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38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摘要:复习与学习一样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小编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来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在中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 )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娇阳,带来了挺bá( )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如金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洁白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pénɡ( )勃挺bá( )A.篷拔B.蓬拨C.篷拨D.蓬拔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憧憬( ) 缤纷( )A.chōnɡ bīn B.chǒnɡ bīnC.chōnɡ bīnɡ D.chǒnɡ bīnɡ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芬芳喜讯素雅新绿B.未来绚丽沉思缤纷C.艳丽温柔奋斗憧憬D.娇阳苍翠胜利脚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整治工作不仅使城区的夜景更加靓丽,也为邵阳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B.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C.按照计划,到2013年,江西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约1 200所左右的幼儿园。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套语文2013年中招模拟试题

2012年中招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真谛.(dì)汲.取(jí)机械.(xiè)模.样(mú)B.悲怆.(cānɡ)笼.罩(lǒng)玄.虚(xuán)诬.蔑(wū)C.狡黠.(jié)咀嚼.(jué)劝诫.(jiè)贮.蓄(zhù)D.滞.碍(zhì)伫.立(chù)诘.难(jié)诓.骗(kuāng)2.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孜孜不倦根深蒂固断章取意更胜一筹B.持之以恒不言而瑜轻而易举粗制滥造C.心无旁骛袖手旁观一帆风顺恪尽职守D.不求甚解吹毛求疵高谈阔论德高望众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唐朝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杰出诗人层出不穷。
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指“李白和杜牧”。
C.马致远是著名的元曲作家,《天净沙秋思》是其代表作,其中“天净沙”是曲牌。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4.古诗文默写。
(8分)(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诗歌中常孕育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是甘化春泥,滋养花朵的龚自珍的写照;“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是愿为蚕、蜡,泪干丝尽的李商隐的自画;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杜甫关心天下百姓,甘愿牺牲自己的泣血自白。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摘要:中考如何复习是同学们现在所担心的问题,为大家分享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希望同学们能做好练习,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帮助大家提高成绩!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玷污( zhān ) 肃穆( m ) 哺(fǔ)育巧妙绝伦(1 n )B.无垠( y n ) 畸形( q ) 啜(chu )泣相形见绌( ch )C.缄(xi n)默迸(b ng)发苗圃(pǔ) 津津(jīng)有味D.凋零( diāo ) 酝酿( ni ng ) 溃 ( ku )退参差不齐( cē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B.仰慕温馨心旷神怡C.辐射荒缪略胜一筹D.真缔阔绰妙手回春3.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 ▲ )( ▲ )(3分)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 ;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
A .徘徊 B.继续 C.坦荡4.古诗词名句填空。
(8分)(①--⑥题选做4道,第⑦题为必做题)①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③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⑥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 的悲苦慨叹;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吟唱____▲ ,人迹板桥霜,抒写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5.名著阅读(6分)(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附答案解析)

中考模拟试题三(12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喑.哑(yīn) 沉湎.(miǎn) 污秽.(suì) 万恶不赦.(shè)B.恣.睢(zì) 广袤.(mào) 万籁.(lài) 怨天尤.人(yóu)C.涟漪.(yī) 清吟.(yǐn) 阔绰.(chuò) 顶礼膜.拜(mó)D.涕.泗(tì) 荫庇.(bì) 伎.俩(zhī) 断壁残垣.(yu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无旁骛根深底固充耳不闻怒不可遏B.锲而不舍消声匿迹潜移默化吹毛求疵C.蓦然回首郑重其事强聒不舍与日俱增D.无动于衷顾名思义恪尽职守无精打彩3.(2011·河南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
百年清华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B.印证造就只要就C.印证铸就只有才D.见证造就只要就4.下面一段话中,一句有语病,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
请找出来并修改。
(2分)中新网2012年2月4日电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日前2012年工作要点。
②工作要点指出,将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推动长途客运、危险化学品运输、校车等车辆全面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
③这份工作要点涉及隐患排查,煤矿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和高速铁路安全整治等多个方面。
(1)有语病的是第__________句。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与答案一、(25分)1. 古诗文默写。
(10分)(1)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王维《终南别业》)(2分)(2)□□□□□□□,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分)(3)□□□□□□□?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1分)(4)爷爷所在的乡村还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村民们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倍觉安宁,完全可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来描述眼前的见闻。
(2分)(5)把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 请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在下列各句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4分)(1)这时他只想xiū qì(),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2)它chén miǎ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
