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远程教育)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STEMI病理生理
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依次发生四种异常收缩。 ➢ 运动同步失调; ➢ 收缩减弱; ➢ 无收缩; ➢ 反常收缩,即矛盾运动。 心室重构 (Ventricular remodeling):MI后,包括梗死和非梗死节段的左室大小、形
达到峰值平均时间 (非溶栓病例)
6-7h 24h 12h-2d 24h 12h 24-48h
恢复至正常范围所 需时间 24~48h 7-10d 10-14d 3-4d 38h 10-14d
STEMI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绞痛:胸痛的不同,并发症(心功能,心包),全身症状,心肌标志物改变,ECG特征性及动态 性改变
原来缓解心绞痛的 措施此时变得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 低≥0.1mV,或T波倒置≥0.2mV)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cTnT、cTnI或CKMB)测定,可以作出UA/NSTEMI诊断。
诊断未明确的不典型患者而病情稳定者,可以在出院前作负荷心电图或负荷 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仍是 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决定治疗策略 有重要意义。
态和厚度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总称为心室重构,重构过程反过来影响心室功能和预后。是 左室扩张和残余的非梗死心肌肥厚的综合结果。
STEMI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大小、部位、侧支循环
先兆:乏力、胸部不适、烦躁、心绞痛等,多见初发型和恶化型心绞痛 症状:
➢ 疼痛:诱因不明显,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药物效果差,常伴出汗、恐惧和濒死感;少数 以休克和心力衰竭起病,可无胸痛;警惕上腹部痛
ACS急诊指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 STEAMI
STEAMI是时间窗急症,应力争尽早实施再灌注 治疗,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缺血性胸痛症状、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心肌标 记物升高是STEAMI诊断的条件,三者有两条存 在就可以确诊STEAMI;
心电图常需要对照或动态分析; 新出现的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1mm或
ACS急诊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STEMI
不稳定 心绞痛 UAP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NSTEMI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
由于冠状动脉病变造成的急性心 肌缺血及反复缺血发作造成心肌损 伤/坏死的状态
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 绞痛
ACC/AHA STEMI治疗指南(2007) 急诊室治疗部分
所有胸部不适(或类似心绞痛)或有疑似ACS 的其他症状的患者,在到达急诊科后应尽快行 12导ECG检查,并送给有经验的急诊医生诊断 评估,时间应争取在10分钟内完成。
如果初始ECG不能明确诊断,但患者的症状仍 持续存在,而且高度怀疑为ACS时,应每间隔 15~30分钟做一次心电图,以便发现潜在的进 展中的ST段抬高或下移。
3.在基线肌钙蛋白正常、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的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 肌坏死。按习用裁定,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 上限的3倍定为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其中包括1种已经证实 的支架血栓形成相关的亚型。
4.基线肌钙蛋白值正常、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 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 坏死。按习用裁定,将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 5倍并发生新的病理性Q波或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冠状 动脉造影证实新移植的或自身的冠状动脉闭塞,或有心肌活 力丧失的影像学证据,定为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2024年)IABP教学课件文档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 行随访,评估IABP植入效果及
患者生活质量。
13
03
IABP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2024/3/26
14
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
03
急性心肌梗塞
IABP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 负荷,改善心肌供氧。
心源性休克
高危PCI手术
通过增加心脏输出量和降低心脏后负荷, IABP可以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IABP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2024/3/26
28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2024/3/26
学员1
通过本次课程,我深入了解了IABP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有了更清 晰的认识。同时,通过临床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我对IABP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员2
本次课程非常实用,让我掌握了IABP的基本操作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通过与其他学员 的交流和讨论,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经验。
2024/3/26
19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主动脉及股动脉夹层
表现为背部或腹部疼痛。
感染
穿刺部位红肿、疼痛,可能有 脓性分泌物。
下肢缺血
表现为下肢疼痛、苍白、厥冷 、麻木或运动障碍。
2024/3/26
血肿
穿刺部位出现血肿,可能伴有 疼痛。
血小板减少
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 出血等。
20
识别方法和诊断依据
随着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的 发展,IABP的并发症发生 率将进一步降低,同时治疗 效果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技术 的发展,IABP的远程监测 和管理将成为可能,为患者 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治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稿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年1月第19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C ardiovascular Research January2021,Vol.19,No.1・95・《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稿约《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心血管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国家级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11年12月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以从事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教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心内、心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临床并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等。
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
一主要栏目本刊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专题评论、流行病学、讲座、综述、疑难病理(例)讨论、经验交流、影像诊断、继续教育、中医中药、技术与方法、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动态等。
二投稿要求本刊已釆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要求作者均在线投稿,本刊网站:.c n(1)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逻辑性,稿件务求论点明确、资料翔实、数据真实、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文字准确精练、规范。
