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花百合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测定
种子知识点总结

种子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由胚珠发育而成,并带有一定数量的营养组织。
一般来说,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乳、胚和胚轴组成。
种子的结构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和萌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也存在差异。
1. 种皮:种子外部的表皮,起到包裹和保护种子内部组织的作用。
种皮的结构和形态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有重要影响。
2. 胚乳:种子内部的主要储藏组织,贮存着植物胚胎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起着关键作用。
3. 胚:种子内形成的新生植物胚胎,它是种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部分,对种子的萌发起着决定性作用。
4. 胚轴:连接胚和种子的组织,起着支持、传递养分和水分的作用,对种子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包括花粉萌发、授粉、受精、胚胎发育和种子发育等多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植物需要依赖花粉、雄蕊、雌蕊、子房等生殖器官的协同作用,完成种子的形成。
1. 花粉萌发:花粉萌发是花粉在萌发管中形成萌发管并向子房内生长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步。
2. 授粉:授粉是花粉与雌蕊柱头的接触和花粉粒与子房花柱部形成萌发管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 受精:受精是授粉后,花粉萌发管与子房内的胚珠结构相接触并形成胚珠内部的核融合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胚胎发育: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逐渐形成胚乳和胚,从而完成胚胎的形成。
5. 种子发育:胚胎发育后,胚乳组织逐渐发育形成营养组织,并与胚形成完整的种子结构,完成种子的形成过程。
以上是种子形成的基本过程,它们决定了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三、种子的生理特性种子的生理特性包括种子休眠、萌发、生长发育等多个方面。
它们对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1. 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种子在成熟后处于休眠状态,这种状态下种子不会发芽。
百合花营养成分及特性分析

分别为粗纤维 1.42 g/100g、碳水化合物 3.52g/100g、灰分 1.56
g/100g。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人体能量供应,膳食纤维具有增
强人体肠道功能、降低血胆固醇、调节血糖、预防结肠癌等作
用[4-6]。
2.2 百合花氨基酸分析
- 18 -
百合花蛋白质组成中的非必需氨基酸里,谷氨酸含量最 高,为 240.12mg/100g,依次为精氨酸 121.42mg/100g、天门冬 氨 酸 108.57mg/100g、 丙 氨 酸 87.14mg/100g、 丝 氨 酸 77.14mg/100g、甘氨酸 67.14mg/100g、脯氨酸 61.42mg/100g、胱 氨酸和酪氨酸 34.28mg/100g、组氨酸 21.42 mg/100g。在百合花 中的非必需氨基酸里谷氨酸、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比较 丰富。谷氨酸参与脑内蛋白质和糖的代谢,具有改善儿童智 力发育等功效。精氨酸具有促进肝脏和精子机能的功效。
百合花中含有 VA、VB1、VB2、VB3 和 VC 以及 VE 等维生 素,其中 VC(4.14 mg/100g)含量较高,VC 是高效抗氧化剂,用 来减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底的氧化应力,人体每日的需 要量为 75mg,VC 具有加强身体免疫力、防癌、降低胆固醇、 防止坏血病等功能。VE 含量为 0.18 mg/100g,VE 参于体内代 谢,可促进红细胞生长,人体每天需要量是 8~10IU,VE 缺乏 时,女人得习惯性流产。VA 含量为 0.02 mg/100g,VA 维持视 力、黏膜及皮肤的正常功能,人体每天需要 0.8~1.0 mg,缺乏 时会导致夜盲症。VB1 含量为 0.02mg/100g,VB1 负责醣类能量 代谢,人体每天需要 1.8~2.2mg,缺乏会造成脚气病。VB2 含 量为 0.01 mg/100g,VB2 参与的生化反应有呼吸链能量产生。 VB3 含量为 0.02 mg/100g,VB3 负责蛋白质、醣类和脂质的代 谢,人体每天需要 13~19mg,缺乏时容易导致癞皮病。因此, 经常食用百合花,能有效补充人体维生素 A、维生素 B 族和
保健蔬菜朝鲜蓟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

保健蔬菜朝鲜蓟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朝鲜蓟,又称为洋蓟、菊蓟、法国百合、荷花百合等,为菊科菜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
目前在我国浙江、湖北等省已建有形成规模的出口基地,北京、上海、云南、山东、广西、广东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朝鲜蓟以花苞(花球)为食用部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镁、磷、钾、铁等矿物质。
经常食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尿酸,对糖尿病、动脉粥状硬化、肝炎、黄疸病患者有辅助疗效。
朝鲜蓟有多种食用方法:花苞可以炒食、生食、做汤和沙拉,也可以制作成罐头和果酱;叶片还可用于制酒,目前其产品主要供应宾馆、饭店和出口。
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朝鲜蓟为圆锥形直根系,肉质簇生,主根上有侧根3~5条,根上多数长有瘤疤,根质脆,易折断。
茎直立,株高100厘米左右,开展度为140厘米,茎上有纵条纹,多分枝。
抽墓前为短缩茎,基部腋芽易萌发分蘖,显蕾后茎节伸长抽薹,主茎上又抽生次生枝,花枝顶端着生花苞。
