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基于GIS的长白山地区山体滑坡易发程度分析

Z HANG Yu n f e n g, J I N S u y u e , AN Hu a i d e , GE NG Z h o n g l i n, J I N Xi a o d a n, QUAN He c h u n
(De pa r t me n t o f Ci v i l En gi n e e r i n g,Co l l e g e o f En g i n e e r i n g,Y a n b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Y a n j i 1 3 3 0 0 2 ,C h i n a)
中图分类号 : P 6 9 4 文 献标 识码 : A
GI S - _ ba s e d l a n d s l i d e s u s c e pt i b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i n
t h e Cha n g b a i Mo u nt a i n a r e a
De c .2 01 3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4 3 5 3 ( 2 0 1 3 ) 0 4 — 0 2 8 5 — 0 4
基 于 GI S的 长 白 山 地 区 山体 滑 坡 易 发 程 度 分 析
张云丰 , 金素月 , 安 怀德 , 耿 忠霖, 金晓丹 , 权 赫 春
( 延 边 大 学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吉 林 延 吉 1 3 3 0 0 2)
RS与GIS在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息。 贵 州省在 建 立 G I S系统 后 . 能 够加 强地 质 灾害 的 信 息搜 集 工作 , 完 善 管 理服 务 。
区域 地 质 灾 害评 价 在 系统 开发 方 面还 存 在 一 些 问题 有 待
的 主要 特 点 .对 数 据 进 行 搜 集 工 作 ,并 且 在 经 过 协调 处 理 之 进 一 步 的 开发 。所 以到 目前 为止 还 没有 完整 的地 质 灾 害风 险 评 价 体 系, 只 是初 步 建 立 了基 础 性 的 区域 地 质 灾害 评 价 体 系 。 后。 能 够迅 速 的做 出相 应 的 区域 地 质 灾 害风 险评 价 。
繁, 在全球的大地震中有 2 5 ~ 3 0 %的地 震发 生 在 我 国 。 在 地 震 中 地 形 起 伏 大 , 地质构造复杂 , 并且 发生的余震频繁 , 严 重 的影 响到 了地 质 环 境 , 并 且 常 常 出现 较 大 的地 质 灾害 。 发 生 在 山区 中 的地 震 , 由 于 坡 陡环 境 复 杂 , 造 成 的地 质 灾 害 更加 的 严 重 , 出 现 的滑 坡 泥 石 流 等 状 况 常常 会 使 交 通 出现 堵 塞 , 通讯中断。 对 灾 区 的调 查 无 法 满 足 实 效 性 , 所 以很 难 对 灾 区开 展调 查 支援 工 作 。 发生 大规 模 的地 质 灾 害 时 , 常 常 会 伴 有 气候 异 常现
文就 结 合 贵 州地 区的特 点 . 对R S与 G l S在 区域 地 质 灾 害风 险 代 。 吸 收 国 外 先进 技 术 发 展 的 同 时 , 建 立符 合 中 国 国情 的 区域
1 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 的作用
区 域 地 质 灾 害 风 险评 价是 对 当前 国 际地 质 灾 害 的 主要 研 究。 是 全 面研 究 分析 地 质 灾 害 活动 对 人 们 生活 影 响 , 以 及 量 化 评 价 地 质 灾 害破 坏 效 益 的 关键 性 问题 对发 生 的 灾 害 进 行 风
RS在RS 和 GIS 技术在地震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环境与灾害地质学

《环境与灾害地质学》课程考核报告题目:RS和GIS技术在地震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姓名:王福成班级:064101-04学号:20101001109授课教师:陈丽霞2014年1月17日摘要地震灾害是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难以抗拒,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极其严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损失也在不断扩大。
大地震造成的强烈地面运动除直接使建筑物破坏之外,还会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以及瘟疫等次生灾害。
由于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所以城市抗震减灾、震时的紧急救援以及灾情的快速评估就成为目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地震在我国频繁发生,如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这些地震都对我国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导致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在我国西北部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震级或大或小的地震。
近年来,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其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方便性使得它越来被我们重视,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的结合具有快速、宏观、连续、周期短、受其他因素影had,等特点,所获得的监测信息真实可靠,能在最短时间内对灾难做出监测、评估,为震时指挥、救援、搜索、观测和震后重建等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降低灾难对人民、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水库蓄水也会诱发地震,水库发生地震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用传统的方法检测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是相当的困难的,所以GIS和RS在这方面也有着广泛地作用。
本文中我主要讨论一下GIS和RS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以及在水库蓄水诱发地震检测中的应用。
目录1.地震灾害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3)1.1地震的检测与灾害研究意义 (3)1.2水库蓄水诱发地震的讨论 (4)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4)2.1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4)2.11TM影像应用现状 (4)2.12SPOT影像应用现状 (5)2.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现状 (5)2.21信息查询的应用 (5)2.22空间定位的应用 (6)3.实例分析 (7)3.2实例一在福州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7)3.2实例二三峡水库蓄水诱发地震检测 (10)4.结论以及建议 (13)4.1结论 (13)4.4建议 (14)参考文献 (14)1.地震灾害研究的意义与影响1.1地震的检测与灾害研究意义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并产生震波的现象,是一种能量的剧烈传输。
