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第14章-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 第2版》_顾晓勤第14章第1节 复合材料的增强效应

《材料力学 第2版》_顾晓勤第14章第1节 复合材料的增强效应

且有
Vf Vm 1
第 1 节 复合材料等的增强效应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等的力学性能
c Ec c Ef fVf Em mVm
再根据等应变假设,即
c f m
单向复合材料纵向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E c E fV f E m (1 V f )
2、横向弹性模量 横向弹性模量计算要比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复杂
横向弹性模量为:
Ec
Vf
Em
Ef Em (1Vf
)Ef
5.31GPa
第 1 节 复合材料等的增强效应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等的力学性能
二、纤维增强效应
纤维增强效应:对于单向复合材料,当外力作用方 向与纤维方向平行时,由于纤维的存在,其所能承 受的应力值,将会超过基体的极限应力值,这种现 象称为纤维增强效应。增强的效果不仅与纤维和基 体的极限应力有关,而且还与纤维在整个复合材料 中所占的体积比有关。
纤维断裂,假设此时环氧树脂基体不能支持整个
复合材料所受的载荷而随之破坏。代入公式得到
cb fbVf
* m
(1 Vf
)
856
MPa
mb
故:满足公式的应用条件,本题假设正确。
第 1 节 复合材料等的增强效应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等的力学性能
综述
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高 性能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有机纤维、 陶瓷纤维、晶须等为增强材料,以树脂、金属、 陶瓷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平均应力(又称名义应力)
c Ef fVf Em mVm
由胡克定律得到
c fVf m (1Vf )
第 1 节 复合材料等的增强效应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等的力学性能
c fVf m (1Vf )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束德林)-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束德林)-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题答案第三版(束德林)第一章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1、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断裂破坏的性质。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 b 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

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2、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答:(1)E(G)分别为拉伸杨氏模量和切边模量,统称为弹性模量表示产生 100%弹性变所需的应力。

(2)σr 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试样卸除拉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个章节主要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滞弹性:对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极限)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及断裂破坏的性质。

韧性:是金属材料断裂前洗手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也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应力、应变;真应力,真应变概念。

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多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路径可能不同,穿晶断裂穿过晶内;沿晶断裂沿晶界扩展。

拉伸断口形貌特征?①韧性断裂: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与主应力成45度角。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纤维状,灰暗色。

纤维状是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裂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而灰暗色则是纤维断口便面对光反射能力很弱所致。

其断口宏观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三个区域组成。

②脆性断裂: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板状矩形拉伸试样断口呈人字形花样。

人字形花样的放射方向也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但其尖端指向裂纹源。

韧、脆性断裂区别?韧性断裂产生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比较缓慢;脆性断裂则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产生,突然发生,难以发现征兆拉伸断口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

缺口试样静拉伸试验种类?轴向拉伸、偏斜拉伸材料失效有哪几种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材料的三种主要失效方式。

材料的形变强化规律是什么?层错能越低,n越大,形变强化增强效果越大退火态金属增强效果比冷加工态是好,且随金属强度等级降低而增加。

在某些合金中,增强效果随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材料的晶粒变粗,增强效果提高。

第二章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某一应力状态,τmax和σmax的比值表示他们的相对大小,成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比为α,α=τmaxσmax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表示缺口敏感度,即为NSR=σbnσb第三章低温脆性:在实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2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降低,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性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材料力学性能学习题与解答[教材课后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学习题与解答[教材课后答案]

