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措施制度

合集下载

电子厂静电管理制度范本

电子厂静电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防止静电对产品造成的损害,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等涉及静电敏感区域。

第三条静电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员参与,共同维护静电防护体系。

第二章静电防护措施第四条静电防护区域划分:1. 静电敏感区域:指易受静电影响的产品、元器件、原材料及生产设备所在区域。

2. 静电非敏感区域:指非静电敏感区域。

第五条静电防护设备:1. 静电消除器:用于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2. 静电接地线:用于将静电导入大地。

3. 静电防护服:用于防止静电对人体及静电敏感产品的危害。

4. 静电防护手套:用于防止静电对产品及人体的危害。

第六条静电防护区域管理:1. 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立警示标志,明确告知静电敏感区域。

2. 静电敏感区域入口处应设置静电消除器,员工进入前必须经过静电消除。

3. 静电敏感区域应定期进行静电检测,确保静电防护设施有效。

第七条静电防护操作规范:1. 员工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应穿戴静电防护服、静电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2. 严禁在静电敏感区域穿着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如化纤、羊毛等。

3. 严禁在静电敏感区域使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4. 严禁在静电敏感区域吸烟、喝水、吃东西等可能产生静电的行为。

5. 静电敏感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潮湿、灰尘等影响静电防护效果。

第三章静电防护培训与考核第八条静电防护培训:1. 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静电防护知识培训,确保其了解静电防护的重要性及操作规范。

2. 定期对员工进行静电防护知识及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员工静电防护意识。

第九条静电防护考核:1. 对员工进行静电防护知识及操作规范的考核,确保其掌握静电防护技能。

2. 对静电防护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确保静电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第四章奖惩与责任第十条奖励:1. 对在静电防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静电防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电荷的现象,当静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静电放电现象,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静电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管理规范适合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风险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石油加工厂、涂装车间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防护区域划定根据静电风险评估结果,将工作场所划分为不同的静电防护区域,明确静电防护区域的范围和标识。

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工具、穿戴防静电服装等。

2.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靠的接地连接。

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选用应根据实际静电风险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3. 防静电设施建设静电防护区域内的设施建设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防静电地板的铺设、静电接地装置的安装、静电防护设施的设置等。

设施建设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是静电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静电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根据静电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5. 防静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检修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定期对防静电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及时修复或者更换损坏的设备。

6. 静电防护培训对从事静电防护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静电风险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静电防护措施的实施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参预人员。

7. 静电风险评估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定和调整静电防护措施的依据。

评估应全面、准确地分析静电风险的来源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规则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规则

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科研、试验、管理等活动的人员,以及公司所有涉及静电产生和处理的设备、设施。

三、防静电原则1. 静电防护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

2. 防静电工作应遵循“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

3. 防静电工作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四、防静电措施1. 设备设施(1)静电敏感设备应采取接地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定期进行除油、除锈、除污等处理。

(3)静电敏感材料应存放在防静电柜或防静电容器中。

2. 操作人员(1)静电敏感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

(2)操作人员应掌握防静电知识,熟悉防静电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

3. 环境控制(1)静电敏感区域应保持相对湿度在45%以上。

(2)静电敏感区域应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物品。

(3)静电敏感区域应定期进行静电检测。

五、防静电管理制度1. 防静电设施的管理(1)防静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2)防静电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修复。

2. 防静电知识的宣传与培训(1)公司应定期开展防静电知识宣传活动。

(2)公司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

3. 静电事故的处理(1)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2)静电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3)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调查静电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监督检查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防静电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2. 操作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

七、奖惩1. 对在防静电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防静电管理制度,造成静电事故的个人和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4篇)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4篇)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二、任务和原则(一)任务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应当针对不同的设备、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防雷、防静电措施,确保工作的平稳进行。

(二)原则1.安全第一:防雷、防静电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认识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为首要目标,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2.科学合理:防雷、防静电工作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置,确保有效防范雷电和静电危害。

3.全员参与:防雷、防静电工作要实行全员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维护防雷、防静电安全。

4.持续改进:防雷、防静电工作要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组织(一)设立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二)指定专人负责防雷、防静电安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一)工作地点周边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设立合适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加强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接地保护,防止雷电危害。