基于GIS的山火预警与防灾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山火预警与防灾系统设计一、引言山火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山区,山火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科技的发展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进行山火预警和防灾工作是功效显著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GIS 的山火预警与防灾系统设计。
二、GIS的特点GIS是一种将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点、线和面等地理信息进行表示、获取、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的技术。
GIS依靠地图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分析GIS 能够在地图上进行空间分析,它能够帮助用户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可视化和输出,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2.数据处理GIS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地形资料、卫星和航空照片、历史数据、经纬度、地址等等,让数据更加精准、可靠和有用。
3.可视化使用 GIS,将各类数据进行地图可视化,将数据与地理位置结合,能够展现出空间数据的特定情况和趋势,使得更加直观和准确。
三、GIS在山火预警与防灾系统中的应用针对山火预警和防灾工作,GIS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获取和管理在GIS系统中,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是第一步。
地图、图像、传感器监测数据,以及各类山火相关数据,例如天气、风向、湿度、温度、火灾危险程度等,这些数据都是系统的基础。
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GIS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GIS分析,可以获取到山区各个地区的山火危险程度、等级、火源、火势、风向和风速等关键信息。
这有利于快速判断危险程度、制定和调整预警方案、提前作出疏散安排等。
3.模型建立在数据分析完成后,GIS还可以通过模型构建,进一步分析山火的传播路径和可能燃烧的地区。
这样,预警和防灾措施可以更加精准。
4.预警和防灾当山火危险程度到达预警级别时,GIS系统能够自动发送通知,启动安全方案。
在通知中,应包含明细的地图数据,并且针对每个地点设定不同的预警,包括疏散安排、火力调整和监管措施。
GIS技术在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概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台风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救援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集成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和展示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救援工作中。
本文将探讨GIS技术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灾害风险评估的GIS应用:灾害风险评估是为了预测和量化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GIS技术在灾害风险评估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首先,GIS可以整合各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如地形图、气象数据、卫星图像和人口统计数据等,生成灾害风险评估图。
其次,GIS能够进行空间分析,确定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和影响范围,帮助决策者制定灾害防范和风险管理策略。
最后,GIS还可以建立模型,预测不同灾害场景下的风险级别和人员疏散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救援的GIS应用:应急救援是针对灾害事件的快速响应行动。
GIS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极具价值。
首先,GIS能够快速收集、整合和分析多源数据,包括灾害场景、人员位置和资源分布等,帮助应急响应人员了解灾害的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决策。
其次,GIS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空间分析和路径规划,确定最佳救援路径和调度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最后,GIS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将关键的地理信息实时反馈给指挥中心和救援人员,以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GIS在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中的优势:GIS技术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救援中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GIS具有数据整合和可视化呈现的能力,能够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融合在一张地图中,并通过图表、统计和动画等方式直观展示,提高决策的可视化效果。
其次,GIS能够进行空间分析,帮助决策者理解灾害发生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此外,GIS技术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和便捷更新,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灾害应对工作。
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分析

