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节美术活动:月亮的遐想

合集下载

月亮的遐想

月亮的遐想

月亮的遐想时间:2017-07-21 20:23:29 | 作者:毛纯秀夏夜,湖水如镜般清澈,但是黑夜却偷走了她美丽的容颜。

突然,湖面明亮了起来,闪闪泛光如少女含泪。

那是什么?哦,那是月亮的俏影,是她皎洁舞动的英姿。

我想用我的手抓住她,让她只为我独舞。

就我一人!炫彩迷人,只有我一人享受,渴望如此。

想古时,那李白对月饮酒,与月高歌,如痴如醉,忘我挥洒,逍遥自在。

为夺得美人归,跳入湖中揽佳人,永生缠绵,不舍不弃。

这种爱恋,同样令我痴迷。

终有一天,月亮会成为我的掌中之物,似一颗夜明珠,光芒幽深而傲气。

这个骄傲高贵的公主,同样令我俯首称臣。

试问,面对如此罕见的稀世珍宝,有谁不拜倒在她的光芒下?又一次朦胧一片,那可爱的俏皮人儿,竟少了一角,是不是某个贪心人咬了你一口?那人真是无耻啊!但是,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尝尝你的味道,应该是甜甜凉凉的似薄荷的味道,只用轻轻的尝一点点,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像那份渴望吃到糖的儿时的纯真,仅仅只需要一点点。

其实,你很孤独,不是吗?黑漆漆的天空只有孤立的你,虽然体现了你的与众不同,但是也告诉我,你没有同伴。

你说:宁愿没有这份孤傲,也渴望多点暖心的色彩。

那么,就让我拿来调色盘,给你涂上温暖的红,纯净的蓝,快活的绿,明媚的黄,奇幻的紫……使你的夜晚亮丽起来。

不用在苦苦品味着寂寞的味道,要回开朗的你。

她笑了,我看见她笑了,一直无人能陪伴的她,露出了她久违如春风的微笑。

有一句话说,若一生夺得美人一笑,则死而无憾。

你不仅容貌倾国倾城,你的内在,你的内心又如此之美。

我要一生与你相伴,你不孤独,我不寂寞。

水有幸得到你的身影,那我就要让我的世界充满水!是的,我已经无可自拔,无药可救了。

渴望与你歌舞,与你畅饮,与你谈笑,与你同行,与你相依,与你相伴。

睁开眼,还好,你没有消失。

在这漫长的夜晚,我继续我甜美的遐想。

月亮的遐想作文7篇

月亮的遐想作文7篇

月亮的遐想作文7篇【篇一:月亮的遐想】中秋之夜,我站在阳台上,托腮仰望着夜空上的那一轮明月。

月亮好亮、好圆啊!我虽然上不去,但心却已飞上了月亮。

“天哪!我在飘,我在飘呢!”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已经降落在月球上!眼前是一个又一个环形山,形状像一个个微型火山一样,真有趣!听说有些环形山是用一些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呢!近看月球,整体来说并不漂亮,坑坑洼洼的,到处是陨石砸下的痕迹,但灰沉沉的的土色给人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让人总想去探索和研究。

对呀!传说月宫里住着嫦娥和玉兔,我就来找找看!可找了半天,哪有什么月宫啊!哪有什么桂树啊!原来传说毕竟是传说,是虚幻的东西,我们都被文学家的奇思妙想给“骗”了。

不过,我猜想,在几千、几万年前,月球真的有可能是一片乐土,那里生活着月球人和各种生物,一些月球人在集市上做买卖,山上的动物欢叫着,奔跑着,月球人和动物过着和睦相处的生活。

但后来,一切都变了,由于月球人滥用资源,整个星球发生了巨大变化,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世界末日来临了……最后,世人看见的就只有光秃秃的,荒无人烟的月球了。

把目光从遥远的月球收回,再看看我们的地球家园。

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我们拥有了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但不能排除其中的隐患,这些隐患每日每夜地危害着环境。

所以,如果不想让月球的历史重演的话,请保护资源,珍惜身边的每一种资源。

【篇二:月亮的遐想】今年的中秋节罩着传说的面纱,戴着历史的光环,向着我们款款走来。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一轮明月从地平线上徐徐升起。

赏月当然是中秋之夜必不可少的事情。

想象中的月亮,穿着银白色的透明珍珠纱裙,披着一件闪光披风,戴着华丽的金银珠宝,有着一张洁白如玉的脸庞,手提香甜可口的月饼,那么讨人喜爱。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柔美的圆月露出灿烂的微笑,将她皎洁的银光洒向人间。

