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道里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检测35

2015届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检测35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像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C.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的景物,可使景象更清晰D.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观察正常发光的日光灯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继“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发射之后,我国又于2010年10月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其飞行高度距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比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详实。

若两颗卫星环月的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有( )A.“嫦娥二号”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的小B.“嫦娥二号”的周期比“嫦娥一号”的小C.“嫦娥二号”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的小D.“嫦娥二号”的加速度比“嫦娥一号”的小4.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

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中虚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越大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越大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越小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越大5.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的A点先后水平抛出和静止释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1和2,不计空气阻力,最终两小球在斜面上的B点相遇,在这个过程中( )A.小球1重力做的功大于小球2重力做的功B.小球1机械能的变化大于小球2机械能的变化C.小球1到达B点的动能大于小球2到达B点的动能D.两小球到达B点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6.某同学自制变压器,原线圈为n1匝,在做副线圈时,将导线ab对折后并在一起,在铁芯上绕n2圈,从导线对折处引出一个接头c,连成如图所示电路。

S为单刀双掷开关,线圈电阻不计,原线圈接u1=U m sinωt 的交流电源。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届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届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届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高中联考期中试卷期末考试月考试卷学业水平同步练习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届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1 (单选)从理论上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的物理学家是()A.爱因斯坦 B.麦克斯韦 C.安培 D.卢瑟福【答案解析】解: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实验证实力电磁波的存在,故ACD 错误,B正确.故选:B2 (单选)物理学家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A.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B.确认在原子内部存在α粒子C.认定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是受到电子的作用D.认识到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答案解析】解: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A、汤姆生提出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故A错误;BCD、由上分析可知,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3 (单选)物理学中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有三个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有一个不属于这种方法,这个概念是()A.质点 B.平均速度 C.合力 D.总电阻【答案解析】解:A、质点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把物体看做一个抽象的点,A不属于等效替代;B、平均速度是利用位移比时间的数值来替代运动过程中的速度,B属于等效替代;C、合力与分力是可以相互替代,C属于等效替代;D、总电阻是各个分电阻的和,D属于等效替代;本题选不属于“等效替代”的,故选:A4 (单选)关于声波和光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机械波B.它们都能在真空中传播C.它们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D.它们的传播速度都与介质无关【答案解析】解:A、声波是纵波,而光波为电磁波;故A错误;B、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无线电波和光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干涉和衍射是波的共性,光波能发生干涉和衍射,声波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故C正确.D、光波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根据c=nv,介质的折射率变大,所以速度小;而声波从气体到液体,则速度是变大;再根据v=λf,由空气射入水中时,光波的波长变小,声波的波长变大.故D错误.故选:C.5 (单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对同一物体的不同物态,固态比液态的内能大D.在物体内相邻的分子与分子之间距离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答案解析】解:A、做功可以使内能与其他能之间发生转化,从而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C、对同一物体的不同物态,由于固态变成液态时要吸收热量,所以液态比固态的内能大.故C错误.D、在物体内相邻的分子与分子之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不一定越大,与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A.6 (单选)教室的前、后门都安装有锁,同学们早晨到校时,只要打开其中一扇门,就可以进教室.这里的“打开门”和“可以进教室”之间体现了某种逻辑关系,如果将“打开门”和“可以进教室”看作“1”、“关上门”和“不能进教室”看作“0”,下列门电路能体现这种逻辑关系的是()A. B. C.D.【答案解析】解:同学们只要打开其中一扇门即可进入教室,故“打开门”与“同学们进教室”是或的关系;故选:B.7 (单选)一个小球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绕某固定点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空气阻力不计.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A.速度 B.角速度 C.加速度 D.机械能【答案解析】解:A、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上升的过程,重力做负功,动能减小,下降的过程中,动能增加,可知线速度的大小在变化,根据知,角速度也在变化,加速度也变化.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8 (单选)如图所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长直玻璃管,灌满水银后,开口端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水银柱上端真空部分长度为L.