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的发展王道俊郭文安
与时俱进 超越自我——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新版《教育学》与前版本的比较

啷 5 4 蛳 2 叭 4
趴
2 6 4 5
4 45 0/
(. / . ) 8 2 7 5
( .1 8. 6 / 0)
( .7) O ( 1 一 .9) ( .4 2 ) ( 5) 1. ( 3 一 .7)
3/8 0 4
4 35 0/ 2 19 3/
收稿 日期 :0 1 9 O 2 1 —0 —2
增” “ 与 一减 ” 间蕴含 着编 者科 学 严谨 的学 术 之 从 表 2的统 计数 据 可以看 到 :1 教材 编写 的 ()
精神 和付 出的辛勤 汗水 。
基 金 项 目 : 国教 育 科 学“ 一五 ” 划 教 育 部 重 点 课 题 ( Al 7 0 ) 湖 北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会科 学研 究项 目 全 十 规 GO 0 0 4 ;
( O j t l 5 2 1 yy4 ) l
作者 简 介 : 成 营 (9 1 王 】 7 一 ) 男 , , 山东 章 丘 人 , 感 学 院 数 学 - 计 学 院讲 师 , 中师 范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博 士研 究 生 。 孝 9统 华
一 一
1 1 ~一 O
王 成 营
教材 的 系 统 性 、 辑 性 、 密 性 和 实 用 性 。在 这 逻 严
“
一
修 订进 行 比较 研 究 , 析 它 们 在 教 材结 构 、 分 内容 、 思 想 观念 上 的异 同 , 仅 能够 凸现 我 国近 十年 来 不 教 育理 论 界 的最 新 研 究 成 果 及 取 得 的重 大 进 展 ,
第 3 卷第 6 1 期
2 1年 1 Ol 1月
孝 感 学 院 学 报
J) RNA L OF XI ) (U A(GAN UNI VERSI TY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

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课后习题前五章答案解析

WORD格式.分享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课后习题前五章答案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答: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
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异同?(1)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而现代教育已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代学校出现并逐渐发展;(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其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上。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现代学校的教育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劳动联系紧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4、现代教育的发展有何趋势?在这种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将会发生什么变化?(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普及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学校教育,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查阅资料、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

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

绪论教育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教师、学生、学校;教育展望包括: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趋势、现代教育的新特点等本章已考真题:2000:教育学(名解)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1.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包括:‘道而弗牵’----引导而不拉;‘强而弗抑’---鼓励而非批评;‘开而弗达’---启发而非直接告诉;‘教学相长’---教学与学习相互促进2.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赫尔巴特)①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内容:A.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B.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C.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D.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E.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F.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评价: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
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C50y以来)① 1861年英斯宾塞《教育论》著名实证主义者他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主张启发性学生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②“实验教育学”---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于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
而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评价: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王道俊-郭文安)

