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语文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一年以后》优质课教案(1)
最新(长春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一年以后优质课件精品

比肩而立有目共睹寒来暑往目瞪口呆比肩而立有目共睹寒来暑往目瞪口呆zhě yōu jīn zú sǔn记者悠久天津竹笋dēng jiě dǔ 登山解放军有目共睹jiān shǔ dèng dāi 比肩而立寒来暑往目瞪口呆悠久记者寒来暑往天津竹笋登山比肩而立解放军目瞪口呆有目共睹者睹暑登瞪呆我会扩词者学者记者作者睹目睹睹物思人暑暑假寒暑中暑登登山登报等高瞪瞪眼目瞪口呆呆发呆痴呆惊呆悠久记者寒来暑往天津竹笋登山比肩而立解放军目瞪口呆有目共睹悠久记者寒来暑往天津竹笋登山比肩而立解放军目瞪口呆有目共睹比肩而立比肩而立: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有目共睹有目共睹: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寒来暑往寒来暑往:炎夏过去,寒冬来临。
指时光流逝。
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比肩而立有目共睹寒来暑往目瞪口呆漫画家埃·奥·卜劳恩(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在纳粹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
1944年3月指控犯“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
4月6日,在纳粹判处他死刑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
卜劳恩的艺术生涯极短暂,作品虽不多,但成就卓著。
《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束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巨匠,《父与子》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读一读,写一写,选一个你喜欢的词写句子。
记者悠久天津竹笋登山解放军有目共睹目瞪口呆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①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②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③炎夏过去,寒冬来临。
指时光流逝。
()④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A比肩而立B寒来暑往C有目共睹D目瞪口呆。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一年以后》教案设计2篇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一年以后》教案设计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一年以后》教案设计精选2篇(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课文《一年以后》的内容。
2.能够初步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活用生词和句型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1.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写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小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使用幻灯片展示课文的标题《一年以后》。
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一年以后的想象和希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30分钟)1.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教师讲解课文的大意和重点句子。
2.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对话。
三、巩固(15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黑板操练,训练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进行写作。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作业:1.写一篇关于自己一年以后的想象和希望的小作文。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朗读课文来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
同时,通过写作活动来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课堂组织和时间控制,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一年以后》教案设计精选2篇(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规则,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交流与表达观念的能力。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年以后》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B001

2018.04.23
火眼金睛
﹛
瞪
登 (登山 登高)
(瞪眼 瞪视)
﹛
者
睹
(作者 学者)
(目睹 亲睹)
﹛
暑 署
(中呆(发呆 目瞪口呆)
杏 (杏树 杏花)
作业:
把这幅漫画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
•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温家宝
•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 ——达芬奇
德惠市大青咀镇中心小学
。
树上的横线 树上的横线 ,儿子也在看_______ 父亲正在看_______ 树上的横线 。这真是_______ 有目共睹 我们也看到了_______ 。
字词乐园
dǔ
我会写
字义:看见。 组词:目睹
睹
字词乐园
shǔ
我会写
字义:热。
暑
组词:寒来暑往 暑假
呆— 杏
_
捉迷藏 耳闻目睹 先睹为快 呆头呆脑 目瞪口呆 寒来暑往 呆若木鸡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年以后》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获奖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
• 卜劳恩德国著名的漫画 家,《父与子》被人们 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父与子》是一部德国幽 默大师卜劳恩创作的连环 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 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 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 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 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 真实写照.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一年以后 1教案 长春版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年以后 1教案长春版教材分析:这是选自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个故事,由四幅图组成,每幅图下配有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成语。
第一幅图中,儿子和小树比肩而立,父亲为儿子量身高;第二幅图中,父亲在小树上画下儿子的身高,此事可谓有目共睹;第三幅图中画着光秃秃的小树站在风雪中,旁边还有一个可爱的雪人,这在告诉人们,寒来暑往,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第四幅图画中,儿子一年里长大了,父亲又领他来到了小树边,和小树比一比身高,其结果令父亲目瞪口呆。
在学习过程中,想象父子之间的一系列行动与对话,感受幽默带给我们的快乐,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浓浓的父子情。
设计理念: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补充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借助想象体会父子情深。
作名著导读的传播者,让学生喜欢漫画创作,自主去读卜劳恩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1.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父子亲情。
2.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结合漫画,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父与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父子亲情。
教具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出示《父与子》简介课件及父子图片课件,(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并乐于了解原著)。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
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以后》这则幽默。
板书:一年以后二、欣赏漫画,培养想像能力,学习字词。
1.自由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每一幅图讲了什么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学会表达。
)2.指生分别说四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图意。
从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体会盼望孩子快快长,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关怀。
优化小学二年级《一年以后》语文教案二,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化小学二年级《一年以后》语文教案,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一年以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又重新回到了教室中,带着对新一年学习的期待和好奇心。
