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计算专题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度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以及温度都是重要的因素,通过这些因素可以进行相关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方法。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位置的物理量,用K表示。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bB↔cC+dD反应物的浓度的分子数乘积除以产物的浓度的分子数乘积的比值,即可得到化学平衡常数K:K=([C]^c[D]^d)/([A]^a[B]^b)其中,[C]、[D]、[A]、[B]分别表示产物C、D和反应物A、B的浓度。

二、反应浓度的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是进行化学平衡计算的重要因素。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化学计量关系以及它们在平衡状态下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平衡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

三、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与计算1.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加,使得平衡位置发生变化。

根据反应热力学原理,可以利用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ΔG=ΔH-TΔS其中,ΔG表示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H表示反应的标准焓变,T表示温度,ΔS表示反应的标准熵变。

2.压力: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压力来影响平衡位置。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和产物中有气体参与反应时,压力增大会使平衡位置向低压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平衡常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3.浓度:根据浓度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化学平衡位置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平衡位置会发生变化,使得浓度变化的方向尽量减小。

四、平衡计算实例以下为一个平衡计算的实例:反应为:2SO2(g)+O2(g)↔2SO3(g)假设在其中一温度下,反应物SO2和O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mol/L,产物SO3的初始浓度为0.1mol/L,求平衡浓度以及平衡常数。

经典: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

经典: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

化学平衡计算题的解题思路
思 维 建 模
Ø3.应用体验
【应用】 已知 A(g)+B(g) 温度的关系如下: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
温度/℃ 700 900 830 1 000 1 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830 ℃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 和0.80 mol的B,如反应初始6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0.003 mol·L-1·s-1。则6 s时c(A)=__0_._0_2_2__mol·L-1,C的 物质的量为__0_.0_9____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 衡时A的转化率为__8_0_%_______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 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8_0_%_______;
V m· V n
(2)C 平(A)=a-Vmx (mol·L-1)。
(3)α(A)平=max×100%,α(A)∶α(B)=max∶nbx=mnab。
(4)φ(A)=a+b+pa+-qm-x m-nx×100%
(5)pp始平=a+b+pa++qb-m-nx (6) ρ (混)=a·MA+V b·MB(g·L-1)
平衡后 n(Cl2)=__2_._5_×__1_0_-__2_mol,NO 的转化率 α1=_7_5_%___。其
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 NO 的转化
率 α2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数 K2___不__变___(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 K2 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要明确各量的意义, 理解其计算公式各个 物理量的含义。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和反应系数,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化学平衡的相关参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1. 平衡常数的计算
平衡常数(Keq)是评估化学平衡程度的重要参数。

它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
Keq = [生成物A]^a * [生成物B]^b / [反应物X]^x * [反应物Y]^y
其中,a、b、x、y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2.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计算
当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和平衡常数时,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它们的浓度。

[生成物A] = [反应物X]^x * [反应物Y]^y / ([生成物B]^b / Keq)^(1/a)
[反应物X] = ([生成物A]^a * [生成物B]^b / Keq)^(1/x) / [反应
物Y]^(y/x)
3. 平衡位置的判断
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在平衡位置上的偏离
程度。

当Keq接近于1时,反应处于平衡位置;当Keq大于1时,反应向生成物方向偏离;当Keq小于1时,反应向反应物方向偏离。

4.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除了已知的浓度和平衡常数,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的位置。

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Le Chatelier原理,温度
升高会促使可逆反应向反应物或生成物方向偏移,而温度降低则会
导致相反的偏移。

除了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也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以上是关于化学平衡计算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关系的平衡常数表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关系的平衡常数表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关系的平衡常数表计算练习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会转化为生成物,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

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通过解答一些实例题来探讨平衡常数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1. 对于下列反应方程式,求其平衡常数表达式:2A + B ⇌ C + D解答:反应物A和B的浓度为[A]和[B],生成物C和D的浓度为[C]和[D]。

根据反应方程式,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表示为:Kc = ([C]•[D]) / ([A]²•[B])2. 已知反应方程式如下:3A ⇌ B + 2C问题1:如果初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0.2 mol/L,生成物B和C的浓度均为0.1 mol/L,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解答:设平衡时A的浓度为x mol/L,B的浓度为y mol/L,C的浓度为z mol/L。

