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头超声对直肠类癌的诊治价值
微探头内镜超声在直径≤1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757·近年来,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约占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的48%[1]。
术前评估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对于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治疗极其重要[1]。
最新的共识指南[2-3]推荐对于直径≤1 cm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因远处浸润转移风险较低,且大部分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内镜超声检查评估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大小和局部分期准确性很高,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有很大参考价值。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评估一般使用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 (频率20 MHz ),可以清晰显示病灶浸润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可根据病变内部回声提供诊断依据。
但由于穿透性较弱,对于直肠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有限。
小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一般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极少浸润至固有肌层,也极少有远处淋巴结转移。
本研究探讨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在直径≤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仪器与分组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2011年8月到2018年12月经内镜诊治的直径≤1 cm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 (1) 确诊为直肠神经内分泌瘤; (2) 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 (1) 肿瘤直径>1 cm; (2)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共纳入59例患者,男33例 (55.9%),女26例 (44.1%),平均年龄 (45.02±10.89) 岁。
共63个病灶纳入本研究 (其中4例患者直肠上均有2个病灶)。
患者均是常规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病灶,无临床症状,均在术前行盆腹腔CT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评估有无肠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根据术前是否行微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分为内镜超声组 (EUS组,n = 40) 和对照组 (n = 19)。
仪器包括电子胃镜或结肠镜 (260或290型,日本Olympus公司)、超声内镜系统 (EU -M2000,日本Olympus公司) 。
经直肠超声诊断直肠类癌及辅助TEM手术的价值分析

会 主任委 员 、中 国超 声 医学工程 学会 浅表 器 官专业委 员会 副 主任委 员、黑龙 江超 声 医学工 程 学会 副理 事 长 、 黑龙 江省 医师协 会 超 声 分会 副会 长 、哈 尔滨 市超 声 医学 工程 学会 副 理
H a r b i n Me d i c a 1 U n i v e r s i t y , Ha r b i n 1 5 0 0 0 1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C h i n a )c e t o : wU C h a n g j u n E — ma i l : 1 1 6 9 2 5 0 0 @q q . c o m
近年 来共发 表论 文9 ( ) 余 篇 ,其 中S CI 收 录论文 1 3 篇 ,出版 专著 5 部 。承担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金2 项 ,教 育部博士 点基金 1 项 ,省级课 题2 项 ,厅 局级课 题 1 项 ,市科委课 题2 项 ,哈 医大
院基 金1 项 。获黑龙 江省政府科 技成 果二等 奖3 项 ,黑龙江 省 医药卫 生科技进 步 一等 奖3 项, 黑龙 江省卫 生厅新技 术一 等 奖4 项 。为哈 医大一 院超 声科 学术 带头人 ,2 0 1 2 年 被 中国超声 医
检查 。总结直肠类 癌 的经直肠 超声影像 学特征 ,并比较结肠镜 、T R U S 、M P S 对直肠类癌 的诊断准确 率 。应用T R U S 对 上述类 癌 患者行T E M 术前 定位、术后 并发症筛查 和随访 。结 果 :直肠类 癌的T R U S 影像学特 征表现为黏 膜下层 的类 圆形 、低 回声 、
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2-10-29T10:05:09.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胡雪珍[导读] 探讨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胡雪珍(襄阳市谷城县中医院超声科湖北襄阳 441700)【摘要】目的探讨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需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38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微超声探头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进行术前分期。
并将其检查及分期结果与手术探查及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判断其准确率。
结果 38例结直肠癌患者微超声探头检查分期结果准确率为84.2%,其中T1分期准确率为100%;T2分期准确率为81.8%;T3分期准确率为80.0%;T4分期准确率为33.3%。
