16.如图1,已知圆O的圆心为原点,半径为2,与坐标轴交于A,C,D,E四点,B 为OD中点.(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2,连接BC,AC.点P在第一象限且为圆O上一动点,连接BP,交AC于点M,交OC于点N,当MC2=MN•MB时,求M点的坐标;(3)如图3,若抛物线与圆O的另外两个交点分别为H,F,请判断四边形CFE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7.已知一次函数: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为常数)过定点,连接,点为线段上一动点.(1)求出点的坐标;(2)过作于点,于点,设点横坐标为,长度为,试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3)①当,时,该抛物线上存在唯一的点使,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过点作交线段于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外接圆于点,当点在上移动时,求的最大值.18.已知抛物线经过,,三个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作的外接圆,为上方半圆上一点,当时,求的长;(3)如图2,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作轴的平行线,分别与线段、抛物线交于,两点(点与点,不重合),点为射线上一点,当与相似时,求的最大面积.参考答案:1.(1)(2)①;②存在,或或或(3)或2.(1),;(2);(3)或时,正方形上存在抛物线的“垂近点”.3.(1)①,②w有最小值,w的最值是(2)不变,(3)或4.(1);(2);(3)为定值.5.(1);(2),;(3)6.(1);(2)F(,4),△EFD的周长为;(3).7.(1),,;(2),;(3)8.(1);(2)点在抛物线上;(3)9.(1);(2),;(3)相交,10.(1)y=x2﹣x﹣2;(2)m=2时,DE有最大值,此时P;(3),或E或11.(1)16;(2)①A(0,),B(2,0),C(6,0);②存在,满足条件的Q点有(0,),(14,),(8,)和(6,0).12.(1).(2)存在,点M的坐标为(0,),(3,0),(4,),(7,).(3).13.(1)y=﹣x2+2x+3;(2)①E(,),周长为+;②HQ的最大值大为:+.14.(1)(2)2,,点在上(3)存在,,,15.(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5(2)圆心P点的坐标为(,)(3)①四边形OEAF的面积是定值,这个定值为;②当△OEF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E点坐标为(,)16.(1)y=﹣x2+x+2;(2)M(,);(3)四边形CFEH是矩形.17.(1);(2)();(3)①;②18.(1);(2);(3).。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圆》专题训练-附带有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圆的一些结论:①平分弧的直径垂直于弧所对的弦;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④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弦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在同一平面内,已知⊙O的半径为3cm,OP=4cm,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圆外B.点P在⊙O上C.点P在⊙O内D.无法确定3.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若∠BOC=66°()A.66°B.33°C.24°D.30°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CD与⊙O相切于点D,若∠CDA=118°,则∠C的度数为()A.32°B.33°C.34°D.44°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DC切⊙O于点C,若∠A=26°,则∠D等于()A.26°B.48°C.38°D.52°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C=100°,那么∠A是()A.60°B.50°C.80°D.100°7.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的一点,若∠BCO=35°,AO=2,则AC⌢的长度为()A.29πB.59πC.πD.79π8.如图,点A、B、C、D、E都是⊙O上的点AC⌢=AE⌢,∠D=130°则∠B的度数为()A.130°B.128°C.115°D.116°二、填空题9.半径为6的圆上,一段圆弧的长度为3π,则该弧的度数为°.10.如图,在△ABC中,∠ACB= 130°,∠BAC=20°,BC=2.