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反应ppt课件(共14张PPT)

静脉输液反应ppt课件(共14张PPT)
特殊病人尤应注意。 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3.端坐位,两腿下垂。 4.遵医嘱(yīzhǔ)给药(如利尿剂、扩血
管药、平喘剂、强心药等)。 5.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
加20-30%酒精。 6.必要时四肢轮扎。
第六页,共14页。
【原因】 1.输液中无菌操作(cāozuò)不严,局部静
脉感染。 2.长期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 脉置管时间过 【长临引床表起现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
第十页,共14页。
第十一页,共14页。
静脉(jìngmài)输液注意事项
1、选择静脉(jìngmài)时,避开静脉(jìngmài)瓣、关节。 2、长期静脉(jìngmài)输液者要有计划的使用血管,一
般先四 肢远端后近端,充分保护静脉(jìngmài)。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输液速度并随时听取 病人主诉。
第二页,共14页。
发热(fā rè)反应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 菌体蛋白);
【临床表现】发冷、寒颤和发热;轻者体温 38℃左右(zuǒyòu),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 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 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全身 不适等症状。
第三页,共14页。
【护理要点】 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输液用具, 严格无菌操作(cāozuò)。 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 或停止输液。 3.对症处理。 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查找原因。
第四页,共14页。
循环负荷过重 (急性肺水肿)
【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 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 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 使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心 衰、肺水肿。
第五页,共14页。
【机理】血容量急剧增加-超过心脏负荷-右心衰-肺瘀血 (yū xuè)-肺V压增高-液体渗入肺泡-肺水肿

常见输液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PPT课件

常见输液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PPT课件
常见输液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急诊宋秋梅
发热 反应
不良 空气
静脉
栓塞 反应 炎
急性肺 水肿
预防
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 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 操作原则。
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 为病人更换注射部位使患肢 休息,局部热敷,严重时局 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 输液量,对年老体弱、 婴幼儿、心肺功能不 良的病人需要特别慎 重并密切观察。
应对措施
四、空气栓塞
预防
•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管内 空气。
•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连续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输液瓶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 (3)加压输液,输血时应专人守护。
闷 死 了
应对措施

《输液反应及处理》课件

《输液反应及处理》课件
输液反应及处理
本课程将介绍输液反应的类型、原因、识别和处理方法。此外,也会提供预 防输液反应的措施。
输液反应是什么
输液反应是指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它可能由多 种原因引起,包括给药途径、液体成分和病人自身因素。
不同类型的输液反应
过敏反应
由患者对液体配方或制剂成分过敏 而引起。
中度反应
• 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 紧急处理,如给予适宜剂
量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素 等药物
重度反应
• 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 反应的措施
预防输液反应的措施包括: •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确保输液器具具备良好的清洁消毒条件 • 合理选择输液途径和输液类型 • 调整输注速度,避免快速输液
如何识别输液反应
1
查看实验室检测结果
2
通过查看实验室检测结果,如血常规、尿
常规等数据,判断输液反应的类型和程度。
3
观察患者
密切观察患者,特别是输液部位和生命体 征的变化。
询问患者
问询患者相关问题,如过敏源、病情等,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
常见的输液反应处理方法
轻度反应
• 减慢输液速度 • 给予过敏药物等对症治疗
心血管反应
由液体输注造成的血液容量增加、 压力改变等因素引起。
感染反应
由输液器具污染等问题引起细菌感 染。
输液反应的原因
药品不良反应
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或某些药物会影响患者的生 理机能。
输液器具污染
输液器具污染、不洁会引起感染反应。
输注速度过快
快速输液会对患者造成心血管系统的负荷。
其他因素
患者的身体状态、输液配方、环境等因素也会引起 不同类型的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ppt

输液反应.ppt
输液反应
呼吸内科:李敏 2014.8
目录
输液反的定义
反应的类型 发生原因 常见反应的症状、原因及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Page
2
输液反应定义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 用输液时出现的各 种非治疗效应,引 起输液反应的因素 很复杂,不单是药 品质量问题,而是 多种因素的综合表 现
Page 3
热原 反应 输液反应 类型
Page
17
护理措施
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 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氧气吸入 心电监护 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 录
Page
18
Page
19
预防措施
1、 严格掌握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只有在使用其他给药方式效果不佳时才选用输液法。一般主张较 轻度的发热、腹泻、轻度的感染可采用口服或其他方式给药。 对肾功能、心功能不全者更应谨用,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 度。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所用药物更应谨慎。
用中药外敷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Page
16
空气栓塞
原因 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 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 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 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 入右心室
症状 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 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 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Page
20
2 、治疗室的环境要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 、对药前认真检查药品的外观情况。
4、严格核对注射用药的剂量、方法、滴注速度。
对易发生药物反应的药物必要时由临床药师根据药动学 参数进行计算和调整。