论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综述、讲座等不超过6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
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英译文题,单位英文名称,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2)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可到本刊网站下载),并加盖公章。
来稿一经录用,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和独家代理权即归中国医师协会所有。
中国医师协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岀版该论文。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 nes e Medi ci ne Moder n Di s t ance Educat i on of Chi na 第 6 卷第0 8 期2 0 08 年 08 月
91931 3
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用药后无严重出血、肝肾功能 损 害、 肌 酸 磷 酸 激 酶 异 常 等 并 发 症 出现 。 对 冠 心 病 ACS 患 者,为减少心绞痛发作及其他心脏事件发生,在常规治疗的 基础上,在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活性的同时,加用参麦注 射液协助治疗疗效更显著。
参麦注射液是根据中医古方生脉散研制而成的纯中药 注射剂,由红参、麦冬组成,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而成。 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作用。能较好地改善血液 流变性,降低心肌氧耗量,减慢心律,降低血液黏滞度,抑 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液纤维蛋白原,促进纤溶过程,抑制 血栓形成,改善冠脉微循环,提高心肌供血量,从而改善缺
关 键 词 : 心 律 失 常; 心 悸; 中 医 药 疗 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临床常见,为减少患者心 肌梗死/ 心绞痛再次发作以及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 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 注射液进一步治疗,以观察其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人选择 选择住院的ACS患者共9 6例(男50例,女 4 6例),平均年龄(6 4 . 7±7 . 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 9 例,对照组4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高血 压、高脂血症及吸烟史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5)。入选病例为入院前4 8h内有ST段抬高型/ 非抬 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 )发生,或心绞痛发作在1次以上的 患者,AMI / 心绞痛发作时均伴有ECG相邻两个以上导联的ST 段缺血性改变(> 0. 1mV)。并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炎症 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 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禁忌症。 1.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入院初均行内科治疗:硝酸酯类 扩张冠脉,普通/ 低分子肝 素抗凝,阿斯匹 林抗血小板聚 集,β受体阻滞剂,ACEI 小剂量口服,保护心功能、抑制心 肌重塑;有高血压者降压治疗;两组均加用他汀类药物调 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 注射液(四川川大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5102 1353 号)10 ml 加入1 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中静脉滴注,1次/ 日,连用20 天。 1. 3 观察内容 临床指标:用药期间记录AMI / 心绞痛发作 次 数 及 发作 时 心 电 图 , 治 疗 前 后 行2 4 h 动 态 心 电 图 (Hol t er )检测,观察心肌缺血次数、持续时间等。 1. 4 评价指标 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②非 致死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③再次住院率;④因 症状再发血运重建(PCI )率。 1.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 . 0, 治疗组与 对照组相比P< 0 . 0 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 1 心绞痛发作及发作时使用硝酸甘油情况 见表1 。组 内、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 0 . 0 1 ),加用参麦注射液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进一步减小,硝酸甘油使用量也少于 对照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院外长期随访管理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ACS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干 预和治疗。通过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缓解心理 压力和增强信心。
出现并发症时紧急处理流程
01
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并发症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
话。
02
初步诊断和处理
医生将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定期随访与调整
03
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
,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合并其他疾病时注意事项
控制危险因素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 素,以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复发风险。
合理用药
合并其他疾病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药物间的 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加强监测与随访
合并其他疾病时,患者应加强监测与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 缺血坏死,是ACS患者最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危险因素包括高血 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心力衰竭
ACS患者心肌受损,心脏泵血功 能下降,易导致心力衰竭。危险 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 糖尿病等。
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输标02入题
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 痛(UA)。
01
03
本共识旨在规范ACS患者院外长期随访管理,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
04
近年来,ACS患者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患者出院后长期随访管理仍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 。
远程教育循环系统

量为最大通气量。。
呼吸贮量(BR)
呼吸贮量代表最大随意通气量的未使用部分所占用的
百分数。
运动生理
肌肉系统
运动可使骨骼肌体积增大,肌力增强,肌肉毛细血管
数量增多,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体积明显 增大,其供氧、氧化代谢能力改善。
运动试验
现代运动试验不仅用于诊断,更多的是用于判断病情
气体代谢运动试验 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 受检者运动试验时吸入空气,呼
出的气体通过流量计,氧、二氧化碳传感器被测定其 流量,氧、二氧化碳浓度。
心肺运动仪可测定的气体代谢参 数 心肺运动仪可测定的气体代谢指标有:
VO2; MET(代谢能量) VO2max; VCO2 BF(呼吸频率) RER(呼吸交换率) EQO2(VE/VO2,氧通气当量) EQCO2(VE/VC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 FO2(呼气末氧含量) F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 ΔFO2(呼、吸气中氧含量差) AT(无氧阈)。
心输出量( CO ) x)是最大摄氧量(VO2max)时测得
的CO。20~25岁COmax达到顶峰,以后随着年龄增加 COmax逐渐减少。运动训练可以提高Comax.
