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实验题的解法分析
中考生物情景化试题解读

3.(2分)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
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已知有一种多细胞
拓展 启示
2022年随州市中考题——实验探究题进行了很好的拓展,让 我印象深刻。题中对照了“海水稻”和“普通稻”种子在不同浓 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萌发率,实验结果更直观的体现出“海水稻” 耐盐碱的性状特征。
教材上,在基因多样性的部分简介了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 稻新品种的培养过程,闻名于世。本题紧扣教材知识点,介绍了 优良品种“海水稻”,拓展了学生的见识,将生物学知识与现代农 业建立了关联,让学生感叹我国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与新课标 中“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学习主题相契合。
无情境不成题
命题“四”解读
溯源
解法
拓展
启示
1.(2分)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袁隆平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长期的 探索和努力,终于培育出“海水稻”新品种,海水稻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水稻的性 状特征,如可以很好的耐受盐碱环境,经过观察发现,海水稻与玉米种子的结 构相似。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除了海水稻,我国还有许多优良的水稻品种,它们的成功培育利用了基因多 样性 B.海水稻耐盐碱的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 C.海水稻能够耐盐碱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海水稻种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层次关系, 下列选项中符合图示关系①、②、③的是( B )
A.①肺动脉 B.①内分泌腺 C.①表皮细胞 D.①玉米的胚
②动脉瓣 ②睾丸 ②叶绿体 ②胚乳
初中化学实验题

初中化学实验题篇一: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
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
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
现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数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
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气体成分的探究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
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1.(07长春)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
(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思路点拨]通过阅读短文“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对人体有害,人群密集地应注意通风换气”,知道探究目的是“新鲜空气和人群密集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问题”,再根据“人群密集地,应注意通风换气”提出猜想“人群密集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谈“测物质密度”的实验题解法

[
I ~
U 口
教 育教 学方 法
Chna l Ed uCa i n n ov l l Her d t o l n a 解 法 测
潘 湖 ( 四川 省会 东县大 桥 中学 四川会 东 61 2 0 0) 5 摘 要: 密度 是初 中物理 重要概 念 , 密度 在生 产, 生活 中应 用广泛 。 近来各地 中考题 涌现 出不少 的设 计题 实验题 : 这奏题 源于教材 , 又不 拘泥教材 , 型具 有新颖 性 。 活性 ,创新 性等特 点 。 题 灵 关键词 ; 实验 密度 中 图分类号 : 6 G 3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7 5 2 1 ) 2c一O 5 — 1 1 7 —9 ( 0 0 () 0 9 0 9 2 常见的 方法是 利用 阿基米 德原理 求出V 密 度 是 初 中 物 理 重 要 概 念 , 度 在 生 积 , 密 点评 : 由橡 皮 膜 联 想 到 实 验 原 理 与 液
写出测量的方法和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
l
例2 小 明 在 家 里 想 测 刚买 的植 物 油 的 : 密度, 准备 了: 秤 、 他 台 玻璃 瓶 、 够 多的 水 足
和油 :
P
0 。
( ) 出 实验 方法 。 1写
点 评 : 题 利 用 漂 浮 间 接 测 出 物 体 质 此 特 殊 器材 一两 端 开 F的直 玻璃 管( 端 扎 有 量m 的表 达 式 子 , 用 刻 度 测 出 体 积 v 表 I 一 再 的 橡 皮 膜 ) 想 到 橡 皮 膜 相 平 管 内 压 强 等 于 联 管 外 压 强 , 管 内 倒 入 一 定 深 度 的盐 水 , 在 测
又不 拘泥教材 , 型具有新颖性 , 题 灵话 性 ,
初中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学校物理试验题怎么解答,解答得分技巧有哪些?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细心预备了“学校物理试验题答题技巧”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猎取更多的资讯!学校物理试验题答题技巧学校物理试验题答题方法一、测量型试验测量型试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试验,这些是中考物理试验测试必不行少的组成部分。
1、测量型试验共10个试验:⑴用刻度尺测长度;⑵用秒表测时间;⑶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⑷用水表测家庭自来水使用量;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⑹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⑺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⑻用电流表测电流;⑼用电压表测电压;⑽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
直接测量型试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学问和力量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
所以只要把握好其一,便可基本无碍。