3.定期进行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设备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设备安装应满足防雷、防静电要求,合理设计设备布局,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2.设备应采取绝缘材料进行包装和保护,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3.设备周围应保持干燥,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4.设备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装,避免静电的传递和积聚。

(三)人员的防雷、防静电工作1.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确保工作安全。

2.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减少经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3.不在雷暴天气下进行室外活动,必要时进行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周围环境中正负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电荷现象。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静电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生产品质的稳定性,制定和实施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势在必行。

二、防静电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对静电管理的要求和措施,适用于所有从事静电敏感性产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部门和人员。

2. 职责和义务(1)企业领导层应高度重视静电管理问题,制定防静电管理制度,并确保执行的有效性;(2)部门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实施防静电管理制度,并配合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3)员工应遵守防静电管理制度的要求,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高对静电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3. 静电管理措施(1)建立标识系统:对静电敏感区域、静电防护区域、禁止静电防护区域进行标识,明确区域边界;(2)静电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静电防护设施,包括静电地线、静电导电储存箱等;(3)仪器仪表的选择:在静电敏感区域使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仪器仪表;(4)人员防护:员工在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前应配戴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并定期进行漏电检测等。

三、操作规程1. 静电敏感物品的处理(1)静电敏感物品应在静电防护区域内进行装配和加工,严禁在非防静电区域进行操作;(2)操作人员在接触静电敏感物品前,应先进行静电放电,确保身体不带电。

2. 储存和运输(1)静电敏感物品的储存区域应符合防静电要求,且定期进行检查;(2)在静电敏感物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物品不受静电影响。

3. 清洁和维护(1)清洁工作应使用防静电材料,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2)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防止静电故障的发生。

4. 静电事故的处理(1)一旦发生静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2)对静电事故进行彻底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善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培训和监督1. 培训计划(1)对新员工进行静电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2)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制度概述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具备引起电火花和电击伤害的潜在危险。

为了确保工作安全、保护设备和产品免受静电损害,制定本《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防静电管理制度2.1 静电风险评估在建设或调整工作场所时,应进行静电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评估应包括工作环境、材料、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确保全面准确的风险识别。

2.2 静电接地所有与电气设备相关的设备、工具、机械零部件和金属器皿都必须可靠接地,以确保静电的及时释放。

接地系统应经定期检查和测试,确认其有效性。

2.3 静电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静电风险评估结果,有必要时,工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鞋、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等防护装备,以防止静电积聚和释放。

2.4 电气设备管理所有电气设备都应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以减少静电风险。

2.5 静电教育培训定期组织静电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危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原理、危害及防护方法等。

三、操作规程3.1 工作人员行为要求3.1.1 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并穿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

3.1.2 在静电敏感区域操作时,禁止穿戴带有塑料、橡胶等材料的鞋子,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3.1.3 禁止在静电敏感区域使用禁止或未经批准的设备和工具。

3.1.4 在操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清除工作区域的静电积聚,防止静电危险。

3.2 静电地板和静电防护区域3.2.1 静电防护区域应使用特殊的防静电地板和静电消除装置,以确保地面是导电的,减少静电积聚。

3.2.2 工作人员应在静电防护区域内进行工作,禁止在该区域内使用无防静电措施的非必需设备。

3.3 静电敏感工艺流程3.3.1 静电敏感工艺的操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3.3.2 禁止在静电敏感工艺过程中使用有可能产生静电的材料。

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工作环境的安全,预防因静电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静电作业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静电安全责任1. 公司领导对本单位的静电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各部门落实静电安全措施。

2. 静电安全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静电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3. 静电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执行静电安全操作规程。

四、静电安全措施1. 静电防护设施(1)静电接地:静电作业场所的设备、管道、容器等应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2)防静电材料:使用防静电材料制作设备、工具、工作台等,防止静电产生。

(3)防静电服装:静电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防止人体静电产生。

2. 静电安全操作规程(1)静电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先触摸接地棒或导电物体,消除人体静电。

(2)静电作业过程中,不得使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工具。

(3)静电作业人员不得穿着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如化纤、羊毛等。

(4)静电作业场所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3. 静电检测与维护(1)静电接地电阻每年检测一次,确保接地效果。