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Kc = (y•z²) / (x³)考虑初始时A的浓度和平衡时A的浓度之间的关系:[A]初始 = x + y + 2z[A]初始 = 0.2 mol/L同理可得:[B]初始 = 0.1 + x[C]初始 = 0.1 + 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之和等于初始时的浓度之和:[A]平衡 + [B]平衡 + [C]平衡 = [A]初始 + [B]初始 + [C]初始x + y + 2z + y + 2z = 0.2 + 0.1 + 0.1 + 0.1 + 2x2x + 3y + 5z = 0.6将A、B、C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求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问题2:如果初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0.2 mol/L,生成物B和C的浓度未知,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解答:设平衡时A的浓度为x mol/L,B的浓度为y mol/L,C的浓度为z mol/L。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计算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计算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计算【考点归纳】(1)基本模式﹣﹣“三段式”例:m A+n B⇌p C+q D起始:a b00转化:mx nx px qx平衡:a﹣mx b﹣nx px qx(2)基本关系:①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②转化率α:转化率(α)=×100%③气体的平均分子量:M=M=ρ•V m④几点定律:a、如果保持P、T不变:则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如果保持V、T不变:则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命题方向】题型一:常规计算典例1:(2012•南昌三模)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及根据反应2A(g)+B(g)⇌2C(g),并利用三段式法计算,据此解答.解答:利用三段式法计算:起始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1mol/L2A(g)+B(g)⇌2C(g),起始:2mol/L1mol/L0变化:0.6mol/L0.3mol/L0.6mol/L2s时:1.4mol/L0.7mol/L0.6mol/L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A)==0.3mol•L﹣1•s﹣1;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15mol•L﹣1•s﹣1;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α=×100%=30%;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显然①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学生应学会利用三段式计算方法来表示各个量,并进行相关的计算.题型二:差量法典例2:1体积SO2和3体积空气混合后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反应.若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为0.9:1,则SO2的转化率为()A.90%B.80%C.45%D.10%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P、T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比等于体积之比之比,据此解答.解答: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V2=0.9×(3+1)=3.6体积.设参加反应的SO2为x体积,由差量法2SO2+O2⇌2SO3△V23﹣2=1x4﹣3.6=0.42:1=x:0.4解得x=0.8,所以反应掉的体积是原有SO2的×100%=80%.点评:本题可以通过常规方法解题,这里引入差量法使过程变得简单,但掌握不好的同学建议还是采用常规法解题.题型三:极端假设法典例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B2⇌2AB达到化学平衡,经测定平衡时c(A2)=0.5mol •L﹣1,c(B2)=0.1mol•L﹣1,c(AB)=1.6mol•L﹣1,若A2、B2、AB的起始浓度分别以a、b、c表示.请回答:(1)a、b应满足的关系;(2)a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反应A2+B2⇌2AB及质量守恒定律,找出a、b的关系;(2)根据a、c的关系,c取最小值时,a有最大值;按照计量数关系,假设反应物B2完全反应,a有最小值.解答:(1)由反应A2+B2⇌2AB,将生成物A2、B2按照计量数转化为AB,A2的浓度始终比B2的浓度大0.5﹣0.1=0.4,即a、b满足关系:a﹣b=0.4,故答案为:a﹣b=0.4;(2)当c=0时,a有最大值,将c(AB)=1.6mol•L﹣1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A2的浓度,最大值为0.5+×1.6=1.3;则有b=0时,a有最小值,按照化学计量数将c(A2)=0.5mol•L﹣1、c(B2)=0.1mol•L﹣1都转化成AB,a的最小值为0.5﹣0.1=0.4,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0.4≤a≤1.3,故答案为:0.4≤a≤1.3.点评:本题考查了可逆反应特点及等效平衡知识,可以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采用极端假设法解题,本题难度不大.题型四:连续平衡典例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当达到平衡时,c(H2)=1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16B.20C.24D.36分析: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NH4I分解生成的HI为平衡时HI与分解的HI之和,即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由反应②可知分解的c(HI)为平衡时c(H2)的2倍,求出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代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计算.解答:平衡时c(HI)=4mol/L,HI分解生成的H2的浓度为1mol/L,NH4I分解生成的HI的浓度为4mol/L+2×1mol/L=6mol/L,所以NH4I分解生成的NH3的浓度为6mol/L,所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6mol/L×4mol/L=24mol2•L﹣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解题关键在于平衡时HI为NH4I分解生成的HI与分解的HI之差,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点拨】化学平衡的计算重要需要掌握三段式、差量法、极端假设法、连续平衡等提醒的解题方法,三段式法是最重要的.。

高一化学化学平衡常见计算方法总结

高一化学化学平衡常见计算方法总结

高一化学化学平衡常见计算方法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

在化学平衡的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相关的计算,以便理解和分析反应动态变化。

本文将总结高一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平衡计算方法。

一、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些溶液的摩尔浓度时,可以利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在化学实验和相关计算中非常常见。

二、反应物的摩尔比例计算在反应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是固定的。

通过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

例如,对于如下的反应方程式:2A + 3B → C可以得出反应物A与B的摩尔比例为2:3。

这种计算方法在确定原料的用量以及理解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关系时非常重要。

三、平衡常量的计算平衡常量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比的稳定值,用于表示化学反应的倾向性。

平衡常量的计算公式为:平衡常量(Kc)= [C]^c/[A]^a[B]^b其中,方括号表示浓度,a、b、c分别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 的摩尔系数。

例如,对于如下的反应方程式:2A + 3B → C可以通过浓度计算出平衡常量Kc的值。

四、化学平衡的浓度计算在已知某个反应的平衡常量和反应物浓度时,我们可以计算出生成物的浓度。

这种计算方法在理解反应物之间的浓度变化以及确定反应的结果时非常有用。

例如,对于如下的反应方程式:2A + 3B → C已知反应物A和B的初始浓度,以及平衡时反应物A的浓度。

可以通过平衡常量Kc和反应物的浓度计算出生成物C的浓度。

五、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在化学平衡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并进一步理解反应的动态平衡。