2、间接测量型试验共5个试验:⑴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速度;⑵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⑶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⑷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⑸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而且这五种试验都涉及到诸多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也同时具有相应的试验原理:⑴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测量试验原理是v=s/t。
⑵测物质密度的试验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
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试验原理主要是η=W有/W总、W=F·S及二力平衡。
⑷测电阻的试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
⑸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试验的原理有两种,①伏安法的试验原理即为P=U·I,②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试验的原理即为P=W/ t。
解决此类题时,肯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
同时还应留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测量型试验在这类题中变化较多,要非常留意。
二、探究型试验题探究型试验题也是中考物理试验题的主角,因此教材中探究型的课题每个章节都有渗透。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紧扣实验题的原理

了 R ir 1 1 +1 =
,
根据斜率和截距 ,从而求 出E 和r
例 2 究 加 速 度 与 质量 、力 之 间 的关 系 探
( )实 验 装 置 图 为 1
改 变 电 阻 箱 的阻 值 R,分 别 测 出 阻值 R : 0 的定 值 电阻 o 1Q
两端 的电压 u ,根据 实验数据 描点 ,绘 出的 古 图像是一 条直
■ 一
6 9 6,0 1 7
7。 2l
,一2
攀挝 : n cl
擐
( )实 验 原 理 2
这个实验采用 了控制变量法 ,分别探究加速度与质量 、加 (2 ) 根 据 串 联 电 路 电 流 相 等 可 知 电 路 中 的 总 电 速度与外力之 问的关系 ,需要测量加速度 、力 、质量这三个物 理 量 ,加 速 度 通 过 打 点 计 时 器 打 纸 带 通 过 逐 差 法 计 算 得 出 ,质
于 电源 的 内 、外 电 压之 和 。 ( 3)考 试 形 式 通 常 是 以不 同 的 方 式 呈 现 u和 I 因而 考试 ,
一 一 ~ 髓 一
~\ p
小 明根据 实验 采集 到 的数 据作 出如 图 ( 3)所示 一 R的
— — — —
往往只用一只表 ,另一表需通过计算方法得知。
浅谈 中学物理实验 题 的解 题方 法 紧 扣 实验题 的原理
— —
李 书 凤
( 泰州市第三高级 中学,江苏 泰州 2 5 2 ) 253
无 论 是 在 高 考 还 是 在 平 时 的 考 试 、练 习 中 ,实 验 题 一 直 是 E ( R) r u+ U + U 同学 们 失 分 比较 多 的地 方 ,如 何 来 解 决 这个 问 题 呢 ,我 一 直 在 图象 的斜率 = i 思 考 这 个 问 题 ,经 过 多 年 的教 学 ,有 了一 个 不 太 成 熟 的 想 法 , 由 U 一 我觉得学生之所 以容易在这方 面失分 ,是 因为没有掌 和 内 阻 ,即 电路 中 既 有 电 压表 ,又 有 电 流 表
物理实验题的类型及解法分析

物理实验题的类型及解法分析物理实验题的类型及解法分析类型一:测量型实验题1.直接测量型实验掌握各类常见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所以各省、市中考题中都要涉及此类实验题。
例1 (2005,北京)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放有50g、20g、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g。
图1解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测量仪器天平的使用,天平右盘内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本题砝码80g,游码2.4g,铜块质量为82.4g。
解析:此类考题对能力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对仪器的使用必须有较高的熟练程度。
初中物理仪器不太多,主要包括:温度计、量筒、天平、电阻箱、刻度尺、秒表、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能表、电压表等,平时有目的的多练习即可。
2.间接测量型实验通过分析2005年各地中考实验题,间接测量型实验仍是中考实验题的主角,但是考点不多,一般有五个重点实验,它们分别是对密度、浮力、滑轮组机械效率、电阻、电功率的测量。
中考中这几个实验出现几率很高,“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实验。
例2 (2005,德阳课改)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2所示,他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图2(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如图2),将实物电路(如图3)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正确选用电表的量程)图3(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______(填写“最左边”或“最右边”)(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哪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
A.小灯泡短路;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C.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中考物理实验题的答题技巧归纳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题的答题技巧归纳
一、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同学们不马虎,得满分是没问题的。
二、探究型实验题
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
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
法”“类比法”等方法。
三、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解法分析:希望大家把做过的开放型实验题归纳在一起,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考察密度和电学部分,并有以下特点: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专题50 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探究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一、考点解析电磁学科学实验与探究是电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常考题型。
