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

《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一、教学重难点重点:层层揭示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

难点: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没错!春夏秋冬(出示图片),四个季节。

春天过后是哪个季节?对,夏季。

夏季过后呢?秋季,秋季过后呢?没错!冬季。

一年又一年,四个季节循环往复的出现,我们把它叫做四季更替。

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一年会有春夏秋冬,想知道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四季更替是怎样形成的。

(课题)(二)猜测推断1.你们都亲身经历过春夏秋冬,在探究它们的形成原因之前,请同学们说一说四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没错是温度。

正是因为一年四季温度高低的变化导致了四季四季景观的不同。

那同学们,想一想,温度的高低变化与什么有关系呢?刚才同学们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还有了解的一些科学知识做出了猜想,我们一起来看正北小学的同学是怎样想的呢?(播放视频两个)(1)太阳温度升高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2)地球离太阳的远近所致刚刚两位同学的想法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视频1)看来第一问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在探究第二位同学之前,我想了解一些太阳的地球的相关知识(播放视频2)通过视频,我们发现第二位同学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那一年四季温度的高低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现象。

(播放直射与斜射实验)通过视频,你发现了什么?原来地球上的温度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有着密切联系。

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热量大,温度就高,阳光斜射我们,地面获得热量就小,温度就低。

所以说,正是因为一年中太阳的照射发生变化才使得地面温度发生高低变化。

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

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形成的原因进行猜测;能设计实验对假设性的结论进行验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活动中愿意合作探讨。

3.通过实验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轴的倾斜和地球的公转有关。

教学重点: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通过设计合理实验推断出四季的形成原因。

活动准备:三球仪、地球仪、灯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美图欣赏,投石引路。

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展示不同季节图片)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哪四个季节?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

(春天完了是夏……),冬天不是完了吗?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这叫什么?(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按照规律循环的,这也叫更替。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四季,一起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

二.提出问题,推理假设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种现象吧?那你们能不能结合你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猜想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大胆猜测、自由发言)生1:地球绕太阳,离太阳远的时候是冬季,离太阳近的时候是夏季。

(师板书与太阳有关)生2: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师:你知道地球有哪些运动方式。

因为学生没学过地球自转,教师略作讲解。

三.设计实验,模拟验证。

研究问题仅靠猜想和推理还是不够科学的,我们可以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模拟验证我们的假设。

(1)明确试验目的,确定实验主题。

(2)老师介绍实验器材:地球仪(重点介绍南北半球、赤道),手电筒,各自的作用。

(3)让学生说出实验方法,教师进行模拟演示,强调注意事项。

★地球公转方向★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太阳的光是射向四面八方的,要转动手电筒,始终让光照在地球上。

(4)学生展开实验,注意记录发现。

四、交流讨论,共享成果1.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2019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019年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四季更替》修改说明与教学反思
今天和学生共同探讨了四季更替的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学生的表现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他们都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

他们提问的问题都比较的好,基本上没有超出我的预期。

学生也都能够积极的进行猜想,而且他们的猜想都是比较的有意义。

看样子,学生的生活中经验,给他们了好的灵感和想法。

在学生动手汇报的时候,学生能将他们获得的较为准确的获得他们的结论介绍给大家。

而且其他的同学能够认真的去听。

同时我想这节课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学生分配四季更替的原因时,老师指点时要注意一些和结论极为相似的语言不要说。

2.不要做太细致的示范,这样可能使学生的活动给拘束住了。

3.应该设计实验表格,让学生进行记录和总结。

4.学生的分工需要老师进行强调。

5.实验小提示,这个环节给丢失了。

6.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将每个小组的成员职责强调清楚。

7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开发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课件。

8、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可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

小学科学11四季更替(教案)

小学科学11四季更替(教案)

小学科学11四季更替(教案)小学科学教案:四季更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和特征;2. 掌握四季更替的周期和顺序;3.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不同季节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或课件;2. 图片或实物展示四季的变化;3. 地球仪或模型;4. 学生绘画用纸和颜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询问学生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四季”,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探究四季更替(20分钟)2.1 师生共同观察和讨论教师出示地球仪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形状和旋转。

引导学生发现地球旋转引起了太阳的照射角度的改变,从而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2.2 PPT展示教师用PPT或课件展示四季更替的图片,并解释每个季节的特征和变化原因。