度越高。
3、计算: 某低碳钢的摆锤系列冲击实验列于下表, 温度(℃) 60 40 35 25 试计算: a. 绘制冲击功-温度关系曲线; 冲击功(J) 75 75 70 60 温度(℃) 10 0 -20 -50 冲击功(J) 40 20 5 1
冲击吸收功—温度曲线 80 70 60 50
Ak
40 30 20 10 0 -6 -5 -4 -3 -2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0 0 0 0 0 t/℃
第三章 冲击韧性和低温脆性 1、名词解释: 冲击韧度 冲击吸收功 低温脆性
解: 冲击韧度:一次冲断时,冲击功与缺口处截面积的比值。 冲击吸收功:冲击弯曲试验中,试样变形和断裂所吸收的功。 低温脆性: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 韧脆转变温度:材料在某一温度 t 下由韧变脆,冲击功明显下降。该温度即韧脆转 变温度。 迟屈服:用高于材料屈服极限的载荷以高加载速度作用于体心立方结构材料时,瞬 间并不屈服,需在该应力下保持一段时间后才屈服的现象。
2) 简述扭转实验、弯曲实验的特点?渗碳淬火钢、陶瓷玻璃试样研究其力学 性能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1 扭转实验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较拉伸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高。可 解: 扭转实验的特点是○
2 扭转实验 对表面强化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和对机件的热处理表面质量进行检验。 ○ 3 圆柱试样在扭转时,不产生缩颈现象,塑 时试样截面的应力分布为表面最大。○
韧脆转变温度 迟屈服
2、简答 1) 缺口冲击韧性实验能评定哪些材料的低温脆性?哪些材料不能用此方法 检验和评定?[提示:低中强度的体心立方金属、Zn 等对温度敏感的材料,高强 度钢、铝合金以及面心立方金属、陶瓷材料等不能]
解:缺口冲击韧性实验能评定中、低强度机构钢的低温脆性。面心立方金属及合金如氏 体钢和铝合金不能用此方法检验和评定。

第14章 压杆稳定

第14章 压杆稳定
14.2 理想压杆临界力的计算 所谓理想压杆指的是中心受压直杆。因为对于实际的压杆,导致其 弯曲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压杆材料本身存在的不均匀性,压杆在 制造时其轴线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初曲率,作用在压杆上外力的合力 作用线也不可能毫无偏差地与杆轴线相重合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 压杆在外力作用下除发生轴向压缩变形外,还发生附加的弯曲变形 。但在对压杆的承载能力进行理论研究时,通常将压杆抽象为由均 质材料制成的中心受压直杆的力学模型,即理想压杆。因此“失稳 ”临界力的概念都是针对这一力学模型而言的。 14.2.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图14.1 压杆的稳定性
工程实际中许多受压构件都要考虑其稳定性,例如千斤顶的丝杆, 自卸载重车的液压活塞杆、连杆以及桁架结构中的受压杆等。 解决压杆稳定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其临界力。如果将压杆的工作压力 控制在由临界力所确定的许用范围内,则压杆不致失稳。下面研究 如何确定压杆的临界力。
14.2 理想压杆临界力的计算
式中, 为杆自由端的微小挠度,其值不定。
2l
)
14.2.3 两端固定的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4.2.3 两端固定的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如图14.4(a)所示,两端固定的压杆,当轴向力达到临界力 Fcr 时 ,杆处于微弯平衡状态。由于对称性,可设杆两端的约束力偶矩均 为 M,则杆的受力情况如图14.4(a)所示。将杆从 x截面截开, 并考虑下半部分的静力平衡(如图14.4(b)所示),可得到 x截面 处的弯矩为 M ( x) Fcr w M e (a) 代入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得 EIw ( Fcr w M e ) (b)
F

当 x=0时,w=0, 有 B 。 当 x=0时,w’=0 ,有 A=0。 将 A、B 值代入式(d)得 w (1 cos kx) (f) 再将边界条件 x l , w , 代入式(f),即得

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习题及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习题及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习题及答案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分别称它们为____________和。

2、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残余应变为时的应力作为假定的屈服点,即。

3、碳素钢可分为、和。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强度、塑性。

在低碳钢中加入少量锰、硅、钛、铬等合金元素,变成为。

4、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主要是、、、。

5、钢筋和混凝土是不同的材料,两者能够共同工作是因为、、6、光面钢筋的粘结力由、、三个部分组成。

7、钢筋在混凝土中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的强度越、直径越、混凝土强度越,则钢筋的锚固长度就越长。

8、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包括和两部分。

部分越大,表明变形能力越,越好。

9、混凝土的延性随强度等级的提高而。

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随着加荷速度的减小,延性有所,最大压应力值随加荷速度的减小而。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混凝土收缩,则混凝土的应力,钢筋的应力。