现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一小段,且开口端仍在水银槽液面下方,则()A. h变大,L变大 B. h变小,L变大 C. h不变,L变大 D. h变大,L 不变【答案解析】解:因为实验中,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空气,因此,大气压=玻璃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向上提起一段距离,管口未离开水银面,水银柱的高度差h不变,产生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管内封闭水银柱长度不变,真空部分长度变大,故A错误,B错误,D错误,C正确;故选:C9 (单选)在xOy平面内存在一匀强电场,一正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以一定的初速度通过坐标原点O,并沿曲线运动到A点,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经过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平行,则场强E的方向可能沿()A. x轴正方向 B. x轴负方向 C. y轴正方向 D. y轴负方向【答案解析】解:A、B由题,粒子在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平行,说明y轴方向粒子做减速运动.若电场的方向沿x轴方向,粒子沿y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速度不可能与x轴平行.故AB错误.C、若电场方向沿+y方向,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沿+y方向,粒子在y轴方向上做加速运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y轴方向有分速度,速度方向不可能与x轴平行.故C 错误D、若电场方向沿﹣y方向,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沿﹣y方向,粒子在y轴方向上做减速运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y轴方向的分速度减至零时,速度方向能与x轴平行.故D正确.故选:D10 (单选)如图所示,在一个立方体空箱子顶部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小球,让箱子分别沿甲、乙两个倾角相同的固定斜面下滑.在斜面甲上运动过程中悬线始终竖直向下,在斜面乙上运动过程中悬线始终与顶板垂直,则箱子()A.在斜面甲上做匀加速运动 B.在斜面乙上做匀速运动C.对斜面甲的作用力较大 D.对两斜面的作用力相等【答案解析】解:A、对于甲斜面上的箱子,里面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平衡,知箱子也处于平衡状态,即箱子在斜面甲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对于乙斜面上的箱子,里面的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作用,两个力的合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知小球具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因为小球与箱子加速度相同,知箱子在斜面乙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对整体分析,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合力为零,得N=(M+m)gcosθ,但是甲斜面对箱子有摩擦力,乙斜面对箱子没有摩擦力,所以斜面甲对箱子的作用力较大,可知箱子对斜面甲的作用力较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 (单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图线p﹣t图如图所示,则由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A.温度升高、体积减小 B.温度降低、体积增大C.压强增大、体积不变 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答案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图象过原点,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得:气体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B错误,D错误,C 正确.故选:C12 (单选)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其中央正上方固定一根长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现给导线通以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则与通电前相比,导线通电后磁铁()A.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向左移动B.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不动C.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向右移动D.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不动【答案解析】解:(1)磁铁的磁感线在它的外部是从N极到S极,因为长直导线在磁铁的中央上方,所以此处的磁感线是水平的,电流的方向垂直与纸面向里,根据左手定则,导线受磁铁给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2)长直导线是固定不动的,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导线给磁铁的反作用力方向就是竖直向下的;(3)因此磁铁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除了重力之外还有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压力是增大的;因为这两个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磁铁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选:B13 (单选)如图所示,处于真空中的正四面体结构的四个顶点a、b、c、d,在a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b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下列关于c、d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势相同,场强不同 B.电势相同,场强相同C.电势不同,场强相同 D.电势不同,场强不同【答案解析】解:若Q1和Q2是等量异种电荷,通过ab的中垂面是一等势面,cd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cd两点的场强都与等势面垂直,方向指向b一侧,方向相同,根据对称性可知,场强大小相等,故cd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故B正确.故选:B14 (单选)如图所示电路中,L1、L2为两只完全相同、阻值恒定的灯泡,R为光敏电阻(光照越强,阻值越小).闭合电键S后,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强()A.两只灯泡均逐渐变暗B.两只灯泡均逐渐变亮C.电源内电路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D.光敏电阻R和灯泡L1消耗的总功率逐渐增大【答案解析】解:AB、当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总电流增大,则L2灯逐渐变亮.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L2灯的电压增大,则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L1灯逐渐变暗,故AB错误;C、总电流增大,由P=I2r知电源内电路消耗功率逐渐增大,故C正确.D、将L1灯看成电源内电路的一部分,光敏电阻R和灯泡L1消耗的总功率是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由于等效电源的内阻大于外电阻,所以当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外电阻减小时,等效电源的内外电阻相差加大,输出功率减小,则光敏电阻R和灯泡L1消耗的总功率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C15 (单选)已知地球半径为R,一单摆在山脚下(处于海平面高度)的周期为T,将该单摆移到高为h的山顶,其周期改变量△T为()A.T B.T C.T D.T【答案解析】解:设单摆的摆长为L,地球的质量为M.