现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
量子物理、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激光、海底开发、空间科学、 新能源、新材料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16
2018/11/23
古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
个别教学 耳口相传 单向授受
近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发展
班级授课制 直观教学 实验教学 演示教学
现代社会
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决定受教育权 3、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部分教育 内容
2018/11/23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颁布法令、规定 学校的办学宗旨来规范学校的政治方向; 2、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等,从组织上保 证其领导权; 3、利用经济力量,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对 教育实行有效控制; 4、通过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的力量来影响 和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等。
2018/11/23
1992 1991 1993 1992 1992 1992 1994 1992 1992
7.6%GNP 4.7%GNP 4.8%GNP 5.4%GNP 5.7%GNP 4.0%GNP 2.6%GNP 3.8%GNP 7.1%GNP
中国近二十年教育经费占GNP比例 (%)
1998 2.59% 1999 2.79% 2000 2.87% 2001 3.19% 2002 3.41% 2003 3.28%
幻灯机 电影 电视 录音录像机 计算机 网络
2018/11/23
17
学费: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警示)
2006年3月14日,重庆市涪陵区招办公布的 一条信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6年,该区参 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296人,另有54 1名高三学生没有参加高考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 人数的10%以上! 涪陵区招办在“部分高三学生放弃参加高考的 情况调查”中说,“如此多的高三应届学生放弃高 考,在我区从未出现过。”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十年寒窗”就为那 “一朝中榜”。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学生临阵弃 考? 记者调查发现,涪陵众多学生弃考的背后是农 2018/11/23 村家庭不堪教育高收费重负。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王道俊郭文安)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 发展过程; 身体方面的发展遵循自中心至边缘、由上 而下的原则; 心理方面的发展包括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 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原始情绪 到高级情感的变化;
15
2019/2/21
儿童身体动作发展顺序
人具有—— 发展性; 自主性; 创造性; 历史性; 多样性; /2/21
4
一、人的发展概述
2019/2/21
5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指人在生命全过程中, 随着年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身 、心等方面的整体的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2、能动性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
人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 我塑造等方面。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 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13
2019/2/21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不平 衡性 顺序性
个别 差异性 整体性
2019/2/21 14
阶段性
8
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1 2 3
遗传 决定论
环境 决定论
复合论 (二因素论)
2019/2/21
9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 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其他代表人物有卢梭、 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爱伦凯等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 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荀 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 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 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 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 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 相互 作用的结果。 10 2019/2/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 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2021/2/28
12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顺序性
不平 衡性
阶段性
整体性
个别 差异性
2021/2/28
13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 发展过程;
身体方面的发展遵循自中心至边缘、由上 而下的原则;
心理方面的发展包括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 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原始情绪 到高级情感的变化;
2021/2/28
14
儿童身体动作发展顺序
2021/2/28
15
儿童身体动作发展顺序
2021/2/28
16
2、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 发展是不均衡的;二是表现为不同方面发 展的不均衡性;
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 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圈。 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作它们 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 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 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 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 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 事情发生了。
见右图---尾随反应
2021/2/28
18
人体主要系统发育增长曲线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
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荀 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 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 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
这种不均衡性即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某 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施加给个体某方面的教育影响 可是获得最佳效果。
2021/2/28
17
关键期概念由来:劳伦兹与他的印刻学习
(Lorenz and the imprinting)
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在 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先 提出这一概念。
2021/2/28
5
生理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神经 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 长,体质的不断增强等。
心理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等认知的 发展,需要、兴趣等意向的形成,能力、 气质等个性的完善。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经验的掌握,社会关系 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现实的社会个 体。
1
未完成性
2
能动性
2021/2/28
11
1、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
关。 儿童既处于未完成状态,又处于未成熟状态。
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和未成熟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 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 力和发展可能性。
2、能动性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
根据这一理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人 在不良的环境中不断学习、训练的结果。行为主义强调环 境的影响,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一理论过分夸大了环境 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这一理论后来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良与补充。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
人的发展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 的分析
三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2021/2/28
6
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 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 “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构 建”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 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 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 续又较稳定的发展变化。
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
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
相互 作用的结果。
2021/2/28
9
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 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 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他曾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 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 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 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 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 职业及种族如何。可见,华生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 响,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2
人是什么?
“人是万物尺度”(普罗塔格拉)
人具有——
“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斯多德)
发展性;
“人不过是自然界中有思想的脆弱的芦苇”(帕斯 卡)
自主性;
“人是一根系于兽与超人间的软锁“(尼采)
创造性;
“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野兽”(狄德罗) 历史性;
“人的本质是探求生存的意义”(沃克)
2021/2/28
19
2021/2/28
20
人生中的两次生长发育高峰
2021/2/28
青 胎 乳婴 幼 小 春 儿 儿儿 儿 学 发 期 期期 期 期 育
2021/2/28
7
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1
2
3
遗传 决定论
环境 决定论
复合论 (二因素论)
2021/2/28
8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
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其他代表人物有卢梭、 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爱伦凯等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2021/2/28
1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百年前,梁启超:“教育就是教人学做 人,学做现代的人。”
一千年前,韩愈:“师者,传道、授业、 解惑者也。”
两千年前,《圣经》:“教孩童走他当行 的道,即便到老,也不偏离。”
2021/2/28
多样性;
“人是由劳动创造的”(恩格斯)
差异性;
“人的唯一性、人的不可重复性是一个事实”(赫
勒)
……
……
2021/2/28
3
一、人的发展概述
2021/2/28
4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指人在生命全过程中, 随着年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身 、心等方面的整体的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