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程

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程

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程
是为了保障易燃、可燃液体的安全使用,防止静电产生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程:
1. 储存和搬运:易燃、可燃液体应存放在密闭、通风良好且符合防火要求的仓库或储罐中。

搬运过程中应使用带有防静电装置的容器,避免摩擦或碰撞产生静电。

2. 接地:易燃、可燃液体容器、管路和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以消除静电积聚和导电线路感应。

3. 电气设备:在易燃、可燃液体储存和使用区域,应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并设置足够的漏电保护和过载保护装置。

4. 高效排风系统:易燃、可燃液体使用区域应安装高效排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5. 防火设施:易燃、可燃液体使用区域应配备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防火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6. 安全操作:进行易燃、可燃液体的操作时,工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服、防静电鞋等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和安全规范。

7. 定期检查:定期对易燃、可燃液体的储存和使用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及时修复任何安全隐患。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程,具体的要求还应根据不同液体的特性和使用环境来制定。

同时,公司和企业应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于防静电安全的意识和操作技能。

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

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

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静电防护措施:应对易燃、可燃液体进行操控、存储和运输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静电防护措施,如使用静电导电设备和材料,确保发生静电火花的风险最小化。

2. 防静电设备和设施:易燃、可燃液体储存和操控区域应配备防静电设备和设施,例如静电导电地板、地线、静电导电容器等。

3. 个人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静电装备,例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4. 静电耗散设备:对于易燃、可燃液体的操作设备或设施,必须安装静电耗散设备,确保电荷得以迅速消散,防止静电积聚。

5. 操作程序和标识: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包括易燃、可燃液体的操控、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在易燃、可燃液体的操控区域内,应有清晰的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防静电措施。

6. 安全培训和意识:对从事易燃、可燃液体操作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防静电安全的意识,掌握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涉及到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的防静电安全规定,具体执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定进行。

由于不同地区、
单位或行业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规定应当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业界要求。

液体化工罐区静电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液体化工罐区静电防范措施

液体化工罐区静电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液体化工罐区静电防范措施

液体化工罐区静电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液体化工罐区静电防范措施导言液体化工罐区的静电产生是一个常见但危险的现象。

静电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了保障液体化工罐区的安全运营,必须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静电造成的风险。

1. 静电产生原因1.1 摩擦液体化工罐区中,静电的主要产生方式是摩擦。

当两种材料之间摩擦产生时,电子会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导致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

这种电荷的不平衡就是静电的原因之一。

1.2 液体流动当液体在罐区内流动时,也会产生静电。

当液体通过管道、阀门等流动时,由于摩擦和离子分离等现象,静电会被产生。

1.3 静电聚集在液体罐区中,静电可以通过摩擦和液体流动的激发而聚集起来。

静电聚集可以迅速达到危险的电荷水平,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2. 静电防范措施2.1 接地系统在液体化工罐区中,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防范静电产生的基本措施之一。

接地系统可以将罐区内积累的电荷释放到地下,从而减少静电聚集的风险。

2.2 静电导电装置静电导电装置是液体化工罐区中常用的防静电措施。

这些导电装置可以通过将静电释放到地下或其他导电介质中来消除静电。

2.3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另一个常用的防静电措施。

这些消除器可以通过释放反电荷来消除罐区中的静电,从而降低静电带来的风险。

2.4 禁止易产生静电材料的使用在液体化工罐区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2.5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是确保液体化工罐区静电防范措施有效的重要步骤。

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及时检查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静电问题。

结论在液体化工罐区中,静电产生对安全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减少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建立接地系统、使用静电导电装置和消除器、禁止易产生静电材料的使用,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可以有效地防范静电的产生和聚集,保障液体化工罐区的安全运营。

化工行业静电防范措施

化工行业静电防范措施

化工行业静电防范措施
化工行业静电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静电接地:要求所有与液体、气体或颗粒物接触的设备或容器都需要良好的接地设置,通过接地将静电释放到大地。

2. 静电消除器:在需要防止静电积聚的地方,可以使用静电消除器来中和或消除静电。

静电消除器通常包括离子风扇、离子喷枪等。

3. 静电屏蔽:对于容易积聚静电的区域,可以采用静电屏蔽材料来避免静电积聚,如静电屏蔽地板、静电屏蔽衣物等。

4. 防止静电火花:要避免静电火花引发爆炸或火灾,可以采取静电导电设备、静电消除器等措施,同时禁止在易燃易爆物质附近使用电器设备。

5. 定期检查与维护:化工企业应定期对设备和防静电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静电防范措施应根据具体的工艺过程和危险性进行设计和实施,确保安全可靠。

防静电安全规定(培训)

防静电安全规定(培训)

防静电安全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防静电的安全管理,防止静电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防静电安全管理。

第三条企业机动(设备)、电气部门为防静电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识别可能产生静电的场所、设备、设施;负责防静电设施的维护和保养,防静电设施隐患排查。

第四条生产作业区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物体,应采取符合相关标准、规程的工业防静电接地措施。