血压 运动时因为CO大幅度增加,收缩压上升,其上升的程度
和运动强度、CO强度相关。
心脏疾病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通过康复治
疗缓解或减轻体力活动引起的症状,预防和减少功能 性残疾,使患者尽可能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都 达到于其功能能力相适应的最佳状态,恢复和保持其 在社会生活中满意角色。
心脏康复的主要方面
心脏的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的教育咨询 建立健康行为
运动疗法
运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内科学作业1-6答案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内科学》作业1答案》* 1。
伤寒患者解除隔离的时间是在:E.体温正常后21天* 2。
确诊急性菌痢,主要靠下列哪项检查:B。
大便细菌培养* 3。
伤寒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间是:A.第2周* 4. 治疗霍乱最主要的措施是:C.大量补液* 5。
中毒型菌痢好发于:B.2~7岁* 6. 预防甲肝最有效的措施是:C。
注射甲肝疫苗* 7。
我国流脑流行的主要菌群是:A.A群* 8. 治疗流脑首选:B。
青霉素* 9. 乙脑的主要死因是:C.呼吸衰竭*10. 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E.抗-HBc*11. 关于急性菌痢,以下说法哪项不正确:D.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12。
伤寒肠穿孔多发生于:C。
病程的第3周* 13。
流脑的流行高峰季节是:B。
2-4月* 14. 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D。
滥用针头* 15。
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B.2个月*16. 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是:A。
先泻后吐*17. 诊断肝炎最有意义是:C。
病原学检查*18. 下列哪项不是普通型流脑的表现:E。
巴彬斯基征阳性*19. 急性菌痢治疗的关键是:E。
抗菌治疗* 20. 伤寒的并发症中不包括:E。
肠梗阻* 21. 霍乱泻吐的主要原因是:B。
肠毒素作用* 22. 伤寒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C。
呼吸困难* 23. 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是:A。
HBsAg* 24。
乙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D。
蚊虫叮咬*25. 流脑和乙脑可通过下列哪项进行鉴别:C.皮肤瘀斑*26。
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粪-口* 27。
下列哪种类型的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我国最多见:B。
乙型* 28. 下列对伤寒的诊断最有帮助的是:D。
嗜酸粒细胞减少B型题:* 29。
中毒性菌痢多发生于:B.2-7岁* 30. 流脑多发生于:C。
15岁以下* 31. 甲肝的潜伏期为:C。
2-6周* 32. 乙肝的潜伏期为:E。
6周-6个月C。
尿培养 D.粪便培养 E.玫瑰疹培养* 33. 伤寒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方法是: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S的预防
♥ A Aspirin
♥ ♥ ♥ ♥ B C D 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holesterol control Diabetes mellitus control Exercise
ACS的分类
• 1 2 •
1 2 a b c d
ST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 变异性心绞痛 ST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 胸痛是AMI时常见的特征性症状,但需注 意与其他的心源性胸痛(心绞痛、严重主动 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肥厚型梗阻 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夹层 动脉瘤、乏氏窦瘤、胸主动脉瘤、肺动脉栓 塞、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心脏神经官能症 等)和非心源性胸痛(胸壁炎症、肿瘤、神 经病变、胸膜炎、肺炎、纵膈炎症、肿瘤、 气肿、食道、胃、胆、胰腺病变、膈下病变、 痛风、胸部出口综合征、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等相鉴别。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 异常Q波是AMI重要的心电图特征,但需注 意与其他的心源性异常Q波(心肌病、急性 心肌炎、心肌淀粉样变性、进行性肌营养不 良、重度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左束支 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急性肺心病等)和 非心源性异常Q波(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自 发性气胸、脑血管意外、高血钾症、奎尼丁 中毒等)等相鉴别。在AMI早期仅有ST段抬 高和T波高耸时,亦需与高血钾症、心脏外伤、 低温、急性心包炎、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和 早期复极综合征等相鉴别。