据万有引力定律等于重力,得在海平面上,有mg=,在山顶上,有mg′=,可得海平面的重力加速度和高度为H山顶上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g′=(R+h)2:R2;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T=,则得海平面上有:T=,T+△T=,由以上各式可求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 (单选)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闭合铝环M、N套在一根光滑的绝缘水平杆上,螺线管的轴线与铝环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闭合电键S后,向左快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考虑两环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A. M、N环向左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B. M、N环向左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C. M、N环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D. M、N环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答案解析】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电流变小,螺线管内部、外部的磁场均减小,穿过M、N两金属环的水平向右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向右运动可以阻碍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所以环将向右运动;结合条形磁铁的特点可知,靠近条形磁铁的N处的磁感应强度比较大,所以N环受到的安培力也比较大,加速度比较大,所以两环之间的距离将增大.故选:C.17 (多选)两个圆管道的半径均为R,通过直管道将它们无缝连接在一起.让一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从入口A处无初速度放入,B、C、D是轨道上的三点,E为出口,其高度略低于入口A.已知BC连线经过右侧圆管道的圆心,D点与圆管道的圆心等高,以下判断正确的有()A.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无摩擦,在D点处,管道的右侧会受到B.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无摩擦,小球一定能从E点射出C.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有摩擦,且小球能运动到C点,此处管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可能为零D.如果小球与管道间有摩擦,小球不可能从E点射出【答案解析】解:A、由于光滑小球则从A到D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守恒定律可得:2mgR=﹣0…①小球在D点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管道的支持力 F=…②由①②联式可得:F=4mg则小球对塑料管的左侧压力为4mg 故A错误;B、若小球光滑,则A到E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守恒定律可得:mghAE=…③所以小球能从E点射出.故B正确;C、若小球光滑则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mghAC=…④小球在C点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得:4mg+F=…⑤可得小球受到管道向下的弹力F=mg 但本选项是不光滑的,则小球的受到的力要小于mg.即使当小球到达C点速度变小,也不会等于0.所以小球能通过C点时此处塑料管对小球的作用力小于mg,也可能等于0.故C正确;D、小球不光滑,在下滑过程中受到阻力,虽重力做正功但阻力做负功.若阻力做的总功小于A、E之间重力势能的差,则小球不可能从E点射出.故D错误;故选:BC18 (多选)两列简谐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实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 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A.平衡位置为x=6cm的质点此刻速度为零B.平衡位置为x=8.5cm处的质点此刻位移y>20cmC.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0.25s,平衡位置为x=4cm处的质点的位移y=0D.随着波的传播,在相遇区域会出现某质点的振动位移达到y=40cm【答案解析】解:A、两列波单独传播时,都引起平衡位置为x=6cm的质点向上运动,由矢量合成知,此刻速度是最大,故A错误.B、由波形图,两列简谐横波在平衡位置为x=8.5m处的质点的位移是两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此时虚线波单独传播在8.5m的质点的位移为10cm;实线波单独传播在8.5m的质点的位移为10=14.14cm;故合位移为24.14cm,大于20cm,故B正确.C、由图知,实线波的波长为4cm,由v=λf,得波速为v=8cm/s,由波形平移法可知,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0.25s,两列波传播的距离都是x=vt=2cm,则再经过0.25s两列波的平衡位置状态在x=4cm处相遇,该质点的位移 y=0,故C正确.D、如图中平衡位置为x=6cm处的质点速度方向相同,均向上,由波的叠加原理知,振动位移会达到 y=2A=40cm,故D正确.故选:BCD.19 (多选)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固定两根足够长且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PQ、MN,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有两根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金属棒a、b,先将a棒垂直于导轨放置,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与物块c连接,连接a棒的细线平行于导轨,由静止释放c,此后某时刻,将b也垂直于导轨放置,此刻起a、c做匀速运动而b静止,a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两棒与导轨电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则()A.物块c的质量是(m1+m2)sinθB. b棒放上导轨前,物块c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a、c增加的动能C. b棒放上导轨后,a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a棒上消耗的电能D. b棒放上导轨后,b棒中电流大小是【答案解析】解:A、b棒静止说明b棒受力平衡,即安培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a棒匀速向上运动,说明a棒受绳的拉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以及沿斜面向下的安培力三个力平衡,c匀速下降则c所受重力和绳的拉力大小平衡.由b平衡可知,安培力大小 F安=m2gsinθ由a平衡可知:F绳=F安+m1gsinθ=2mgsinθ,由c平衡可知:F绳=mcg联立解得物块c的质量为:mc=(m1+m2)sinθ,故A正确;B、b放上导轨之前,根据能量守恒知物块c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a、c增加的动能与a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故B错误;C、b棒放上导轨后,a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a、b两棒上消耗的电能之和,故C错误;D、b棒放上导轨后,根据b棒的平衡可知,F安=m1gsinθ,又因为F安=BIL,可得b棒中电流大小是:I=,故D正确;故选:AD.20 (多选)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轨道左端A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O为半圆轨道圆心,OB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自抛出至B点的水平射程为RB.抛出点与B点的距离为2RC.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D.小球自抛出至B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为【答案解析】解:A、由几何知识可得,小球自抛出至B点的水平射程为x=R+Rcos60°=R,故A正确.B、小球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经过B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tan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θ====可得竖直位移 y=x=×R=R.故抛出点与B点的距离 S==R,故B错误.C、根据vy2=2gy得,vy==.由tan30°=,解得v0=.故C正确.D、速度变化量△v=gt=vy=.故D正确.故选:ACD.21 光传感器可用来测量光屏上的光强分布.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利用单缝做的一个光学实验,图(b)为该同学使用光传感器对该实验所采集到的光屏上光强分布图象.则该同学所做的实验是光的衍射(选填“干涉”或“衍射”)实验;根据图(b)可以看出,光屏上中央亮条纹的光强分布特点是中间强两边弱.【答案解析】解:图b可知,条纹中间亮、两边窄,知是衍射条纹;根据光的衍射原理,则光屏上中央亮条纹的光强分布特点是中间强两边弱.故答案为:衍射,中间强两边弱.22 M、N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M质量为5kg,速度大小为10m/s,N质量为2kg,速度大小为5m/s,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40 kg•m/s;两者相碰后,M仍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变为4m/s,则N的速度大小变为10 m/s.