同时,与学生一起讨论每个季节适合进行的户外活动和穿着衣物的变化。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每个小组选择一季进行展示,包括这个季节的气温、天气、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30分钟)4.1 春季活动:播种和观察教师向学生介绍春季的特点,包括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等。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用土壤和种子种植一种植物,并在教室内或校园里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4.2 夏季活动:观察夏天的天气教师向学生介绍夏季的特点,包括高温、多雨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夏天的天气现象,比如阳光强烈、雷雨等。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拍摄照片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4.3 秋季活动:采集和比较叶子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季的特点,包括气温下降、树叶变色等。

引导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公园采集各种不同颜色的叶子,并将它们带回教室进行比较和观察。

学生可以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叶子的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绘画能力。

4.4 冬季活动:雪花观察教师向学生介绍冬季的特点,包括气温低、下雪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案

《四季更替》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 3 课《四季更替》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生活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一、谈话导入:出示四季的图片,观察图片,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哪四个季节?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春天完了是夏……)冬天以后呢?(又是春天)也就是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不断循环,四季在不断更替,可以这样理解吗?(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

)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1、师:关于四季更替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2、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会不会能迎刃而解?那我们就来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二)大胆猜测: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三)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

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

第二种: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2、自主解疑解疑一: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

师: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真的是四季形成的关键吗?请看科学家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数据(课件演师:现在大家认为四季的形成,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有关系吗?说说你的理由。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四季更替”成因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并学会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乐于和同学交流合作。

3.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层层揭示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关系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呼啦圈、手电筒等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师出示图片)2.小结:四个季节循环往复的出现又叫四季更替。

(二)提出问题关于四季更替这一自然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吗?(三)猜测推断初步猜测一下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四)探究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层次一:体会温度高低变化引起四季景观的不同。

一年四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层次二:体会太阳照射变化引起温度高低的变化。

(1)温度的高低变化与什么有关系呢?(2)用手电筒演示光直射与斜射,体会带来的热量不同。

层次三:探究地球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照射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的现象。

(1)太阳照射的变化又与什么有关系呢?(2)讲解公转。

(3)小游戏:学生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一周。

(4)实验: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探究四季形成原因。

(5)交流总结。

(6)假想探究:地球公转时地轴垂直会发生什么现象。

(四)总结、拓展1.全课总结。

2.拓展。

介绍二十四节气歌: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板书设计:四季更替地球公转太阳照射温度高低四季更替课后评析:优点:1.教学流程比较清晰,指导学生进行了“提出问题——初步猜测——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2.探究活动的要求提的比较明确,指导学生进行定点观察,实验记录表设计的很不错,利于知识的梳理。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四季更替”成因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并学会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乐于和同学交流合作。

3.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层层揭示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关系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呼啦圈、手电筒等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师出示图片)2.小结:四个季节循环往复的出现又叫四季更替。

(二)提出问题关于四季更替这一自然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吗?(三)猜测推断初步猜测一下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四)探究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层次一:体会温度高低变化引起四季景观的不同。

一年四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层次二:体会太阳照射变化引起温度高低的变化。

(1)温度的高低变化与什么有关系呢?(2)用手电筒演示光直射与斜射,体会带来的热量不同。

层次三:探究地球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照射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的现象。

(1)太阳照射的变化又与什么有关系呢?(2)讲解公转。

(3)小游戏:学生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一周。

(4)实验: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探究四季形成原因。

(5)交流总结。

(6)假想探究:地球公转时地轴垂直会发生什么现象。

(四)总结、拓展1.全课总结。

2.拓展。

介绍二十四节气歌: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板书设计:四季更替地球公转太阳照射温度高低四季更替课后评析:优点:1.教学流程比较清晰,指导学生进行了“提出问题——初步猜测——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2.探究活动的要求提的比较明确,指导学生进行定点观察,实验记录表设计的很不错,利于知识的梳理。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四季更替》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四季更替》教案

《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四季更替带来的变化;弄清四季更替的成因;掌握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2、能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四季的不同特征并提出问题;能结合已有知识对四季更替的成因进行猜想;能根据获得的科学资料对四季的成因进行正确的模拟实验。

3、体会长期的观察与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四季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掌握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明确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是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星空和动植物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并整理有关资料,搜集地球公转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学生熟悉的某一地(如校园内一角或小花坛)四季景色图片、四季形成的文字资料、四季成因的课件。

