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古诗二首—绝句-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古诗二首—绝句-人教(部编版) (共33张PPT)

古诗二首—绝句-人教(部编版) (共33张PPT)
(《山行》杜牧)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黄鹂鸟】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 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 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 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 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 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 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音序:W 部首:口 结构:上下
组词:东吴 吴国 造句:孙权建立了三国时 期的东吴。
书写指导: “口”稍小, “天”第二横长,撇捺舒展。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 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 悦,意蕴畅达,描写了诗人居住草堂附近明 媚秀丽的春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 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首先借助汉语拼音解决生字新词,然后 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最后在理解诗 歌的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参考答案: ◇刚刚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小黄鹂在欢快的鸣叫着, 远远的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一、在读音正确的苹果上打“√”。




x√iǎo xǎo
√cí chí
yìn yìng jüé √
juÎ
二、拼拼写写。
hú shuǐ lián y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绝句(课件)(共21张PPT).ppt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绝句(课件)(共21张PPT).ppt

译文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雪山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讨论: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含”字用得好。窗含, 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雪 山好似嵌在窗框中。
想一想: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 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两个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两 两相对,在蓝蓝的天空下,白鹭展翅飞行, 黄鹂在绿柳丛中鸣叫,四种景物有声有色, 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春景。 表达了诗人闲适、喜悦的心情 。
诗歌后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色?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西岭雪山,在 今成都市西
千年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远景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 近景
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在今江苏省一带
诗人心 情愉悦
讨论:“千秋”和“万里”是整整一千年 和一万里吗?你还学过这样的诗句吗?
不是。这里的“千”和“万”都是虚数。运用 了夸张的写法,写出了时间之久,距离之远。其他 运用这种写法的诗歌还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 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古诗二首》第2首
绝句
导入
同学们以前学过什么春天的 古诗?还记得吗?今天让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
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 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杜甫 字子美,唐代著 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 称“李杜”。主要作品有 《春夜喜雨》《春望》《绝 句》等,著有《杜工部集》。
绝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15课《古诗二首 绝句 》(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 绝句 》(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绝句》【教学目标】1.认识“鹂、鸣、岭等7个生字。

会写“绝、含、岭、吴” 4个字及扩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1.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内容。

2.感受诗句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看图猜诗句,出示图片问:“我们都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谁来说一说?”学生举手回答或点名回答..........这学期学的《咏柳》,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今天我们学习诗人杜甫一首诗《绝句》,看看他是怎么描写春天的。

2.知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接下来我们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二、讲授新课(一)初读古诗1.出示课件,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给诗文划分小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出示课件,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和技巧,并组词。

鹂(lí):巧记方法—美丽的小鸟组词:黄鹂鸣(mínɡ):巧记方法—小鸟开口叫组词:鸣叫鸟鸣加一加识字:绝(jué)=纟+色组词:绝对绝交含(hán)=今+口组词:包含含有岭(lǐng)=山+令组词:山岭西岭泊(bó)=氵+白组词:停泊泊车3.多音字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xíng (步行)行háng(银行)例:今天早晨,妈妈步行(xíng)去银行(háng)办事。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5.出示课件,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并组词、造句。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绝句》课件(共35张PPT)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再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绝句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在这两句诗里看到了哪些景物 和哪些丰富的色彩?
景物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黄鹂

15 古诗二首
杜甫(712—770),字子 美,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 诗被称为“诗史”。
主要作品:《春夜喜雨》《春望》 《绝句》等。
jué
绝句
[唐]杜甫
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 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 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绝句
tánɡ

颜色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近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远景 鲜

黄 相互 翠

动态美
亮 丽
白 映衬 青 上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说一说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 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
景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 甫
lí mínɡ
hánɡ l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hán lǐnɡ
bó w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hánɡ
多音字
一行白鹭上青天。

xínɡ
步行 不行
绝句
tánɡ

[唐] 杜 甫
lí mínɡ
hánɡ l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绝句》两首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和句意,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古诗《绝句》两首:《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古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3. 古诗中的字词和句意。

4. 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并背诵《绝句》两首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和句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和句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停顿和节奏。

