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放下你的鞭子》重点语段训练 (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放下你的鞭子》习题课件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放下你的鞭子》习题课件 (新版)语文版

4.在杨白劳唱词中的“独根草”“独木桥”比喻的是谁?这 个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8分)
比喻的是喜儿,写出了喜儿对他的重要性。
5.你对穆仁智说的“哪里说理去……你到哪里说理去”是怎 样理解的?(8分)
旧社会恶霸地主与官府勾结,官官相护,残害百姓,穷苦百姓 们没有说理的地方。
6.这一小节中黄世仁仅有一处语言,但却表现出了他 的性格特点,试概括出黄世仁的性格。(8分)
1.注音或写汉字。(18 分)
作揖.( yī )
鹞.子( yào)
滑稽.( jī )
鲁莽.(mǎn)ɡ 俏.皮( qiào) chù( 畜 )生
糟 tà( 蹋 ) 生吞活 bō( 剥) sāo( 骚 )动
2.多音字、形近字。(14 分)
难( (
)困难 )遇难
晕( (
)晕倒 )晕车
侮(wǔ) 诲(huì) 悔(huǐ)
《白毛女》——“逼债”
杨 (拉住穆的手)啊! (唱)老天单杀独根草,大水尽淹独木桥。 我一生只有这一个女,离开了喜儿我活不了! 穆 (大怒)你别糊涂了!一会儿少东家生了气可不是玩的! 杨 我……我……我找个说理的地方去!(欲冲出门去) 穆 (拍案)哪里说理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 衙门口,你到哪里说理去! 杨 (惊住)我……我……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仆岂敢怀私忿哉!
我子仪又怎能心怀私怨呢?
(2)因涕泣勉以忠义。 于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用忠君爱国的大道理 勉励他。
10.你如何评价文中的郭子仪?(6分)
郭子仪是一个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民族 利益为重的人。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郭子仪、李光弼:唐朝人,都是平定“安史 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③不相能:互相看不 起。④贷:宽恕。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1 放下你的鞭子课后拓展训练 语文版(2021年整理)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1 放下你的鞭子课后拓展训练 语文版(2021年整理)

11 放下你的鞭子1.写作背景1931年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陈鲤庭目睹了种种惨状,创作了该剧本。

剧本运用街头卖艺的形式演出,借以揭露“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统治下的悲惨遭遇,抨击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帝国主义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使民众认识到必须团结抗日才有生路.在抗日战争初期曾广泛演出,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2。

主题解说戏剧通过卖艺父女因家乡被日寇占领、离乡背井、街头卖艺的痛苦经历,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汉奸才是人们生活贫困的根源,告诫人们要团结起来奋力反抗。

3.重点突破具体说说本文人物塑造鲜明的“时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特色。

提示一:“卖艺汉”是一个在外流浪多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难民,是流亡内地的东北难民的缩影。

“香姐"虽然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她变得十分乖巧懂事,香姐的命运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同情。

提示二:“青工"是这个街头剧中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主要形象,他具有高度的觉悟,他说出了人们受苦难的根本原因并喊出了人们的出路,他是正义的化身。

4。

结构图解开端:汉子打香姐众气愤放 --设下悬念下发展:青工挺出汉子放鞭控号你 --照应题目诉召的高潮:香姐道出其中因侵反鞭——悲惨境况略抗子结局:青工感召众对敌—-众志成城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加强勉强倔强强制B.差役差遣出差钦差C.恶习恶毒恶心厌恶 D。

参观参军参与参差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鲁漭媚态勉强秩序混乱B。

少顿辑录邋塌性情急躁C。

作揖滑稽伶利生吞活剥D。

暴躁骚动糟蹋南腔北调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吗?如果不同,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意思.(1)汉子:在这世界上,谁能养活她,谁就有权利使用她,朋友,你年纪轻轻,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哩!(2)青工:这是你拿鞭子打人的道理吗?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4。

(2014·黄冈)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练习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练习语文版

