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哈工大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稳定的工作环境。
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专业版,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为 C 和 C++。
实验硬件环境为一台配备Intel Core i7 处理器、16GB 内存、512GB SSD 硬盘的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通过编程实现创建新的进程,并在完成任务后终止进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Process 和 TerminateProcess 来完成进程的创建和终止操作。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深入理解了进程的生命周期和状态转换。
2、进程同步与互斥为了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我们使用了信号量、互斥量等同步对象。
通过编写多线程程序,模拟了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实现了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和同步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进程同步与互斥的重要性,以及不正确的同步操作可能导致的死锁等问题。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释放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VirtualAlloc 和 VirtualFree 进行内存的分配和释放操作。
通过实验,了解了内存分配的不同方式(如堆分配、栈分配等)以及内存释放的时机和方法,掌握了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2、内存分页与分段通过编程模拟内存的分页和分段管理机制,了解了内存分页和分段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内存分页和分段算法,对内存的地址转换和页面置换等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File、ReadFile、WriteFile 等进行文件的创建、读取和写入操作。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包括进程的创建、执行、同步和通信。
通过实际编程和实验操作,提高对操作系统原理的认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程创建实验1、首先,创建一个新的 C++项目。
2、在项目中,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CreateProcess`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3、为新进程指定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命令行参数、进程属性等。
4、编写代码来等待新进程的结束,并获取其退出代码。
(二)进程同步实验1、设计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模型。
2、使用信号量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之间的同步。
3、生产者进程不断生成数据并放入共享缓冲区,当缓冲区已满时等待。
4、消费者进程从共享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当缓冲区为空时等待。
(三)进程通信实验1、选择使用管道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2、创建一个匿名管道,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读写管道的两端。
3、父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子进程从管道读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一)进程创建实验结果成功创建了新的进程,并能够获取到其退出代码。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执行过程,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二)进程同步实验结果通过使用信号量,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能够正确地进行同步,避免了缓冲区的溢出和数据的丢失。
分析结果表明,信号量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进程之间的资源竞争和协调问题。
(三)进程通信实验结果通过管道实现了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数据能够准确地在进程之间传递,验证了管道通信的有效性。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在进程创建实验中,遇到了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进程创建失败的问题。
通过仔细查阅文档和调试,最终正确设置了参数,成功创建了进程。