实验探究是一种认识科学、应用科学的物理方法。
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或猜想)→实验检验→归纳分析→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实验修正。
探究性试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中考热点题型,是近年来中考必考内容。
探究性试题可分为:现象探究、方法探究、实验探究、数据探究、阅读情景探究等。
解答此类试题要具备定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生活经验基础。
思维方法是发掘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物理过程与物理方法之间隐含的联系,找到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应用原型,是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与升华的过程。
实验探究题主要以选择、填空、解答、分析为主。
电学实验探究题的分类与解法:1.考查内容(1)基本测量仪器仪表使用与掌握情况,灵活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2)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实验的能力。
(4)思维发展能力、创新能力。
2.考查形式:选择、填空、连线作图、电路故障分析、实验方案设计。
3.考查重点和热点:电学仪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验证电学规律、电学量的测量、创新能力。
考查难点:创新设计实验和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4.题目分类及分类解法技巧(1)考查测量仪器的读数和使用:关于实验器材的读数是物理实验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考察实验基本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刻度尺、秒表、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这九种测量工具的读数方法。
其中,电学主要是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和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有时也将电能表与秒表组合探究家用电器的功率。
攻略:读数前都应首先弄清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的位置。
学生实验中电压表两个量程分别是0~3V 和0~15V ,分度值对应的是0.1V 和0.5V ;电流表量程分别0~0.6A 和0~3A 分度值对应的是0.02A 和0.1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中实验题的解法分析韩锡军编者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题是物理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考查动手、设计、探索、创新等多种能力,在各省、市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逐年加重,少的十几分,多的占到二十几分,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物理实验题。
实验题的特点通过分析2005年实验区中考物理试卷,中考实验题的特点总结如下:1. 仍然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和重要物理量的测量。
2. 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考查的能力有:观察分析实现现象的能力、处理实验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利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实验设计的能力、撰写实验报告以及对实验报告的分析说明的能力等。
3. 更加看重实验方法的考查:考查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还包括比例法、估算法、拔除法、理想模型法、图象法、类比法等。
甚至有些考题只考查实验方法,并以探究的形式研究物理规律、获得物理知识,题干并不涉及教材内容,只考查利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新疆考题中的探究单摆的周期就是一例。
4. 题型特点:中考实验题的题型主要有测量型实验题、探究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开放型实验题四种,这些题型中,考查基本知识的测量类实验仍然是实验题的主角,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这类题正在被探究性试题替代,比例也逐渐减小,因为探究是新课标的主旋律,所以探究型试题在课改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
另外设计型、开放型考题因能考查多种实验能力,比例也有增加。
实验题的命题趋势根据实验命题逐年加重的趋势,2006年中考实验的分值还要有所加重;考查内容上仍然以课本知识为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实验和依据课本的探究实验仍然是主角,设计型、开放型实验和依据探究方法去探究未知领域的考题所占的比例要比2005年更大一些;并且这些考题有与实际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环保、公益相联系的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多学习实验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多把物理知识用于生活中,走出记实验、背实验的误区。
实验题的类型及解法类型一:测量型实验题1. 直接测量型实验掌握各类常见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所以各省、市中考题中都要涉及此类实验题。
例 1. (2005,北京)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放有50g、20g、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g。
图1解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测量仪器天平的使用,天平右盘内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本题砝码80g,游码2.4g,铜块质量为82.4g。
解析:此类考题对能力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对仪器的使用必须有较高的熟练程度。
初中物理仪器不太多,主要包括:温度计、量筒、天平、电阻箱、刻度尺、秒表、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能表、电压表等,平时有目的的多练习即可。
2. 间接测量型实验通过分析2005年各地中考实验题,间接测量型实验仍是中考实验题的主角,但是考点不多,一般有五个重点实验,它们分别是对密度、浮力、滑轮组机械效率、电阻、电功率的测量。
