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2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单元一:远古人类和文明的起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新石器时代的最大进步是()。

A. 农业的发展B. 动物驯化C. 采集经济D. 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2. 商代青铜器的用途主要是()。

A. 宗教祭祀B. 生活用具C. 乐器D. 武器3. 人类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大洋洲4. 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使用火B. 会社会生活C. 使用石器D. 会采集经济5.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伏羲主要是()。

A. 发明了文字B. 创造了人类C. 发明了农业D. 创立了礼乐制度...二、解答题(共20分)1. 描述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状态,至少两点。

2. 铜器对商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3. 用简要的文字描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

4. 农耕社会和牧歌社会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单元二: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崛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夏商之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争是()。

A. 女娲战炎帝B. 姬姓氏族之争C. 挑夏伐商之战D. 文武之争2. 古埃及人的神话中,造物主之神是()。

A. 阿蒙B. 伊西斯C. 荷魯斯D. 穆图3. 古代波斯帝国的最大特点是()。

A. 采用金币作为交易货币B. 实行宗教多元主义C. 采用奴隶制度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4. 中,造物主神是()。

A. 佛祖B. 婆罗门C. 曼陀罗D. 洛克什密5. 旧约中,以色列人是谁的后裔?()A. B. 福铢均 C. 赫米特 D. 高克辻琦...二、解答题(共20分)1. 描述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宗教。

2. 用简要的文字描绘波斯帝国的特点和统治方式。

3. 解释"三纲五常"在古代中国的意义。

4. 比较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以上为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的测试卷内容,供参考。

参考答案请联系老师获取测试题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一、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文明是()A.印度河的赠礼B.幼发拉底河的赠礼C.尼罗河的赠礼D.底格里斯河的赠礼2.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有()①金字塔②甲骨文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A.①②C.①③B.③④D.②④3.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

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

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XXX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

孕育这一文明的是()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长江流域4.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右图为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该遗址位于()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地中海沿岸5.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下列内容中与该法典有关的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C.“条条大路通罗马”D.“真实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16.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印度等级制度》课本剧中的对话。

甲同学:我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XXX同学:我虽不是处于独尊地位,但我掌握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

XXX同学: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必须纳税供养第一、二等级。

XXX:我是被征服者,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

据此判断,哪位扮演者属于吠舍等级()A.甲同学B.乙同学C.XXX同学D.XXX7.(2017湖南益阳中考)公元前6世纪,XXX创立的宗教是()A.XXXB.XXXC.D.XXX8.亚非文明古国孕育了世界历史上巨大的文明,这些文明具有的不异的地理身分是()A.海洋B.戈壁C.高山D.大河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右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

它反映的是()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中国文明2.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A.出现时间B.著名人物C.文明代表D.文明类型3.下表是对九年级历史某一章节中人物的简介。

他是()国籍古巴比伦简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贡献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从而使巴比伦第一王朝达到全盛历史地位现在被誉为古代立法者A.图特摩斯三世B.汉谟拉比C.亚历山大D.凯撒4.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这体现了这部法典的()A.公平性B.严谨性C.阶级性D.科学性5.下表是某历史老师设计的一道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课堂练习题,请你帮他指出不正确的一项()A位置印度河流域B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C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了许多小国家D鼎盛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古代印度文明达到鼎盛6.某同学编写了一部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7.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

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A.世间一切皆苦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C.世间众生平等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8.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大河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另一标签,意在说明大河流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至关重要。

下列哪一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A.古希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巴比伦文明2.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

材料中的“宫殿”是()A.金字塔B.狮身人面像C.帕特农神庙D.万神庙3.下图中的石瓶是古埃及阿蒙荷特普三世王后提伊的物品,用于盛化妆品或油膏,瓶身上有王后和国王的名字,写在椭圆形的圈框里。

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4.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口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

”此国王所处的国家是()A.古罗马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雅典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

这表明该法典()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C.维护严格的等级制度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6.下面漫画把人分为不同等级,这一现象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7.《摩奴法典》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摩奴法典》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有烦琐的规定。

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

不同种姓的人严禁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

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麻痹人们的斗志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C.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神化种姓制度8.“当否定种姓制度并对不同于终极客观实在的灵魂的信仰发出挑战的时候,就诞生了一种广为流传的宗教,它迷住了整个东亚。

九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上述歌词中的内容与下列哪一项内容有关()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种姓制度D .奴隶制民主政治2.当你漫步于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是用哪种文字记载的()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B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C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3.下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实质是()A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B .维护奴隶的利益C .表示人人平等D .代表公平正义4.右图所示的制度出自()A .古代埃及B .古巴比伦王国C .古代印度D .古代希腊5.某校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把“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确定为研究课题,下列研究内容能列入该课题的是()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④佛教的创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今天的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但这里却曾经是人类两大文明的发源地。