(二)在进程同步实验中,出现了信号量使用不当导致死锁的情况。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熟悉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以下环境中进行: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C++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实验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执行单元。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C++编写程序来创建和管理进程。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执行和结束过程,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资源分配。
首先,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创建了多个子进程,并通过进程标识符(PID)来跟踪它们的运行状态。
然后,使用等待函数来等待子进程的结束,并获取其返回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进程的创建和销毁需要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而且进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出现死锁和竞争条件等问题。
2、内存管理实验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机制。
使用 C++中的 new 和 delete 操作符来分配和释放内存。
通过观察内存使用情况和内存泄漏检测工具,了解了内存分配的效率和可能出现的内存泄漏问题。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内存分页和分段的概念,以及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
通过模拟内存访问过程,理解了页表的作用和地址转换的过程。
3、文件系统实验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管理文件和目录的机制。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对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进行了操作。
使用 C++的文件流操作来实现对文件的读写。
通过创建不同类型的文件(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并对其进行读写操作,熟悉了文件的打开模式和读写方式。
此外,还研究了文件的权限设置和目录的管理,了解了如何保护文件的安全性和组织文件的结构。
4、设备管理实验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桥梁。
哈工大《操作系统》实验3

向kernel/printk.c中添加日志打印功能,将以下代码添加到原文件中:
在kernel/fork.c、kernel/sched.c和kernel/exit.c中,找到正确的状态转换点,并添加合适的状态信息,把它输出到log文件之中。
fork.c的修改如下:
exit.c的修改如下:
sched.c的修改如下:
在虚拟机上运行ls -l /var”或“ll /var”查看process.log是否建立,及它的属性和长度;
修改时间片
include/linux/sched.h宏INIT_TASK中定义的:
0,15,15, 分别对应state、counter和priority,将priority值修改,即可实现对时间片大小的调整。
0,15,15, 分别对应state、counter和priority,
priority值修改,即可实现对时间片大小的调整。
在修改时间片将priority由15改为150后,Process 9~20 中Turnaround, Waiting, CPU Burst, I/O Burst变化不大,原因可能是程序中I/O操作占用的时间对于总时间影响的权重过大,导致处理时间体现的并不明显。
或者变化不大的原因是,子进程连续占用cpu的时间要比时间片大很多。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命令的使用,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发行版)。
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状态、优先级、CPU 使用率等信息,并进行进程的结束和优先级调整操作。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行工具(如 ps、kill 等)实现相同的功能。
2、内存管理使用 Windows 系统的性能监视器和资源监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虚拟内存的占用和分配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通过命令(如 free、vmstat 等)获取类似的内存信息,并分析内存的使用效率。
3、文件系统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解文件的属性设置和权限管理。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mkdir、cp、mv、rm 等)完成相同的任务,并熟悉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和权限设置。
4、设备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查看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信息,安装和卸载设备驱动程序。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lspci、lsusb 等)查看硬件设备,并通过安装内核模块来支持特定设备。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1)打开 Windows 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切换到“进程”选项卡,可以看到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