3. 讲解古诗:教师讲解古诗中的字词和句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4. 感受古诗:通过图文结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5. 背诵古诗: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古诗,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古诗《绝句》两首:《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古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3. 古诗中的字词和句意。

4. 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绝句》两首古诗。

2. 抄写《绝句》两首古诗,注意书写的规范和美观。

3. 家长协助孩子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和句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感受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了《绝句》两首古诗。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古诗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对于古诗的意境美,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阅读和欣赏。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古诗二首《绝句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古诗二首《绝句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古诗二首《绝句诗》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通过研究和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熟悉和理解15古诗二首《绝句诗》的内容。

2. 掌握古诗的诵读技巧和韵律。

三、教学准备1. 课本《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2.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彩色卡片、图片等辅助教具。

4. 讲解古诗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古诗的图片或朗读几句古诗,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古诗的感受和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步骤二:研究古诗《绝句诗》(20分钟)1. 课堂集体朗读《绝句诗》。

2. 分段讲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意。

3. 逐句导读,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句子的意义。

4. 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古诗的喜爱。

步骤三:理解古诗意境(15分钟)1. 出示古诗的相关图片、场景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景物、情感或寓意。

3. 让学生参与到古诗的创作中,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或类似的古诗。

步骤四: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绝句诗》,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来朗读。

2. 在小组朗读结束后,全班齐诵古诗,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3. 教师进行肯定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欣赏古诗。

五、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古诗,拓展他们的古诗知识面。

2. 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激情。

3.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古诗,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步骤- 教学延伸七、课后作业1. 背诵古诗《绝句诗》。

2. 写一段文章,谈谈你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 收集更多的古诗,写下你喜欢的古诗并解读。

以上为教案内容,祝您教学顺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看图猜诗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 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常 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5、 增 加 阅 读 量,培 养语感 ,积极 发掘规 范使用 虚词的 潜意识 ; 6.这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 说是由 于他是 社会的 一个成 员。 7.他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论语》 中孔子 同他的 弟子的 一段对 话。 8.在这条熟悉的林荫大道上,他偶尔 碰到了 自己在 中学时 代的恋 人。
包含 含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山岭 八达岭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三关:朗读关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绝句》
第五关:理解关
绝句
杜甫,唐代伟 大的诗人。被今 人誉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 “李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绝句》课件

绝句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纟 组词:绝句 七绝
jué

窗含
结构:上下 音序:H 部首:口 组词:含义 包含
hán

西岭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山 组词:西岭 山岭
lǐng

东吴
结构:上下 音序:W 部首:口 组词:东吴 吴国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的后两句:我们可以想象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 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内心 肯定是愉快的。这两句诗采用了静态描写。
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诗人是采用什么方 法来描写景物的?
这首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前两句 写动景,后两句写静景,整诗更加生动鲜活 富有感染力。描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
诗文设计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动景 静景
绚丽多彩 清新开阔
诗文大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时候,黄 鹂、白鹭、积雪、船只等构成了一幅 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随堂练
一、根据《绝句》完成了练习。
诗中写了两种动物分别是(黄鹂)和(白鹭 ); 写了两个地名,分别是(西岭)和(东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 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 由飞翔。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两两相对, 在蓝蓝的天空下,白鹭展翅飞行,黄鹂在绿柳丛 中鸣叫,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 丽、清新动人的春景。表达了诗人闲适、喜悦的 心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参考答案: ◇刚刚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小黄鹂在欢快的鸣叫着, 远远的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一、在读音正确的苹果上打“√”。




x√iǎo xǎo
√cí chí
yìn yìng jüé √
juÎ
二、拼拼写写。
hú shuǐ lián yè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 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 悦,意蕴畅达,描写了诗人居住草堂附近明 媚秀丽的春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 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首先借助汉语拼音解决生字新词,然后 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最后在理解诗 歌的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串珠问题: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描写的景物:黄鹂、翠柳、白鹭、西岭、 雪、船。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绝句》中的景色是黄鹂欢唱、白鹭飞翔,西 岭积雪如窗中嵌画,门外静泊远行归船,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
四、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接天莲叶无.穷.碧。( B ) A.无穷尽 B.无边无际 C.不穷
2.映日荷花别.样.红。( A ) A.格外 B.不一样 C.别的样子
3.门泊.东吴万里船。( A ) A.停靠 B.湖 C.出发
4.窗含西岭千秋.雪。( C ) A.秋季 B.某个时期 C.年
组词:东吴 吴国 造句:孙权建立了三国时 期的东吴。
书写指导: “口”稍小, “天”第二横长,撇捺舒展。
核心问题: 这首古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一读: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2.二画: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诗中画出来。 3.三品:品读诗中描写景物的词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hán