以C为圆心,CB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则BD的长为.1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是⊙O的直径,AB=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交⊙O于点E,连结CE.若CE= √2,则BD的长为.12.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若∠ADC=85°,则∠B=.13.如图,在△ABC中∠ACB=90°,O为BC边上一点CO=2.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半圆与AB边交π,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于E,且OE⊥AB.若弧CE的长为43三、解答题14.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OD交AC于点E,OD∥BC(1)求证:AD=CD;(2)若AC=8,DE=2,求BC的长.15.如图,AB是⊙O的直径,F为⊙O上一点,AC平分∠FAB交⊙O于点C.过点C作CD⊥AF交AF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DC=3,AD=9,求⊙O半径.⌢上一点,AG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16.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G是AC(1)如CD=8,BE=2,求⊙O的半径长;(2)求证:∠FGC=∠AGD.17.如图,在△ABC中AB=AC,以底边BC为直径的⊙O交两腰于点D,E .(1)求证:BD=CE;⌢的长.(2)当△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C=4时,求DE18.如图,在△ABC中,经过A,B两点的⊙O与边BC交于点E,圆心O在BC上,过点O作OD⊥BC交⊙O 于点D,连接AD交BC于点F,且AC=FC.(1)试判断A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FC=√3,CE=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参考答案1.A2.A3.B4.C5.C6.C7.D8.C9.9010.2√311.2√212.95°π13.4√3−4314.(1)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OD∥BC∴∠AEO=∠ACB=90°⌢=CD⌢∴AD∴AD=CD;(2)解:∵OD⊥AC,AC=8AC=4∴AE=12设⊙O的半径为r∵DE=2∴OE=OD﹣DE=r﹣2在Rt△AEO中,AE2+OE2=AO2∴16+(r﹣2)2=r2解得:r=5∴AB=2r=10在Rt△ACB中,BC=√AB2−AC2=√102−82=6∴BC的长为6.15.(1)证明:连接OC∵AC平分∠FAB∴∠FAC=∠CAO∵AO=CO∴∠ACO=∠CAO∴∠FAC=∠ACO∴AD∥OC∵CD⊥AF∴CD⊥OC∵OC为半径∴CD是⊙O的切线;(2)解:过点O作OE⊥AF于EAF,∠OED=∠EDC=∠OCD=90°∴AE=EF=12∴四边形OEDC为矩形∴CD=OE=3,DE=OC设⊙O的半径为r,则OA=OC=DE=r∴AE=9﹣r∵OA2﹣AE2=OE2∴r2﹣(9﹣r)2=32解得r=5.∴⊙O半径为5.16.(1)解:连接OC.设⊙O的半径为R.∵CD⊥AB∴DE=EC=4在Rt △OEC中,∵OC2=OE2+EC2∴R2=(R−2)2+42解得R=5.(2)解:连接AD∵弦CD⊥AB̂ = AĈ∴AD∴∠ADC=∠AGD∵四边形ADCG是圆内接四边形∴∠ADC=∠FGC∴∠FGC=∠AGD.17.(1)证明:∵AB=AC∴∠B=∠C⌢=BE⌢∴CD⌢=CE⌢∴BD∴BD=CE;(2)解:连接OD、OE∵△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 =60°∴∠COD =120°∴∠COD +∠BOE =∠COE +∠DOE +∠BOD +∠DOE =240° ∴∠DOE =240°−180°=60°∵BC =4∴⊙O 的半径为 2∴DE ⌢ 的长 =60π×2180=2π3 .18.(1)解:AC 与⊙O 的相切,理由如下∵AO =DO∴∠D =∠OAD∵CF =CA∴∠CAF =∠CFA又∵∠CFA =∠OFD∴∠CAF =∠OFD∵OD ⊥BC∴∠OFD +∠ODF =90°∴∠CAF +∠OAF =90°∴OA ⊥AC∵OA 是半径∴AC 是⊙O 的切线∴ AC 与⊙O 的相切;(2)解:过A 作AM ⊥BC 于M ,如图设OA=OE=r∵FC=√3,CE=1在Rt△CAO中AO=r,AC=FC=√3,OC=OE+EC=r+1AO2+AC2=OC2∴r2+(√3)2=(r+1)2解得r=1∴OC=OE+EC=2∴AO=12 OC∴∠C=30°∴∠AOC=60°∴∠AOB=180−∠AOC=120°在Rt△CAM中AM=12AC=12FC=√32∴S△AOB=12⋅OB⋅AM=12×1×√32=√34∴S扇形AOB=120360π×1=π3∴S阴影部分=S△AOB−S扇形AOB=π3−√34.。