(2)选择一个进程,右键点击可以查看其属性,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3)通过“结束任务”按钮可以结束指定的进程,但要注意不要随意结束系统关键进程,以免导致系统不稳定。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和操作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观察进程的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
使用任务管理器查看系统中的进程信息,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等。
通过编程实现创建和终止进程的功能。
2、内存管理了解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机制。
使用 Windows 系统提供的性能监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编程实现简单的内存分配和释放算法。
3、文件系统管理熟悉文件和目录的操作,如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
研究文件的属性,如文件名、文件大小、创建时间等。
通过编程实现文件的读写操作。
4、设备管理认识设备的驱动程序和设备管理策略。
查看系统中的设备信息,如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
模拟设备的中断处理过程。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打开任务管理器,观察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
可以看到进程的名称、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等信息。
使用 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在程序中,使用`CreateProcess`函数来创建新进程,并设置进程的属性和参数。
编写另一个程序,用于终止指定的进程。
通过获取进程 ID,然后使用`TerminateProcess`函数来终止进程。
2、内存管理实验打开 Windows 性能监视器,选择“内存”选项卡,可以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虚拟内存、页面文件等的使用量和使用率。
编写一个 C 程序,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如`malloc`和`free`)来分配和释放内存。
在程序中,不断分配和释放一定大小的内存块,观察内存的使用情况和性能变化。
操作系统实验三实验报告

(一)进程创建
编写程序实现创建多个进程,并观察进程的执行情况。通过调用Windows API函数`CreateProcess`来创建新的进程。在创建进程时,设置不同的参数,如进程的优先级、命令行参数等,观察这些参数对进程执行的影响。
(二)进程控制
实现对进程的暂停、恢复和终止操作。使用`SuspendThread`和`ResumeThread`函数来暂停和恢复进程中的线程,使用`TerminateProcess`函数来终止进程。通过控制进程的执行状态,观察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进程的响应。
(一)进程创建实验结果与分析
创建多个进程后,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到新创建的进程在系统中运行。不同的进程优先级设置对进程的CPU占用和响应时间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高优先级的进程能够更快地获得CPU资源,执行速度相对较快;而低优先级的进程则在CPU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卡顿或计一个多进程同步的程序,使用信号量、互斥量等同步机制来协调多个进程的执行。例如,实现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多个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通过共享缓冲区进行数据交换,使用同步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四、实验步骤
(一)进程创建实验步骤
1、打开Visual Studio 2019,创建一个新的C++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进程创建失败
在创建进程时,可能会由于参数设置不正确或系统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创建失败。通过仔细检查参数的设置,确保命令行参数、环境变量等的正确性,并释放不必要的系统资源,解决了创建失败的问题。
(二)线程控制异常
在暂停和恢复线程时,可能会出现线程状态不一致或死锁等异常情况。通过合理的线程同步和错误处理机制,避免了这些异常的发生。在代码中添加了对线程状态的判断和异常处理的代码,保证了线程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及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说明:本实验报告实验答案,是本人在上实验时的测试数据,由于操作系统实验中后面实验与当时所做实验的计算机的配置有关,因此本实验报的数据仅供参考。
实验1进程的描述与控制Windows 2000编程(实验估计时间:100分钟)1.1 背景知识Windows 2000 可以识别的应用程序包括控制台应用程序、GUI应用程序和服务应用程序。
控制台应用程序可以创建GUI,GUI应用程序可以作为服务来运行,服务也可以向标准的输出流写入数据。
不同类型应用程序间的惟一重要区别是其启动方法。
Windows 2000是以NT技术构建的,它提供了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的能力,使用户可以利用标准的C++工具,如iostream库中的cout和cin对象,来创建小型应用程序。
当系统运行时,Windows 2000的服务通常要向系统用户提供所需功能。
服务应用程序类型需要ServiceMail()函数,由服务控制管理器(SCM)加以调用。