《放下你的鞭子》练习一、给加点字注音作揖.( )南腔北调.( ) 伶俐..( )( )俏.皮( ) 掷.钱( ) 骚.动( )媚.态()鹞.子( )勉强.( )睁.视( )畜.生( ) 糟蹋.( )鲁莽.( )二、解释下列词语:南腔北调:作揖: 伶俐: 俏皮: 骚动: 滑稽:少顿:媚态: 鹞子:糟蹋:鲁莽:三、根据拼音写出汉字líng lì( )( )sāo( )动mèi( )态糟tà( )zhēng()视鲁mǎng()南腔北diào( )cuī残( ) chù生( )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在探索的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科学的巅峰.B.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吕,但是很熟悉。

C.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

D.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谊比赛。

五、阅读最美的善举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

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

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

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

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

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放下你的鞭子同步练习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放下你的鞭子同步练习 语文版

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作揖.(yī)昧.良心(mèi)俏.皮(qiào)骚动(sāo)滑稽(jī)鹞.子(yào)畜.生(chù)暴躁(zào)鲁莽.(mǎng)抚养(fǔ)摧.残(cuī)2.读准多音字(1)滑稽.jī其他读音:qǐ组词:稽首(2)挨.冷受饿ái其他读音:āi组词:挨门挨户二、重要词语1.南腔北调:课文中指南北各种戏腔。

也用来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南北方音。

2.过门:课文中指歌词的前后或中间,由器乐演奏的一段曲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作揖:旧时行礼的一种形式。

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4.媚态:课文中指娇媚的姿态。

也用来指谄媚的样子。

5.忿忿不平:心中不平,为之十分气愤。

6.生吞活剥:课文中指不加烹调的意思。

通常用来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

也比喻一知半解。

7.鲁莽:轻率,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

8.糟蹋:浪费、损害。

9.掩面:遮住脸。

三、知识储备1.作家作品陈鲤庭,曾用名陈思白,笔名麒麟,上海人,导演、理论家。

毕业于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系。

20世纪30年代参加左翼剧作家联盟,参与主持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从事救亡演出。

曾编导影片《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与陈白尘合作编剧)、《丽人行》(与田汉合作编剧)等,艺术风格清丽、细腻、流畅,受到好评。

2.写作背景1931年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很快就相继沦陷,大批东北人被迫逃进了关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的烈火燃遍了全国。

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

本剧不管在哪里演出,无不激起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部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

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1课 放下你的鞭子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1课 放下你的鞭子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放下你的鞭子一、导学目标1、学习“街头剧”的知识,丰富戏剧知识。

2、了解剧作中形象鲜明的人物个性。

3、感悟剧作的精神,教育学生的爱国思想。

二、导学流程(一)预学收获1、了解作者2、理会背景3、明确“街头剧”知识4、字、音、词达标A、读准字音:作揖.()滑稽.()昧.良心()掷.钱()骚.动()媚.态()5、辨别字形sā( )网 zhēng( )狞chè( )退 zhèng( )言清chè() zhēng( )嵘C、词义积累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言。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二)感知达标1、汉子和香姐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开始汉子要说香姐是他从苏州买来的呢?2、课文是围绕什么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的?(三)深入探究1、分析卖艺汉和香姐的人物形象,并理解其意义。

2、青工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提问对展开剧情、刻画人物性格起了什么作用?(四)感悟训练(即席发言)1、汉子和香姐应是相依为命,而汉子还要用鞭子狠心地抽打自己的亲生女,这合乎情理吗?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香姐说:“我一点怨恨他的心也没有,因为我懂得挨饿是怎么回事,我感到他的痛苦比鞭子打在我的身上更难过。

”这句话怎么理解?(五)能力提升1、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A、瞎说,人断了气还能做玩意儿吗?()B、我一见人家养着的小猫小兔,我就恨不得生吞活剥的吃了下去。

()2、阅读课文从“汉子:(向观众)诸位听见了吗……香姐:不,他是我的爸爸”。

后完成题目。

A、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吗?如有不同,请分别写出它的含义。

①朋友,你年纪轻轻,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哩!②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B、“汉子不应,直瞪着两眼发痴”,你怎么理解汉子的“发痴”?此时他心里都在想些什么?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写一段此时汉子的心理描写。

(六)学后感言学习本单元课文后,请说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个戏剧人物,并说明理由。

语文版八下语文(11.放下你的鞭子)