另根据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来判断术前超声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72.4%,特异性为66.6%。
结论采用微超声探头检查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及分期的重要手段,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早期T1分期的结直肠癌其诊断准确率更为显著。
此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选择术式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结直肠癌分期微超声探头检查结直肠癌是现今较为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治疗上最有效的方法则是进行其根治性切除手术。
故术前的诊断分期则成为患者制定合理治疗策略、选择术式及预后的重要辅助手段[1]。
随着近年来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及迅速发展,微超声探头检查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2]。
为探讨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本院特进行了专项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需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38例。
其中男性31例,女性7例。
年龄29至75岁,平均年龄(48±5.2)岁。
直径≤1cm的直肠类癌诊治探讨

物, 与其 他黏膜 下肿 物鉴 别较 为困难 … 。随着 内镜
超声 检 查 (n ocp l ao o rp y E ) e d s i ut sn ga h , US 技术 的 oc r 应 用 , 消化道 各部 位黏膜 及黏膜 下肿 物 的诊断 水 对
c1 n 直肠类癌 8例 , 本组病例成功率为 10 无 一例出现出血 、 0 %, 穿孔 等严 重并发症。1 内随访病例无复发。结论 年 结肠镜结合超声微探头对直径≤ l n直肠类癌进行诊治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治疗方法 , a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结肠镜检查 ; 腔 内超声检查 ; 类癌瘤 ; 结肠肿瘤
ee to co .Re ut Eih a  ̄ f r t l c r io d whc i e e ma lr t a n e t t r wee al c rd l r e tmy c sl s g t c s s o e a a cn i c ih d a t r s l h n o e c n i e r l u e m e me
C n lso En o c p o ie t o cu in d s o y c mb n wi EUS rs c in i ae a d ef t e t ma1rc l a cn i . d h e e t ssf n fe i o s [ e a r io d o c v c
微探头超声内镜诊断直肠类癌的临床价值

汽化治疗月经过 多是一种简单、 快速 、 安全、 经济、 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对 围绝经期 月经过多患者采用第一组治疗方案可达 到 闭经、 可保 留子宫且经济, 避免开刀之苦; 对年龄较轻月经过多患者采用第二组治疗方案可达到减少过 多经量且保留子宫及
恢 复 正常 月经 的效 果 。
【 关键词】 月经过多 宫腔镜
Ma ra n hl el cr o ilfJ ns r i e Ynhn ins 202 C ia tn l dC i e a dH at aeH st i guPo t , acegJ gu24O , h . h pa o a vw a n
【 b rc】 O j t e o be e h i c e e m n optn i eo hg s r ep tb o r ao z i . t d A s at t b i T s v t cn ae co t a et f aetwt m n r i b h te o w h i l p ao Me os c e v o r e li l f t f t i s h r r aa y ye s y p a v r tn i i h
汽化 子 宫 内膜 去 除术 ; 4 3 5岁为 第二组 , 据 患 者 月经量过 多程度行 双 极汽 化去 除 13— / 5— 根 / 45子 宫 内膜 。结 果 第一 组 l 0例 中8 闭经治愈 , 例 2例好转; 第二组 3 中2 例治愈 , 0例 8 2例好转。两组有效( 治愈 +好转) 率均为 10 0%。结论 宫腔镜 下双极
igbi rv u tleshnbf era et a .7 (/0 . o c s n H s msoy t bpl pr t nias pe r i, a , n en i o e bt i l a eo t t n s 6% 23 )C nl i yt cp h i a voi i m l,a d sf g mp d sl s t r em w 6 uo e i w or a z o s i a p e
超声结肠镜对结直肠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结肠镜对结直肠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早期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而超声结肠镜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显示出了在结直肠早期癌症中的潜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超声结肠镜在结直肠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结肠镜是一种综合了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内窥镜技术的影像诊断技术。
它通过内窥镜进入肠道,将超声探头插入结直肠内,直接观察肠壁的变化并进行超声成像。
与传统的结肠镜相比,超声结肠镜不仅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还能对组织的特异性进行评估,从而实现早期癌症的准确诊断。
超声结肠镜在结直肠早期癌症的诊断中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提供更高的解剖细节,包括肠壁的厚度、肿瘤的大小和深度侵犯等。
其次,超声结肠镜可以通过超声激活的显像技术对病灶进行辅助诊断,提高了早期癌症的发现率。
最后,超声结肠镜还可以在诊断的同时进行组织采集,对疑似癌症病灶进行活检,提高了病理学的准确性。
在结直肠早期癌症的治疗中,超声结肠镜也显示出了许多潜力。
首先,超声结肠镜可以用于肿瘤的局部切除。