【正式版】输液反应及防治PPT

【正式版】输液反应及防治PPT

• 至于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则应慎重。原 因是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应,用肾上腺素违 背了输液反应的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 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应 是正确的;另外,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会使原有高 血压的病人病情恶化。当然,在一时不能判断出是 输液反应还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时,小心使用也未 尝不可;在输液反应又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 也是对的。
㈢,五联用药:①吸氧;
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次);
• 三,准确判断 简单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 热,与“速发型过敏反应”不同。虽然二者在 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 现,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 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 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 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前驱症 状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 呕吐、冷汗淋漓、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博 细速、频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 骤然哀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 急骤得多,无寒战高热过程。
• 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 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 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 化后吸入; (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物及毛 地黄等强心剂; (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三)静脉炎
症状: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 、灼热、疼痛。
至于烦躁不安时镇静剂的使用也应慎重。实践证 明,输液反应经上述处理大多能很快安静下来,不 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也会掩盖 病情变化。
感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反应 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概述
• 输液反应:最常见的反应是发热,常因输 入制热物质而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 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 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或橡皮胶管表层 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 顾名思义,输液反应就是在 吊针或点滴过程中出现的突 发不良反应。”专家介绍, 据统计,80%的输液反应为发 热反应。所以,在临床上, 输液反应又称发热反应,系 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 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 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 因素引起
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 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
2、把好液体配制关
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 查八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 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 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 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 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 看一看的好习惯;
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 ”
6、个体差异
(1)病情因素。输液反应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特别 是感染性病人。感染性疾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微生 物在入体内增殖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内毒素。肺结核、支气 管肺炎、上感(包括重感冒合并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肝 炎、肺部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症的病入,病情较急,其体内 致病微生物增殖快,血中内源性内毒素的量也必定大。正常 人能耐受的液体热原量,到了这类病入身上,由于液体与病 入血中内源性热原的迭加可能使内毒素量超标,从而更容易 引发输液反应。
•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 常见的现象,它可诱导病人基 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 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输液反应机制
• 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物质的总称。广义的热 原包括了细菌性热原、内原性高分子热原及其化学 热原等,药剂学上的热原通常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 物。现已证明热原主要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 是由脂多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微粒异 物也是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静脉输液中的不 溶性微粒异物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 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 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菌或灰尘等, 可引起类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水 肿、栓塞、过敏反应等。热原由静脉输入血液,刺 激脑下垂体发热中枢,引起发热反应。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 ; 2、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 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 4、是药品浓度过高及输液速 度过快; 5、是液体的配伍过杂; 6、个体差异。
1、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
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 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 发热反应;或在搬运、贮存、使用过程中, 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 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也可发生输液反应。
不能在这里节省开支!
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
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 升温最好;如滴注甘露醇加热后的温 度。
5、药品浓度要适当,输液速度要 慢
特别是输液前20分钟应慢滴,如无 不良反应可依病情调整适当的滴数
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
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 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 依据,不可凭经验或想当然。
2、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
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 履行“三查八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 查验;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 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 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
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 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 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 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 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的诊断标准
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 液后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 发热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
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
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
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常见输液反应的类型
1 2 3 4
发热反应 急性肺水肿 空气栓塞 局部反应
(2)体质因素。l0周岁以下儿童和60 周岁以上的老人,是入群中体质较差、免 疫力较低的群体,这类病入出现输液反应 的机率也相当高。所以,输液反应与个入 体质有关。
输液反应的防范
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医生护士 都很被动,为此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也不少。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调
1、把好药品质量关
发生发热反应的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输液反应,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 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 过抢救时机; 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 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五联用药:①吸氧、保暖;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 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 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 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 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常见输液反应的诊断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 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
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 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 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 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 所致。
症状:主要表现发冷、
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 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 41℃),并伴有恶心、呕吐、 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4、是药物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
均可引起输液反应;5、是来自体的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 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 原而致输液反应。如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 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 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 这都是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又如磷霉素钠 +654-2遇光,药色会加深,炎琥宁+红霉素或+ 喹诺酮类药,均需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