语文版八下语文(11.放下你的鞭子)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活学巧练(11.放下你的鞭子)知识积累运用1.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管闲事玩意忿忿不平B.汗奸暴燥清醒C.怨恨摧残糟蹋D.慈爱教训鞭打答案:B导解:“汗奸”应为“汉奸”;“暴燥”应为“暴躁”。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这丫头俏皮..得很,又想买点花呀,小手巾儿呀,打扮打扮。

他说话很俏皮..。

B.几个鹞子翻身的把戏..。

几个艺人在街头耍着把戏..。

C.手段真辣.。

这菜真辣.。

D.谁叫你们弄到这般田地..呢?抢去了我们靠着活命的田地..。

答案:B导解:注意区分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3.用原文的词语填空。

(1)世界上哪有这样________的爸爸,用鞭子打他的女儿。

(2)我一见人家养着的小猫小兔,我就恨不得________地吃了下去。

(3)我们都是一样穷苦的人,用不着谁来________谁。

(4)我不应该打一个________ 的女孩子,而且她还是我自己的女儿呢!答案:(1)狠毒(2)生吞活剥(3)欺侮(4)可怜4.(广东省中考·课改卷)仿写。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5.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组表达无私奉献的句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6.写出你知道的反映抗日战争的街头剧或影片,不少于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街头剧《兄妹开荒》、电影《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等。

阅读理解欣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放下你的鞭子》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放下你的鞭子》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语文版

相关课外阅读11*放下你的鞭子一、作者简介:陈鲤庭,曾用名陈思白。

上海人,导演,理论家.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届至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战争期间,历任上海救亡演剧队队长。

《放下你的鞭子》选自《街头剧》1938年版第一集,导演陈鲤庭.在抗战前期,戏剧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开始时,街头剧,活报剧和独幕剧非常活跃。

当时演出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有《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等剧作,上述三剧被戏剧界合称为“好一计鞭子”。

二、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徐悲鸿于1939年旅居新加坡期间的作品,当时正逢战事之际,画家好友知名影星王莹于当地演出同题抗日街头剧,徐《放下你的鞭子》悲鸿为之感动,遂以诚挚爱国的画笔和严谨精确的功力,创作了这幅画作。

大师惟一抗战题材作品据专家介绍,《放下你的鞭子》是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填词家田汉根据德国作家歌德的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独幕剧,后被改编成抗战街头剧。

1939年10月,徐悲鸿在新加坡一个广场上看到当时知名女星王莹为宣传抗战正在演出此剧,随后用了约10天时间创作了这幅抗日题材画作,徐悲鸿以接近真人的比例将王莹入画。

观看戏剧的人中有人衣衫褴褛,有人着军服持枪,双手交叉,神情陶醉,俨然将抗战时的生活状态及群众心态细腻刻画出来。

此件作品在艺术家生前曾多次公开展出,但自1954年之后未曾公开露面,故目前出版品图片皆是黑白照片。

而此次北京露面,是这件作品销声匿迹53年后首次亮相。

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女士介绍,《放下你的鞭子》是从一位亚洲收藏家手中征得,而且又是徐悲鸿画作中惟一一幅抗战写实题材作品2007年4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7200万港元成交,不仅大幅刷新了徐悲鸿油画的拍卖纪录,而且再次创下中国油画的世界拍卖新纪录。

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11课《放下你的鞭子》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课堂追踪一、基础积存⒈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作揖.〔〕鹞.子〔〕忿.忿不平〔〕鲁莽.〔〕昧.天良〔〕生吞活剥.〔〕⒉以下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揖:拱手行礼。

伶俐:聪敏;机警。

B.俏皮:举止爽朗或讲话风趣。

骚动:扰乱,使地点不安静或秩序纷乱。

C.滑稽:〔言语或动作〕引人发笑。

少顷:一会儿,片刻。

D.媚态:谄媚的丑态或娇媚的姿势。

鲁莽:讲话做事不经考虑;轻率。

二、课堂感悟⒊填空:本剧属于戏剧中的,这是一种反映的短小爽朗的戏剧样式,它具有专门强的性、性、性、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时代最热门的话题。

⒋讲讲你对题目〝放下你的鞭子〞的明白得。

⒌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饿着肚子不光是摧残了我们的躯体,连我们的心也给染黑了。