中考中这几个实验出现几率很高,“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实验。
例2. (2005,德阳课改)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2所示,他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图2(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如图2),将实物电路(如图3)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正确选用电表的量程)图3(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______(填写“最左边”或“最右边”)(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的哪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
A. 小灯泡短路;B. 小灯泡的灯丝断了;C. 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D.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
图4解析:(1)考查的是电路连接,具体连接如图5所示。
图5(2)考查的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在闭合开关以前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
因为变阻器下面接线柱接的是左边,应将滑片调到最右边。
(3)是故障分析,这类题一定要考虑全面,短路、开路都要考虑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中有开路,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正接线柱与正极间无开路,负接线柱与负极间无开路,开路点在小灯泡上,分析选项应选BC 。
(4)考查的是数据处理,观察电流表示数为0.28A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为额定电压,据P U I V A W ==⨯=2502807...解法分析:间接测量型实验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①影响这些物理量大小因素的探究;②重要实验步骤及仪器安装、电路连接;③实验故障分析与排除;④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⑤设计实验方案等。
复习时多练习这五个实验的这五个考点即可。
类型二:探究型实验题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课改区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
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另外从2005年中考题中还能发现一些超出课本的题目,如探究生产、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和未知领域的物理规律,下面的例题就是如此,这些题目考查的不是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例3. (2005,扬州课改区)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解析:本题的特点是不涉及教材的知识点,只利用探究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考查探究实验的数据处理、总结结论、评估与反思的能力;并考查我们把探究到的物理规律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
(4)①猜想1是说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从米中跑出来。
只有比较B瓶和C瓶,这个结论才是正确的;比较A瓶和B瓶,就不正确了,说明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第一个空应填“错误”。
②猜想2是说质量小的容易跑出来。
和上面一样,比较A和B时,结果正确;比较B和C 这个猜想就不正确了,第二空也应填“错误”。
③合理的猜想要通过求密度得出,通过计算A瓶的密度为0.66g/cm3,小于米的密度,跑出来了;B瓶密度为1.378g/cm3,大于米的密度,没跑出来;C瓶的密度为0.349g/cm3,小于米的密度,跑出来了。
分析得乒乓球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乒乓球的密度小于米的密度。
(5)这个物理规律能够用于分离密度不同的物质,粮食中一些杂质比粮食的密度小,就可以用晃动的方法使杂质浮在粮食的表面除去;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也可用此方法使其浮于表面除去。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
类型三:设计型实验题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是力学和电学题目,并有以下特点:①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②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③贴近生产、生活,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例4. (2005,贵阳实验区)请你使用小刀、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测出土豆的密度(1)实验步骤(2)土豆密度ρ=____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达)解析:本设计实验的特点是基础性和贴近生产、生活,以生活中常见的土豆为原料做实验,用常见的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测密度,设计实验如下:(1)实验步骤:①用小刀将土豆切出一正方体小块;②用细线拴住这块土豆,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③用刻度尺量出这块土豆的边长l。
(2)土豆的密度表达式ρ=Ggl3。
解法分析: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类型四:开放型实验题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例5. (2005,福州课改)野营时,小红携带的手电筒(如图6所示)不发光了,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图6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开放性非常明显,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有很多,绝不止三种,如灯丝断了、电源没电、开关失灵、新电源的绝缘层没取下、小灯泡短路、电池装反、弹簧太松等等。
这些原因必须是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实验的基础上才能想到的。
解法分析:求解开放性实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实验,试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了解事物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