(2)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静电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静电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静电事故处理1. 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气源,隔离事故现场。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公司领导,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对静电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因静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的静电安全操作规程,并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引言在许多工作场所,特别是涉及电子设备制造、化工、医药等行业,防静电是至关重要的。

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坏敏感的电子元件、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产品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和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区域和操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仓库等。

三、防静电管理职责(一)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生产经理、技术主管、安全主管等组成的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防静电管理制度,协调解决防静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防静电工作的日常管理,确保所属员工遵守防静电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员工员工应严格遵守防静电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防静电设施和设备要求(一)接地系统工作场所应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包括设备接地、工作台接地、人员接地等。

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

(二)防静电工作台生产操作使用的工作台应具备防静电功能,表面电阻应在规定范围内。

(三)防静电地板在有需要的区域铺设防静电地板,地板的电阻值应符合要求。

(四)防静电服和鞋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和鞋,其性能应定期检测。

(五)防静电工具和器材如防静电镊子、刷子、托盘等,应选用符合防静电标准的产品。

五、防静电操作规程(一)人员操作1、员工进入防静电区域前,应触摸静电释放装置,消除人体静电。

2、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快速移动、摩擦等易产生静电的动作。

3、严禁在防静电区域内穿脱衣物、梳理头发等。

(二)设备操作1、设备开启前,应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2、定期对设备进行静电检测和维护,确保其防静电性能正常。

(三)物料搬运和存储1、对静电敏感物料应采用防静电容器或包装进行搬运和存储。

2、物料存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静电积累。

(四)清洁和维护1、使用防静电清洁剂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防护措施制度
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八月
北京三合兴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使用静电防护措施制度
拟制:胥军文
校对:张思
会签:缪宗真
审核: 宋东
批准: 董元武
目次
1出入库防静电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生产线防静电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检测维修人员防静电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出入库防静电措施制度
1.1 库房要求:
(a)库房用来储存元器件,并未对元器件进行操作,无需特别严格的防静电措施,库房的静电敏感级别为2级,库房门口挂有防静电区标示牌。

(b)库房内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c)库房内温湿度的控制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定为:温度:23±3︒C,湿度:40%~70%。

(d)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e)天花板及墙壁使用防静电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1.2 库房人员组成:
库房主管
库房工程师。

1.3 库房人员防静电要求:
(a)任何库房人员都应该戴防静电手套、穿防静电服、带防静电帽和穿防静电鞋。

(b) 进入防静电区域时,防静电工作服、工鞋和工帽要求穿着整齐,全部纽扣(拉链)要系好(拉
完全),头发必须包在工帽内,不能有外露。

(c)对库房内元器件运送时须使用防静电容器、运输工具(料盒、料箱、运输车)。

1.4 库房人员岗位职责
库房主管:(a)负责做好物料、库房工程师、及其他进出库房人员及物品的出入管理。

(b)确保库房人员及在库房工作区内的人员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包括防静电工衣、防静电工帽、防静电工鞋、防静电腕带、料盒和运输工具等。

(c)定期检查防静电工衣、工鞋、腕带的防静电品质,如有品质异常,及时向采购部提出采购申请更换。

库房工程师:(a)负责库房防静电措施的维护和管理
(b)定期通知QC1 ESD工程师进行检测使用中的防静电用具。

二、生产线防静电措施制度
2.1生产线车间要求
(a)生产线车间要用来对芯片及元器件进行操作,对防静电措施要求比较严格,生产线车间静电敏感级别为1级,生产线车间区域有防静电区标识牌。

(b)生产线车间内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c)生产线车间内温湿度的控制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定为:温度:21±2︒C,湿度:50%~60%,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的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d)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e)天花板及墙壁使用防静电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f)生产现场使用的落地设备,如SMT线体、波峰焊机、装配线体、测试装备等,均应进行硬接地,即直接或通过一个低阻抗电阻同防静电地线相连。

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1.25MM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色以黄绿色线为宜。

(g)工作台表面铺设防静电台垫,同时台垫必须接地,配备腕带接头、ESD地线、离子风机(可选)、防静电工具(可选)和防静电测试架
(h)禁止工作台上放置普通塑料盒(片)、橡皮、玻璃、普通泡沫等容易产生静电的杂物,距离元器件30厘米以内禁止有摩擦电压高于200V的物件。