老师也紧跟时代,深入钻研语文教育,编写了更加细致、更加科学的《一年以后》语文教案二,希望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案概述课时:1课时学科:语文班型:小学二年级课型:阅读理解教学内容:《一年以后》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一年以后》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 能够表达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认识;3. 能够在阅读中培养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及良好的语感。
三、教学流程1. 教师引导学生识读生字和拼音,并教授生字的正确读音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 通过课件和图片,呈现《一年以后》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人物和主题;3. 听读《一年以后》,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认识;4. 学生小组内分角色分别表演一遍故事,在表演中体验故事情境、提高口语表达技能;5. 播放教学视频,通过影像和声音的双重体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性认识;6.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故事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7. 教师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思路和加深故事理解,掌握课程内容。
四、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感性认知能力和对语言的良好感觉。
五、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资源,辅助教学;2. 当天预留充足时间,以便学生充分理解教案内容;3. 提供字典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识读生字。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们也进一步体验了故事人物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对语言的感性认知和良好的语感。
同时,老师通过视频和问答等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本节阅读理解课的知识要点,达到了教学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优化小学二年级《一年以后》语文教案二,带来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性特点,鼓励学生表达、互动,掌握语言的应用,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懂得语言魅力与表达技巧的同时,提高感性认知能力,是一堂实际而又生动的课程。
[VIP专享]一年以后
![[VIP专享]一年以后](https://img.taocdn.com/s3/m/db6c916a87c24028905fc33f.png)
《一年以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习4个成语,结合图画内容,弄懂成语和画面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看懂图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到幽默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体会父子之间的亲情。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昨天是4月23日,你们知道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是“世界读书日”。
那你们一定知道我们班级读书的口号是“和书成为好伙伴,养成阅读好习惯”。
读书破万卷——;读万卷书——;读过一本好书,——;和书籍生活在一起——。
在今天这个书香飘飘的日子里,老师要再次向大家推荐一本经典好书,它就是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
2、谁能介绍一下卜劳恩?生:卜劳恩原名埃﹒奥﹒卜劳恩,他是德国著名漫画大师,他创作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父亲与儿子的形象其实是画家自己与儿子的真实写照,反映的都是父子之间有趣的故事。
师:不错,书中塑造的父与子是一对可爱而有趣的人物,这个秃头的大胡子爸爸,他慈祥、和蔼、幽默;这个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他调皮、聪明又可爱。
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以后》这则幽默。
板书课题:一年以后二、整体感知、了解图意1、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幅漫画?那就轻轻地打开语文书66页。
观察图画,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组漫画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故事?2、学生汇报。
三、细致观察,识字学词1.师:结果这位父亲为什么会目瞪口呆呢?那就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四幅图。
出示第一幅图,出示提示:(1)、从小树的叶子可以判断是什么季节?(2)、父与子在做什么?(3)、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逐个问题汇报后,师引说:春天,万物复苏,树木睁开了绿色的眼睛,父亲与儿子……师:儿子和小树站在一起,用一个成语说就是:比肩而立。
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比肩而立就……(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图中是谁和谁比肩而立?师:你能用“比肩而立”说句话吗?2、总结细致观察的方法:观察顺序:看环境——看人物观察重点:看人物的动作边观察边想象:想象人物会说些什么?师: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细致观察的方法来观察其他三幅图。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新长春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课件】《一年以后》教学设计教案

《一年以后》这是选自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个故事,由四幅图组成,每幅图下配有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成语。
第一幅图中,儿子和小树比肩而立,父亲为儿子量身高;第二幅图中,父亲在小树上画下儿子的身高,此事可谓有目共睹;第三幅图中画着光秃秃的小树站在风雪中,旁边还有一个可爱的雪人,这在告诉人们,寒来暑往,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第四幅图画中,儿子一年里长大了,父亲又领他来到了小树边,和小树比一比身高,其结果令父亲目瞪口呆。
在学习过程中,想象父子之间的一系列行动与对话,感受幽默带给我们的快乐,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浓浓的父子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字;2、理解6个成语,并用成语说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1、借助图文对照,看图识字识词,了解画面内容,了解成语的意思;2、通过比较法来学习看懂图的内容;3、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漫画体会幽默、学会幽默;2、 让学生知道事物是不断地变化的,鼓励学生多看漫画,自己动手创作漫画。
【教学重点】1、 看图识字识词,了解漫画内容;2、理解四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漫画的快乐,体会纯真质朴的父子情。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这对父子是不是很可爱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中《一年以后》这则幽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出示图片,简介埃·奥·卜劳恩与《父与子》。
埃·奥·卜劳恩(1903―1944),原名埃里西·奥塞尔,德国著名的连环漫画大师。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第一个连环漫画故事《糟糕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
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可以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
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下册《3幽默一年以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比赛观摩课教案B001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下册《3幽默一年以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比赛观摩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六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学习四个成语,结合图画内容,弄懂成语和画面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看懂图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到幽默带给我们的快乐,体会父子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漫画的幽默。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
1. 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有一个小小
的惊喜送给大家,孩子们请看。
出示课件
2. 这是一些咱班同学和自己老爸的
照片,真的好幸福呀!今天也有一对父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幸福生活。
大声的齐读课题把他们请出来吧
1. 观看图片
2..齐读课题
简介《父与子》
这篇小幽默选自漫画大师卜劳恩的父与子。
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卜劳恩和他的漫画《父与子》
聆听
理解漫画学习生字
一.