月亮伸出她那冰肌雪肤般的纤纤玉手,轻轻地抚摸着茁壮的树木,抚摸着美丽的花朵,抚摸着汩汩的溪流。

她勾画出了大地万物婆娑的影子。

大班绘画:月亮的畅想

大班绘画:月亮的畅想

联想画:月亮的畅想
目标
(1)能借助月亮的不同形状进行联想,用绘画和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联想。

(2)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创作成果,体验创造的乐趣。

准备
①有粗浅的借形想象的经验准备。

②在对月亮观察记录的基础上,熟悉月亮的不同外形。

过程
(1)欣赏《月亮上面荡秋千》。

①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
②她把什么当成秋千了?
(2)讨论。

教师提问:
①月亮都有哪些形状?能用不同形状的月亮做不同的事情吗?
②如果你有一个小月亮,你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③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3)创编绘画。

幼儿将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的创意。

(4)作品展示。

①请小朋友之间互相欣赏。

②请幼儿尝试评价同伴的作品,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幼儿园美术绘画《月亮的畅想》教案

幼儿园美术绘画《月亮的畅想》教案

幼儿园美术绘画《月亮的畅想》教案教案:幼儿园美术绘画《月亮的畅想》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亮的外观特点,培养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学生画纸、彩色纸、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参与者需要准备一些颜色能用的材料,比如蜡笔、彩色铅笔、彩色纸、水彩笔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展示一幅描绘月亮的画作,引导幼儿回答月亮的外观特点。

-引导幼儿谈论他们对月亮的印象和想象。

2.教学过程(25分钟)-向幼儿展示不同形态的月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提供不同颜色的画纸和彩色纸,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剪刀剪出月亮的形状,贴在画纸上。

-鼓励幼儿用彩色铅笔、水彩笔等各种绘画工具,将月亮的颜色和纹理绘制出来。

-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创意,比如画上星星、云朵等。

3.制作展示作品(15分钟)-老师根据幼儿绘制的画作,选择一些优秀的展示作品。

-老师和幼儿一起将展示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或画廊上,创造一个专属的展示空间。

4.结束总结(5分钟)-回顾所学内容,与幼儿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幼儿思考其他有关夜空、星星的形象创作。

四、教学延伸:1.可以再次观察月亮的照片,然后让幼儿尝试自己绘制月亮的形状。

2.鼓励幼儿用其他材料和工具制作月亮的模型,如黏土、泡沫球等。

3.引导幼儿用其他形式展示月亮的想象,比如用音乐、舞蹈等方式表现月亮的形象。

五、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绘画活动,幼儿通过观察和表达,培养了对月亮的了解和兴趣,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展现了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表达。

3.本次活动鼓励幼儿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并培养了幼儿的艺术潜能。

中秋节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中秋节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中秋节月光下的遐想作文中秋节月光下的遐想提起中秋节,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美味的月饼、热闹的庆祝活动等等。

但在闪烁的月光下,我也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是什么让人们在这样一个夜晚聚在一起庆祝,什么让月亮拥有这样的魅力?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比月饼和庆祝活动更具有普遍性,更值得我们探讨。

在我的观察中,人们庆祝中秋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月亮的美丽与神奇。

在那个夜晚,月亮总是无比的醒目,犹如一面巨大的银镜,映照着整个城市。

而它所拥有的魔力,不仅仅是它的光芒,更是它所代表的价值观与情感。

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是重要的家庭纽带。

在古代,多少诗人骚客就是在月光下吟诵着他们的诗篇,祈愿着家人团圆,亲人好友平安健康。

正是这种重情义、重家庭的理念,在中秋节这样的传统文化中绵延至今。

现代人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情感上的交流却似乎越来越少了。

许多人都感到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中秋节月光下的团圆氛围,能够让我们回顾亲情、友情、爱情,重新审视我们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加深我们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当然,我并不否认现代人生活中新兴的活动、文化的重要性。

庆祝中秋节的形式与内容都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多彩性。

我们可以聚在一起品尝各种口味、各种造型的月饼;我们可以参加各种传统文化体验,例如赏月活动、制作中秋花灯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活跃社交圈,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中秋节”是种类繁多的。

除了月光辉煌下的传统文化庆祝,还有许多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等。

而我们在这些节日里面获得的,往往都是情感上的满足感。

因为这些节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爱。

它们或者是纪念、或者是庆祝、或者是祈福,但无论哪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紧密。

总之,中秋节月光下的遐想,让我们不仅能够审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人精神上的追求。

中秋赏月幼儿园大班中秋节美术教案

中秋赏月幼儿园大班中秋节美术教案

中秋赏月——幼儿园大班中秋节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月亮和星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幼儿体验到中秋节的温馨和快乐,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学会画出月亮和星星。