(一)使用、贮存、输送、装卸、运输易燃液体(如烃类、溶剂)、易燃液态气体、产生可燃性粉料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装置、装卸场所以及可能产生静电积聚的生产设施等都应有防静电接地措施;(二)设备、储罐、机组、管道等的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相连,不得互联接地;(三)防静电接地体的安装,应在设备、机组、贮罐等底角边缘上钻孔攻丝,焊接端子(或螺栓)采用符合相关要求的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装置,并应均匀涂上工业凡士林油;接地线与金属管道缠绕连接时,应蜡焊,当采用焊接端子连接时,不得降低和损伤管道强度;(四)非金属的管道(非导体的)设备等,其外壁上缠绕的金属丝带、网等,应紧贴其表面均匀的缠绕,并应可靠地接地;(五)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采用橡胶或塑料管时必须采用导电橡胶、导电塑料软管或有金属编织层的导电胶管,并必须可靠接地;(六)易燃易爆生产设备及贮罐上的排空口应设有阻火器,进料管从设备上部进入时,应将其进料管延伸到接近设备底部以免产生静电;(七)收集和过滤粉料的设备,应采用导静电的容器及滤料并予以接地;(八)对输送可燃气体的管道或容器等,应防止不正常的泄漏,并宜装设气体泄漏自动检测报警器;(九)高压可燃气体的对空排放,应选择适宜的流向和处所。

对于压力高、容量大的气体如液氢排放时,宜在排放口装设专用的感应式消电器,同时要避开可能发生雷暴等危害安全的恶劣天气;(十)当不能以改善工艺条件等方法来减少灌装液体物料的静电积聚时,应采用液体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应装设在尽量靠近管道出口处。

液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

液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

液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静电是指由于电荷分布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电荷积累和电流流动现象。

在工业生产中,液态物料的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静电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就会产生静电放电,给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带来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静电防护措施。

1.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符合防静电要求的设备选择对静电具有抑制能力的材料,如导电性强的材料或者静电导电涂料等,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

同时,在设备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排除或减轻静电积累的场所和结构,避免静电产生的可能。

2.调整环境湿度适当调整工作环境的湿度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静电积累和产生,因为较高的湿度会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增加空气的导电性,阻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安全接地对设备和容器进行良好的接地是预防静电积累和释放的重要方法。

通过将设备和容器连接到地线或接地棒等导电部件,可以迅速将积累的静电释放到地面上,避免静电积累的危险。

4.使用静电导电工具和设备在处理液态物料的过程中,使用具有静电导电性能的工具和设备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积累和放电的风险。

例如,使用静电导电的输送带、导电管道和导电桶等,可以使静电快速导电到大地上,以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5.喷淋等静电消除方法对于一些易产生静电的液态物料,可以采用喷淋等静电消除方法。

通过喷洒含有防静电剂的水溶液,可以在对物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迅速将静电释放到空气中,避免积累和产生静电。

6.防静电地板和设备静电防护地板和设备是有效减少静电危害的重要手段。

静电防护地板采用导电或抗静电材料制成,可以迅速将静电从人体或设备上释放,确保工作场所和设备的安全。

7.增加接地导线和连接点增加接地导线和连接点可以有效地增加静电的导电路径,使得静电能够更快速地从容器、管道和设备上释放,降低静电积累和放电的风险。

8.建立静电保护地区针对静电风险较高的工作区域,建立静电保护地区是必要的。

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

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

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前言可燃液体是指易于燃烧的液体,如汽油、油漆、溶剂等。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和储存可燃液体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在操作和储存可燃液体时,过静电会产生危险,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出台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对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规定1. 静电措施在操作可燃液体时应注意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对于已经积聚了静电的物品,需要进行静电放电处理。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以下静电措施:1.保持操作地面干燥清洁,防止水或其他液体积聚。

2.在操作地面铺设导电地垫或使用防静电涂料,保证表面导电性。

3.使用防静电鞋和服装,加强静电保护。

4.选择具有导电性的操作设备和工具,减少静电积聚。

5.对于静电积聚较为严重的操作场所,应按标准安装静电消散装置。

2. 储存措施储存可燃液体是潜在的火灾和爆炸危险。

出于安全考虑,应按照以下储存措施执行:1.储存可燃液体的仓库应远离其他地方,防止火灾和爆炸的传播。

2.保持储存场所通风良好,并装有排气系统,以便将可燃气体排出。

必要时,还可加装风扇和空气过滤系统。

3.储存罐装液体应放置在防火柜或其他耐热材料制成的容器内,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4.固定和稳定储存容器,以防止容器因震动而翻倒或倾斜导致液体泄漏。

5.标记储存容器上的警示标志,并保持容器清洁干燥,防止液体泄漏和静电积聚。

3. 操作措施在操作可燃液体时,需要遵守以下操作措施:1.不要在可燃液体附近使用明火或其他火源。

2.避免使用有火花的工具,如锤子、电钻和打钉机等。

3.保持操作场所的通风良好,以防止可燃气体积聚,造成危险。

4.在操作之前,应检查并选择正确的操作设备和工具,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

5.在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液体残留和垃圾,并加强液体储存容器和储存场所的清洁保养和检修。