11、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混凝土徐变,则混凝土的应力,钢筋的应力。

12、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混凝土收缩,则混凝土的应力,钢筋的应力。

二、判断题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一组立方体试块抗压后的平均强度确定的。

2、采用边长为100mm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换算系数是0.95。

3、混凝土双向受压时强度比其单向受压时强度降低。

4、线性徐变是指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之间为线性关系。

5、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设计时其强度标准值取值依据是条件屈服强度。

6、强度与应力的概念完全一样。

7、含碳量越高的钢筋,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越小、塑性性能越差。

8、钢筋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的应力是此阶段拉力除以实际颈缩的断面积。

9、有明显流幅钢筋的屈服强度是以屈服下限为依据的。

10、钢筋极限应变值与屈服点所对应的应变值之差反映了钢筋的延性。

第十四章 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

第十四章 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
链引发: ki n-R O O H RO. + ROO . kp ko kt 非活性产物 (聚 合 物 片 段 醇、醛、酮、酸等)
5
链增长:
ROO . + RH R. + O2
ROOH + R . ROO .

链: 降解
双基终止:交联
链终止:
2 ROO . R. + R O O . R. + R.
材料性能学
材料性能学
第十四章 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
本章主要学习的内容
一、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基本类型 二、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机理 三、几种主要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防老化 四、老化与稳定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重点:老化的机理;防老化的措施
1
材料性能学

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热、光照、氧、高能辐射、化学介质、微生
3
材料性能学
1.1 化学老化
降解:高分子化学键 受到光、热、机械作用力等影响,
分子链发生断裂从而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的结果 影响: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变软发粘 拉伸强度和模量下降
交联:断裂了的自由基再相互作用产生交联结构的结果
影响:变硬、变脆、断裂伸长率降低
4
材料性能学
1.1.1 化学老化的机理
按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最初的反应产物主要是氢过氧化 物(ROOH),然后在光、热或剪切力作用下产生自由基, 引发自动催化的链式反应:
H 3C H 3C N CH3 CH3 CH3
1,2,2,6,6-五 甲 基 哌 啶 醇
焠灭功能:受阻胺与激发态的单线态氧反应,形成 激发态复合物,使单线态氧的激发能消失,浓度减低, 从而抑制光氧化老化速度。

第14章-轴

第14章-轴

150
90
铸钢
400
500
100
50
30
120
70
40
折合系数取值:α=
0.3 ----转矩不变; 0.6 ----脉动变化;
1 ----频繁正反转。
设计公式: d 3 M e
mm
0.1[ 1b ]
表14-3 轴旳许用弯曲应力
材料
σb
[σ+1b]
[σ0b]
[σ-1b]
400
对称130循环状态下70旳
分类: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按承受载荷分有:
类 型 按轴旳形状分有:
带式运 送机
设计:潘存云
电动机
减速器 转轴
§14-1 轴旳功用和类型
功用:用来支撑旋转旳机械零件,如齿轮、带轮、 链轮、凸轮等。
分类: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按承受载荷分有: 传动轴---只传递扭矩