难点: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月亮和星星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月饼、月亮和星星的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适宜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导幼儿说出与中秋节相关的词汇,如月饼、团圆、赏月等。

2. 观察:教师展示月亮和星星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幼儿描述出月亮和星星的特点。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心目中的月亮和星星,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

4.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和颜料画出月亮和星星,重点讲解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月亮和星星的美丽。

5. 动手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画出月亮和星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共同选出优秀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家中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亮的盈亏过程,拍摄月亮的照片并与同学分享。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在中秋节期间参观月饼制作过程,了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和食材,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给予评价和鼓励。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彼此的绘画作品,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团队意识。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教科版艺术五上3.1《月亮的遐想》教案

教科版艺术五上3.1《月亮的遐想》教案

教科版艺术五上3.1《月亮的遐想》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亮的遐想》是教科版艺术五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月亮,发挥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如绘画、剪纸、拼贴等,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月亮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动手操作和艺术表现方面,学生们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2.通过观察月亮,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艺术作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观察月亮,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2.难点:动手操作,月亮的线条、形状、色彩的表现。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亮,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月亮的想象和创作思路。

3.示范法: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创作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带齐创作材料,提前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月亮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月亮的形状、线条、色彩等特征。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亮的想象和创作思路。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作品。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创作过程,讲解绘画、剪纸、拼贴等创作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创新点和表现手法。

学生结合自身作品,进行拓展创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想象、创新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月亮的艺术作品,下节课分享。

中秋赏月幼儿园大班中秋节美术教案

中秋赏月幼儿园大班中秋节美术教案

中秋赏月——幼儿园大班中秋节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赏月的情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秋节的美好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2. 绘画赏月场景3. 手工制作月饼4. 创作中秋主题的画作5. 欣赏和评价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赏月的场景和中秋节的主题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秋节相关图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

2. 环境: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月亮、星星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绘画赏月场景,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绘画自己心中的赏月场景。

5. 手工制作:教师展示如何制作月饼,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6. 创作:幼儿动手制作月饼,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7. 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8.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9. 作业: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一幅中秋主题的画作,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能否表现出赏月的场景和中秋节的主题。

2.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否展示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中秋主题的画作,增进亲子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卷画:月亮的遐想
大六班华琳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能够大胆地对月亮进行遐想,并且能够进行添画和创作。

活动准备:
1.PPT,嫦娥奔月的动画,舒缓的音乐。

纸,蜡笔,记号笔,水粉笔,水桶。

活动过程:
1.师:“刚刚我们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活动:月圆、我圆、大团圆,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中秋节是几号呢?”(农历八月十五)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学习了那么多有关月亮的知识,知道了中秋节时候的月亮是最大最圆的,那现在请我们小朋友为自己画一个与众不同的月亮,让我们大家一起大团圆吧!”
5.教师出示范画。

1)首先让幼儿观察范画,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幼儿发现可以把月亮想象成人物的造型,如:姐姐、哥哥、爷爷、爸爸等。

2)教师向幼儿说明作画的要求:
①把月亮想像成一种人物的造型。

②给月亮添画上手和脚。

③紧贴着月亮的外层用蜡笔描一圈边,并在月亮周围空白处画上适当的星星。

④画完月亮和装饰后,用蓝色的水粉把空白处涂满,注意不要涂到月亮里面。

3)幼儿分组作画:幼儿三人一组共同合作画“月亮的遐想”。

教师巡回,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6.教师进行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调整:
组织完《长卷画:月亮的遐想》这个活动我发现幼儿兴趣较高,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今天的教育内容是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在整个活动中,我能充分听取幼儿的各种意见,和幼儿平起平坐,让幼儿自由的进行探索,从而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去发现图画中的秘密,学习线条画,丰富作画技能,为幼儿绘画技能的发展添力。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在作画能力上有的新的意识和提高,而且在情感的培养上也得到了满足,孩子们都能在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学习想象画的技能。

但在结果上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原因,导致活动内容很紧凑。

幼儿由于是暑假以来的第二次画,对于新的画纸还不熟悉,对于事物的大小把握的还不够。

如本次活动中三个幼儿合作画是,会出现有的幼儿画的太大,而有的幼儿画的又太小,导致画面构图分部
不均匀。

另外幼儿对于在空白处添加装饰的能力也有待提高,疏密不协调,使得画面效果很乱。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多让幼儿锻炼构图的能力以及装饰的能力,因为一副好的作品绝对要有一个好的构图。

同时也要不断自我丰富知识,在教学上我才能更得心应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