【答案解析】解:规定M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总动量P=m1v1+m2v2=5×10﹣2×5kgm/s=40kg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v1′+m2v2′,代入数据有:40=5×4+2v2′,解得v2′=10m/s.故答案为:40,1023 某天体存在一颗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已知天体半径为R,卫星离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则卫星的周期为,天体的质量为(万有引力恒量为G).【答案解析】解:卫星的周期T=.根据得,天体的质量M=.故答案为:,.24 如图所示,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ABCD由n匝导线绕成,导线中通有顺时针方向大小为I的电流,在AB边的中点用细线竖直悬挂于轻杆右端,轻杆左端通过竖直的弹簧与地面相连,轻杆可绕杆中央的固定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图中虚线的下方,有与线圈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平衡时,CD边水平且线圈有一半面积在磁场中,忽略电流I产生的磁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弹簧受到的拉力为mg+nBIL .【答案解析】解: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根据左手定则可知,CD边所受安培力为nBIL,而方向竖直向下;由杠杆平衡条件得:mg+nBIL=F拉,解得:F拉=mg+nBIL故答案为:,mg+nBIL25 如图所示,在O点处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如图中实线所示)相交于B、C两点,O、C在同一水平线上,∠BOC=30°,A距离OC的竖直高度为h.若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v,则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小球由A到C电场力做功为mv2+mg﹣mgh .【答案解析】解:小球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总体上做的是负功,重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以知道电荷在C点的大小是,C、D、小球由A点到C点机械能的损失就是除了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即电场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得mgh+W电=则:W电==mv2+mg﹣mgh故答案为:,mv2+mg﹣mgh26 如图(a)所示,“”型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的AB水平表面是粗糙的,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的BC斜面是光滑的.此木块的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挤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伸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记录到的力﹣时间关系图线F﹣t图如图(b)所示,设滑块通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sin37°=0.6,cos37°=0.8,g=10m/s2.)则滑块C的质量为 2.5 kg,它在木块上运动全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40 J.【答案解析】解:(1)分析滑块在斜面上的受力,可知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沿斜面方向的力是重力的分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得:a1=gsinθ=10×0.6=6m/s2通过图象可知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为:t1=1s由运动学公式得:L=a1t12==3m滑块对斜面的压力为:N1′=mgcosθ木板对传感器的压力为:F1=N1′sinθ由图象可知:F1=12N解得:m=2.5kg(2)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为:v1=a1t1=6×1=6m/s由图象可知:f1=5N,t2=2sa2==2m/s2s=v1t2﹣a2t22=6×2﹣=8mW=fs=5×8=40J故答案为:2.5,4027 如图所示,用可见光照射金属板,发现与该金属板相连的验电器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验电器指针带正电B.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板表面逸出C.如果改用相同强度的红外线照射,验电器指针也一定会张开一定角度D.如果改用相同强度的紫外线照射,验电器指针也一定会张开一定角度【答案解析】解:A、验电器的铝箔张开一个角度,说明可见光照射到锌板,有光电子出来,能使锌板带正电,所以验电器指针带正电.故A正确,B正确.C、红外线的频率小于可见光的频率,如果改用相同强度的红外线照射,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则验电器指针不一定会张开一定角度.故C错误;D、紫外线的频率大于可见光的频率,如果改用相同强度的紫外线照射,验电器指针也一定会张开一定角度.故D正确.故选:ABD28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实验中他将接近光滑的直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板槽顶端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铜球的运动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伽利略得到的结论是s∝t2 ,若将此实验结论做合理外推,也可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其原因是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C .A.与铜球质量成正比 B.与斜面倾角成正比C.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D.不随斜面倾角的变化而变化.【答案解析】解:伽利的结论:铜球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at2;伽利的实验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抓住了主要因素,而忽了次要因素.你认为他在加速度实验中,伽利选用光滑直木槽和铜球进行实验来研究铜球的运动,是为了减小铜球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这一次要因素,同时抓住了这重力一主要因素.若将此实验结论做合理外推,即可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其原因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铜球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故选:C.故答案为:t2 ;C29 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的电路实物图,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螺线管,从接线柱B流出螺线管.(1)实验操作正确,得到螺线管中心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B的分布如图(b)中的图线1,从图中可以看出,螺线管中部的磁感应强度特点是匀强磁场.(2)该同学发现螺线管是由很细的导线紧密绕制而成,其右侧还有一个接线柱C.为了探究螺线管导线的绕线方式及其如何与三个接线柱A、B、C相连,他接着做了以下探究性实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仅使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从接线柱C流出螺线管,得到螺线管中心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如图(b)中的图线2,且发现图线2中间部分的磁感应强度比图线1中间部分的磁感强度的一半值略大些.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仅使电流从接线柱C流入,从接线柱B流出螺线管,得到螺线管中心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与图线2相似,请根据实验结果猜测螺线管绕线可能是图(c)中的丙(选填“甲”、“乙”或“丙”).(3)该同学通过理论分析,认为第2次实验结果中通电螺线管中心处的磁感强度应该是第1次实验结果的一半,而实际测量结果却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第2次实验与第1次相比,线圈匝数少了一半,线圈电阻减小,通过的电流变大.【答案解析】解:(1)螺线管内部的磁场为匀强磁场,螺线管管口向外,磁场减弱.有该性质可知,B随x的变化是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2015二模力学计算题