在早期的结直肠癌病例中,超声结肠镜可以通过针吸引器或电切器直接切除病灶,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它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技术,如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光热疗法等,对癌症病灶进行精确治疗,减少了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最后,超声结肠镜还可以提供术中实时监测,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尽管超声结肠镜在结直肠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超声结肠镜对于病灶的深度侵犯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替代手术或其他更准确的影像学检查。
其次,超声结肠镜在肠道扭曲或病变位置不典型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影像学上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此外,超声结肠镜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超声结肠镜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在结直肠早期癌症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声小探头指导下结直肠腺瘤的emr切除

超声小探头指导下结直肠腺瘤的emr切除目的探讨超声小探头指导下结直肠腺瘤的emr切除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在超声小探头的指导下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总结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结果该组患者病变均完全被切除,共切除62例病灶,手术时间为37.5±14.5min,溃疡面愈合时间6.8±1.5周。
术后5例出血,予相应处理后出血停止。
术后随访1~3个月,未出现穿孔及管腔狭窄。
结论EMR治疗结直肠腺瘤病变的疗效较好,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标签:内镜下;切除术;结直肠腺瘤;疗效结直肠腺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恶变的倾向,早期发现及切除是治疗疾病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传统切除术创伤较大,患者痛苦多、术后并发症多,花费高。
近年来,消化道内镜的应用提高结直肠腺瘤的检出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具有创伤小、疼痛少、费用少等优点。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MR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消化道腺瘤重度异型增生、平坦型息肉和早期癌的切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对收治的5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在超声小探头的引导下行EMR,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结直肠腺瘤的患者,均经病理证实。
适应证:经超声小探头明确源自黏膜层、黏膜下层或粘膜下注射抬举征呈阳性的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化验血常规及凝血机制正常,心肺功能正常,无心、肺、肾功能不全。
病变直径3cm以内,范围小于结直肠周径的3/4。
排除肠结核、肠梗阻、不能耐受常规结肠镜检查者。
排除消化道溃疡病史。
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8~69岁,平均(45.3±14.2)岁。
腺瘤大小为0.3cm×0.3cm~2cm×2.5cm,病变位置:直肠部位24例,乙状结肠17例,升结肠9例。
微探头联合超声肠镜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研究(1)

微探头联合超声肠镜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研究摘要背景:以往结肠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钡剂灌肠、结肠镜和CT等检查,对准确判断肿瘤侵犯肠壁深度的能力有限,超声内镜检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结肠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传统微探头内镜下超声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肠壁各层结构,对于判断早期直肠癌的局部浸润;以及晚期病灶堵塞肠腔,导致普通肠镜难以通过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检查手段。
结合环扫型超声肠镜则能更加准确地探查肠周淋巴结转移以及周围相邻组织、脏器受累情况。
近年来,结直肠肿瘤手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术前充分的评估准备和准确的肿瘤定位,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与MRI术前分期结果及外科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价微探头超声内镜联合环扫型超声肠镜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及其对直肠癌手术方法及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
方法:在该项前瞻性研究中,对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82例直肠癌患者均行微探头和/或环扫型超声肠镜探查。
参考TNM分期标准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并与MRI、手术及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总结EUS分期结果与治疗方案选择的对应关系,同时随访患者预后。
所有病例均得到术后病理证实。
结果:在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EUS分期T1期8例,T2期18例,T3期31例,T4期12例。