易损血液标志
• 高半胱氨酸 • PPAR-A • 血中多种细胞凋亡标志(如 Fas/Fas配体) • ADMA/DDAH • 血非酯化脂肪酸(如NEFA)
易损血液的标志
• 血液高凝标志(纤维蛋白原、D-dimer、 Leiden V因子) • 血小板活性及聚集(GPⅡb/Ⅲa, Ia/Ⅱa, IB/Ⅸa基因多态性) • 凝血因子增加(凝血因子Ⅱ、Ⅶ、Ⅷ和 von Willebrand 因子) • 抗凝血因子减少(如S和C蛋白、凝血调素、 抗凝血酶Ⅲ)
急性心肌梗塞诊断要点
• 体征 • 心电图表现 ♠超急性期:T波高耸 ♠急性期:ST段弓背向上抬高, 与T波融合形成单相曲线,异常 Q波出现 ♠心肌梗塞部位的判定
心电图特征
• AMI症状发生后数分钟心电图即可发生特 征性变化,其典型表现为T波高耸→ST段 上抬与高耸T形成单向曲线→ST段上抬、 T高耸、损伤性阻滞→异常Q波、ST段上 抬T波深倒置→异常Q波、T波倒置、ST 段恢复至正常范围→异常Q波、ST段、T 波正常或表现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征象。 • 要注意非典型性的心电图变化,有怀疑时, 应每隔15—30分钟复查一次心电图。
无ST段抬高的ACS的治疗问题
• 一、抗血小板治疗
• 阿司匹林 主要机制是使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的活 性部位乙酰化,使环氧化酶失活从而抑制前列腺 素A2(TXA2)的生成,后者是血小板聚集的强诱导 剂。关于阿司匹林使用剂量问题,目前已有较为 一致的看法:①冠心病患者作为长期预防性用药 宜采用小剂量50~150mg/d。②对于ACS患者为达 到迅速抑制TXA2 生成的目的应先给予较大剂量 (300mg/d)3d后改为小剂量维持。阿司匹林剂量 超过300mg/d不增加临床抗血栓疗效发反而明显增 加其副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
• 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称泵衰竭, Killip心力衰竭分级如下: • I级:无心力衰竭(能平卧、无呼吸困难、无 肺部罗音),病死率为6%。 • II级:有左心衰竭(轻度呼吸困难、湿罗音在 腋后线以下,病死率为17%。 • III级:有急性肺水肿(不能平卧、明显呼吸 困难、湿罗音达腋中线),病死率为38%。 • IV级:有心源性休克(端坐呼吸、重度呼吸 困难、腋中线以上出现广泛湿罗音),病死 率为81%。
抗凝血酶治疗
•肝素 •水蛭素 •低分子肝素
溶栓治疗问题
• 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TIMI ⅢB)业已证 明用AMI的溶栓方法治疗UA反而有增加AMI发 生率倾向,故已不主张采用。原因有两点(1) 血栓成分不同于Q波AMI患者,前者以血小板 纤维蛋白血栓(白血栓)为主,后者以纤维 蛋白红细胞(红血栓)为主,溶栓剂对白血 栓作用差。(2)大剂量溶栓剂在溶栓的同时 也激活凝血系统,反可使部分管腔已十分狭 窄的UA患者形成新的血栓闭塞管腔造成AMI。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
• 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 吸氧 持续监测心电图 和血压变化 镇静、镇痛 • 应用冠状动脉扩张剂 硝酸甘油、消心痛
ST不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 CTn升高) 不稳定性心绞痛 初发的严重劳力型心绞痛 休息型心绞痛 恶化型心绞痛 梗死后心绞痛
ACS的危险评估
• 决定ACS病人临床危险性的因 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斑块的稳定性
血液是否容易凝固 心肌的受损程度
易损的动脉浸润) 大脂质池表面有薄纤维 帽) 内皮受损,血小板聚集 斑块裂隙 狭窄>90% • 次要条件 表浅钙化结节 黄色闪光 斑块内出血斑块 内皮功能低下 扩展性(正性) 重塑
ST段抬高的 ACS的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诊断要点
• 疼痛 持续地、不可缓解的绞榨样心前区疼痛, 常呈进行性加重,伴放射痛
• 其他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 低血压和休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塞诊断要点
• 无痛性AMI在60~70岁患者中约占31%, 其发生机理与冠脉狭窄形成缓慢、有较好 侧支循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伴神经病 变、冠脉突然完全闭塞时坏死区致痛代谢 产物未能及时释放和/或某些危重并发症 (如休克、严重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 失常、脑血管意外等)掩盖了疼痛症状等 相关。
急性心肌梗塞诊断要点