B.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抗击的卖国汉奸!C.你应该用你那个武器。

我们是有我们的武器的。

因为空着两只手,拳头也是我们的武器啊!D.但是在这年头儿,闲着看把戏的人也少,加上我又不内行,拼着命也挣不到一个饱,如此漂流了六年,也就没法用劲儿来讨观众的欢心了。

三、提升演练香姐爸爸的苦处我是明白的。

汉子〔痛楚地〕最悲伤的是你的妈,她活着没有过一天好生活,连死也死得那么悲伤……香姐〔哭泣着〕爸爸,爸爸。

汉子而且我现在还发了疯,打你骂你,想从你身上榨出咱们的饭来!天哪,如何的,谁使我疯的呢?香姐爸爸,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了家乡,没有饭吃呀!饿着肚子不光是摧残了我们的躯体,连我们的心也给染黑了。

汉子好女儿,你讲得对,没有家乡,没有饭吃,才使我疯的,咱们两个差不多上悲伤的。

〔深思〕咱们要做人,要像人的模样活下去,但是谁给我们饭呀?有家不能回去,没有田耕,没有工做,像野狗似的,叫我们如何做人呢?青工那你去怨恨谁呢?汉子人家都讲我的命不行,我的命不行?也许是的。

青工命,不要相信什么命!谁给你那个命的?汉子天哪!青工天,你现在还在怨恨天吗?天是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语段训练
11.* 放下你的鞭子
汉子: (向观众)诸位听见么?我大姑娘说:(学腔)“提不起劲儿来呀!”哈哈哈哈,这算什么话?怕老爷先生们不赏钱吗?唉,姑娘,咱们要吃饭,老爷先生们要看戏,做得不好,挣不到钱,来,现在也别唱啦,来几个鹞子翻身的把戏,向老爷先生们讨一个情。

(汉子在一边打锣,香姐勉强支起身体,一转身,倒在地上,汉子暴躁,持鞭子走向女,打一下)来呀!(女无声,汉子连续用鞭子抽打。

观众忿忿不平)
甲:他妈的,手段真辣!
青工:岂有此理!
汉子: (少顿,睁视)来呀!(又一鞭)
青工:鞭子放下来!(挺身欲前,为左右两人所阻)
汉子:请你少管闲事。

(怒)
青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子:是我的姑娘。

用不着谁来管。

青工:我们都是一样穷苦的人,用不着谁来欺侮谁。

汉子:在这世界上,谁能养活她,谁就有权利使用她,朋友,你年纪轻轻,还懂得这个道理哩!
青工:这是你拿鞭子打人的道理吗?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
汉子:什么?“不应该”,“人吃人”,我可顾不到这许多。

(汉子又举鞭子欲打) 青工:放下你的鞭子!
汉子:办不到。

(观众乱叫“打呀,打这不讲理的老头子!”)
青工:我偏要你办到。

(两人扭在一起,打了起来,鞭子掉在地上,青工叉住汉子的喉,推倒在木箱上。

观众叫好。

)
青工:你说,你还敢用鞭子打人么?
甲:叫他说,再敢用鞭子打他的姑娘么?
(汉子不应,直瞪着两眼发痴,惊泣着的香姐走近青工)
香姐:好先生,请你放了他吧!
青工:这畜生,我非教训他一顿不可。

香姐:请放了他吧!这不是他的错。

青工:不是他的错?这样狠毒地用鞭子打你!
香姐: (悲伤)是的。

青工:他把你当畜生看待,你还替他说好话。

香姐:不是说好话。

青工: (放开手)这怎么讲?姑娘,我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可以让我们探听一个仔细么?(稍顿)他为了挣钱,把你买了来?
香姐:不,他是我的爸爸。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相同吗?如不同,请分别写出它的意思。

①朋友,你年纪轻轻,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哩!
②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语气和内容以及上下文意的衔接看,这段中空白处应填入的一个恰当的句子是( )
A.我就要管这个闲事。

B.我偏要管!快放下!
C.请别再打这姑娘了! D.你怎能如此欺侮她?
3.“汉子不应,直瞪着两眼发痴”你怎么理解汉子“发痴”,此时他心里都在想些什么?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写一段此时汉子的心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相同,①句中“道理”指“在这世界上,谁能养活她,谁就有权利使用她”。

②句中“道理”指封建社会人吃人的道理。

2.B 3.略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