1. 范读:孩子们,请你们轻轻的把书打到28页,听老师读成语。
注意字的发音。
2. 老师读完了,现在请你们也来读一读并把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3. 大家再把字宝宝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以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地认读“者、睹、登、瞪、呆”5个生字;
2.熟练掌握“者、睹、暑、登、瞪、呆”6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工整书写;
3.正确理解文中“比肩而立、有目共睹、寒来暑往、目瞪口呆”4个成语。
过程与方法:
1.能用“熟字加偏旁、拆部件”等方法识记生字。
2.能借助图片理解成语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借助工具书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思考各个画面同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 观察每幅图画中人物的神态变化和人物周围事物的细微的变化,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会读会写的基础上,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
2.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图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2. 学习四个成语,结合图画内容,弄懂成语和画面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及词语卡片、组织学生查阅有关卜劳恩的漫画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结合图和词语体会其意思。
本课的“呆”字是一个会意字,由口、木会意,本义指言语木讷,口齿不灵,引申为人头脑迟钝、痴傻,又指人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本课“者”字是由“睹”字拆出来的,“登”字是由“瞪”字拆出来的。
“睹”、“瞪”两个字都是目字旁,可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这两个字。
2.写字。
本课生字中,“睹”和“暑”都是由“者”加偏旁部首构成的,注意它们的区别
“登”字的笔画较多,尤其是上半部分易写错,注意加强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按“观察—交流—试写—有针对性的范写—再练写”的步骤进行。
从而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获得写字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写字。
写后引导与同桌或范写进行比较,发现异同,再次的观察与较正使学生对字形掌握及写字技能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看漫画,学词语。
1.认真观察漫画。
(1)认真观察每幅图画,弄懂画面上的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两个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出来。
(2)想象一下父与子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怎样的对话,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幽默的魅力,感受父与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2.学习下面的词语,结合画面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比肩而立: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有目共睹: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寒来暑往:炎夏过去,寒冬来临。
指时光流逝。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3.读一读,写一写,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写句子。
指导学生读准这些词
学生对自己不懂的词语质疑,教师可做适当的解释。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4.找一找,说一说。
自己查找一些图标,并弄懂这些图标的含义
向同学们出示自己查找到的图标,并能说出这些图标的含义。
作品展示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把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中自己看到的事物、现象,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全班进行“我们的作品”漫画展览,也可以把班级同学的作品装订成册。
有能力的同学,喜欢漫画的同学,还可以出自己的漫画集。
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大胆去想象,敢想敢画,培养学生自信、敢于尝试和创新的良好品质。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的工具性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知识的迁移等多种手段,在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总结
学习了这则幽默,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
作业:
回家把漫画的内容讲给父母听一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习内容讲给父母,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同时在活动后及时进行锻炼也是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总结与经验的积累。
板书设计:
一年以后
比肩而立有目共睹
寒来暑往目瞪口呆
[教学反思]
这一课学习的内容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的作品《一年以后》。
图上内容浅显易懂,幽默有趣,流露出纯真质朴的父子之情。
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浓浓的父子情,感受《父与子》漫画的真实质朴,以及德国幽默的魅力。
教材内容呈现:板块主题明确,教学时要关注板块目标,注意学习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衔接和过渡。
教学时让学生学会读图,一只眼睛关注图上画的内容,注意细节;另一只眼睛关注作者图画背后的潜台词,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接着尝试创意表达,用自己的理解描述图意,尽量使用书中的成语。
学生在学习前一篇课文的基础上,基本掌握读图的策略,先观察主要景物,再观察次要景物,展开想象,用幽默的语言进行表达。
学生基本能够把图意表述清楚,做到通顺、流畅,具有一定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