型 按轴旳形状分有:
静应70力状态下旳40
170
许用75 弯曲应力45
200
95
55
700
230
110
65
800
合金钢
900
270
130
75
300
140
80
1000
330
150
90
铸钢
400
500
100
50
30
120
70
40
折合系数取值:α=
0.3 ----转矩不变; 0.6 ----脉动变化;
1 ----频繁正反转。
F
F2F F F1F 4500 4803 9303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热降解) (1)Thermal degradation(热降解 ) 热降解
指聚合物在单纯热的作用下发生的降解反应, 指聚合物在单纯热的作用下发生的降解反应,可有三种类 单纯热的作用下发生的降解反应 型: a. Random chain scission(无规断链反应 : 无规断链反应): 无规断链反应 在这类降解反应中, 在这类降解反应中,高分子链从其分子组成的弱键发生断 裂,分子链断裂成数条聚合度减小的分子链。分子量下降 分子链断裂成数条聚合度减小的分子链。 迅速,但产物是仍具有一定分子量的低聚物,难以挥发, 迅速,但产物是仍具有一定分子量的低聚物,难以挥发, 因此重量损失较慢。如聚乙烯的热降解: 因此重量损失较慢。如聚乙烯的热降解:
CH3 CH3 C CH2 C COOCH 3 COOCH 3 CH3 C + COOCH 3 CH3 C COOCH 3
CH2
CH2
CH2
解聚反应主要发生于1,1-二取代单体所得的聚合物。 二取代单体所得的聚合物。 解聚反应主要发生于 二取代单体所得的聚合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c. Removal of lateral group (侧基脱除 热降解:聚合物热降 侧基脱除)热降解 侧基脱除 热降解: 解时主要以侧基脱除为主,并不发生主链断裂。典型的如 解时主要以侧基脱除为主, 不发生主链断裂。 侧基脱除为主 聚氯乙烯的脱HCl、聚醋酸乙烯酯的脱酸反应: 、聚醋酸乙烯酯的脱酸反应: 聚氯乙烯的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
链终止:各种自由基发生偶合或歧化反应。 链终止:各种自由基发生偶合或歧化反应。 在高温条件或光照条件下,还将发生过氧化氢的分解、 在高温条件或光照条件下,还将发生过氧化氢的分解、主 链断裂等反应: 链断裂等反应:
OOH CH CH CH C CH CH 2 2 2 X X X O CH CH CH +C 2 2 X X CH CH 2 X + OH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化学老化主要有降解和交联两种类型. 化学老化主要有降解和交联两种类型. 主要有降解 两种类型 降解是高分子化学键受到光、 降解是高分子化学键受到光、热、机械作用力、化学剂等 是高分子化学键受到光 机械作用力、 因素的影响, 子链发生断裂从而引发 从而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 因素的影响,分子链发生断裂从而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 的结果; 的结果; 交联是指断裂了的自由基再相互作用产生交联结构的结 交联是指断裂了的自由基再相互作用产生交联结构的结 果. 降解的结果: 降解的结果: M↓,材料变软发粘,抗拉强度和模量↓ M↓,材料变软发粘,抗拉强度和模量↓; 交联的结果: 交联的结果: 使材料变硬、变脆,延伸率↓ 使材料变硬、变脆,延伸率↓。
hν≈化学键能
切断高分子键
产生自由基
光氧化老化反应 一系列新的引发反应可以取代原来的引发反应
吸收紫外光后
产生的过氧化 氢、酮、羧酸
新光氧反应,生成自由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生降解、交联或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 18
但是,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高分子材料不一定会产生 不一定会产生 “爆发式”的光氧老化反应,这是因为,正常高分子 爆发式”的光氧老化反应 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很低 吸收能力很低,而在光 吸收能力很低 物理过程中消耗了大部分被吸收的能量,光化学量子 效率很低,不易引发化学反应。 只有在含有某些发光基团(特别是羰基)的高分子中才 能直接吸收紫外光,引起光化学反应 另外,当高分 子材料在合成或加工时,常会混入部分杂质,如催化 剂残渣。或引起某些基团的生成,如碳基、过氧化氢 基等。这些杂质或基团在吸收紫外光后,能引起光氧 化老化反应
第十四章 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
了解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基本类型; 了解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基本类型; 掌握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机理; 掌握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机理; 熟习防止老化的措施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性能测试评价。 熟习防止老化的措施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性能测试评价。 以期对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以期对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重点:老化的基本性能、防止老化的措施 老化的基本性能、 难点:老化的机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前言