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答案

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答案

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答案初三数学教学中,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经常考察的一道题型。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初三有关圆的解答题及其答案。

一、相切问题问题:两个圆相切,半径分别为$r_1$和$r_2$,求它们的公切线的长度$L$。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r_1 + r_2)^2 = L^2 + (r_1 - r_2)^2$化简得:$L = 2\sqrt{r_1r_2}$答案:$L = 2\sqrt{r_1r_2}$二、切线问题问题:已知一个圆心坐标$(a, b)$,与一直线$y=k$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解析:由于圆与直线相切,所以该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直线$y=k$与圆的距离为$|b-k|$,因此圆的方程为:$(x-a)^2 + (y-b)^2 = (b-k)^2$答案:$(x-a)^2 + (y-b)^2 = (b-k)^2$三、垂直问题问题:已知直线$y=k$和圆$(x-a)^2+(y-b)^2=r^2$相交于点$P(x_0,y_0)$,求直线$OP$的斜率,其中$O(a,b)$为圆心。

解析:首先,求点$P$的坐标。

因为$P$是圆和直线的交点,所以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begin{cases} y=k \\ (x-a)^2 + (y-b)^2 = r^2 \end{cases}$将$y=k$代入第二个方程,可得:$(x-a)^2 + (k-b)^2 = r^2$将$(x,y)$代入,得到:$(x_0-a)^2 + (k-b)^2 = r^2$整理可得:$x_0 = a\pm \sqrt{r^2-(k-b)^2}$由于直线$OP$与$x$轴垂直,所以直线$OP$的斜率为$-\frac{1}{\frac{y_0-b}{x_0-a}}$。

代入$x_0$和$y_0$,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frac{1}{\frac{y_0-b}{x_0-a}}$四、分割问题问题:一个圆$O$被圆弧$AB$和直径$CD$所分割,分别为弧$AB$和弧$BCD$。

初三数学圆的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的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圆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圆的半径为5,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称为圆的半径,这种说法()A. 正确B.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C. 错误D. 无法判断2. 已知圆的半径为4厘米,圆心到圆上一点的距离为2厘米,那么这个点()A. 一定在圆内B. 一定在圆上C. 一定在圆外D. 不能确定3. 圆的周长公式是()A. C = πrB. C = 2πrC. C = πdD. C = 2πd4. 圆的面积公式是()A. S = πr²B. S = 2πrC. S = πdD. S = πd²5. 已知圆的直径为10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A. 5厘米B. 10厘米C. 20厘米D. 15厘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________倍。

7.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为3,则其周长为________厘米。

8.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________比。

9. 一个圆的半径增加1厘米,其面积增加________平方厘米。

10. 圆心角为60°的扇形面积是同半径圆面积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圆的切线有哪些性质?12. 圆的内接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7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14. 已知一个扇形的半径为8厘米,圆心角为120°,求这个扇形的弧长和面积。

五、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为20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16. 一个圆环,内圆半径为3厘米,外圆半径为5厘米,求这个圆环的面积。