●基于RS和GIS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分析席祖强1,翟新源2(1.苏州通宜测绘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2.徐州市山石矿业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摘要:探讨了遥感技术在“5·12”地震重灾区四川省汶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采用遥感技术手段为主,以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图像以及IKONOS图像为数据源,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辅助,采用多平台对遥感图像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通过野外实地勘察,并结合己有的调查成果以及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环境特点对遥感解译结果进行验证,同时探讨了研究区域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遥感技术;航空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空间分布特征中图分类号:P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13)04-0056-04利用遥感技术不但可以准确、直观、全面、多角度地观察和研究地质灾害,还可以利用多时像的遥感资料,动态地观察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为地质灾害地面调查及后续治理提供指导。
本文以四川省汶川县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遥感技术对汶川县进行地质灾害调查。
从而为灾后重建、城市规划、居民点安置、景观分析、灾后环境评价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研究区及遥感数据1.1自然地理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
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
是我国4个羌族聚居县之一。
县城所在地威州镇,居县北部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地,海拔1326m,距省会成都159km,距州府马尔康204 km。
县境东西宽84km,南北长105km,总面积为4084km2。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其中著名的四姑娘山海拔为6250m;东南部漩口地区的岷江出口处海拔仅780m。
西部开发较少;西南部为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1.2遥感数据源本文采用的图像为航空遥感图像和IKONOS 高精度遥感图像,其覆盖范围主要为汶川县境内岷江区域及其主要支流及县城主城区区域。
基于GIS和RS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基于GIS和RS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灾害事件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人们切身感受到气象灾害风险的同时,如何科学评估、有效应对成为了亟需探讨的问题。
其中,基于GIS和RS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一、GIS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GIS能够将大量数据图层综合起来进行空间分析和视觉呈现,可以在评估气象灾害风险时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中,GIS可以将历史洪涝数据、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源数据整合,形成一个洪涝风险评估图层。
此图层由洪涝等级信息、淹没面积、淹没程度等信息组成,通过对比实际情况和不同等级的洪涝面积,可以自动计算出某个地区的洪涝灾害风险指数,极大地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GIS还能够结合遥感数据,引入更多的空间变量,增强评估模型的精度。
例如利用遥感数据识别出植被覆盖状况、土地利用状况等,可以对洪涝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修正。
二、RS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RS作为GIS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可提供遥感影像、高精度地形数据等数据,极大的促进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在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中,RS可以根据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识别出城市内高峰石和城市排水管网等,通过分析排水系统的质量和密度,确定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可能出现的积水点,进而提出相应的城市排水改善方案。
此外,RS还能够对冰雹、龙卷风等灾害进行预警,有效地防止灾害蔓延影响范围。
三、GIS和RS结合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由于GIS和RS都是独立且互补的技术,因此,两者结合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评估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在地震风险评估中,GIS可以综合考虑地表热点地震带、地貌特征等因素,制作地震风险地图。
同时,RS可以根据高精度卫星影像计算出表层粗糙度、土壤数据等,结合GIS中的地震风险地图,对灾害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对策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对策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危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对策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GIS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并提出减灾对策。
一、自然灾害风险评估GIS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首先,通过获取大量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可以建立准确的地理数据库。
然后,使用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历史灾害数据和概率模型,识别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区域。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洪水事件和地形地貌,可以确定洪水的概率分布,进而指导城市规划和防洪措施的制定。