2015二模力学计算题

2015二模力学计算题1(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 ,其密度为1.2×103千克/米3。

求 (1)若物块A 的边长为0.2米时,物块A 的质量m A 及对地面的压强p A ;(2)若物块A 边长为2a ,现有实心正方体物块B 、C (它们的密度、边长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当选择物块________(选填“B ”或“C ”),并将其放在物块A 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 的压强与物块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

2(虹)如图12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① 若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10-3米3,求它的密度ρ和对地面的压强p 。

② 若该正方体的边长为l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为Δl 的部分甲,如图13(a )所示,然后将切去部分旋转90度后叠放在剩余部分乙的上表面的中央,如图13(b )、(c )、(d )所示。

此时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请通过推导得出p 甲与p 乙的大小关系及Δl 的取值范围。

3(黄)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2,盛有足够多的水,置于水平面上。

①若容器内水深为0.3米,求水的质量m 水。

②求水面下0.1米深度处水产生的压强p 水。

③现将一个边长为a 、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Δp 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 水,求该正方体的质量m 。

(a ) (b ) (c ) 图12 图13图114(嘉).如图14所示,高度相同的轻质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9S 和S 。

甲容器中盛有质量为9千克的水,乙容器中盛满深度为0.2米的酒精(ρ酒精 = 0.8×103千克/米3)。

求:(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 水。

(2)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酒精。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14.【答案】D【解析】试題分析;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面)逆时针旋转时,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也不变, 所以现将两板绕过込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后,带电徽粒受两大小相等朗力的作用.合力方向向左下方.故徽粒将向左下方傕匀加速运动,故D正關A. & C错误.考点:电容器;电场力;力的平衡1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金属框绕血辺以埔逋度血逆时针转动时,芽过直甬三甬形金属框皿Q的磁通童恒为6所I从没有感应电流I由右手定则可知,右克电势高,U&Si故C正晦触鸟D错误.2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下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可知M二辰亠£ 一纠叫心30。

= L9乂10切心,方向:东偏南芳向,故弓正臨九3.C错词考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汽车先以恒定功率P1起动,所以刚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后以更大功率P2运动,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学科网考点:机车起动问题18.【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指南针不可以仅具有一个惑甌故A错渓;指南针能餾扌師I南北,说明地域具有磁场,故号正碼当附近的铁块磁化时'扌酢辭十的指向会受到附近轶块的干扰.故C正确,桐据安垢定则,在S旨兩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畝置一直导绻导线通电时会产生is场,指南针会偏转右耳线垂直,故n错i見考点:安培定则19.【答案】AC【解析】因试题分析:电子在磁场中做勻谨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由洛枪曲提朕;対f中的磁感应强度是"中阁JI倍.所也II中的电子运动轨迹的半径是[中的倉倍,故A正赢加遠度"吧加速庫尢卜是!中的讥倍,故E错误;由周期公式:"嘤、得II中的电子做圆周运动的m qB周期是了中的占倍.故C正确y角速度"込二理、廿中的电子做费周运动的角遠度是了中的讥倍T m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圆周运动20.【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设这列车厢的节数为n,P、Q挂钩东边有m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F 2 F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k n , k是正整数,n只能是5的倍km 3 (n k)m 5数,故B、C正确,A、D错误考点:牛顿第二定律21.【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当住物郎刚释肢时,两着的遼度都衙6当戊物郎落地时,没杆的分速度为山由机械能守恒定 律可知,戈落地时遠度大小为叫二極故宜正确* b 物悴的谨度也是再0,所以轻杆对占先做正功,后悔 员功,故A 诸泯:疔落地前,当应的机械能最小时,占的逋J®最大,此时杆对咅作用力问山这时,B 对地 面的压力尢卜为卿7的加建度为申故C 错误,D 正确・学科网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2.【答案】(1) 3. 25; 1. 79; (2)C【解析】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2015临沂二模 山东省临沂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临沂二模 山东省临沂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一)理科综合2015.5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请将答题卡第l、3面左上方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等项目填写清楚,用右手食指在第l面座号后指定位置按手印,并将答题卡第2、4面左上方的姓名、座号按要求填写正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l~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在其答案标号上。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Fe 56 Cu 64 Zn 65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传动。