四季成因演示材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师出示同一场景一年四季的图片,请学生观察。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思考后交流。

3、师问题引领: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同一个地方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

那现在我们这儿是什么季节?接下来是什么季节?再呢?说说你的发现。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教师给予充分肯定)5、确定探究主题,导入新课: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从这些问题中选取一个进行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师板书课题“四季更替”,学生齐读)[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出示学生熟知的四季场景图片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四季变化规律,并对此进行大胆地提出问题。

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二、分步探究,解决问题:(一)活动一:探究四季更替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1、学生进一步观察四季图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每个季节人和大自然有什么新变化。

(班级交流)2、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气温与四季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更替》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
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经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
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
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生活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探究四季的变
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
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
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四季更替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哪四个季节?为什么
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
生:春天完了是夏……
师:冬天以后呢?
生:又是春天。
师:也就是一年四季在不断地更替,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不断循
环,可以这样理解吗?
板书课题:16. 四季更替
二、小组探究
1.四季更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秋天的自然界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讨论、交流。
师:关于四季更替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
生: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生:为什么春天过去是夏天,而不是冬天?
生:为什么四季是在不断更替的?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同
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
会不会能迎刃而解?那我们就来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师: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
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交流猜测结果。
2.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
师:地球的公转是形成四季的原因吗?咱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推
理一下。
师:请大家想一下,咱们这里的四季,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生:温度不同。
师:非常准确。请继续推理,四季温度不同和谁关系最大?
生:太阳。
师:更确切地说是太阳照射,对吧。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
阳的照射。
师:既然和太阳的照射有关,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发表见解,师引导评价,教师用手电筒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
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
生:太阳斜射,光线弱;太阳直射,光线强。
师:科学知识,仅仅靠猜想是不行的,单单靠推理也是不行的,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谁有建议?
生:可以做实验。
师:具体一点好吗?
生:可以用手电筒当太阳,地球仪当地球,模拟地球的公转。
师:好办法。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地球上同一地点,绕太阳公转
一周,是否产生冷热交替四季变化,我提议可以在地球仪上先找到我
们国家的位置,贴个小标记,这样观察起来就会更方便。
师:实验之前,谁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注意观察。
生:要在实验单上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记录实验结果。
生:注意分工合作。
师:大家想得很周到,现在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实验结果,统一认识。(边汇报边演示)
师:正像咱们说的这样,四季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地球
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地轴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师:现在大家认为,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地球公转。
师:是的,地球斜着身子公转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现象
三、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不少,我想同学们收获知识的同时,进行的
大胆猜想、积极推理、模拟实验的经历,也是一种收获。其实关于四
季的话题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劳动中,积
累了许多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的丰富经验,并编写了《二十四节气
歌》。《节气歌》中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呢?《节气歌》怎样反映农时
季节的呢?课下大家可以带着问题继续开展研究。

《四季更替》教学反思

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造成了太阳照射的
不同,有的地方是直射,有的地方是斜射,从而形成了温度的差异,
出现了四季更替现象。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虽有一些知识铺垫(对
太阳和地球知识的学习),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天体之间的运动关
系很复杂)。怎样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经历思维过程,是我课
前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教案,经过试讲,反复修改、
完善,逐渐理清了思路:

1.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四季
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的猜测有以下三种可能),让学生自主解疑。

猜测一:地日距离:课件出示资料,让学生明确:和距离没有关
系。

猜测二:地球自转。否定:时间不相符。
2.猜测三:地球公转(本课要学的新知识)
1)首先通过视频了解地球的公转。
2)学生意识到和公转一定有关系,但发现不了什么有价值的线
索。

3)引导学生分析:从一天中的温差有10度知道:温度的不同是
太阳照射角度不同造成的。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进而引发学生进一
步思考:一年中的温差有50多度,温差更大了,是不是在公转的过
程中,由于某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太阳照射角度更大程度的不同,使
温度差异更大了,从而形成了四季呢?

3.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发现: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是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

4.再次实验,思考:地球公转过程中,如果地轴不倾斜,会不会
有四季变化?(让学生明确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思路清晰了,课堂上的关键就是:师生互动,课堂生成。所以教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
导和梳理,抽丝剥茧,让学生的思维之路越走越明,越走越宽,自主
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效果还是令人很满意的,达到了课前的教学
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