答案:1. C2. C3. B4. A5. A6. 27. 18.848. 正9. 6π10. 1/611. 圆的切线性质:①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②过圆心的直线与切线垂直;③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与圆1.大连市2003年中考B 卷第8题如图, 抛物线c bx x y ++=2的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D 是抛物线上一点,其坐标为(21,47-),B 点的坐标为(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经过A 、B 、D 三点的圆交AC 于点F,交直线y=x+3于点E,试判断△BEF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简解: (1)由D 、B 两点求得 322-+=x x y . (2)∵A(-3,0),C(0,-3),∴直线y=x+3过点A, 且直线AC 为y=-x-3.∴∠EAB=∠BAC=45°. ∴∠EBF=90°,BE=BF(为什么?).〖简化题〗 已知:如图,A(-3,0),B(1,0),C(0,-3),经过点A 的圆交AC 于点F,交直线y=x+3于点E,交x 轴于点B,试判断△BEF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解:∵直线y=x+3过点A,且直线AC 为y=-x-3. ∴∠EAB=∠BAC=45°. ∴∠EBF=90°,BE=BF.2.陕西省2003年中考第24题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 )0,3(为圆心,以32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于D 、E 两点.(1)求点D 的坐标;(2)若B 、C 、D 三点在抛物线c bx ax y ++=2上,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A 的切线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M,交y 轴的负半轴于点N,切点为P,且∠OMN=30°,试判断直线MN 是否经过抛物线的顶点,并说明理由.简解: (1)连结AD,∵OD=3,∴D(0,-3).B(2)设)33)(3(-+=x x a y ,把x=0时,y=-3代入,解得a=31. 又∵对称轴为直线x=3,∴顶点坐标为(3,-4). (3)连结AP,得AM=34,OM=35,ON=5,由M 、N 两点的坐标(35,0)、(0,-5),易求得直线MN 的解析式为533-=x y , ∵顶点坐标满足直线解析式,∴顶点在直线上.〖简化题〗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 )0,3(为圆心,以32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B 、C 两点.若⊙A 的切线MN 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M,交y 轴的负半轴于点N,切点为P,且∠OMN=30°,求直线MN.解:连结AP,得AP ⊥MN,在Rt △APM 中,AM=2AP=34,∴ OM=35. 在Rt △OMN 中, ON=5. ∴点M 的坐标为(35,0), 点N 的坐标为(0,-5).设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kx+b,列方程组,得533-=x y . 〖点评〗本题考察的重点有(1)切线的性质;(2)解直角三角形;(3)已知两点求直线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3.四川省2003年中考B 卷第四题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顶点M 在直线y=-4x 上,并且图象经过点A(-1,0).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次二次函数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与y 轴的交点为C,求经过M 、B 、C 三点的圆O ’的直径长;(3)设圆O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N,经过P(-2,0)、N 两点的直线为l 问圆心O ’是否在直线l 上,请说明理由.简解:(1)解法一:把(-1,0)代入c bx x y ++=2,得c=b-1;把抛物线c bx x y ++=2的顶点坐标(44,22b c b --),代入y=-4x,得b b c 2442=-,∴b=-2,c=-3.即322--=x x y . 解法二:∵顶点在直线y=-4x 上, ∴设顶点坐标为(t,-4t),∴可设抛物线为t t x y 4)(2--=, ∵图象经过点A(-1,0),代入得t=1, ∴322--=x x y .(2)由B 、M 、C 三点的坐标可求得CM=2,CB=23,BM=52. 依勾股定理的逆定理,∠MCB=90°.∴MB 为直径.(3)如图,易得O ’的坐标为(2,-2), 过O ’作y 轴的垂线E 为垂足, 由垂径定理,EC=1,NC=2,得N(-1,0). 进一步可求得直线l 的方程是y=121--x , 把圆心坐标代入方程,得出圆心在直线上.〖简化题1〗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顶点M 在直线y=-4x 上,并且图象经过点A(-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简解:(1)解法一:把(-1,0)代入c bx x y ++=2,得c=b-1;把抛物线c bx x y ++=2的顶点坐标(44,22b c b --)代入y=-4x,得b b c 2442=-,∴b=-2,c=-3.