老化(概念):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 老化(概念) 中,要经受热、光照、氧、化学介质、微生物和潮湿 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聚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会 发生或深或浅的变化,物理性能也会相应变坏,最后 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有下列4种情况: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有下列4种情况 ①外观的变化; 外观的变化 ②物理性能的变化; 物理性能的变化 ③力学性能的变化; 力学性能的变化; ④电性能的变化, 电性能的变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老化 物理老化是指处于非平衡态的不稳定结构, 物理老化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存放过程中会逐渐趋向稳定的 平衡态,从而引起材料物理、力学性能随存放或使用时间 而变化的现象。 二、化学老化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老化是按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的,最初 的反应产物主要为氢过氧化物(ROOH),然后ROOH在光、热 或剪切力作用下,产生自由基,引发自动催化的链式反应, 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与稳定性能
一、老化的基本类型
化学老化 高分子材 料的老化
从分子结构 变化上分类
物理老化
化学老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它是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变化的结 化学老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果.例如塑料的脆化、橡皮的龟裂等变化是不可逆的、不能恢复的. 例如塑料的脆化、橡皮的龟裂等变化是不可逆的、不能恢复的.
Norrish I CH2 CH2 C + CH2 CH2 O
CH2 CH2 C CH2 CH2 O Norrish II CH2 CH2 C CH3 + CH2 CH O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交联(补充)
使线性高分子变为体型(网状)高分子的过程。可分 为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两种类型。如大分子以共价键 结合的反应称为化学交联 化学交联,由氢键或静电力等物理力 化学交联 结合在一起的反应称为物理交联 物理交联。 物理交联 交联的两个正反作用: 交联的两个正反作用 1)可提高橡胶的高弹性,提高塑料的玻璃化温度和耐 热性。 2)可能由于交联而老化,使聚合物的性能变差。 聚合物脆性增加,溶解性变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光降解) (3) photodegradation(光降解 ) 光降解
聚合物受光照,当吸收的光能大于键能时, 聚合物受光照,当吸收的光能大于键能时,便会发生断键反应 使聚合物降解。 使聚合物降解。 三个要素: 光照; 光降解反应存在三个要素 聚合物受光照 光降解反应存在三个要素:聚合物受光照;聚合物吸收光 子被激发;被激发的聚合物发生降解。 被激发;被激发的聚合物发生降解。 降解 以含羰基聚合物的光降解反应为例, 以含羰基聚合物的光降解反应为例,羰基易吸收光能被激 发,然后发生分解,其断键机理有Norrish I和Norrish II型两 然后发生分解,其断键机理有 和 型两 种。
聚合物的结构与其耐氧化性之间有关联,一般地: 聚合物的结构与其耐氧化性之间有关联,一般地: (i)饱和聚合物的耐氧化性 >不饱和聚合物 ; ) 不饱和聚合物 支化聚合物; (ii)线形聚合物 > 支化聚合物; ) (iii)结晶聚合物在其熔点以下比非结晶性聚合物耐热性好; )结晶聚合物在其熔点以下比非结晶性聚合物耐热性好; (iv)取代基、交联都会改变聚合物的耐氧化性能。 )取代基、交联都会改变聚合物的耐氧化性能。
的叔氢稳定得多的原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在链引发、链增长阶段形成的自由基不但具有固定氧 在链引发、链增长阶段 固定氧和 固定氧 抽提氢的能力,还能发生自身的单分子分解反应 自身的单分子分解反应,从而 抽提氢 自身的单分子分解反应 发生高分子链的断裂。 在链终止阶段的双分子反应(14-4)使得高分子的相对分 子质量增加,即发生交联,并有可能形成凝胶。当氧压 升高时,R·与O2的化合反应速度很快,所以[RO2·]>> [R·],因此RO2·自由基双分子化合是唯一的链终止反应。 最终可能的产物:聚合物片断、或醇、醛、酮、酸。 例:可导致聚合物-铜导线界面上很容易形成羧酸铜。
聚合物曝露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作用在分子链上形成过 聚合物曝露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作用在分子链上形成过 氧基团或含氧基团,从而引起分子链的断裂及交联, 氧基团或含氧基团,从而引起分子链的断裂及交联,使 聚合物变硬、变色、变脆等。 聚合物变硬、变色、变脆等。 可在较低温条件下发生。 可在较低温条件下发生。 化学降解包括热氧化降解和光氧化降解。 化学降解包括热氧化降解和光氧化降解。 热氧化降解 饱和聚合物的化学降解较慢, 饱和聚合物的化学降解较慢,饱和聚合物在发生氧 化反应时,三级碳最易被进攻。 化反应时,三级碳最易被进攻。而不饱和聚合物的氧化 反应要快的多,因为所含的烯丙基碳易遭受进攻, 反应要快的多,因为所含的烯丙基碳易遭受进攻,并形 成稳定的自由基。 成稳定的自由基。 化学降解过程是一个自由基链式反应。 化学降解过程是一个自由基链式反应。 自由基链式反应
CH2 CH Cl ∆ CH=CH + HCl
∆ CH2 CH OCOCH 3
CH=CH
+ CH3COOH
研究热性能的三种方法:热重分析法、 研究热性能的三种方法 热重分析法、恒温加热法和差热分 热重分析法 析法。 析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化学降解) (2)Chemical degradation(化学降解 ) 化学降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1.热氧化老化 热氧化老化
O2 R’H O2
RH+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