(3)像初试歌喉的云雀tōng xiāo dádàn ()地啼唱。
(4)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然而你chén mòguǎyán (),与世无争。
3.下列各句修改语病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删除“正在”)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把“成为”改为“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
(删除“通过”)4. 请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并至少使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人物动作或神态的话。
(80字之内)(4分)红润训斥收敛羸弱瘦骨嶙峋花枝招展胸有成竹不容置疑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3中考语文模拟三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检测(二)九年级语文试题友情提示: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检测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臵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根据平日积累,完成1—8题。
(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笨拙. (zhuó)酝酿.(niàng) 挑.大梁(tiǎo) 风驰电掣.(chè)B.憔悴.(cuì) 蓬蒿.(hāo) 背.黑锅(bèi) 令人窒.息(zhì)C.哽咽.(yè)阔绰.(chuò) 孺.子牛(rú) 锲.而不舍(qiè)D.慷慨.(kǎi) 哂.笑(shěn)秫秸.杆(jī) 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门楣招徕即物起兴众目葵葵B.缄默媲美眼花潦乱通宵达旦C.馈赠璀璨相形见绌鳞次栉比D.谑待迸射锋芒毕露怡然自得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B.王金生第一次驾驶汽车,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C.中秋节到了,全家老少欢聚一堂,灯红酒绿....、欢声笑语,共享天伦。
D.有的人学习文化知识不下苦功夫,浅尝..辄止..,到头来一无所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我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同学们一起玩耍,同窗共读。
B.面对H7N9禽流感疫情,各级党委政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C.能否正确选择自己毕业以后的工作方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1、略2、(1)嶙峋(2)人迹罕至(3)寂寞(4)销声匿迹3、A4.示例:我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凭着坚韧的意志,勇敢地搏击,扬鞭策马不停步,才能在风雨过后见到彩虹,谱写我们人生的新篇章。
5、(1)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1分),意义重大(1分)。
(2)2分a.因为雅安高速公路的通车,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b.美丽凉山因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车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6. D(听说)【A(过失/犯过错)B(以……为美/ 美丽)C(间或/参与)】7. 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8. 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9. B10.B11.(1)有了节制的闸,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没有节制的闸,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
12.(1)两段都是从反面论证的角度进行论述的。
(2)通过列举李醯嫉贤妒能,暗害扁鹊,为后人所不齿的事例,列举虞国君主贪图享乐,终至亡国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不懂节制的危害,从而更全面地论证人学会节制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13.C14.(1)“出售欲望”指卡尔将抢钱偷钱的想法出卖给人,就没有了这种权利,以后再抢钱偷钱就是侵权。
(2)因为他从奶奶与老人的对话中知道了两个长辈为了拯救自己用心良苦,深为长辈的关爱而感动,也深为自己的行为而悔恨。
15.祖母早就知道了他的劣行,她没有张扬,而是与好友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改掉了卡尔的毛病。
这样写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突出了祖母的慈爱与智慧。
16.(1)一个人身上的贪欲是可以出卖的,是可通过别人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改正的,但亲情和人格尊严是不能出卖的,也就是说师长与亲人的关爱、自己的人格尊严无论如何不能丢。
(2)示例:现实生活中,老师、家长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犯错误的孩子,要懂得教育智慧。
2013年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三)

2013年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8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字形和读音都没有错误....的一项()(2分)A.炽.热(zhì)嗔.视(chēn) 同仇敌忾.(kài) 随声附和.(hè)B.擅.长(shàn)熟谙.(àn)未雨绸谬.(móu)发愤.图强(fèn)C.发酵.(xiào)毗.邻(bǐ)偃.旗息鼓(yǎn)惟妙惟肖.(xiào)D.庇.护(bì)校.对(jiào)相形见绌.(chù)好高骛.远(w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因为流感爆发,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C.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D.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作为音乐教师的她,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B.有的人可能终生是个谜,但只要他是英雄,不管谜面如何,谜底决然是个“公”字。
C.他暗自下定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译完了这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食品安全更令人担忧,这两个问题相得益彰....,令各级政府倍感肩上的胆子沉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
②在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
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是绝对的,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短。
④用人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这个人而不用那个人,而在于怎样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
⑤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5.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2分)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6.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这则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
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
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