即322--=x x y .解法二:∵顶点在直线y=-4x 上,∴设顶点坐标为(t,-4t), ∴可设抛物线为t t x y 4)(2--=,∵图象经过点A(-1,0),代入得t=1, ∴322--=x x y . 〖简化题2〗设⊙P 过点B(3,0)、C(0,-3)和M(1,-4), (1)求证MB 是⊙P 的直径; (2)求圆心P 的坐标;(3)设⊙P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N,求点N 的坐标. 解(1)∵B 、M 、C 三点的坐标已知, 可求得CM=2,CB=23,BM=52. 依勾股定理的逆定理,∠MCB=90°. ∴MB 为直径.(2)过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易得P 的坐标为(2,-2). (3)过P 作y 轴的垂线,E 为垂足,则E(0,-2)∴CE=1. 由垂径定理,NC=2,∴ON=1,则N(-1,0). 〖题后思索〗⊙P 与x 轴的另一交点是否可求?4.哈尔滨市2003年中考第30题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A(1,0),B(5,0)两点,最高点的纵坐标为4,与y 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ABC 的外接圆⊙P 与y 轴的另一交点为D,⊙P 的弦DE 平行于x 轴,求直线CE 的解析式;(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OCF 与△CDE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 的坐标,并判定直线CF 与⊙P 的位置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对称轴为直线x=3, 最高点的纵坐标为4, ∴设4)3(2+-=x a y ,代入点A 的坐标(1,0),得a=-1. ∴4)3(2+--=x y .(2)由割线定理,OA •OB=OC •OD,∴OD=1, 由对称性得E(6,-1). ∴直线CE 为532-=x y . (3)如右图,点F 、F ’在x 轴的负半轴上,若△COF ∽△CDE(即CD 与CO 对应),则OF=215,即F(-215,0). ∵∠ECD>45°,∴∠ECF>90°. 则FC 与⊙P 相交.若△F ’OC ∽△CDE(即F ’O 与CD 对应),OF ’=310,则F ’(-310,0). ∵∠OCF ’=∠E,∴∠F ’CE=90°,F ’C 与⊙P 相切.同理,另两个(在x 轴正半轴上)满足条件的F 点的坐标分别为(310,0)、(215,0),相应的直线都与⊙P 相交.〖编者注〗该题中的”使△OCF 与△CDE 相似?”似应改为”使以O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DE 相似?”〖简化题1〗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A(1,0),B(5,0)两点,最高点的纵坐标为4,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简解 ∵对称轴为直线x=3, 最高点的纵坐标为4, ∴设4)3(2+-=x a y ,代入点A 的坐标(1,0),得a=-1, ∴4)3(2+--=x y .〖简化题2〗如图,已知⊙P 过A(1,0)、B(5,0)和C(0,-5)三点,⊙P 与y 轴的另一交点为D,(1)若⊙P 的弦DE 平行于x 轴,求点E 的坐标;(2)在x 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以O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DE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 的坐标,并判定直线CF 与⊙P 的位置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简解:(1)由割线定理,OA •OB=OC •OD, ∴OD=1,由对称性得E(6,-1).(2)若△COF ∽△CDE(即CO 与CD 对应),OF=215, 则F(-215,0). ∵∠ECD>45°,∴∠ECF>90°,FC 与⊙P 相交.若△F ’OC ∽△CDE(即F ’O 与CD 对应),OF’=310,则F ’(-310,0). ∵∠OCF ’=∠E, ∴∠F ’CE=90°, 又CE 是直径, ∴F ’C 与⊙P 相切.5.南京市2003年中考第32题如图,直线434+-=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M 、N. (1)求M 、N 两点的坐标;(2)如果点P 在坐标轴上,以点P 为圆心, 512为半径的圆与直线434+-=x y 相切,求点P 的坐标. 解:(1)M(3,0),N(0,4); (2)由轨迹知识得到,半径为512,且与直线434+-=x y 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与直线MN 平行的两条直线,P 是这两条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解:如图,若点1P 在x 轴上M 点的左侧, ∵sin ∠NMO=4:5,∴1P M=3,则1P 的坐标为(0,0)(与原点重合); 如图,若点2P 在x 轴上M 的右側, ∵2P M=3,∴2P 的坐标为(6,0);显然,若点3P 在y 轴上N 的下方, 3P 与原点重合; 如图, 若点4P 在y 轴上N 的上方, ∵N 4P =4,∴4P (0,8). 