下列文明成就与此地区无关的是()A .建造金字塔B .发明楔形文字C .创立佛教D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7.观察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可以看出亚非文明产生的共同点是()A .处于沿海地区B .兴起于肥沃的草原C .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D.出现在丘陵地区8.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材料反映的是()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印度文明9.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兴起于()A.古代埃及B.古代雅典C.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10.“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雅典在希腊200多个城邦中学校最多B.希腊所有城邦的学生都到雅典来上学C.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希腊各城邦的典范D.雅典的一切行为都是其他城邦的典范11.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面是古埃及季节及农民主要活动表。

从中可知古埃及( )季节泛滥季(7-10月) 生长季(11-2月) 干旱季(3-6月)农民主要活动服劳役,如建金字塔经营庄稼,又称播种季忙于收获,又称收获季A.重视农业生产 B.王权十分强大 C.天文历法发达 D.民生比较困难2.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种至高无上权威的是( )A.木乃伊 B.金字塔 C.太阳历 D.象形文字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一课之后,搜集了下面三幅相关的想象画。

根据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想象画取材于古代希腊文明B.条文显示维护了奴隶的利益C.相关条款保障债权人的权益D.图片反映了印度的种姓制度4.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派别。

它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下贵贱分明的等级体系,赢得了大批信众。

材料说明佛教( )A.对种姓制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B.促进了文化学术的繁荣C.得到了国王和一部分富人的支持 D.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明5.下面是当时雅典公民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示意图。

这反映了( )A.城邦公民无人身自由B.奴隶与妇女的地位平等C.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D.雅典民主开始走向衰落6.雅典建有“纪名英雄墙”,有关城邦的事务及法令预案都公告于此,供人们讨论,公民大会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公之于众,作为公共档案馆的圣殿也向公民开放。

这说明古代雅典( )A.城邦政治受到监督B.公民大会权力至上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法令彰显民众意愿7.亚历山大利用与征服地区上层的联姻,为他东征争取到了合作者;为马其顿将士和波斯人举行婚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从中可知亚历山大东征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是( )A.军队力量的强大B.希腊文化的影响C.统帅的身先士卒D.融贯东西的政策8.《十二铜表法》规定:“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创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7世纪2.某同学进行探究性历史学习,出现“古巴比伦”、“债务奴隶”、“成文法”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该同学是对下列哪一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A.《查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汉漠拉比法典》 D.《十二铜表法》3.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4.下面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B.中国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古埃及文明5.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这段材料直接反映出( )A.古印度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古印度社会等级界限森严C.这是人为制造的不公平,促使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D.古印度是文明古国,其科技文化灿烂辉煌6.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

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佛教D.秦始皇陵兵马俑7.2019年8月12日,第四届中印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B.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D.在古印度,佛教提出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8.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拟订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古代亚非文明B.中古亚欧文明C.文明的冲突D.社会的变革9.《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人教版历史九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时间: 50分钟满分: 50分)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B.生产方式不同C.婚姻关系不同D.生活的地区不同2.现代人已知的直系祖先是A.猿类B.早期猿人C.晚期猿人D.南方古猿3.氏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当时财产公有C.妇女在当时的社会中占主导地位D.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4.下列文明中, 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的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5.印度奴隶社会等级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B.四个等级间权利、义务的多少C.严格的阶级关系D.等级间的种族差别6.被同归于“古代东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有其共同点, 其中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①都发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③都有伟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属于农业文明A.①④B.③④C.②③D.②④7、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这项体育盛会的发源地在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希腊D.古罗马8、某人欲游览欧洲最古老的文明遗迹, 你应建议他去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希腊9、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之源, 下列有关古代希腊、罗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伯利克里当政期间, 雅典达到全盛B.布匿战争是希腊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C.雅典曾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D.公元前27年, 罗马帝国建立10、下列史实促进了日本社会性质转变的是的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太学制度的建立C.大化改新D.大和改名日本国11.关于日本大化改新, 说法正确的是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是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是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12.加速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B.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C.630年穆罕默德带兵征服麦加D.632年穆罕默德病逝1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是A.政教合一的国家B.君主立宪制国家C.共和制国家D.总统制国家14.欧洲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罗马帝国的灭亡C.东罗马帝国的灭亡D.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15.在印度的四个等级中, 哪几个等级是受压迫的?()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 ①③B. ②④C. ①③D. ②③④16.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人奴隶社会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17、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导者是()A. 屋大维B. 安东尼C. 斯巴达克D. 凯撒18.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 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2
二、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

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材料一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改革?改革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文中的“臣下”是怎样侍奉他的主人的?
(3)材料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7.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

材料一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学问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的、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

(2)材料二中的“帝国”是指哪个国家?中国的丝绸是通过哪条路线传人该国的?当时中国处于哪个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28.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29.
(1
(2)这部文献是何时有哪个机构通过的?颁布这部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3)这部文献使这个国家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此文献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