音序:H 部首:口 结构:上下
组词:窗含 包含
造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是 “窗含西岭千秋雪”。
书写指导: “人”撇捺舒展, 里面部分稍小。
lǐng

音序:L 部首:山 结构:左右
组词:西岭 山岭
造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是 “窗含西岭千秋雪”。
书写指导:左边稍小而靠上, “人”撇捺舒展。


音序:W 部首:口 结构:上下
梳理文意
翠柳:翠绿色的柳树。 翠,青绿色。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天:蔚蓝的天空。 青,蓝色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 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千秋雪:山上终年不 化的积雪。“千秋” 是虚指,指很多年。
泊:停泊。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万里船:远航万里的船。 万里,指十分遥远,虚指。
(《山行》杜牧)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黄鹂鸟】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 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 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 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 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 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 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15 古诗二首—绝句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课文解读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会认、会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重点) 3.通过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心境,感受春天的
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难点)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 :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 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 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 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 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拓展: 动物入春景,让春天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请你再
积累两句,以动物入春景的诗句吧! ___泥__融__飞__燕__子__,__沙__暖__睡__鸳__鸯__—__—__唐___杜__甫__《__绝__句__》__
阅读方法解密:在想象中品味诗歌
“诗歌不厌百回读”,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 一定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这 样才会能更深刻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以及意蕴。
hé huā dōnɡ wú
湖水 莲叶 荷花 东吴
qiónɡ rén bāo hán shān lǐnɡ jué duì
穷人 包含 山岭 绝对
三、比一比,组词。 湖(湖水) 莲( 莲叶) 穷(穷人) 胡(二胡) 连( 连忙) 突(突出) 绝( 绝对) 荷( 荷花) 岭( 山岭) 色(红色) 禾( 禾苗) 冷( 冷气)
4.四探:这首诗诗人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描写春天的美丽 景色。
课文结构

动态

静态
两个黄鹂 一行白鹭
千秋雪 万里船
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
课文主旨
《绝句》通过对大自然明媚春光的描绘, 折射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四种独立的景色,描 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心 情十分喜悦。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jué lí míng háng hán lǐng bó
绝 鹂 鸣行 含 岭泊
多音字
xíng(步行) 行
háng(银行) bó(漂泊 ) 泊 pō(湖泊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会写
jué

音序:J 部首:纟 结构:左右
组词:绝句 七绝 造句:绝句是一种常见的 古诗文体。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竖弯钩 圆转有力。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 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 赏外界的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一幅多么明 媚秀丽的天然画,而黄鹂的叫声,白鹭的动态,更使画 面充满勃勃生机。诗人足不出户,却好像置身在欣欣向 荣的大自然之中了。那终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西山群峰, 被小小窗口从百里之外收纳进来,恰好成为一幅山水壁 画。
推荐阅读 采莲曲·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文翻译
茂盛的莲池当中,有一群美丽可爱的采莲少女, 她们的罗裙同荷叶一样鲜绿,她们的脸庞如荷花一般 红润。人与荷花相互掩映,一忽儿就不见了;听到歌 声才知道她们还在其中。
国学诵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雪。门外的江面 上停泊着来自东吴的客船。
诗的前两句:诗人抓住“黄鹂”“鸣翠柳”“白 鹭”“上青天”这典型的景物来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 春光,色彩鲜明,春光融融,令人陶醉其中。这两句 诗采用了动态描写。
诗的后两句:我们可以想象战乱过后,江河畅通, 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 到此情此景,内心肯定是愉快的。这两句诗采用了静 态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