将一物体轻轻放在皮带左端,以v、a、x、F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位移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5.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点场强大于a点场强B.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C.c、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a两点间的电势差D.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16.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系在两竖直杆等高的A、B两点上,将一悬挂了衣服的衣架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则A.仅增大两杆间距离,再次平衡时,绳中张力变大B.仅增大两杆间距离,再次平衡时,绳中张力保持不变C.仅将B点位置向上移动一点,再次平衡时,绳中张力变大D.仅将B点位置向下移动一点,再次平衡时,绳中张力变小17.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

哈尔滨市道里区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哈尔滨市道里区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九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哈尔滨市道里区2015~2016学年度年上学期九年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16.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若一盏灯的灯丝断了,不影响另一盏灯的工作的电路是( )17.一个阻值为20Ω的电阻,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5A,那么此时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A. 4VB. 10VC. 0.25VD. 100V1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们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19.如图所示是小明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先闭合开关S,再闭合开关S1,闭合S 1后( )A.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大B.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变小C. 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不变D.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20.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C.热机都是使用汽油做燃料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2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铜钥匙 B.橡皮擦 C.陶瓷杯 D.木筷子22.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在火炉边烤火 B.用手搓擦笔杆,笔杆变热。

C.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 D.夏天穿薄衣服凉快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R为定值电阻,灯L标有“6V 3W”的字样,灯L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A.10Ω B.6Ω C.15Ω D.8Ω24.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的某个冲程示意图,这个冲程是( )A.吸所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5.如图所示,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开路,并且L1、L2灯丝断了 B.L1灯丝断了 C.灯泡L2开路 D.灯泡L1短路26.如图,电源电压恒为7V,电压表量程为O~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闭合开关,若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表示数变化范围1V~3V B.电源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5W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2Ω~30Ω D.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3A~0.5A第23题图第24题图第25题图第26题图2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闭合开关、导体ab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ab就会运动起来,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现象说明磁可以生电B.导体ab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C.发电机是利用这一现象来工作的D.在该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6.(2分)如图所示,当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二者相互。

2015东北三校二模 东北三省三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

2015东北三校二模 东北三省三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

2015 哈师大附中三校二模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4.D 15.B 16.B 17.B 18.D 19.BD 20.AC 21.ACD 其中17题条件不严密,选B 或选D 均给分。

22. (1) 42.20 (2分) (2) 2.988 (2分)23. (1) 2.0Ω(2分) (读做2Ω给分) (5) 4.49 (2分) 20.2 (2分)(6)图略(2分) 0.097kg (0.090—0.110均给分)(3分)24解:(1)设物块甲到C 点时的速度为v 1,由运动规律得:v 12=2a 1s (2分) 解得:v 1=2.0m/s(1分) 物块甲到C 点所用的时间t 1=v 1a 1=0.2s (2分)所以两物块相遇的位置在C 点右侧,x =v 1(t -t 1)=1.6m (2分) (2)设物块乙运动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 =ma 2(2分) a 2=145100.1100.2100.2--⨯⨯⨯⨯=m qE m/s 2=4.0m/s 2(1分)由运动规律得s 2-x =v 0t -12 a 2t 2(2分)解得:v 0=4.4m/s (1分)25 解:(1)米袋在AB 上加速时的加速度20/5s m mmga ==μ (1分)米袋的速度达到0v =5m /s 时, 滑行的距离m a v s 5.220200== (1分)因此米加速一段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达B 点,到达C 点时速度v 0=5m /s在AB 上加速运动时间为01a v t =s t 11= (1分) 在AB 上匀速运动的时间为02v s s t AB -= s t 1.02= (1分)所以 s t t t 1.121=+= (1分)(2) 设米袋在CD 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mg mg =-θμθcos sin (2分) 代人数据得a=2m /s 2它能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 ,则有 av h 2s i n 20=θ (1分)m h 75.3= (1分)(3)米袋在AB 上运动时,则传送带对米袋做功为2021mv fs =J mv 1252120= (1分) 传送带克服小箱对它的摩擦力做功J fs 2502= (1分) 两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产生的热量20121mv Q =J Q 1251=(1分) 可见,在米袋在AB 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小箱获得的动能与产生热量相等。

