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合集下载

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三篇)

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三篇)

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建筑业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健康危害。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对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进行辨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下面将就建筑业常见的三类危害进行阐述。

1. 物理危害建筑工地上存在着许多物理危害,如高处作业、重物体堆放、机械设备使用等。

高处作业容易导致摔落事故,而重物体堆放不当会引发坍塌事故。

机械设备使用也存在风险,误操作或机械故障可能导致伤害。

因此,建筑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与安全绳索相连接;需要对重物体进行安全堆放,并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以预防坍塌事故;同时,建筑工人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应接受相关培训,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2. 化学危害在建筑工地上,常用到一些化学物质,如粘合剂、溶剂、涂料等。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如苯、甲醛等,对建筑工人的健康会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在使用这些化学物质时,建筑工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以降低危害物质对其的接触。

此外,建筑工地应当进行足够的通风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3. 生物危害建筑工地上还存在着一些生物危害,如细菌、病毒、害虫等。

这些生物可能通过不洁卫生的环境、污水、垃圾等途径传播疾病,对建筑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在工地建设过程中,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垃圾并且做好污水处理,以减少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建筑工人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了解如何防范生物危害,并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总之,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辨识对于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认清危害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和职业病的发生。

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同时,建筑工地管理部门也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大全五篇]》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大全五篇]》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大全五篇]》第一篇: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很突出,建筑行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当多的建筑施工人员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场所工作,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建筑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不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行业职业危害的特点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较为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高气压与低气压作业、化学毒物等。

其中化学毒物又分为:爆破作业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油漆、涂料作业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铅、汞等重金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产生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

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较大。

二、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应从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方面:(一)在施工前辨识。

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情况。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

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如冬雨期施工和临时性作业、紧急状况、事故状况)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文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文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文标题: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引言建筑施工作为一项具有高风险性的行业,职业危害是施工工人面临的一个显著问题。

职业危害的存在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形象。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职业危害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一、物理危害1. 噪音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机械设备的噪音,这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导致耳聋和听力损失。

预防措施:- 采用隔音设备,如耳罩、耳塞等,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控制机械设备的噪音产生,如选择低噪音设备或进行隔音改造;-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

2. 振动危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接触振动环境可能导致手臂、手指等部位的振动白细胞病。

预防措施:- 选用具备减振装置的设备;- 定期检测设备的振动情况,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优化工作操作方式,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二、化学危害1. 有害气体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会有一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如甲醛、苯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气体中,工人易患肺癌和呼吸道疾病。

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有害气体检测,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工人必须佩戴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有害气体吸入。

2. 有害物质危害建筑施工中会使用一些有害物质,如油漆、清洗剂、胶水等。

这些物质对工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 使用低挥发和无毒的工艺材料;- 工人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通风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三、人体姿势危害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姿势多为长时间弯曲或站立,这对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造成压力,易导致腰椎病、颈椎病等相关疾病。

预防措施:-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工具,减少工人的身体负荷;- 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休息场所,让工人得到充分休息;- 定期开展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人的身体问题。

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高风险的行业,工作环境噪音大、灰尘多、高空作业等职业危害因素比较多,从而给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建筑行业中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本文将从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1. 噪音危害建筑工地多数是开采、土方、附着、水泥、钢结构安装、建筑拼装、新旧楼房拆除、周围交通等繁杂的加工,需要使用大型机械和设备,这些工程师被长时间高噪音的环境下工作,容易导致噪音危害。

噪音超过85分贝时,就会导致听力下降,伴随头痛、失眠、易怒等症状。

2. 硅尘危害在建筑工地上,很多岗位都会产生大量粉尘,例如钻孔、切割、扫钉、钻井、混凝土破碎等。

经过人体呼吸道吸入,尘土中的细小颗粒会进入肺部,导致支气管感染、胸膜炎甚至结核病等职业病。

3. 高处坠落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大多在高空,从事各种高空作业,这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危害。

防护装备、施工工地结构的合理设计都是减少高处坠落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要手段。

4. 化学品与有害气体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化学药剂都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若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化学物质中,可能会出现气道刺激、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健康甚至生命。

5. 机械设备安全建筑行业神器很多,用于钢筋加工、切割、切割、电焊、钻孔、吊起重物、挖土、铲平坦、扫地等。

机械装备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钢筋切割机的指头,高空作业时的吊篮等。

二、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措施1. 管理危害源建筑行业应该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阻止危害源的产生。

首先是科学管理工厂和工人,让工人全面了解职业危害源,明确危害输出量,建立完善的随班制度,提升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其次,建筑行业的重大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认证培训,掌握专业技能,安全操作设备,防止机械设备故障。

2. 保护设施和防护装备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人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

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建筑工人常常面临各种职业危害,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建筑工人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之一。

为了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建筑工人应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

- 确保工作平台和梯子的稳固性并进行定期检查。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如脚手架和安全网。

2. 身体劳损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身体劳损。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休息和进行体力训练。

-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姿势,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 注意体温调节,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

3. 电击和触电电击和触电是建筑工人面临的潜在危害。

为了预防电击和触电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接触电缆和电器设备之前,务必切断电源。

- 使用绝缘工具,并确保工具的良好状态。

- 遵守正确的电工安全操作程序。

4. 物体打击在建筑工地上,物体可能会砸落并造成伤害。

以下是几个预防物体打击的建议:- 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和护目镜。

- 当从高处放下物品时,确保周围没有人员,并使用信号进行警示。

- 定期检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化学物质暴露建筑工人可能与有害的化学物质接触。

