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一级理论知识要点
一级电脑考试基础知识

一级电脑考试是中国国家教育部主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体系中的第一级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级电脑考试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
2.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软件安装和卸载、快捷方式的创建和使用等。
3. 办公软件应用:Word文档的编辑和格式设置、Excel表格的制作和数据分析、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制作等。
4. 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程序的基本结构、数据类型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流程控制语句等。
5.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型数据库的结构和设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等。
6.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图像和声音的处理和编辑、视频的制作等。
7.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和防范、网络安全和防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
以上是一级电脑考试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便顺利通过考试。
计算机基础一级考试

计算机基础一级考试
计算机基础一级考试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的第一级别,主要测试考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以下是计算机基础一级考试的主要考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 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图片和音频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3. 办公软件应用:包括Word文档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等方面的应用。
4. 因特网应用:包括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搜索引擎的使用等方面的应用。
5. 计算机安全与维护:包括计算机病毒防范、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一级考试的主要考点,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和应用。
考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自学教材、刷题练习等方式进行备考。
通过考试后,考生可以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证明其具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点整理

说明:文中标明的页码均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第4版第二次修订)》(南京大学出版社)考点1 信息技术概况(第一章1~2节 & 第二章第1节 & 第六章第5节)考点 1.1 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集成电路:20世纪50年代出现。
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互相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者系统。
集成电路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或砷化镓。
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硬件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
(1)集成电路分类:①按照元器件数目分:小规模集成电路(SSI)集成度<100)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00<集成度<30000)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3000<集成度<10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0万<集成度<100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集成度>100万(注:集成度——单个集成电路所含电子元件的个数)②按照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不同分为:双极性集成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双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几类③按照集成电路功能分两类:数字集成电路:如门电路存储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如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④按照用途分两类:I通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等 II专用集成电路:专门设计、定制的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制造(P29)将单晶硅经切割、研磨、抛光,制成硅抛光片。
经氧化、光刻、掺杂,互连等工艺,制成含有成百上千独立集成电路的晶圆。
将晶圆切开,剔除废品,就成了一批芯片。
将芯片安装在陶瓷基座上,将芯片及插脚连线并加盖封装,就成了集成电路.常见的封装形式(3)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一级计算机考试知识点解析

一级计算机考试知识点解析1.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类型。
2.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Internet)等。
3.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访问硬件资源的接口。
4.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和队列等,常见的算法包括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等。
5.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原理是关于数据库设计、管理和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了解数据库的范式、关系模型和SQL语言等内容对于进行数据库操作和管理非常重要。
6. 编程语言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是计算机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和Python等,每种编程语言都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7.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非法侵入和损害的技术和方法。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8. 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进行保养和修复的操作。
了解硬件故障的排查方法和常见的故障类型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一级计算机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解析,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

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1、计算机主机是由CPU与下列哪种设备共同构成的( D )A.控制器B.运算器C.输入、输出设备D.内存储器2、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指令包括两部分,它们是( B )A.源操作数与目标操作数B.操作码与操作数C.ASCII码与汉字代码D.数字与字符3、下列诸因素中,对微机工作影响最小的是( B )A.尘土B.噪声C.温度D.湿度4、不同类型的存储器组成了多层次结构的存储器体系,按存取速度从快到慢排列的是( C )A.快存/辅存/主存B.外存/主存/辅存C.快存/主存/辅存D.主存/辅存/外存5、在微机中,通用寄存器的位数是( C )A.8位B.16位C.计算机字长D.32位6、不同的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也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 A )A.所用的CPUB.所用的操作系统C.所用的程序设计语言D.系统的总体结构7、RAM中的信息是( A )A.生产厂家预先写入的B.计算机工作时随机写入的C.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所使用的D.专门用于计算机开机时自检用的8、在外部设备中,绘图仪属于( D )A.辅(外)存储器B.主(内)存储器C.输入设备D.输出设备9、某种计算机的内存容量是640K,这里的640K容量是指多少个字节( C )A.640B.640*1000C.640*1024D.640*1024*102410、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取决于给定的时间内,它的处理器所能处理的数据量。
处理器一次能处理的数据量叫字长。
已知64位的奔腾处理器一次能处理64个信息,相当于多少字节( C )A.1个B.2个C.8个D.16个1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D )A.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B.主机、键盘、显示器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D.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12、计算机断电时会丢失信息的是( C )A.软盘B.硬盘C.RAMD.ROM13、数据和程序存储在磁盘上的形式是( B )A.集合B.文件C.目录D.记录14、计算机之所以称为“电脑”,是因为( C )A.计算机是人类大脑功能的延伸B.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功能C.计算机有强大的记忆能力D.计算机有瞬息万变我控制功能15、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 D )A.字B.字长C.二进制位D.字节16、计算机病毒是指( C )A.能传染给用户的磁盘病毒B.已感染病毒的磁盘C.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D.已感染病毒的程序17、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的是( A )A.磁盘驱动器B.显示器C.键盘D.鼠标器18、以下哪种方式属于微机的冷启动方式( D )A.按Ctrl+Alt+Del键B.按Ctrl+Break键C.按Reset键D.打开电源开关启动19、CAI是指( B )A.系统软件B.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20、所谓媒体是指( A )A.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B.字处理软件C.计算机输入与输出信息D.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微机性能中,CPU的主频越高,其运算速度越快B.存储器具有记忆能力,其中信息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C.点阵打印机的针数越多,则能打印的汉字字体就越多D.两个显示器屏幕尺寸相同,则它们的分辨率必定相同22、文件型病毒传染的主要对象是( D )A.文本文件B.系统文件C.可执行文件D..EXE和.COM文件23、24针打印机的分辨率约为180dpi。
NCRE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理论部分