2015淮南二模 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2015淮南二模 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2015淮南二模 安徽省淮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二、实验题(20分) 21、(1)① AC ② 0.70cm 、0.20m/s 2、左 (2) ① 5.0 ② a ③ 闭合、3④ 50 ⑤ 正常工作比实验时温度高,金属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三、计算题22、(14分)[解析] (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 ,所用时间为t ,由题可得初速度v 0=20 m/s ,末速度v t =0,位移s =25 m ,由运动学公式得v 20=2as ① t =v 0a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a =8 m/s 2 ③ t =2.5 s ④ (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 ′,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 ,由运动学公式得L =v 0t ′+s ⑤ Δt =t ′-t 0 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 Δt =0.3 s ⑦(3)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 ,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 0,志愿者质量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a 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F 20=F 2+(mg )2⑨ 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F 0mg =415⑩ 23、(16分)(1)带电小球进入复合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为洛伦兹力,重力与电场力平衡,重力竖直向下,电场力竖直向上,即小球带正电...。

由qE =mg ① 解得 q mgE② (2)假设下落高度为h 0时,带电小球在Ⅰ区域作圆周运动的圆弧与PQ 相切时,运动轨迹如答图(a )所示,有半径R =d ③带电小球在进入磁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依机械能守恒有 mgh =21mv 2 ④带电小球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R ,依牛顿第二定律有qvB =m R v 2⑤解得h 0=g m d B q 22222 则当h > h 0时,即h>gm d B q 22222带电小球能进入Ⅱ区域(3)由于带电小球在Ⅰ、Ⅱ两个区域运动过程中q 、v 、B 、m 的大小不变,故三段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以三个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R ,内角为60º,如答图(b)所示.由几何关系知R =︒60sin d⑥ 联立解得④⑤⑥得:h =g m d B q 222232作出小球运动大致轨迹图图a 图b24、(18分)(1)对A 、B 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对A 、B 系统,由动能定理,对全过程有(3)设A 和B 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 10和v 20 对A 、B 系统,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v 10+Mv 20 由动能定理得代人数据解得该过程小车B 做匀加速运动,由动量定理得 μmgt 1=Mv 20 得B 碰后A 的速度为v 1,B 的速度为v 2对A 、B 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得 v 0=mv 1+Mv 23.044)(21212220220=-=+-=⋅gL v v v m M mv L mg μμ解得22021020212121Mv mv mv mgL --=μs m s m v /3.0/22220=-=s mgMv t 3.0201==μs m v mgL Mv mv mv /22322121211222120-==--解得μs m s m v /7.1/2222=+=s m mM mv v v m M mv /1)(00=+=+=得s m v /223210+=碰后小车B 做匀减速运动,由动量定理得 -μmgt 2=Mv -Mv 2 得根据上述计算作出小车B 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中学生学完初中物理后,对下列经常遇到的物理数据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家庭电压220V B.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m/s C.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 D.1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17.下列图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B.生产、生活中利用的能量全部来自于太阳能 C.核能指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D.水总是自发的从高处往低处流,因为能量转化有方向性 19. 如图所示是热学物理实验中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探究晶体海波的熔化规律 B.乙图中左边装置可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C.晶体海波熔化时和水沸腾时共同的规律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乙图右侧试管内温度计示数会下降,说明水蒸气液化吸热 20 .下列关于功率的测量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电能表和秒表可以测量用电器单独工作的电功率 B.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量用小灯泡发光时的电功率 C.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以测量拉动木块时拉力的功率 D.利用体重计、刻度尺和秒表可以测量中学生爬楼梯的功率 21.如图所示是古人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搬动过程中巨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巨石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巨石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C.巨石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合力大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D.在巨石下垫上圆木是为增大摩擦力 2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正在用力弯钢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片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钢片的形状 B.小明身体的化学能转化为钢片的弹性势能 C.小明弯钢片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比弯钢片前大 D.小明若反复弯钢片,钢片的内能就会变大 23. 下列物理现象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水潜水器用12cm厚的特种钢板加工而成,由于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关闭发动机的火车会慢慢停下来,因为阻力改变了火车的运动状态 C.修建盘山公路使汽车从低处容易驶向高处,利用了斜面可以省力 D,船闸通船与飞机起飞的原理相同,利用了流体在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24.如图所示,两个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形成通路,使左侧线圈在磁场中摆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右侧线圈在磁场中也可摆动起来 B.左侧线圈在磁场中摆动产生了感应电流 C.左侧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电磁铁 D.右侧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电动机 25.如图所示是锅炉上的安全阀门示意图,阀门C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为设为S,锅炉内气体的压强为p,钩码的重力设为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安全阀门装置OAB是一支杠杆 B.锅炉内蒸汽对阀门C的压力可表示为pS C.当装置达到平衡时,满足下面关系式pS×OA=G×OB D.当要控制锅炉内蒸汽压强较小时,可适当将钩码向远离O点移动 26. 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Ω和10Ω,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 ) 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 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 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 D.灯泡L1比L2暗 2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Ω,变阻器R的滑片P在最左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