根据患者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基本情况及其他检查结果,选择性地对42例患者行经肛内镜显微手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 TEM)治疗,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43~78岁,平均62岁,uT1(超声T分期,ultrasonic T staging) 10例,uT2 18例,uT3 9例,uT4 5例,目前随访有1例复发。
微探头超声内镜联合环扫型超声内镜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综合准确率为85.37%(70/82),95%可信区间(75%-90%),MRI为76.83%(63/82),95%可信区间(65%-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灶直径均< 1 . 0 c m, 其中<0 3 c m2 例, 0 3 现。 本组发现直肠类癌普通内镜下表现
~
0 . 6 c r n 6例 , ~1 . 0 c m2 例 。起 源黏膜 下 为 单 发 黏 膜 下 隆 起 性 , 呈 半 球 形 或 扁 平
1 . 1 一般 资料
收集 2 0 1 0年 5月至 层 7 例,黏膜深层 3 例。所有患者病灶 内 无蒂样病变, 隆起高度< 1 c m, 直径为 所 有患者均 行黏膜下 切除 为黄 白色或黄色, 活检钳触之硬但可推
下腹坠胀 2例 , 下腹隐痛 4例 , 体检发现 试验阳性, 行E MR 。外病灶直径> 0 . 6 c m 的性质 、 转移率与类癌的大小及浸润深度
无 症 状 2例 。 所 有 患 者 均无 类 癌 综合 征 。 扁平型病灶或注射后抬举 征阴性患者, 密切相关。大多数类癌多局限 黏膜层
Mo d e m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Ma r c h 2 01 4 ,Vo 1 . 2 6 , No . 3
微探头超声对直肠类 癌 的诊治价值
陆静 静
【 摘要】目的 果
探讨微探头超声对直肠类癌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 结 直肠类癌特别病变位
1 0 例均行黏膜下切除术 ( E MR ) 或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E S D) 进行治疗 , 术后病理检查均 为神经 内分泌肿瘤 I
级 G1 , 均获得随访 , 术后 1 及3 个 月常规行肠镜检 查, 手术部位均恢复 良好 , 无复发 。 结论
【 关键词】 直肠肿瘤 ; 癌; 超声 ; 诊断 ; 治疗 d o i : 1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4 . 0 3 . 0 6 8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5 . 3 【 文献标志码】 A
2 0 1 3 年5 月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收治 部回声均 匀 , 边 界清 , 均无 固有肌层 累及 。 0 . 3~ 1 . 0 c m, 距 肛 门 5~ 1 5 c m, 颜 色 的经微探头超声考虑为直肠类癌, 并且病 2 . 6 治疗 理证实的患者共 1 0 例, 其 中男 7 例, 女3 术( E MR) 或内镜黏膜 下剥离术 ( E S D ) 动, 表面 覆正常黏膜 , 少数表面糜烂 。 由
性肿瘤 , 多呈局限性浸润性生长, 临床表
类癌的检出率逐渐提高 。 本文拟探讨微探 2 . 5 超 声 内镜 检 查 主要表现 为黏膜 下 现 无 特 异 , 可 表 现 为 腹 痛 、腹泻 及便 秘
头超 声对直肠类 癌 的诊 治价值 , 报 道如下 。 低 回声灶 9 例, 等 回声灶 1 例 。全部 患者 等 , 通 过 肛 门指 诊 、 普 通 肠镜 检 查 偶 然 发 1 资 料 与方 法
例; 年龄 2 5 ~7 0 岁, 平均 ( 5 2 . 4 5 i 4 . 5 ) 岁。 进行治疗 。本 组 3例类癌位 于黏膜深 于其在腔道 内隆起过 浅及颜色与正常肠
1 . 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 层, 普通肠镜见病灶呈半球样 改变, 表面 壁相近易漏诊 、 误诊, 同时普通肠镜难以 表现、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普通肠镜和 黏膜 光 滑 , 隆起 直 径 常 > 0 . 5 c m, 并 且 活 精 确 判 定病 变 来 源 、 大小、 组织 学 特 征 以
超声 内镜 检查 及术后病 理结果的临味资料 。 动度可, 抬举试验阳性 , 行E MR。其 他 及 恶 性 倾 向特 点 即 浸 润 性 表 现 , 因 而 给
2 结 果
7 例类 癌 位 于黏 膜 下层 , 在普 通肠 镜 下呈 内镜 下 诊 治 带 来 困难 。 现 随 着 内镜 技 术 半球 样 或 扁 平 隆起 , 表 面 黏 膜光 滑 , 腔内 不断 更 新 , 以及超 声 小 探 头广 泛 应 用 , 直
2 . 2 实验 室检查
本组 2例分 别因酒 共 4例 , 行E S D。
及 黏 膜 下层 ,以黏膜 下 层居 多 。本组 1 0
精性肝炎及 乙型病毒性肝炎致转氨酶增 2 . 7 病理检查
标 志物 均 在 正 常 范 围 。
所有病例术后切除标本 例患者证实上述结论。另据文献报道当
高, 余 患者 肝 肾 功 能 、 凝 血 功 能及 血 肿 瘤 行病 理和 免疫 组 织化 学检 查 , 均 为神 经 内 病变 直径 < 1 c m, 局 限黏膜 下层 时极 大部
2 . 1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大便次数增多 隆起 直径 1 例>0 . 5 c m, 其余 均 < 0 . 5 c m, 肠 类 癌 检 出率 逐 渐 提 高 。 据国外较多资料分析报道, 直肠类癌
3 例, 大便 次 数减 少 2 例, 黏 液血 便 2 例, 根部注射 0 . 9 %氯化钠注射液, 有3 例抬举
于黏膜下层 以上的患者 , 首选 内镜下治疗 , 超声小探头 的诊断提供有效帮助及方向, 便于选择 。
【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4 ) 0 3 . 0 3 5 0 . 0 2 .. …
直 肠 类 癌 是 一种 生长 缓 慢 、 潜 在 恶
直肠类癌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 起 膜 , 质地偏硬 , 光滑有活动, 颜色呈黄 白 距肛 门 1 5 c m 内。呈半球样 源肠黏膜隐窝深部 K u l u c h i s t y细胞 ( 或嗜 色或黄色, 铬细胞) , 占消化道类癌首位… 。随着内镜 隆起 ( 隆起直径> 0 . 5 c m) 4例 , 扁 平 隆 检查技术发展及超声内镜广泛应用, 直肠 起 ( 隆起直径≤0 . 5 c m) 6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