〖简化题〗已知:直线434+-=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M 、N.(1)求M 、N 两点的坐标;(2)如果点P 在x 轴上点M 的右方,以点P 为圆心,512为半径的圆与直线434+-=x y 相切,求点P 的坐标; 解:如图,(1)M(3,0),N(0,4); (2)如图,设⊙P 与MN 相切于点A, ∵sin ∠PMA=sin ∠NMO=4:5,PA=512, ∴P M=3,则P 的坐标为(6,0).6.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第35题已知:如图,点A 在y 轴上,⊙A 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D(0,3)和点E(0,-1).(1)求经过B 、E 、C 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一动直线切⊙A 于点P(s,t),与x 轴交于点M,连结PA 并延长与⊙A 交于点Q,设点Q 的纵坐标为y,求y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观察图形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y=0时,求切线PM 的解析式,并借助函数图象求出(1)中抛物线在切线PM 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解(1)CD=4,R=2,A(1,0) ∴C(3,0),易得1312-=x y . (2)如右图,由中心对称性,得 y=1-(t-1)=-t+2(1<t<3).(3)如右图,先求得点P 的坐标为(3-,2), 连结PB,则PB ⊥BC,又PC ⊥PM,△PCB ∽△ACP, CM CB CP ⋅=2. ∴点P()2,3(-,CM=338,M(335-,0) ∴直线PM 为53+=x y.联立直线PM 的方程和抛物线方程,解得:2113331-=x ,2113332+=x .∴211333-<x<211333+.〖简化题1〗已知:如右图,点A 在y 轴上,⊙A 与x 轴正半轴交于C,与y 轴交于点D(0,3)和点E(0,-1). CB 是直径,求点B 的坐标.〖简化题2〗已知:如图,点A 在y 轴上,⊙A 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D(0,3)和点E(0,-1). 若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的一动直线切⊙A 于点P(s,t),与x 轴交于点M,连结PA 并延长与⊙A 交于点Q,设点Q 的纵坐标为y,求y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观察图形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简化题3〗已知:如(上题)图,点A 的坐标为(0,1),⊙A 的半径为2,第三象限内,⊙A 上有一点P(s,t),连结PA 并延长与⊙A 交于点Q(m,n),求n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观察图形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简化题4〗已知:如(上题)图,点A 的坐标为(0,1),⊙A 的半径为2,⊙A 上有一点P,点P 的横坐标为3- ,过P 作⊙O 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M,求点M 的坐标及切线方程.7.辽宁省2003年中考第28题已知:如图,点D 的坐标为(0,1),⊙D 交y 轴于A 、B,交x 轴于C,过C 的直线822--=x y 与y 轴交于P.(1)求证:PC 是⊙D 的切线;(2)判断在直线PC 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C OD EO PS S ∆∆=4.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直线PC 绕点P 转动时,与劣弧AC 交于点F(不与A 、C 重合),连结OF,设PF=m,OF=n,求m 、n 之间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n 的取值范围.简解:(1)先求出点C 的坐标为(-22,0), 点P 的坐标为(0,-8) ,用射影定理的逆定理,证OC 是OD 、OP 的比例中项.〖评析〗证tan ∠CDO=tan ∠OCP(相当于证相似),也就是证这两角相等.(2) ∵2=∆CO D S ,∴24=∆EO P S .列方程:24||821=⨯⨯x ,得2±=x , ∴点E 的坐标为()12,2-或()4,2--.〖评析〗本题难点在于有两解,在y 轴右侧的点在视图时,易被忽略. (3)设直线PF 与弧AC 交于点F,与圆交于另一点Q,连结QD.由切割线,PQ PF PC ⋅=2,由射影定理, PD PO PC ⋅=2.∴PD PO PQ PF ⋅=⋅.∴△FPO ∽△DPQ. ∴PF:PD=FO:DQ.∴m=3n()222<<n .〖简化题1〗(1)在坐标系中,若点A(0,1),B(-22,0),C(0,-8),求证△ABC 是Rt △.〖简化题2〗已知:直线822--=x y 交x 轴于C,交y 轴于P,若点A 的坐标为(0,1),求证: △ABC 是Rt △.〖简化题3〗 如图,点D 的坐标为(0,1),⊙D 交y 轴于A 、B,交x 轴的负半轴于C,过C 的直线822--=x y 与y 轴交于P.求证∠DCP=90°.8.