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A.网络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B.网络成为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C.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D.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4分)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①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②粉黛临窗懒,梁广③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释〗①携觞:带着美酒。
②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
貌美如仙,爱好歌舞。
③梁广:唐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7、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描写了赏花的兴奋,诗人目睹丽花,情不自禁饮酒赋诗。
B.颔联刻画了海棠的娇艳,海棠涌动春的气息,萌动生命活力。
C.颈联刻画了海棠的风韵,就像美人上妆,就像画家笔下美景。
D.尾联抒发了诗人的倾慕,流连忘返,竟对蝴蝶顿生艳羡之情。
8、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春风善解人意,特别眷顾海棠,为海棠花“匀”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摄人魂魄。
B.颔联正面描摹:海棠新沾水珠,尘垢涤尽,花色十分光洁鲜艳,盛开的花朵,看上去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娇媚动人,含情脉脉。
C.这首诗托物抒情:全诗通过对海棠自然美姿的热情歌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D.这首诗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士奇泥爱士奇①晚年泥爱②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
若藩、臬、郡、邑③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语以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
”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④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
”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
有何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
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
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之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曰:“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
”而有奏其人命已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
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犹慰安之,恐致忧。
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
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⑤,天下传诵。
【注释】①士奇:即杨士奇,明江西泰和人。
惠帝时以史才被荐入翰林。
成祖时为翰林编修。
仁宗时为大学士,英宗时为少师,与大学士杨荣、杨薄共同执政,合称“三杨”,是明代中期重臣。
②泥(nì)爱:溺爱,宠爱。
③藩、臬(niè)、郡、邑:即藩司、臬司、郡守、县令。
④男:儿子。
⑤恶流:一系列的罪恶。
9.对下面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B.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C.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D.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故()论()11.用自己的话说说“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这句话的意思。
(2分)12.杨士奇对报告其子劣迹和称颂其子的态度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2分)13.“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希望父母如何对待正在成长中的自己。
(2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我欲乘风归去,(2)商女不如亡国恨,。
(3),二十三年弃置身。
(4))__________________,横无际涯。
(5)我们应向别人虚心求教,做到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也就是“,”。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回答。
(6)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在韩愈的“”中露出朦胧的姿容,在白居易的“”中预示即将走向烂漫,它在刘禹锡的“草色入帘青”中款款走向居室。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15-19题。
(17分)母亲的羽衣张晓风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
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
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
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
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
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
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
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
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
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的痴然如醉。
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
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
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
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是一个和千万母亲一样安分的母亲吗?我不是把属于女孩的羽衣收招得极为秘密吗?我在什么时候泄漏了自己呢?在我的书桌底下放着一个被人弃臵的木质砧板,我一直想把它挂起来当一幅画,那真该是一幅庄严的,那样承受过万万千千生活的刀痕和凿印的,但不知为什么,我一直也没有把它挂出来……天下的母亲不都是那样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吗?不都是那样柔顺地接纳了无数尖锐的割伤却默无一语的砧板吗?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
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
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
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节选自《阅读与作文》,有改动)15.作者在文章中写几件与自己母亲有关的事情,请概括回答。
(4分)16.“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
”请结合语境理解母亲为何“不忍”?(2分)17.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天下的母亲不都是那样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吗?”这句话的理解。
(2分)18.作者描写故事中的小织女,有何用意?(6分)19.生活中,你的母亲已经脱去羽衣,但她还是仙女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
(共13分)《PM2.5——阴霾杀手》①2011年岁末,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2011十大年度英文词汇。
位居第二名的是“PM 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中的“榜眼”?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