叶互生,大而肥厚,宽披针形,长30~80厘米,宽15~40厘米,羽状深裂,绿色,抽墓前叶片密生于短缩茎上,抽薹后花枝上着生浅裂叶。
叶柄肥厚,两侧裂片呈齿状排列。
头状花序,花序直径10~20厘米。
花盘上有紫色管状花,花盘外有总苞包围。
果实呈卵形,果皮灰色或白色,并密布褐色斑纹。
种子千粒重46克左右,在花期有梅雨和高温的地区不易结籽。
(二)环境条件1.温度朝鲜蓟喜温和气候,适宜在冬暖夏凉地区种植。
适宜发芽温度20~30℃,适宜茎叶生长温度18~20℃,花苞形成适宜温度 16~24℃,温度高于33℃时生长受到抑制。
耐轻霜和短期-2℃的低温,根部地温不低于-8℃时可以安全越冬。
在华北、东北、西北以及西藏等高寒地区,如果冬季不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很难越冬。
2.光照朝鲜蓟属长日照作物,喜充足的光照,不耐阴。
若光照不足,则植株生长弱,养分积累少,产量低,并且不利于越冬。
3.水分朝鲜蓟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不能过分干旱,也不能湿度过大。
种子生物学-复习材料

种子生物学一.大题总结绪论1.种子的涵义:植物学上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农业生产上指凡是能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2.种子生物学的内涵:是农学的重要课程,主要讲育种工作以后的事,即作物品种选育成功进入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也是植物学分支,研究种子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阐明植物种子各种生命现象的变化与其与环境条件的联系,并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等环节3.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资料;种子是绿色革命的主体,农业科技的载体;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谁控制种子谁就能控制世界;种子不仅是农业的起点,还是终点,而且通过种子的贮藏与更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4.种子工程的意义与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途径意义: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是把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工程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建设的组织与运行管理。
途径:实施种子工程要实现种子工作的四个转变:①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②由行政区域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③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转变;④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最终达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育繁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
5.为什么说种子是特殊的商品①种子本身的独特性②种子有特定的生产适应性、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③利用种子时间的有限性④种子生产方式的特殊性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1.种子发育成熟过程经历哪些阶段?种子成熟过程中有哪些物质积累?阶段:①胚的发育②胚乳的发育③种被的发育物质积累:成熟过程中养分由同化器官向贮藏器官转移,种子大小、重量、发芽率上升,但含水量下降。
可溶性糖、非蛋白态N含量降低,淀粉的支/直升高,脂肪酸价降低、碘价升高,贮藏蛋白增多。
2.种子成熟的概念?形态成熟: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生理成熟: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3.什么是脱水耐性?指的是种子对低含水量或脱水的忍耐程度, 即植物种子在脱水后的活力或发芽力的变化情况, 其反面称为顽拗性或脱水敏感性4.脱水耐性是如何获得的?种子脱水耐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如何影响种子脱水耐性的?发育时逐渐发生的生理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结果, 其中包括后期阶段专一性保护物质的合成影响因素:① 蛋白, 这些蛋白质可能起脱水保护剂和代替水的作用; ②非还原性糖的积累, 以维持干燥条件下膜和蛋白质的稳定性;③ 脂类和抗氧化系统, 是脱水过程中防止、忍耐或修复自由基攻击的抗氧化剂和酶等; ④ , 它调节蛋白的合成。
七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的萌发

七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的萌发七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的萌发1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重点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设计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问题的提出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方案一: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方案二: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演示、启发学生调动经验储备,进行大胆假设。
3.制定计划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
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
推测实验结果。