河南省2003年B 卷第26题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O 为圆心,AB=20,DP 与⊙O 相切于点D,DP ⊥PB,P 为垂足,PB 与⊙O 交于点C,PD=8.(1)求BC 的长;(2)连结DC,求tan ∠PCD 的值;(3)以A 为原点,直线AB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直线BD.解:(1)连结OD,过o 作ON ⊥PB,N 为垂足,则PN=DO=10,ON=PD=8,BN=6,∴BC=2BN=12(垂径定理)(另解:PB=16,依切割线定理,PC=4,∴BC=12.)(2)tan ∠PCD=2;(3)在Rt △ONB 中,求得sin ∠B=4:5,∵DO ∥BP,∴sin DOA=4:5,过D 作DQ ⊥AB,Q 为垂足,则DQ=8,OQ=6,∴D(4,8),方程组求得直线BD 为1021+-=x y .〖简化题〗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O 为圆心,AB=20,DP 与⊙O 相切于点D,DP ⊥PB,P 为垂足,PB 与⊙O 交于点C,PD=8.求BC 的长;〖拓展题〗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O 为圆心,AB=20,DP 与⊙O 相切于点D,DP ⊥PB,P 为垂足,PB 与⊙O 交于点C,PD=8.(1)求BC 的长;(2)以A 为原点,直线AB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D(的坐标).9.山西省2003年第29题如图,已知圆心A(0,3),⊙A 与x 轴相切,⊙B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B 与⊙A 外切于点P,两圆的公切线MP 交y 轴于点M,交x 轴于点N.(1)若sin ∠OAB=54,求直线MP 的解析式及经过M 、N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O 的位置大小不变,⊙B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并使⊙B 与⊙A 始终外切,过M 作⊙B 的切线MC,切点为C,在此变化过程中探究:(a)四边形OMCB 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b)在过M 、N 、B 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BN 是以BN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表示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AP=3, sin ∠OAB=54∴AM=5,M(0,-2), 又tan ∠OMN=tan ∠ABO=3:4, ∴ON=23,即N(23,0).由M 、N 两点坐标求得直线MP 为234-=x y .∵B(4,0),可得过点M 、N 、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611312-+-=x x y .(2)(a)∵OM=BC,BC ⊥MC,∴四边形OMCB 是矩形;〖简化题1〗如图,已知圆心A(0,3),⊙A 与x 轴相切,⊙B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B 与⊙A 外切于点P,两圆的公切线MP 交y 轴于点M,交x 轴于点N.若sin ∠OAB=54,求点N 的坐标.解: ∵AP=3, sin ∠OAB=54 ∴AM=5,M(0,-2),又tan ∠OMN=tan ∠ABO=3:4,∴ON=23,即N(23,0).〖简化题2〗如图,已知圆心A(0,3),⊙A 与x 轴相切,⊙B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B 与⊙A 外切于点P,两圆的公切线MP 交y 轴于点M,交x 轴于点N.若sin ∠OAB=54,(1)求过M 、N 、B 的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过M 、N 、B 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BN 是以BN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AP=3, sin ∠OAB=54∴AM=5,M(0,-2), 又tan ∠OMN=tan ∠ABO=3:4,∴ON=23,即N(23,0).可得过点M 、N 、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611312-+-=x x y .(2)∵MN=NB,所以M(0,-2)即为所求的点Q,∵对称轴是直线411=x ,依对称性,点Q 的坐标还可以是)2,211(-.〖简化题3〗如图,已知圆心A(0,3),⊙A 与x 轴相切,⊙B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B 与⊙A 外切于点P,两圆的公切线MP 交y 轴于点M,交x 轴于点N.若⊙O 的位置大小不变,⊙B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并使⊙B 与⊙A 始终外切,过M 作⊙B 的切线MC,切点为C,在此变化过程中四边形OMCB 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请加以证明.解:∵△APM ≌△AOB,∴OM=PB=BC,又BC ⊥MC,∴四边形OMCB 是矩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