2.2 生产线人员组成:
生产主管
生产线人员
2.3 生产线人员防静电要求:
(a)任何生产线人员都应该戴防静电手套、穿防静电服、带防静电帽和穿防静电鞋。

(b) 进入生产线区域时,防静电工作服、工鞋和工帽要求穿着整齐,全部纽扣(拉链)要系好(拉
完全),头发必须包在工帽内,不能有外露。

(c)对生产线元器件运送时须使用防静电容器、运输工具(料盒、料箱、运输车)。

(d)非生产线人员禁止到生产线区域
(e)每个进入生产线区域的人员须进行人体综合接地效果测试,如果亮红灯,则表明测试失败,应更换工鞋/鞋套或手腕带重新进行测试并通知相关人员
(f)要求进入生产线区域的人员尽量穿着棉质衣物,尽量避免穿着尼龙等合成纤维制品,以免产生强电场导致静电感应放电现象
2.4 生产线人员岗位职责
生产主管:
(a)负责做好物料、生产线人员的出入管理。

(b)确保库房人员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包括防静电工衣、防静电工帽、防静电工鞋、防静电腕带、料盒和运输工具等。

(c)确保无关人员不进入生产线。

(d)定期检查防静电工衣、工鞋、腕带的防静电品质,如有品质异常,及时向采购部提出采购申请更换。

(e)确保无关人员不接触产品,不对产品产生静电释放;
(f)对怀疑是静电损伤的产品,需要保存样品并报告给相应的部门作失效分析
生产线人员:
(a)按照防静电要求进行防静电测试和穿戴,确保符合防静电要求
(b)定期接受检查,预防防静电设备失效
(c)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三检测维修防静电制度
3.1 检测维修区域要求:
(a)检测维修区域对成品及元器件进行检测和维修,对元器件进行操作,防静电要求较高,静电敏感级别为1级,检测维修区域有防静电区域标识。

(b)生产线车间内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c)生产线车间内温湿度的控制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定为:温度:21±2︒C,湿度:50%~60%,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的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d)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e)天花板及墙壁使用防静电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f)工作台表面铺设防静电台垫,同时台垫必须接地,配备腕带接头、ESD地线、离子风机(可选)、防静电工具(可选)和防静电测试架
(g)防静电工作椅导电链确保接地
(h)禁止工作台上放置普通塑料盒(片)、橡皮、玻璃、普通泡沫等容易产生静电的杂物,距离元器件30厘米以内禁止有摩擦电压高于200V的物件。

(i)确保常用工具如电烙铁、风枪、电批等的接地良好
3.2 检测维修人员组成:
检测维修主管
检测维修人员
3.3 检测维修人员防静电要求:
(a)任何生产线人员都应该戴防静电手套、穿防静电服、带防静电帽和穿防静电鞋。

(b) 进入生产线区域时,防静电工作服、工鞋和工帽要求穿着整齐,全部纽扣(拉链)要系好
(拉完全),头发必须包在工帽内,不能有外露。

(c)对生产线元器件运送时须使用防静电容器、运输工具(料盒、料箱、运输车)。

(d)对容易造成静电击穿和短路的设备如镊子、螺丝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e)对元器件容易造成温度损坏的设备如电烙铁、风枪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j)手持静电敏感器件及组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导电(金属管脚)部分,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静电敏感器件及组件的接触次数。

按需要逐一取用,不得一次倒出一堆散乱地放在
工作台面上,已装贴有元器件的PCB板不得裸露叠放,确需暂时叠放时必须用防静电材料隔离开。

2.4 检测维修人员岗位职责
检测维修主管:
(a)负责做好物料、生产线人员的出入管理。

(b)确保库房人员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包括防静电工衣、防静电工帽、防静电工鞋、防静电腕带、料盒和运输工具等。

(c)在检测维修过程中,随时检查并纠正检测维修人员的操作及防静电措施。

(d)定期检查防静电工衣、工鞋、腕带的防静电品质,如有品质异常,及时向采购部提出采购申请更换。

(e)确保无关人员不接触产品,不对产品产生静电释放;
(f)对怀疑是静电损伤的产品,需要保存样品并报告给相应的部门作失效分析
检测维修人员:(a)按照防静电要求进行防静电测试和穿戴,确保符合防静电要求
(b)定期接受检查,预防防静电设备失效
(c)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