结论本文总结了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的相关措施,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操作和储存可燃液体时,应遵循规定进行静电、储存和操作措施,并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以确保工作安全。

液体危化品的储运与静电火灾的预防

液体危化品的储运与静电火灾的预防

液体危化品的储运与静电火灾的预防储运液体危化品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如果不正确地处理,容易引起静电火灾和其他安全问题。

因此,预防静电火灾非常重要,以下是预防静电火灾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储存液体危化品首先,要确保危化品的储存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储存危化品的仓库必须具有良好的通风、良好的照明和足够的空间。

仓库内的各种设备和设施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得到维护和定期检查。

在危化品仓库中,不同种类的危化品需要分别进行储存,并避免混合存放。

各种危化品都需要储存在符合条件的容器中,以确保其安全性。

对于易于挥发的化学品,应尽可能将其储存在密闭容器中,避免其蒸发和释放到空气中。

静电火灾的预防下面是一些预防静电火灾的措施:1.接地接地是最常用的消除静电积聚的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接地把静电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静电火灾的发生。

对于容器、管道、设备等需求接地的储存设施,在操作前必须先接好地线。

2.掌握操作技能在进行液体危化品储运操作时,应了解有关危化品的性质及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并实施有关操作技能,从而减少操作时的静电火灾的危险性。

3.适当加油量在储存危化品时,应将其加到容器的2/3以上,这可以减少与环境空气中产生的摩擦和振动而产生的静电蓄电量。

4.防静电蓄电液体危化品搬运和容器移动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聚集,避免静电蓄电。

如在液体危化品管道移动中,可以在接口处装设带有防止静电聚集的装置。

5.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来自静电积聚的麻烦控制上。

当危化品容器之间进行换罐等操作时,静电消除器可以极大地减少静电积聚,并有助于防止静电火灾的发生。

结论液体危化品的储运过程中,静电火灾的危险性是不能忽视的。

为了防止静电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液体危化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管理,掌握和执行相关安全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静电积聚的发生。

同时,应该加强危化品相关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整、良好状态,从而保证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45060 液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控制烃类液体灌装时的流速
灌装铁路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1)计算VD≤0.8 (1)
式中V-烃类液体流速的数值,m/s;D-鹤管内径的数值,m。

大鹤管装车出口流速可以超过按式(1)所得计算值,但不得大于5m/s。

灌装汽车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计算VD≤0.5 (2)
式中V——烃类液体流速的数值,m/s;D——鹤管内径的数值,m。

在输送和灌装过程中,应防止液体的飞散喷溅,从底部或上部人罐的注油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液体飞散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或在上部灌装时,使液体沿侧壁缓慢
下流。

对罐车等大型容器灌装烃类液体时,宜从底部进油。

若不得已采用顶部进油时,则其注油管宜伸入罐内离罐底不大于200mm。

在注油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lm/s以内。

烃类液体中应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如水等。

并应尽量减少和排除槽底和管道中的积水。

当管道内明显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时,其流速应限制在lm/s以内。

在贮存罐、罐车等大型容器内,可燃性液体的表面,不允许存在不接地的导电性漂浮物。

当液体带电很高时,例如在精细过滤器的出口,可先通过缓和器后再输出进行灌装。

带电液体在缓和器内停留时间,一般可按缓和时间的3倍来设计。

烃类液体的检尺、测温和采样
当设备在灌装、循环或搅拌等工作过程中,禁止进行取样、检尺或测温等现场操作。

在设备停止工作后,需静置一段时间才允许进行上述操作。

所需静置时间见表2。

液体电导率
/(S/m)液体容积/ms
5000
>10-81112
10-12~10-8232030
10-14~10-124560120
<10-141015120240
注若容器内设有专用量槽时,则按液体容积<1×10m3取值。

对油槽车的静置时间为2min以上。

对金属材质制作的取样器,测温器及检尺等在操作中应接地。

有条件时应采用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工具。

取样器、测温器及检尺等装备上所用合成材料的绳索及油尺等,其单位长度电阻值应为1×105Ω/m 1×107Ω/m 或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分别低于1×1010及1×108Ω·m的静电亚导体材料。

在设计和制作取样器、测温器及检尺装备时,应优先采用红外、超声等原理的装备,以减少静电危害产生的可能。

在可燃的环境条件下灌装、检尺、测温、清洗等操作时,
应避开可能发生雷暴等危害安全的恶劣天气,同样强烈的阳光照射可使低能量的静电放电造成引燃或引爆。

在烃类液体中加入防静电添加剂,使电导率提高至250pS/m以上。

当在烃类液体中加人防静电添加剂来消除静电时,其容器应是静电导体并可靠接地,且需定期检测其电导率,以便使其数值保持在规定要求以上。

当不能以控制流速等方法来减少静电积聚时,可以在管道的末端装设液体静电消除器。

当用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使用导电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管,且在相接时注意静电的导通性。

在使用小型便携式容器灌装易燃绝缘性液体时,宜用金属或导静电容器,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容器。

对金属容器及金属漏斗应跨接并接地。

容器的清洗过程应该避免可燃的环境条件,并且在清洗后静置一定时间才可使用。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