SCM是操作系统的集成部分,负责响应系统启动以开始服务、指导用户控制或从另一个服务中来的请求。
其本身负责使应用程序的行为像一个服务,通常,服务登录到特殊的LocalSystem账号下,此账号具有与开发人员创建的服务不同的权限。
当C++编译器创建可执行程序时,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OBJ文件,然后将其与标准库相链接。
产生的EXE文件是装载器指令、机器指令和应用程序的数据的集合。
装载器指令告诉系统从哪里装载机器代码。
另一个装载器指令告诉系统从哪里开始执行进程的主线程。
在进行某些设置后,进入开发者提供的main()、Servicemain()或WinMain()函数的低级入口点。
机器代码中包括控制逻辑,它所做的事包括跳转到Windows API函数,进行计算或向磁盘写入数据等。
Windows允许开发人员将大型应用程序分为较小的、互相有关系的服务模块,即动态链接库(DLL)代码块,在其中包含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机器代码和应用程序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1203601学号 120360117姓名乐云指导教师周学权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1203601学号 120360114姓名郭鑫指导教师周学权操作系统实验实验1 使用虚拟机安装系统 4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虚拟机软件的使用。
2.了解使用虚拟机安装Windows及Ubuntu操作系统。
【实验内容】1. 安装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
2. 配置VirtualBox环境安装WindowsXP,并在虚拟机中启动windowsXP。
3. 配置VirtualBox环境安装Ubuntu 10.10,并在虚拟机中启动Ubuntu。
【实验环境】VirtualBox4.0Windows XPUbuntu 8.04【实验过程】一、创建虚拟机首先运行VirtualBox,单击左上角的“新建”。
单击下一步。
出现如下图的界面,在名称后输入自己起的名字,如test选择自己想要安装的系统类型和版本,本次试验是安装windows xp系统设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接下来是设置虚拟机的内存大小,本次实验操作的计算机内存为4GB,所以我选择分配给我的虚拟机的内存为512MB,然后单击下一步。
接着创建虚拟硬盘,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硬盘,单击下一步。
选择虚拟硬盘的类型,默认选择了VDI类型,单击下一步。
接下来选择为动态扩展类型,因为计算机的存储空间不大。
单击下一步。
动态扩展:如果你为你的虚拟磁盘分配的是10G空间,虚拟磁盘占用真实磁盘空间的范围就为0~10G。
固定大小:如果你为你的虚拟磁盘分配的是10G空间,虚拟磁盘占用真实磁盘空间永远不是10G,不管虚拟磁盘空间是否被全部使用。
选择虚拟机在本地磁盘中的位置和大小,单击下一步。
确认虚拟机的详细情况,点击下一步。
这时我们已经成功的创建了一个虚拟机了,接下来我们要开始配置这个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选择刚才创建的虚拟机,然后单击上方的“开始”弹出了首次运行向导,单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介质,单击下一步。
单击启动。
在菜单栏找到设备,单击,找到分配光驱,然后单击,选择choose a virtual CD/DVD disk file...找到存放xp系统镜像的路径下,选择镜像。
安装程序启动,按下Enter键选择NTFS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按下Enter键继续。
安装中安装完毕,进入欢迎界面。
输入密钥进入系统为安装好系统安装驱动。
选择虚拟机窗口上方的“设备”,“安装增强功能”。
这时在虚拟机内会弹出安装向导,单击NEXT。
安装完毕后选择立即重启,单击完成。
接下来配置文件共享,方便实体机和虚拟机进行文件交换。
单击设备,选择分配数据空间,选择右侧文件夹带加号的按钮,这时弹出“添加数据空间”窗口,选择“数据空间位置”、“其他”,然后选择在本地要共享的目录。
如果要让这个共享一直保持的话记得要勾选“固定分配”,完成后点“OK”。
接下来打开虚拟机中的网上邻居,选择“添加一个网上邻居”。
单击下一步。
单击浏览,选择"VirtualBox Shared Folders"网络下你共享的文件夹,然后单击“确定”。
单击完成。
以后要和实体机交换文件的时候,在实体机中只需把文件拖到共享的文件夹里即可。
在虚拟机中只需打开网上邻居将文件拖进共享的文件夹就可以了。
下图为实现了实体机与虚拟机的文件交换。
将软件安装包放在实体机的共享文件夹中,打开虚拟机网上邻居中的共享文件夹,找到了要交换的软件包,并且实现了软件的安装。
二、Ubuntu 安装过程向前面一样,单击新建,出现下面的对话框后,输入名称,选择系统类型,然后单击下一步。
为ubuntu图的安装选择内存大小,单击下一步。
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硬盘,单击下一步。
选择乌班图的镜像路径,单击打开。
选中ubuntu然后点击开始。
出现错误百度后将设置中的处理器中的扩展特性选项选中,问题解决选择语言为中文(简体),点击安装点击继续选择磁盘,点击现在安装安装中点击继续设定用户名和登陆密码。
单击继续安装成功,重新启动实验2 Windows操作系统实践 2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Windows 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目标。
2.了解注册表的结构和使用。
3.掌握Windows系统中各种进程的功能以及所提供的服务。
4.掌握NTFS文件系统的相关特性。
【实验内容】1. 通过使用注册表设置前后台时间配额、添加和删除启动时自动运行的程序。
2. 观察系统启动完毕后任务管理器中的进程,说明除Idle进程外10个以上进程的功能及其提供的服务。
3. 通过启用文件压缩、磁盘限额等特性,了解NTFS的特点和其设计目标。
4. 结合授课内容和使用体验,尝试说明Windows存储系统的特点。