• 不典型表现 AMI患者中,约三分之一仅有 不典型临床表现,常出现于老年和/或糖尿 病患者;其中25~35%可表现为无痛性MI, 但多数病人被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或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病掩盖了原发症状, 甚至表现为猝死,极少数患者(5%)可无 任何症状。 • 肩痛、牙痛、腹痛、头晕、休克、昏迷
易损血液的标志
• 内 源 性 纤 溶 活 性 降 低 ( 如 t-PA 降 低 、 PAI-I增加,某些PAI-I多态性) • 凝血酶原突变 • 致血栓因子改变(血小板增加、红细胞 增多、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 • 血粘稠度增加 • 一过性高凝状态(如吸烟、脱水、感染、 交感神经活性变化、可卡因、雌激素、 餐后等)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具共同病理基础的进展性过程
正常 脂肪条纹 斑块破溃/ 裂隙和血栓形成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不稳定性 心绞痛
}ACS
心肌梗死
缺血性中 风/TIA 危重的 下肢缺血
临床无症状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年龄增长
心血管死亡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样例
脂质池
巨噬细胞 内部 张力 外部切变力 小裂隙 大裂隙 阻塞性血栓 (Q波性心肌梗死)
Mural 血栓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Q波性心肌梗死) 裂隙
斑块破裂 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ACS的新见解
• 近年有人提出局部和全身炎症可能在 ACS发生、发展及并发症中起作用。而 反映局部和全身炎症的主要是血清炎症 标志物水平,其中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 血 清 肺 炎 衣 原 体 ( chlamydia pneumoniae, Cpn)、 巨 细 胞 病 毒 ( cyto-megao virus,CMV)、 幽 门 螺 旋 杆 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单纯疱 疹病毒等。
抗血小板治疗
• 噻氯匹定(抵克力得)主要抑制由ADP诱发的血 小板聚集,对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和肾上 腺素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有抑制作用。该药在 降低冠心病事件方面的作用接近于阿司匹林,由 于作用机制不同于阿司匹林,故联合应用有更强 的抗血小板疗效。但出血并发症会相应增加,不 适宜长期并用。(氯吡格雷,波立维,血小板聚 集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与血小板结合及继发由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 活化。 )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 • • • 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 非Q波AMI 不稳定型心绞痛(UA) 猝死(SCD)
ACS的主流机制
• 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 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 ST段 抬高的Q波AMI,如果血栓为非闭塞性, 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枝循环形 成,多造成非Q波AMI或UA,统称为 无 ST段抬高的ACS。急性血栓形成的速 度和大小主要取决于斑块的破裂程度和体 内凝血和纤溶状况。
易损血液标志
• 脂 蛋 白 异 常 ( 高 LDL 、 低 HDL, LDL 及 HDL大小、密度异常,Lpa) • 非 特 异 炎 症 标 志 ( hs CRP 、 CD40 、 ICAM、VCAM-1、P-选择素) • 代谢综合症的血清标志(如糖尿病或高甘 油三酯) • 免疫活化特异标志(如抗LDL-抗体,抗HSP抗体) • 脂质过氧化标志(ox-LDL, ox-HDL)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 急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 区痛,常伴有发热,呼吸或咳嗽时疼痛 加剧;早期有心包摩擦音;除aVR外, 其余心电图导联示ST段弓背向下抬高, 无异常Q波。 • 急腹症:有上腹部疼痛,可伴有休克; 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无动态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 急性肺栓塞:可有胸痛、咯血、气促和休克 等;伴有发绀、P2亢进、颈静脉充盈、肝肿 大、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表现;心电图示: I导联S波加深,III导联Q波明显且T波倒置, V1~V2导联T波倒置。 • 主动脉夹层:胸痛剧烈,可放射至背、腹及 下肢等处;两上肢血压和脉搏有明显差异; 超声心动图、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