此外,GIS还可以对灾害风险进行可视化展示,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理解潜在风险,提高应对能力。
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地震是一种严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地震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减灾措施。
首先,通过分析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壳构造,可以确定地震活动的潜在风险区域。
其次,通过建立地震灾害模型,考虑地质条件、房屋建筑等因素,并结合震源参数和地表运动数据,预测地震的烈度分布和灾害范围。
最后,结合人口、基础设施和紧急救援资源分布等信息,制定地震减灾对策,包括建筑抗震设计、应急预案制定等。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GIS可以对洪水灾害进行精确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减灾措施。
首先,通过分析流域地形和降雨数据,可以建立洪水模型,预测洪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然后,结合地势、土地利用等信息,确定洪水的潜在影响区域和防洪需求。
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制定洪水防治方案,包括修建防洪堤坝、改善排水系统等。
四、台风风险评估台风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影响。
GIS可以帮助评估台风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首先,通过分析气象数据、海洋和地理信息,可以预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04-29;修订日期:2002-11-05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 -321,KZCX1-SW -01-09) 作者简介:张学霞(1975-),女,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灾害评估、GIS 应用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文章编号:100424574(2003)0120047209基于RS 和GIS 的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张学霞1,薄立群2,张树文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摘要:火山灾害风险评估是火山减灾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长白山火山是中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
围绕火山灾害危险性、致灾因子危险性、社会经济易损性,发展了基于GIS 和RS 的火山灾害风险评估面源模型,对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编辑了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图。
研究表明,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在空间上表现为距离衰减规律,离天池越远,风险值等级越低;高风险区位于天池附近,围绕天池呈环状展布;较高风险区向东北方向延伸,主体位于安图境内;中风险区范围相对较大,主要位于安图、和龙、长白、靖宇、抚松境内。
为检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图与已知的单因子风险评估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火山灾害;风险评估;面源模型;长白山火山中图分类号:P317.9 文献标识码:ARisk assessment of volcanic hazards in ChangbaiMountain region based on RS and GISZHAN G Xue 2xia 1,BO Li 2qun 2,ZHAN G Shu 2wen 2(1.Institute of G eographic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China ;2.Northeast Institute of G 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CAS ,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 :Risk assessment of volcanic hazard is one of important contents in research of volcanic hazard reduc 2tion.Changbai Mountain volcano is an active volcano with most potential eruption hazard in China.In respect of volcanic hazard risk ,disaster 2causing factor risk and socio 2economic vulnerability ,a volcanic hazard risk 2assessing area source model is presented.The volcanic hazard risk in Changbai Mountain was assessed and the correspond 2ing volcanic hazard assessment maps were compiled.The maps show that volcanic hazard risk in Changbai Mountain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distance from crater as follows :(1)high risk region is located by Tianchi with an annular distribution around it ;(2)relatively high risk region extends northwest with its main part in bor 2der of Antu County ;(3)the moderate risk region is relatively large with its main part in borders of Antu ,He 2long ,Changbai ,Jingyu and Fusong Counties.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assess 2ment method ,the risk assessment maps for volcanic hazard in Changbai Mountain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single factor.The result shows a pretty practical value of the presented method.K ey w ords :volcanic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rea source model ;volcanoes in Changbai Mountain region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强烈释放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与表现。