例如,对于如下的反应方程式:2A + 3B → C已知反应物A和B的初始浓度,以及平衡时反应物A的浓度。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练习题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练习题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练习题
1. 问题描述:
给定以下化学反应:
2H2(g) + O2(g) ⇌ 2H2O(g)
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 解决方案:
平衡常数(K)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时的浓度关系。

对于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 1: 写出平衡方程式
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方程式为:
2H2(g) + O2(g) ⇌ 2H2O(g)
步骤 2: 表示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K)的表示方式为:
其中,[] 表示浓度。

步骤 3: 计算平衡常数
对于给定的反应,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K = [H2O]^2 / ([H2]^2 * [O2])
其中,[H2O]、[H2] 和 [O2] 分别表示水、氢气和氧气的浓度。

步骤 4: 确定浓度值
假设在平衡时,水的浓度为 x M,氢气的浓度为 y M,氧气的浓度为 z M。

步骤 5: 替换浓度值并求解
将浓度值代入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中,并求解方程:
K = (x)^2 / ((y)^2 * (z))
K = x^2 / (y^2 * z)
以此计算得到的结果即为平衡常数的值。

3. 答案:
通过以上计算步骤,可以求得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注意:具体的浓度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或估计,并进行代入计算。

总结: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浓度值,求解平衡常数的值。

这个过程对于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的平衡性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平衡的计算式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的计算式及其应用

化学平衡的计算式及其应用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化学反应的控制和制备化学物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化学平衡计算式及其应用。

一、计算式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c是化学平衡的关键参数,它是反应物浓度及反应产物浓度的乘积比例的定量表达式。

对于反应A + B = C + D,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 [C][D]/[A][B]。

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平衡时,Kc的值保持不变。

2. 反应商反应商Qc是未达到平衡时的反应物浓度与反应产物浓度的比例,它可用于确定反应是否向某个方向推进。

反应商与平衡常数之间的比较可以告诉我们反应向哪个方向演进。

当Qc小于Kc时,反应会向产物方向移动,而当Qc大于Kc时,反应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直到达到平衡。

二、应用1. 氨与氧当氨和氧进行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氮和水:4 NH3(g) +5 O2(g) = 4 NO(g) +6 H2O(g)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Kc = [NO]^4[H2O]^6/[NH3]^4[O2]^5如果我们将NH3和O2混合在一起并点燃,它们就会燃烧成尘土,NO和水。

如果我们想判断反应是否到达平衡,可以使用反应商。

假设我们在反应物中的浓度是0.3 M NH3和0.4 M O2,而产物中的浓度是0.1 M NO和0.2 M H2O。

我们可以计算反应商:Qc = [NO]^1[H2O]^2/[NH3]^4[O2]^5 = 0.1 × 0.2^2/(0.3^4 × 0.4^5) = 1.71 × 10^-11接下来,我们可以将Qc与Kc进行比较。

如果Qc小于Kc,这意味着反应物的浓度过高,反应会继续向产物方向推进。

如果Qc大于Kc,则意味着产物过多,反应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Qc大于Kc,因此反应将向反应物方向移动,以达到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专题
一、课前简单知识回忆
1.右图是小杰使用的修正液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这种修正液中甲基环己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假若其中甲基环己烷的质量分数是75%,则含甲基环己烷的质量为 g
2.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 20H 14O 4。

(1)酚酞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
(3)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1)化肥尿素[CO(NH 2)2]中碳、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在公共场所有一广告牌,如右图所示。

这是一则虚假广告的原因是 。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称取石灰石样品10 g ;
②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然后把剩余固体放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04 g 。

某同学利用上述数据,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法如下:
以上解法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超过100%,造成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 ,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二、提高练习
1.某工厂在高温下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20 t ,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吨?
2.将碳酸钠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6 g 放入烧杯中(烧杯质量为20 g),再加入36.2 g 稀硫酸,在一定时间内恰好完全反应,无固体剩余。

反应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XX 修正液
主要成分:甲基环已烷(C 6H 11CH 3)、
钛白粉、合成树脂 净含量:1 8 g
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3.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知识准备]
食用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反应过程中不考虑水和氯化氢的挥发。

[设计方案]
(1)方案一:向一定量样品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根据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方案二:向一定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称取12.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

乙组同学:称取12.00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

[解决问题]
请你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甲同学
乙同学
[交流反思]
(1)甲组的小青同学认为,要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也可以使用与盐酸和石灰水所属类别不同的其他物质________(填一种具体物质)的溶液与样品反应,通过测定相关物质的质量,进行有关计算即可。

(2)乙组的小雨同学认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可求出:取18.45g样品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g稀盐酸(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后用精密仪器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获取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通过有关计算,即可求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问题:请你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
的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