【实验环境】Windows XP。
一、通过使用注册表设置前后台时间配额、添加和删除启动时自动运行的程序。
1.设置前后台时间配额。
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时间配额长度字段、前后台变化字段、前台进程时间配额字段。
2.添加和删除启动时自动运行的程序。
找到注册表的如下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找到RUN,单击,在右边的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字符串值”,然后添加上程序的名字,输入正确的路径。
如图,添加spider为开机自动启动项。
检验:关机重启后,一开机就发现spider启动了,打开任务管理器也可以看到相应的进程。
删除进程只要在注册表中选中相应的启动项名字,单击右键选择删除即可。
二、观察系统启动完毕后任务管理器中的进程,说明除Idle进程外10个以上进程的功能及其提供的服务。
1.ctfmon.exe监视活动窗口,并为语音识别、书写识别、键盘、翻译和其他中文可选用户输入方法技术提供文本输入服务支持。
erinit.exe管理不同的启动顺序。
系统刚启动时,如果调出任务管理器就会看到userinit.exe ,但过一段时间,系统各项加载完毕后,userinit.exe就会自动消失的。
3.taskmgr.exe用于Windows任务管理器。
本进程是一项重要的系统进程,只有在打开任务管理器时才会被启动。
功能上主要用来实现:显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管理其他程序、了解资源状况。
4.svchost.exe系统启动的时候,Svchost.exe将检查注册表中的位置来创建需要加载的服务列表。
多个Svchost.exe如果同时运行,则表明当前有多组服务处于活动状态,多个DLL文件在调用它。
5.lsass.exe用于微软Windows系统的安全机制。
它用于本地安全和登陆策略,管理 IP 安全策略以及启动 ISAKMP/Oakley (IKE) 和 IP 安全驱动程序。
6.Services.exe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用于管理启动和停止服务。
该进程也会处理在计算机启动和关机时运行的服务。
这个程序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终止进程后会重启。
7.winlogon.exeWindows NT 用户登陆程序,管理用户登录和退出。
8.csrss.exe是微软客户端、服务端运行时子系统,windows的核心进程之一。
本进程的主要是控制图形子系统、负责管理线程,并执行MS-DOS环境的图形窗口及其他某些部分,会随系统的启动而自动开启并一直运行。
9.smss.exe该进程为会话管理子系统用以初始化系统变量,启动用户会话,包括已经正在运行的Windows登录程序(winlogon.exe),Win32子系统(csrss.exe)线程和设定的系统变量作出反映。
10.Wmiprvse.exe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用于通过WinMgmt.exe程序处理WMI操作。
这个程序对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三、通过启用文件压缩、磁盘限额等特性,了解NTFS的特点和其设计目标。
1.启用文件压缩打开c盘,找到一个文件夹,单击右键选择属性,然后如图所示,看到文件夹的大小和占用空间的大小,选择高级,在压缩或加密属性部分,将压缩内容以便节省磁盘空间打上对号,单击确定。
选择完毕后,点击确定,然后再重新打开该文件夹的属性,这时发现文件夹的占用空间缩小。
体现了NTFS支持文件数据的压缩。
NTFS可以透明地执行压缩和解压缩,应用程序不必修改就可利用这一特点。
目录也可以压缩,这指该目录中以后所建文件均会被压缩。
文件压缩能将文本性质的应用程序代码和数据文件压缩大约50 %,将可执行文件压缩大约40%。
2.磁盘限额选择磁盘属性,在配额里,可以选择启用配额管理,单击配额项可以进行添加和删除。
三、NTFS的特点和其设计目标特点:1、支持更大的磁盘容量,很好地适应不断扩大的磁盘容量需求2、基于Unicode的名称,让全球的NT使用者都能使用本地语言处理他们的文件。
3、通用索引机制,提高了文件管理的效率4、动态坏簇重印映射5、以文件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管理,以簇为单位存储数据6、内建一个事物日志记录,对于任何的修改操作都进行登记记录,如果系统崩溃, NTFS会检查日记文件并利用他是磁盘恢复到数据损失最小的一致状态。
7、磁盘限额8、支持加密与压缩功能9、碎片整理设计目标:1、可恢复性2、安全性3、数据冗余和容错四、结合授课内容和使用体验,尝试说明Windows存储系统的特点。
1、进程私有,每个进程都只能访问属于自己的地址空间。
2、基于页,虚拟地址空间被划分为多个称为“页”的单元,虚拟内存地址空间的申请和释放,以及内存和磁盘的数据传输或置换都是以页为最小单位进行的。
3、Win32将低区的2GB留给进程使用,高区的2GB则留给系统使用。
4、调页文件用来存放被虚拟内存管理器置换出内存的数。
5、Win32中分配内存分为两个步骤:“预留”和“提交”。
因此在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中的页有3种状态:自由(free)、预留(reserved)和提交(committed)。
6、Win32虚拟内存管理中使用demand-paging策略的,即不到真正访问时,不会为某虚拟地址分配真正的物理内存。
将工作分段完成,提高总体性能;不必为它们开辟存储空间或将其置换进物理内存,这样可以提高存储空间(磁盘和物理内存)的使用效率。
7、Win32通过一个两层表结构来实现地址映射,因为4 GB虚拟地址空间为每个进程私有,相应地,每个进程都维护一套自己的层次表结构用来实现其地址映射。
实验3 Ubuntu操作系统实践 2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Ubuntu Linux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目标。
2.了解Ubuntu Linux的核心和桌面系统。
3.了解Ubuntu Linux 中各种进程的功能。
4.了解EXT2文件系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