方案二: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围绕教师的指导提纲,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
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
最新关于中药材百合的解析

3
薄土,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约一个月后即可发芽。
2. 百合的分株繁殖方法
1. 百合的分株繁
殖方法主要是在春
季或秋季,将生长
良好的百合植株从
1 土壤中取出,用刀
将其分成若干个小
株。
2. 分株后的小株需
3. 百合分株繁殖时
要立即种植到新的花
要注意选择健康、无
盆或田地中,并保持
病虫害的植株进行分
土壤湿润,以利于其
01
02
03
1. 百合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 的环境中,适宜的温度范围 为15-25摄氏度。
2. 百合对光照要求较高,需 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要避 免强烈的直射阳光。
3. 百合对空气湿度有一定要 求,宜保持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
2. 百合对土壤的要求
1. 百合喜欢富含有机质的 、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 的酸碱度要求不严。
3. 百合叶子的形态特点
1. 百合叶子通常呈条形或披针形,叶片较宽且厚实,叶面光滑,颜色鲜绿 。
01
2. 百合叶子的基部呈心形,边缘具有明显的锯齿状,叶脉清晰可见。
02
3. 百合叶子在生长过程中会逐渐展开,形成一片片美丽的绿色叶片,给人 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03
二、百合的生长环境
1. 百合喜欢的生长气候
2. 在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阴 ,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以免 叶片被晒伤。
三、百合的繁殖方法
1. 百合的种子繁殖技巧
1. 百合种子的播种时间通常在秋季,选择健康成熟的种子进行播种
。
1
2. 百合种子需要经过层积处理才能提高发芽率,将种子与湿润的沙
2
子混合后放在低温环境中冷藏数月。
3. 播种时,将百合种子均匀撒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然后覆盖一层
种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种子生物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调控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为熟练掌握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奠定理论基础,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熟悉操作规程,能独立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种子的涵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种子的涵义,了解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重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难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区别第二章种子的形成与植物学分类1、教学内容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熟悉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了解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有个充分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重点:种皮上的构造及其与胚珠类型的关系;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难点: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及意义;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1、教学内容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种子水分;种子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其他化学成份;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2- 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种子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自学)第二节种子的形成和发育成熟(自学)第三节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分布(自学)第四节种子休眠与调控休眠(dormancy)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和保全自己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1. 概念:种子休眠——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种子休眠原初休眠——指种子在成熟中后期自然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不萌发的特性,又称自发休眠。
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
种子休眠的深浅,以休眠期的长短作指标。
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规定发芽率(如80%)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休眠为一群体概念。
测定:将一批种子,从收获开始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发芽率,然后计算该批种子从收获至最后一次发芽试验置床时的天数。
2. 意义:种子休眠在生物学上和农业生产上均有重要意义:•生物学上——种子休眠是一种优良的生物特性,•是种子植物抵抗外界不良条件的一•种适应性,有利于世代延绵。
•如:干湿冷热交替地区生长的种子一般都•有明显休眠期。