火山喷发产生多种灾害,甚至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当代火山灾害及其灾变现象研究,已经从局部或区域性12卷1期2003年2月自 然 灾 害 学 报J OURNAL OF NA TURAL DISASTERS Vol.12,No.1Feb.,2003静态研究,转向全球变化的动态研究,并已侧重于火山活动性监测与灾害防御对策研究[1]。
我国已有火山研究,特别是长白山火山研究多侧重于地质方面[2~4],火山减灾研究刚刚起步[5~8],火山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尚未涉及。
遥感(remote sensing ,RS )作为自然灾害源数据的获取手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 2tem ,GIS )作为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9~13]。
但GIS 应用于火山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依然较少[14~15]。
近几年来,法、意、日等发达国家,还有亚美尼亚纷纷应用GIS 进行火山熔岩流灾害、火山碎屑流灾害等单因子火山灾害评估[14~20],部分学者在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估、火山灾害危险性评估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21~22]。
但是,有效融合多因子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的研究尚不多见。
目前RS 技术主要用于获取源数据,进行火山灾害监测,如用航空影像的立体像对、热红外遥感、TM 影像、SPO T -P 影像和ERS -1雷达影像等监测火山区大地形变、火山区地热场地热异常、熔岩流温度、熔岩结构、火山总体变化以及火山变化历史等[23~29]。
火山灾害风险评估尚缺乏基于GIS 、RS 的系统应用研究。
本文试图将GIS 与RS 相结合,利用栅格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地图代数功能,进行长白山火山区火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1 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1.1 评估指标体系 借用Kaplan 和G arrick 的风险定义,火山灾害风险可以用不同强度火山喷发的概率及其造成的火山灾害损失分布来表示,其评估包括危险性评估、致灾因子评估、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估三个方面。
危险性评估是研究地区遭受火山喷发影响的强度和频度。
目前国内外临近期喷发预测技术尚不成熟,难以用具体的火山灾害喷发强度来标定火山危险性;火山灾害喷发虽然具有周期性,但喷发旋回以地质历史计,用火山灾害的重现期表示火山灾害的频度也不现实。
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为研究地质构造和火山喷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动力学依据。
经过专家征询,选取地形条件、火山口、大地断裂带、火山岩4个指标描述火山灾害危险性。
(1)一般认为,地形对火山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形高程及地形变化程度两个方面。
高程越低,变化越小,火山危险性越小;相反,高程越高,变化越大,火山危险性越大。
(2)大地断裂带是地壳运动活跃的部位,控制着研究区内的火山作用,是用来标定火山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3)火山灾害研究多用历史反演的方法,火山口是历史上火山活动的中心,其数目、集聚分布状况直接反映火山灾害的危险程度。
(4)一般认为,火山喷发期次距今越近,火山危险性越高,可选用火山岩指标分析历史上火山活动的期次和周期。
参照国际上火山灾害致灾因子评估研究,结合历史上长白山火山灾害的实际情况,选取火山熔岩、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作为评估指标[30]。
由于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其所造成的危害都比熔岩大得多①,因此,在研究中将其分为空中降落堆积物、火山碎屑流状堆积物、火山泥流堆积物三种,分别进行评估。
已有的灾害风险易损性评估多基于灾害损失率的分析[21,31],但该种方法存在以下困难:(1)建立详细各类建筑结构和设施的分类系统、分布以及估算其价值的工作极其困难且耗资巨大;(2)由于历史上遗存的资料极其缺乏,在研究区内收集大量的火山破坏资料难度相当大;(3)难以定量分析社会的承受能力。
火山喷发导致的经济损失与当地的经济条件直接相关②③,后者可以通过对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作适当处理后建立的社会财富指标概略描述[31],本文采用18个宏观经济指标④进行标定。
・84・ 自 然 灾 害 学 报 12卷①②③④G DP 、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利税总额、利润总额、零售总额、资金利税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化肥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火山一旦喷发,受灾地区的经济将将遭到严重影响,还有社会治安、人们的心理恐惧(Christo pher Dibben ,1999)、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非经济影响,而后者的定量化目前尚存许多不确定性,比如生态价值的估算(李金昌等,1999)。
因此,本文的损失集中于经济方面。
一般认为,火山区的社会经济易损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十分密切。
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承灾体数量多,密度大,价值高,遭受火山灾害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虽然承灾能力较强,但区域绝对损失率和损失密度不会因此而降低。
近几年,国际上对新生代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1500~1924年间陆上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量为328km 3,而熔岩量为64km 3(Fisher ,Schmincke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