以下是一些防止化学物质暴露的建议:- 遵循正确的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程序。

- 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防护面具。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以上是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公司和工人应该共同努力,确保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Construc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本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本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本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职工受伤、致残、甚至丧生的各种因素。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工艺复杂、环境复杂等特点,职业危害较为突出。

本文将从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人为危害四个方面介绍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职业危害。

首先,物理危害是建筑施工企业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其中包括震动、噪音、辐射、高温等。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施工工具等都会产生震动,使职工长期暴露在震动环境中易导致职业病。

另外,施工现场的噪音较大,长时间接触噪音环境可能导致职工出现听力下降等职业病。

此外,施工现场常常存在辐射源,如射线、电磁波等,职工长期受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还有施工现场可能存在高温环境,职工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危险。

其次,化学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大职业危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如水泥、胶黏剂、油漆等。

然而,这些化学物质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例如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

长时间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引起职工患上化学性皮炎、中毒等职业病。

应该加强对化学物质的管理和防护措施,降低职工接触这些有害物质的风险。

另外,生物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大隐患。

施工现场通常存在着各种生物因素,如有害昆虫、传染病病原体等。

职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昆虫叮咬、传染病菌感染等危害。

另外,施工现场常常有垃圾、污水等,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

因此,施工现场应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卫生管理,有效预防生物危害对职工的伤害。

最后,人为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职业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为危害主要包括意外伤害、物体打击、坍塌等。

在施工现场,因为工艺复杂、操作不当等原因,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例如,高处坠落、电击等。

此外,施工过程中常有物体从高处掉落,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有可能造成职工受伤。

坍塌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施工预防措施,可能导致工地坍塌事故,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强度较大、环境较差的行业。

工人们在施工现场经常需要面对各种物质和环境的危害,特别是长期暴露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有害气体、噪声、高温、高压、辐射等。

粉尘建筑行业中的石灰、水泥、砂石等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对工人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损害,同时还可能引发矽肺病等疾病。

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加强粉尘的控制,包括使用防护设备、降尘剂等措施,尽量减少粉尘对工人的伤害。

有害气体建筑施工现场的一些工艺操作和材料加工也会产生有害气体,例如焊接、切割、喷漆等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氮气、氧气、一氧化碳、酸雾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对工人的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施工现场也必须加强有害气体的控制,包括通风换气、使用防毒面具等措施,尽量减少有害气体对工人的伤害。

噪声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长期暴露在这种噪声下会对工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导致失聪。

因此,在施工现场也必须加强噪声的控制,包括采取隔音措施、使用耳塞等措施,尽量减少噪声对工人的伤害。

高温夏季在建筑施工现场,气温高、湿度大,特别是在高处作业和密闭空间作业中容易出现热中暑、脱水等情况,给工人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在施工现场也应加强高温的防护措施,如在高处作业时要注意防止晒伤、中暑等情况,保持适度的水分供给,避免失水失盐。

高压在建筑行业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非常普遍,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出现故障,容易导致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不仅可能导致工人的身体受伤,还可能带来生产安全事故。

因此,在施工现场也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操作培训和使用要求,同时对电气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尽可能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

辐射建筑行业中的某些作业会产生辐射,例如电气设备的操作、焊接、金属检测等,长期暴露在辐射下会对工人造成损害,特别是会影响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还可能引发肿瘤等疾病。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控制措施清单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控制措施清单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控制措施
清单
前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控制措施的清单,以便企业依据真实情况,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预防职业病的
发生。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清单
1. 粉尘:建筑施工企业中主要包括水泥粉、石灰粉、石膏粉等。

控制措施:加强通风、佩戴防护口罩,减少作业时间等。

2. 化学物质:建筑施工主要包括涂装、清洗等活动所产生的油漆、煤油、酸碱等。

控制措施:佩戴防护面罩,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局部排风等。

3. 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环境复杂,如机械设备噪声、电工
作业噪声等。

控制措施:减机降噪,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采用防
噪音设施。

4. 震动:机械设备震动、人工振捣等都会产生震动。

控制措施:降低现场震动噪声、使用隔振器、减轻工作强度等。

5. 温度:高温、低温均会对建筑工人的身体造成危害。

控制措施:采取通风、降温、加温等措施。

结语
本文列举了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点及相应控制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在工
作中,企业应该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达到职业病预防
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业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性质,可以分为六大类: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心理和生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下面将简单的介绍建筑业员工身边的危险、有害因素。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建筑业员工经常接触到的物理性因素有:噪声、振动、光线、温度、气压、非电离辐射、等。

噪声: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又称工业噪声,通常分为: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长期接触高噪声又不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会导致人失聪。

振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足部和臀部),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以间接振动为主,局部振动是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

光线:过亮、过暗、眩光及强烈光线,可导致眼睛疲劳、眼痛、甚至头疼、头晕。

光线对于任何工作环境都十分重要。

良好的照明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使工作时看得清晰,减少眼部不适及避免发生意外。

温度(高温):通常职工在高温环境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这些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是适应性反应,但超过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病变。

主要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消化
系统的影响、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高温下工作可能导致中暑。

非电离辐射:一般来讲,非电离辐射不会造成物质的电离。

这种类型的辐射包括了在电磁波谱段中,从紫外线到无线电波段的电磁波以及激光。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与物理性因素相比,化学性因素能够更快速强烈地使职工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建筑业员工接触到的化学因素通常有粉尘和烟雾。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叫做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另外,电焊产生的金属烟雾、电镀过程放出的酸雾等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3)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
通常把心理、生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一般来说,适当的压力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但当工作压力过大时,便会引起身心受损,例如焦虑、头疼、抑郁、胃溃疡及心脏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