C
S
c
s
0100
EOT DC4
S
4
D
T
d
t
0101
ENQ NAK
%
5
E
U
e
u
0110
ACK SYN
&
6
F
V
f
v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BEL ETB
‘
7
G
W
g
w
BS
CAN
(
8
H
X
h
x
HT
EM
)
9
I
Y
i
y
LF
SUB
*
:
J
Z
j
z
VT
ESC
+
;
K
[
k
{
FF
FS
,
<
L
\
L
|
基本符号 0,1
0,1,2,3,4,5,6,7 0,1,2,3,4,5,6,7,8,9 0,1,2,3,4,5,6,7,8,9
A,B,C,D,E,F
进位计数制
十进制D
0 1 2 3 4 5 6 7
二进制B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八进制O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Windows的操作(10分) Word的操作(25分) Excel的操作(20分)
PowerPoint的操作(15) 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与邮件的收发
(10分)
报考条件与适用人群
一级计算机考试知识点解析

一级计算机考试知识点解析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用途- 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计算机网络-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网络协议和其作用- 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3. 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特点- 数据库的设计和查询语言4. 程序设计与开发- 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和常用开发模型5. 网页设计与开发- 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常见的网页制作工具和技术- 网页开发的流程和注意事项6. 算法与数据结构- 常见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场景- 常用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7.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常见的外部设备和接口-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故障排除8.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图像、音频和视频处理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和编码方法9. 计算机安全与信息保护-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常见的安全攻击方式和防护措施- 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10.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上是一级计算机考试的知识点解析,涵盖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与开发、网页设计与开发、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安全与信息保护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器一级考试内容