避免成熟时遇雨穗发芽有利方面(穗发芽、株上发芽)减少加工、贮藏损失农业生产上(胚部活动减慢,对环境敏感性减小。
)影响发芽结果不利方面有时降低种用价值除草困难不利于种子异季加速繁殖二、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复杂,造成一种种子休眠,可能是单方面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
1.种胚未成熟(后熟)–有些植物果实成熟收获,但其种子还不具备发芽能力,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
(1)胚未(完全)形成(形态后熟):–①种子脱离母株后,种胚尚未形成。
eg:银杏在浆果落下之后,种胚才经过受精过程而逐渐形成。
–②种子采收后,种胚分化尚不完善。
eg:兰花果实成熟时,种胚还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经过4~5周后,才发育成熟。
–③种子成熟时,种胚已完成分化,但体积很小,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进一步发育方能萌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5, 2 0, 2 5 a n d 3 0  ̄ C ) .【 R e s u l t 】 he T m a j o i r t y o f L i l i u m s u #  ̄ h u r e u m B a k e r . s e e d s , y e l l o w a n d o v a t e , h a d t h e 1 0 0 0 一 s e e d
中图分类号 : s 6 8 2 . 2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1 1 9 1 ( 2 o 1 3 ) 0 3 — 0 4 0 3 — 0 4
Bi o l o g i c a l a n d g e r mi n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i l i u m s u l p hu r e u m
we i g h t o f 6 . 7 g.a v e r a g e mo i s t u r e c s o a k a g e c o n t e n t o f 0 . 3 2 g / g . he T g e m i r n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i r s i t c s o f s e e d s
v e r n i e r c a l l i p e r ,v i s u a l me t h o d a n d 1 0 0一 - s e e d we i g h t me t h o d .T h e g e r mi n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we r e s t u d i e d b y s o a k i n g
摘要 : 【 目的】 测定淡黄花百合种子 的基本特性及萌发所需 的基本条件 , 以期为淡黄花百合 的开发利用奠定基 础。 【 方法 】 用游标 卡尺法 、 目测法及百粒重法等测定淡黄花百合种子 的生物 学特 性 , 并设 置不 同温度( 1 5 、 2 0 、 2 5 、 3 0  ̄ C) 及 化学 药剂浸种 ( 0 . 3 %KMn O 溶液 、 0 . 1 %K H . , P O 溶液 、 1 0 % Na C 1 0溶液 、 清水 ) 对其种子萌发 的影 响。【 结果 】 淡 黄花百
南方农业 学报
J O U RN A L O F S OU T H E R N AG R I C U L T U R E 2 0 1 3 , 4 4 ( 3 ) : 4 0 3 一 - 4 0 6
h t t p: / / www. n f n y x k. c o n r
I S S N 2 0 9 5 —1 1 91 ;C ODEN NNXAAB
s e e d s i n出f i e r e n t c h e mi c a l a g e n t s( 0 . 3 % KMn O4  ̄ ,0. 1 % KI - I 2 , 1 ' O, l , 1 0 % Na C1 0 a n d wa t e r )u n d e r d i i f e r e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合种子大多为 卵形 , 淡黄色 , 千粒重6 . 7 g , 平均含水量 1 5 %, 吸水量 0 . 3 2 g ; 在2 5  ̄ C时种子 的各萌发 特征最好 ; 清水浸
种处 理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 为1 0 0 . O %, 1 0 %N a C 1 0 浸种处理种子 的萌发率最低 , 为8 6 . 7 %。 【 结论 】 淡黄花百合种子萌发 对温度敏感 , 2 5 ℃为最适温度 ; 淡黄花百合种子对3 种药剂不敏感 , 在育 苗时无需使用任何特殊化学药剂处理 。 关键词 : 淡黄花百合 ;种子 ;生物学特性 ;萌发特性
Ba ke r .s e e d s
L I U We i ,CHANG z h e n g
(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D e p a r t me n t , We n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We n s h a n , Y u n n a n 6 6 3 0 0 0 , C h i n a )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i t s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 Me t h o d 】 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u s i n g
Ab s t r a c t : 【 O b j e c t i v e 】 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g e r m i n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删 u m s . 1 p h u r e u m B a k e r . , s e e d s w e r e s t u d i e d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3 . 4 0 3
淡黄花百合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测定
刘 伟 ,常 征
( 文 山学 院 生化 系,云 南 文 山 6 6 3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