1V,移动滑片P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原来的l/4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过变阻器R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3倍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R=80Ω C.电源电压为9V D.当滑片P滑到变阻器R的最右端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8W

36.调整二胡两根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_________,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_________。 37.小明在测量铅球的密度时,收集到的数据有铅球的质量3.995kg,体积510cm3,铅球的密度是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掷出去的铅球离开手会继续在空中运动,由于铅球具有_________。 38.眼睛______视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了,需要用 透镜进行调节。 39.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为12kW,72km/h= m/s,汽 车受到的阻力 N。 40.如图所示,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60g,瓶子的底面积为28cm2,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为 N,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41. 小明实验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们发现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有优点也有缺点,认真观察图中数据写出优点和缺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这一矛盾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第40题图 第41题图 第42题图 第43题图 第44题图 42.如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通过灯L1和L2两灯的电流之比是 ,灯L1和L2的所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的比值为 。 43.如图甲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图象,将它们按图乙所示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W。 44.如图是小明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锅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工作。拔出电饭锅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可以判断用手接触电路中的D点,他_______触电(选填“会”或“不会”),该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之间断路。 45.“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从海洋驶入长江时吃水深度会变深,原因是 。 46.如图所示,利用光路图作出物体的像. 47.请根据小磁针的N极和S极,在如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第46题图 第47题图 48. 小明在复习时回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实验,如图所示,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器材有:平面镜、平板玻璃板、刻度尺(量程0-20cm,分度值1mm)、两只等大的蜡烛、火柴、白纸、记号笔、光屏。 ⑴小明应选择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在探究活动中对它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准确找到像的位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⑷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9.晓明在学习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后,想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了最大称量为10N的弹簧在不挂钩码时,弹簧长度是2厘米(如 图甲)。

图甲 图乙 图丙 (1) 晓明首先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具体关系,通过实验收集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 ①请你为他设计一个容易发现规律的实验记录表格,并填写实验数据。 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则他所制作的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______N。 (3)请你写出在“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两个实验中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相同点有哪些?

50.小明和小组同学正在探究“当电流一定时,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这一实验,他们设计用3个不同电阻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探究。电路如图甲所示。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在换接电阻时,如何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相同。根据电路图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3)小明小组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通过对数据的具体分析,找出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51(6分).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从网上看到“光源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时代:白炽灯→直管型荧光灯→高效电子节能灯→LED灯,白炽灯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LED灯势必逐渐取替其它光源”,下表记录和整理了白炽灯和LED灯部分参数 白炽灯 LED灯 额定电压/V 220 220

次数 I/A U/A 1 0.2 1 2 0.2 2 3 0.2 3 额定电功率/W 100 20 电光转化效率 10% 80% 寿命/小时 1000 10万 成本/元 2 30 使用1000小时电费/元 50 10 (1)计算表格中正常发光时白炽灯与LED灯的电流之比。

(2)目前哈市人口约1064万人,总户数350万户,假如每家每户晚上需要一只100W灯泡照明5小时,如果用LED灯替换所有的白炽灯,每天全市人民可节约的电能是多少kW·h?

(3)结合表格信息,写出利用LED灯势必替换白炽灯的理由(以数据为依据)。 物理答案(二) 16.B 17.A 18.B 19.D 20.C 21.B 22.C 23.D 24.C 25.D 26.C 27.D 36.音调 信息 37.7.8 惯性 38. 近 凹39. 60 火车 40. 5.6 2000 41.省力费距离 功的原理 42.4:1 4:1 43.0.7 1.4 44.会 CD 45.漂浮 船受到浮力等于船的重力 根据F浮=ρ液gV排 浮力大小不变 ρ江水

海水 V排江水 >V排海水

47. 48.

48.⑴平板玻璃(1分) 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1分) ⑵把另一只未点燃的等大的蜡烛竖直放于平面镜后方,直到这只蜡烛与像完全重合(1分) ⑶不能 虚(1分) ⑷不变(1分) 49. (1) 实验次数 1 2 3 4 弹簧所受拉力F/N 0 1 2 3 弹簧长度L/cm 2 3 4 5 弹簧伸长量△L/cm 0 1 2 3 伸长量与拉力之比F/△L /(N/cm) 0 1 1 1

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0.1N (3)相同点:①使用前,测力计应在受力方向上调零。观察分度值和量程。②使用时,在示数稳定时读数。.拉力不超过量程。 50. 闭合开关,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与上次相同。 所以当电流一定时,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I一定, R1=U1/I=1/0.2=5Ω P1= U1I=1×0.2=0.2W R2=U2/I=2/0.2=10Ω P2= U2I=2×0.2=0.4W R3=U3/I=3/0.2=15Ω P3= U3I=3×0.2=0.6W P1/R1=0.2/5=0.04W/Ω P2/R2=0.4/10=0.04W/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