计算器一级考试内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 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数制的概念,二进制整数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包括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西文字符与ASCII 码,汉字及其编码(国标码)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安全操作和病毒的防治。
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CPU、
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初步知识。
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使用。
4. 办公软件的使用:包括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如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如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根据考试大纲有所变化,建议查询考试官网获取最新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第一部分 1.1概述1.1.1 计算机发展历史1、大型计算机时代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以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以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以小规模集成规模电路作为基本元件。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元件。
新一代计算机2、微型计算机时代1971年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4004开始第一代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8。
第二代1982年Intel公司推出了全16位微处理器Intel80286。
第三代1985年Intel公司推出了全32位微处理器Intel80386。
第四代1989年Intel公司推出了新型的32位微处理器Intel80486。
第五代1993年Intel公司推出Pentium(奔腾)芯片。
第六代1997年5月Intel公司推出Pentium Ⅱ芯片。
第七代1999年Intel公司推出新一代Pentium Ⅲ芯片。
3、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1.1.2 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存储容量大4、可靠性高5、工作全自动6、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1.1.3 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2、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P——计算机辅助出版系统5、现代教育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2)计算机辅助教育CAE3)计算机模拟4)多媒体教室5)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1.1.3 计算机的分类1、依其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1)数字计算机2)模拟计算机3)混合计算机2、依其使用范围分类1)通用计算机2)专用计算机3、依其本身性能分类1)超级计算机2)大型计算机3)小型计算机4)微型计算机5)工作站1.2 数制与编码1.2.1 数制的基本概念1、十进制计数制0、1、2、3、4、5、6、7、8、92、R进制计数制1)基数十进制(Decimal):0、1、2、3、4、5、6、7、8、9二进制(Binary):0、1八进制(Octal):0、1、2、3、4、5、6、7十六进制(Hexadecimal):0、1、2、3、4、5、6、7、8、9、A、B、C、DE、F、2)位值(权):表示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值大小。
3)数值的按权展开(1)123.45D=1*102+2*101+3*100+4*10-1+5*10-2(2)101.11B=1*22+0*21+1*20+1*2-1+1*2-2(3)457.12O=4*82+5*81+7*80+1*8-1+2*8-2(4)A4C.2H=10*162+4*161+12*160+2*16-11.2.2 二、十和十六进制数1.2.3 各种数制间的转换1、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三位原则2、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四位原则1.3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1.3.1 字符的编码ASCII码——应用最广泛的国际标准信息交换码1.3.2 汉字的编码1、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2、汉字输入码3、汉字内码4、汉字字形码5、汉字地址码汉字的国标码=汉字的区位码+2020H汉字的机内码=汉字的国标码+8080H1.4 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1.4.1 计算机指令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指出该指令完成操作的类型,地址码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和操作结果存放的位置。
1.4.2 程序设计语言1、机器语言——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2、汇编语言——符号化的二进制代码语言3、高级语言——算法语言高级语言程序必须经过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编译——产生目标程序解释——边解释边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1.5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1.5.1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个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特殊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寄生性2)破坏性3)传染性4)潜伏性5)隐蔽性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按其感染的方式来分类:1)引导区病毒2)文件型病毒3)混合型病毒4)宏病毒5)Internet病毒计算机病毒的预防1)专机专用2)利用写保护3)固定启动方式等方法。
1.5.3 计算机使用安全常识1)电源要求——220V、50Hz2)环境洁净要求3)室内温度、湿度要求4)防止干扰5)开、关机顺序第二部分计算机系统组成知识要点:2.1 计算机系统概述2.2 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所有的物理实体,包括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和所有外部设备。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型机的三条思想:(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五大部件;(2)采用二进制;(3)存储程序控制——最核心的思想。
2.2.2 计算机基本结构部件(1)运算器运算器和控制器是硬件系统的核心部分,通常将它们集成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PU。
运算器简称为ALU,是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控制器的功能是指挥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协调的进行工作。
(3)存储器根据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的关系,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储器存放需要永久保存或当前计算机运行暂时所不需要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储器简称为内存,目前的内存储器多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主要特点是:容量小、速度快。
内存的大小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根据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两种。
随机存储器简称为RAM,用于暂存程序和数据。
RAM又可以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两种。
RAM的特点是:●对RAM既可以进行读操作,也可以进行操作●RAM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会消失,也就是说它具有易失性只读存储器:简称为ROM,存储的信息是由厂家一次性装入的,包括磁盘引导程序、自检程序、输入/输出驱动程序等常驻程序。
ROM的特点:●对ROM只能进行读的操作,不能进行写的操作●ROM中的信息在一开始被写入后就不能更改,在断电后也不会消失,所以说它具有非易失性ROM可以分为: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和电擦除可编程ROM(E2PROM)。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包括磁盘(硬磁盘、软磁盘)、光盘、磁带等。
它的特点是:容量大、运算速度相对较慢。
磁盘写保护:3.5英寸软盘滑块到下方;5.25英寸软盘方孔封上。
写保护的功能:只能对磁盘进行读的操作而不能进行写的操作。
(4)输入设备:就是将外界的各种信息,包括程序、数据、命令等送入计算机内部的设备。
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键盘: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输入设备,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各种命令、数据和程序都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内部。
鼠标:是一种很常用的输入设备。
扫描仪:是一种可以将文字和图形等信息送入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如文字、图形、数值等)进行显示、打印或存储的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显示器:是最常用的输出设备,用来把输入输出信息显示在屏幕上,通常每行80个字符,每屏最多25行。
打印机:是计算机的重要的输出设备数据投影设备:类似于投影机。
2.3 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是指为方便使用计算机和提高使用效率而组织的程序以及用于开发、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文档。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3.1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由一组控制计算机系统并管理起资源的程序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启动计算机、存储、加载和执行应用程序,对文件进行排序、检索、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等,实际上,系统软件可以看作用户也计算机的接口。
根据不同的用途,系统软件可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系统。
(1)操作系统:是管理、控制和监督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协调运行的程序系统,由一系列具有不同控制和管理功能的程序组成。
主要目的:一、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二、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充分、合理的发挥计算机的效率。
五大功能模块:(1)处理器管理(2)作业管理(3)存储器管理(4)设备管理(5)文件管理——按名存取(2)操作系统的分类1)2)3)2.3.2 应用软件1、通用软件1)、文字处理软件2)、电子表格3)、专家系统2、专用软件2.4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自动计算或处理的过程实际上执行预先存储在计算机里的一段程序的过程。
2、算机程序是指令的有序序列,执行程序的过程实际上是依次逐条执行指令的过程。
3、指令的执行是由计算机硬件实现的。
每一条指令的实现都经过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三个步骤。
2.5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指标:1、字长2、主频3、运算速度4、存储容量5、存取周期此外,还有计算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性能价格比等。
2.6 多媒体技术1、多媒体的含义媒体就是信息的表示和传输的载体。
多媒体的特点:1)数字化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2、多媒体计算机MPC1.0 、MPC2.0 、MPC3.03、多媒体的应用1)教育与培训2)商业和服务行业3)家庭娱乐、休闲4)影视制作5)电子出版业6)INTERNET 上的应用第六章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和简单应用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管理下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源共享和快速通信。
1、快速通信;2、共享资源;3、提高可靠性;4、分担负荷;5、实现分布式处理信道是传输信息的必经之路,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数字信号用脉冲表示一位二进制数;模拟信号用连续的电波来表示。
调制是在发送端,将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能在模拟信道上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在接受端,将模拟信号转换还原成脉冲信号的过程。
带宽是指在模拟信道中,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用传送信息信号的高频率与低频率之差表示,以Hz为单位;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在数字信道中,用以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即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bps),用bps为单位;计算机网络主要有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距离)进行分类是最普遍的分类方法,三类分别是:局域网(LAN)、广域网(W AN)、城域网(MAN);按拓扑结构来分类主要有:星行、环形和总线形(局域网普遍采用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